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直播:秦始皇来上工了吗(穿越重生)——藤萝浠月

时间:2024-06-06 07:39:35  作者:藤萝浠月
  对于所有人来说,他们看到后世中国建国七十五周年阅兵,最大的感觉就是震撼,热血沸腾。
  但对于伍堂而言,他看到的却是皇皇之光,那些穿着挺括结实的军装的士兵和他有一次看见的从伍家村山那边经过的穿着补丁蓝布军装的小战士,在伍堂模糊的泪光中融合为一体。
  “我们所坚持的,历史终将证明其正确性。”
  那一日听到一个战士跟大家笑着所说出的话在伍堂耳边回响,并且这声音越来越大,让伍堂胸口有一团什么感觉热乎乎的。
  “我们的国家,真的有这么强盛的一天?真的不会再有外国人随意打杀我们吗?”
  许森看到伍堂坐直身体看视频的模样,也看到他眼中闪烁的泪花,他点头道:“是的太伯爷,你不要觉得无望,在那个时代已经有很多英勇的先辈们,在为我们的山河盛世而抛头颅洒热血。”
  88正在努力升级它自己,等它的能力再上一个台阶,可以操纵直播视频的接受范围之后,他们就会把伍堂所在的村庄定为直播接受地点。
  至少让身处黑暗中的人们,看看如今的安稳盛世。
  许森知道,太伯爷那个时候的人,很多人死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比他大多少岁,他们甚至连一顿饱饭都没有吃过,从来都不知道平稳是个什么样的滋味。
  各种各样的中西美食,他们听都没有听过的啊。
  许森心疼所有和太伯爷一样的那个时代的年轻人。
  军队方阵过完,是坦克。
  如今经过很多代改良的坦克,如同一头钢铁巨兽。
  伍堂看着边哭边笑,然后转头问许森:“这是我们自己造的吗?”
  许森点头:“不仅这些,还有天上的战机,水中的航母,我们国家都已经都独立制造。再也不需要仰人鼻息,没人敢欺负我门了。”
  “没人敢欺负我们了!”伍堂喃喃重复这句话,抽泣声却更大了。
  如果我们一直都是外人不敢欺负的,那次进城的芳芳是不是就不会被那些倭兵抓走?
  许森无声,拿了一张纸巾等着,等到伍堂抬起袖子才递给他。
  伍堂说了声谢谢,抓着纸巾就蹲到前面,全神贯注地看着屏幕上随着音乐鼓点,一个个出现的新式武器,由指挥官指挥进行的演练。
  飞机可以喷射彩虹烟雾,它们还可以在空中写出祖国生日快乐的大字。
  伍堂的脸上渐渐开始浮起笑意。
  嬴政等人却,神色复杂。
  刘彻是对现代武器了解得最多的,卫青还在的时候没少买武器模型来看,但是跟国庆阅兵的这些比起来,他们以前了解到的就像是玩具枪。
  十几分钟的高冉视频很快结束,伍堂的心情也平静下来,他站起身,看着许森时,被激动的泪水浸润过的眼睛明亮、温和。
  “小仙人,谢谢你叫我来这个地方。”他笑道,“我一定会把前路的光明,转达给我们村我们县的所有人。”
  许森:“太伯爷您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好了,不用这么费力宣传88的。”
  “小仙人,你还是叫我伍哥吧,伍哥亲切。”
  许森笑道:“好,伍哥。那你也别叫我小仙人了,你叫我小森吧。”
  “伍哥,那你现在能和鱼丸汤了吗?这都是我特意给您,给你做的,吃饱了我们好上街去看看啊。”
  伍堂心情复杂地答应了。
  自家真能走这么好的一个后辈?
  他很想问问能不能自己不吃给家人们捎回去,但又觉得跟一个如此仰慕崇拜太伯爷的小孩子这么说话,有种变相在要东西的感觉。
  虽然咱们队伍在八十年前很穷,但也不能跟后辈儿要东西啊。
  伍堂坐回了茶几旁的椅子上,刘邦也跟过来,就坐在伍堂旁边,伍堂拿起勺子都不知道该不该吃了。
  记得别人都叫他汉高、祖,伍堂说道:“先人,请问您有什么事吗?”
  头一次被叫先人的刘邦表示这个称呼很好,笑笑点头,语气也非常亲切:“小伙子,你先吃。你一边吃,我们一边说话。”
  嬴政坐在了伍堂另一边:“正是,朕也有些问题想要问一问。”
  如果他没有记错,这位是秦始皇。
  伍堂正襟危坐,说道:“我知无不言。”
  刘彻:“你读过书?”
  李世民提醒:“别忘了吃,吃着说着。对了,朕是唐太宗李世民。”
 
 
第136章 盛世宝宝
  伍堂一个人吃几口,才发现这些人都坐在周围看他吃,伍堂非常尴尬,想要放下筷子,刘邦看见他的动作就说:“小伙子,你吃啊。”
  伍堂:“---你们有什么话说吧,”
  这干看着我吃我也吃不下去。
  刘邦:“你们那边还打仗?”
  “打的,倭兵、列强入侵,杀死了我们很多手无寸铁的老百姓。”
  “朝廷军队呢?”胤禛本来不想说话的,但他没忍住,“倭兵在当年,连入北京觐见都要等着礼部给他们排日子。”
  所谓的列强,他们连进入中国国门的资格都没有。
  知道他们想要到北京需要多少道程序吗?
  胤禛无法接受中国会被这样的国家打弯了脊梁。
  伍堂对他印象最深刻,看了一眼说道:“前些年太后当政,对外国联军非常友好。朝廷,只是列强的走狗而已。”
  说完,他捧住鱼丸汤碗狠狠地喝了一口,“所以我们普通的老百姓过得非常艰难。”
  你们没有看到过努力挤火车的普通人,也没见过一到冬天到处都是尸体的街头。
  胤禛想到刚才看到的阅兵画面,心口揪扯的厉害,□□还是那个熟悉的□□,但门前的平整开阔路面,路面上走着的军容整齐的军人,都预示着那里已经彻底换了新天地。
  怅惘是有,却远远不如得知治下百姓被西方那些小国踩入尘埃的事实痛心。
  其他皇帝并不关心胤禛的复杂的心情,这次是嬴政问了:“你们那个时候的军队真的做到了不拿百姓一针一线?怎么做到的?”
  在嬴政的意识中,当兵,打仗,从来都不是为了保护,而是为了发财。
  李世民认同,谁说不是呢。
  朕是天策上将不错,但以前领导的战争,都无法完全避免士兵抢掠百姓的状况呢。
  别看伍堂是个做苦力的,他却在县城做工时学了不少东西,当下回答嬴政:“因为他们是一支有信念的队伍,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我们是为什么而打仗。”
  许森提醒政叔:“我们的兵哥哥现在也是这样的政叔,你们忘了前段时间的地震吗?都是兵哥哥深入灾区救人的。”
  而伍堂这个普通的汉子,听到这些目光也十分坚定地点头。
  嬴政沉默后说道:“受教了。”
  牧民愚民,是他们管理天下的办法,这里却是要先开民智,兵不再是等同于流匪的一个符号,他们是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为什么拼杀的军人。
  军人有信念。
  兵却未必。
  朱元璋也有问题:“那时候没有枪炮,怎么跟那些倭兵打仗?”
  说起倭兵老朱就很难有危机感,但却正是这一小撮人让他的后世子孙吃这么大亏,回去了就练兵,争取一年内把倭兵打成孙子。
  皇帝太多,伍堂回答问题之前都会抬头看一眼。
  心中有数,这位是明太、祖。
  伍堂说:“我们的军人大哥没有小鬼子有嘛,打仗的时候抢他们的就行了。”
  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
  朱元璋好奇:“你们那时候的城市有现在的繁华吗?”
  伍堂:---
  我也不知道。
  “听说海市很繁华。”
  “你们那时候的车子和现在差别大不大?”
  “那时候用电报是不是,电报比电话好造不?”刘彻真的非常认真。
  大家都看向他,还得是年轻人啊。
  嬴政刘邦朱元璋都想,明儿还得让太子跟着来,经常在现代待一待才能与时俱进。
  *
  一圈问下来,皇帝们对这个伍堂的观感都大幅度上升,说话时也从一开始的你变成了现在的小堂。
  小堂觉得很奇幻,偶尔还忍不住悄悄掐一下自己的大腿,好确定这样神奇的经历不是他出门之后饿晕了在做梦。
  但在清朝,却是一片兵荒马乱。
  康熙的确上了年纪,在听到伍堂说他们那个时候的国情和清朝末年的那个太后时,他一口气没提上来晕了过去。
  再次睁眼,一圈孩子都围在边上。
  孙儿儿子一大堆,个个面上带着殷切的关心。
  康熙却从没有这样感到孤独无力过。
  “蒙养斋。”
  一开口,嗓子干哑。
  一少年端着一杯温热的茶水送到康熙唇边。
  这少年是自幼就养在康熙身边的十四阿哥幼子,向来得脸面。
  康熙喝了两口,脑袋偏到一边,在床边这些子孙的面上扫过一圈,竟黯然神伤地发现找不到一个可以交托蒙养斋的人选。
  后世,观那伍堂的态度,他们纵然统治了这片土地数百年,却也没有完全得到天下汉人的认可。
  为什么呢?
  还是民族之间那些伤害。
  比如限制汉人做官。
  九门提督一职,他从来不放心交给汉人,就怕哪天还在睡梦中,被人拿到架在脖子上赶回白山黑水间。
  这的确是保证了他们的安稳,却也时刻将那条满汉之间的线划在了两族之间。
  皇室,八旗,都是惧怕汉人的。
  蒙养斋交给谁管,谁能在以后不分满汉之见,把那些人才研制出来的东西推广到天下吗?
  五十一年,他命梅彀成去畅春园蒙养斋当值,任汇编官,编纂中西算学、天文集成,随后的日子,不断有百工之应召入蒙养斋。
  康熙知道以前南怀仁给他造的大炮在三征噶尔丹中发挥了多么重要的作用,因此他比谁都能意识到这些“奇技淫巧”的重要性。
  毫不夸张的说,有这样一个人,一人能敌三军。
  更何况现在看了天镜。
  科技。
  是天镜里面的人都在宣扬的一个词。
  康熙早在第一次了解到这个词的意思之后,即意识到他的蒙养斋中尽是被后世称为科技人才的人。
  本来蒙养斋的建立,只是由他个人的兴致而设,但现在蒙养斋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
  发展壮大蒙养斋,康熙是没有那个心力了。
  皇子皇孙中,没有一个纯粹的想要大清国想要这天下好的,他们能看见的只是自己的利益。
  康熙混浊的目光落在刚才给他喂水的小少年弘明身上,给他,终会被老十四用在跟老四对抗上。
  弘旺?
  他也是个听阿玛话的孩子。
  老三的长子?
  不行。
  老三现在心里还憋着劲儿要跟老四一较高下呢?
  弘历?
  弘历此刻站在孙辈的最外围,与站在这里任何一个皇孙相比,十二岁才见到皇玛法被接到皇玛法身边的他都是最不起眼的那个。
  说实话,站在这些素来有宠的皇孙中间,他是自卑的。
  瞧见皇玛法的眼神看来,弘历微微弓腰,表示随时恭听圣训。
  既然已经决定让老四接任这个位置,密旨也写好了的,蒙养斋交给弘历管辖练手,是最合适的。
  但是天镜上,对乾隆帝的评价,让他实在不放心。
  眼神就要收回去的时候,弘历说道:“皇玛法是担心那个伍堂的话会引起满汉的对立情绪吗?孙儿觉着不如下次让阿玛了解一下现代人是如何处理民族问题的。”
  也是看看,满汉民族在汉代如何相处。
  弘历这话让几位老阿哥都觉得诧异。
  怪不得这小子最后能接任皇位,虽然对他媳妇很不好在现代人眼中很差劲,但他还是有些光明心思的。
  康熙点了下头,说道:“弘历是个好孩子,畅春园蒙养斋,你先接手管一段时间。”
  小阿哥老阿哥们齐齐转头。
  天镜是不是就来帮助老四父子俩的。
  明明以前一点儿都不突出的爷儿俩,怎么现在哪儿哪儿都是他们。
  肥胖的胤禟站在最边上,忍不住在心里骂了句显眼包。
  话说现代人真会造词,显眼包这三字儿咋说得那么形象解气呢。
  康熙又说:“弘皙。”
  弘皙现在都快三十了,但自从他阿玛被二废之后,站在跟他同辈的小一些年纪的阿哥们中间,他也是最卑微的那个。
  康熙不忍心他委屈,亦是不愿其他儿子肆无忌惮作践太子,这些日子一有聚会,他仍旧把弘皙叫来。
  关心其吃穿用度,重视程度不输以往。
  他对弘皙的态度,就是对废太子的态度。
  康熙一叫,立刻有一条路被让出来,弘皙弓腰走上去,然后一语不发的握住了康熙干枯的双手:“玛法,后世之事遥远不可追,您要放宽心,养好身体。”
  康熙的愧疚心理达到顶峰,说道:“你帮弘历看着,管好蒙养斋,让他们跟天镜好好学,有利民生的工艺,都拿出去送到民间。”
  弘皙道:“玛法,孙儿知道了。”
  康熙看向后面的小少年弘历:“弘历,你主管。”
  弘历答应。
  *
  大药堂门口,铁锈红的棉帘子突然从里面被掀开,出来的女人撞到了刚跟着小森迈上台阶准备进去的伍堂。
  “怎么走路的?”女人怀里抱着一个带着色彩鲜艳的虎头帽的孩子,手里还提着一兜子药,心情不是很好,张口就是一通输出,“你长俩眼睛出气儿的啊。”
  一下把伍堂给吼懵了,倒不是没挨过吼,而是在他那儿,一般被贵妇人这么吼,少不了还要挨打。
  伍堂眼中,这个穿着皮粉色上等大棉袄,还抱着一个白白嫩嫩小娃儿的女人就是城里最上等的那些贵妇人。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