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八阿哥现在心中是如何的愤懑,刘彻前后跟着胤禛长达十五分钟都没有说服雍正帝。
皇上也是有尊严的好不好?
虽然能弯得下平常人都弯不下的腰,但朕更懂得及时止损。
刘彻去找许森了。
“森森,作业写完了没?爆米花好吃吗?”
许森转头,“彻哥,有什么话直说。”
刘彻道:“再弄两个新人过来呗,朕带他们适应现代生活啊。”
面前有光屏的皇帝们都齐齐打了个哆嗦。
赵光义又来找他哥,见此说道:“哥,你决定好了没有到现代干什么啊?要不然叫弟弟去,弟弟不用有皇帝包袱,到现代讨钱也能先讨够一万块钱的叫您过去。”
说着眼光闪烁,抬袖擦脸道:“弟弟不忍心让哥哥一个人去凶险万分的现代去白手起家赚那一万块钱。”
弟弟贴心,赵匡胤欣慰,说道:“阿义不用担心,为兄已经有了打算。”
赵光义面露大惊:“哥啊,你不会是要去演你自己吧?”
虽然没有在天镜上看见过演哥哥事迹的电视剧,但是他哥哥和他可是开创了一个结束大乱世的皇朝,后代不可能没有演义。
赵匡胤笑道:“那日我看见小仙人和雍正帝一起取快递,那快递站人来人往,到时开个快递站应能赚钱。”
赵光义:好吧。
“哥你要是为难,一定跟弟弟说。”
赵匡胤:“一定。哥去了现代,朝廷还要你操心。”
赵光义眼睛一亮又昏暗下去,哥去了现代威望肯定大涨,自己就算留守又能做什么?
赵匡胤以为弟弟担心自己,说道:“哥当年也是独自一人在外闯荡的,初期只需一万块钱,等朕赚够了,先带二弟过去。”
第149章 背课文
小山村笼罩在一片落日斜晖之中,从山里延伸出来的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上,走出来一个人。
伍堂如今身上穿的都是现代的服装,跟始皇陛下去修路的时候,有工装,回到家还有小森特别给他买的几身休闲装。
他怀里抱着一个透明的包裹,脸上洋溢着不自觉的笑容,大踏步往家中走去。
伍堂爹是在门口蹲着的,时不时伸头向外往往。
“姨夫,您又在这儿等着堂弟啊?”伍堂的另一位表哥卢素喂好小鸡崽,拍拍手走了过来。
他本来受伤就轻,又吃了堂弟从奇遇中拿来的那种特别先进的西药,现在整个人已经大好了。
明天他就准备辞行回城去,不过想到堂弟每天回来都捎的各种美味食物,却是有些舍不得。
伍堂爹转头笑了笑,不好意思道:“也不知道阿堂有没有给我弟弟那孙孙添麻烦。”
那天卢素没有来得及见姨夫老家那边的孙孙,对他很好奇,就蹲在旁边和姨夫一起等,一边等一边问那孩子的情况。
没多久就看见了伍堂的身影。
“爹,素表哥,”伍堂看见他们高兴地跑过来,把口袋里揣着的轻飘飘一盒香烟拿出来递给他爹,“这是森森家的香烟,给您带的。”
伍堂爹虽然高兴,但还是不舍地说道:“浪费了,你在哪儿好赚钱,给了你那侄子,剩的买些米啊面啊不是更当用?”
伍堂笑道:“爹,这是我们修路政叔发的,没要钱,也没多少重量,捎一盒不费什么。对了表哥,这是你一直想要的书。”
“许森家”是什么情况,卢素后来也知道了,伍堂一家人没有瞒着他,都是自家孩子,知根知底,没什么好瞒的。
卢素拿到包装如此精美的书,双手都在颤抖。
他曾经跟着村里的一个老先生学过两年字,本人也比较机灵好学,后来在县城的茶楼做小二跑堂,当时茶楼的说书先生是个曾经出国留学家庭落魄后不得不自食其力的“新人”,他又跟着人学了几本书。
这一辈子已经过了快三十年,卢表哥虽然还没有混上一个媳妇,但通过社会渠道没少学东西,他手里有一个说书先生给的书单,据说都是西方思想深度比较高的书籍。
卢表哥在城里的书店看到过,也非常想要拥有一本。
奈何书的价格太贵,到目前那些书都还只是他的梦中情书。
卢表哥的母亲去世早,他经常来这边的伍家村看望姨母,因此无意中跟表弟说出过那些书,令他怎么都想不到的是,表弟一直都记着。
“这,这要不少钱吧。”卢素在一瞬间的激动过后就清醒了,“堂弟,你在亲戚家好好干活儿,别总是要东西。”
伍堂示意大家都进屋里说,骆荣还在养伤,同伴小邱听到声音出来看,卢素手里那两本书也让他震惊了。
这书,看书皮外封,省城的大书馆里卖的书也不如这个。
伍堂还有给骆表哥和小邱的东西,他知道骆表哥在外面读过书,见过很多洋式的东西,就给他们二人一人带了一个现代超市里五块钱一个打火机。
现代超市的打火机基本上是一块钱一个,五块钱一个的档次就比较高了。
骆荣在表弟的指挥下摁下打火机,打火机的光芒映亮了他的瞳孔,“阿堂,别人是帮助咱们的,还是子孙后代,你千万不要倚老卖老。”
伍堂正在把两条围巾递给他娘,说道:“表哥,我知道。我给你们带的这些东西,还没有花五十块钱,今天政叔给我开了工资,一千块呢,我只留了一百,剩下的都给小森了。”
伍堂爹点头道:“应该如此。”
卢素、骆荣、小邱这三个经常在外面的人听到这个数字,却不由得不沉思。
在他们看来,火机、书本、香烟都是极贵的东西,伍堂拿下这些竟然没有花到五十块钱,而他才去了半个月竟然能赚到一千块钱。
真是忍不住好奇,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伍堂说道:“等我努力做工赚钱,任务升级后,就能带同班一起去现代做工,表哥们到时可同去。”
骆荣卢素都忍不住向往,一齐笑道:“那行,到那时我们也能见识见识后世风光/见识一番了。”
“今天素表哥的书压重,就没带吃的,明天小森说叫全才做红烧肉,让我带一盒过来。”伍堂把身上其他没什么重量的小零碎又实用的东西全都掏出来,放到桌子上,对那被艰苦岁月摧折得满头霜雪之色的父母道:“爹,娘,明天你们先把萝卜白菜准备好,我回来咱们一起吃红烧肉炖菜。”
伍堂娘高兴,面上也有些神采,笑道:“好,我再舍着面做一锅贴饼子。”
伍堂点头:“您放心大胆的做,以后我能捎土豆,听小森说一小块儿土豆都能种起来发芽,开春了咱们就种上,明年不会缺好吃的。”
伍堂爹娘听了,心情更为舒畅,两老去厨房盛饭的时候还说,从来没有觉得未来能这么有盼头儿过。
吃过饭,伍堂又跟他爹商量了一件事:“爹,过两天你去县城一趟,给夏表舅带两个手电筒过去,让夏表舅换了钱自己拿着,当是我前几天拿他那些药的钱。”
伍堂爹点头,就差拍着胸膛跟儿子表示:“你放心去现代打工儿子,这些事就不用你担心了。”
他爹越是这么说伍堂越是不放心,只好对卢素说:“素表哥,你要不跟我爹一起去。小森家里的手电筒太好了,我怕我爹露财。”
卢素表示没问题,还提醒伍堂:“你就捎那最差的,要不然表舅拿这东西换钱也要被人盯上。”
哎,这个乱世就是如此。
他们平民小百姓有什么东西都不敢向外露出来一丝分毫。
可是小森还说,以后能让他们村里的人看到天镜,还能给他们一些现在已经面世的科学技术。
而村外面的山里,还有些不知几个土匪在上次的袭村中留得了性命,待他们养好伤,等待村人的会是什么?
还有,他每天都能拿过来一点的现代好物。
像仓鼠搬家似的,这些东西总会越积越多,总要有需要拿出去换钱,所以伍堂这两天一直在想,到底怎么样他们才能守住这份机缘。
并且把这份机缘发挥到最大用处。
伍堂看向他爷,爷爷这些天都有些沉默,不知道是不是在担心他爹会改回以前的姓氏。
“爷,跟您说个事儿呗。”
伍堂接下来的话,无异于在家中丢下一个炸雷。
伍堂爷爷瞬间没有功夫感伤了,说道:“一会儿我就去找村长,咱们村里没有多孬的人,这个紧要关头,一定要团结在一起。”
“阿堂,你以后尽量地多捎带打火机。”卢素没想到伍家村将有这样的大机缘,他决定明天就回去一趟把他爹娘也接过来,“我在城里认识不少有本事的人,咱们先用打火机换些刀仓。”
村子一定要武装起来。
这次卢素过来正好遇见伍家村被劫匪打劫,也让他看到了伍家村老少爷们的团结守村不惧生死的心。
因伍堂一家而落在这个村子的机遇,有被抓住的希望。
伍堂答应了,问骆荣:“荣表哥,你有什么建议吗?”
骆荣和小邱对视一眼,说道:“我们有些朋友,他们中有很多是国外大学毕业的,远见卓识皆在时代前列,或许我们可以他们来帮忙守村。”
守村第一步,需要让全村人心在一处拧成一股儿使劲。
首存第二步,要在村外设置最少三重关卡,无论进还是出,都要有严格的审核。
*
孩子们坐在一起商量如何守村,伍爷爷看向伍堂爹,说道:“这是你弟弟家的直系孙子,他给咱们这么多便利,要不要把你弟弟一家都接过来?”
伍堂爹脑海中关于弟弟的记忆都非常模糊了,想了想道:“先让伍堂问问小森的意见吧。”
如果他弟弟曾经有困难,那孩子一定不会只顾着来找他。
翌日伍堂到天镜就跟许森提了这件事,许森单记着完成爷爷临终前的遗愿,忘了那边也能看到自家太爷爷和小时候的爷爷。
不过他想了想还是说:“我太爷爷他们那边先不用管,先把你们村子安排好吧。”
被伍堂提醒了这个事儿许森心里就很激动,今天上午上课都不专心,总是忍不住戳88问它:“我还能看见我爷爷和我爸爸妈妈吗?”
88翻翻他的小狗眼,说道:“森森,你不是说你爸爸是倒插门?”
许森:“那就先看我妈妈。”
88蹲坐在那里伸出前爪掰手指:“一二三四---,森森,等平行时空的你妈妈出生后,你都七老八十了。而且到时那个时空不一定有你的诞生,或许在那里你爸爸跟你妈妈都不会相遇。”
许森遗憾地叹口气,“那也没关系,先看爷爷吧。不知道爷爷小时候是什么样的?”
“啪嗒。”
一小截粉笔轻轻落在许森面前的桌子上,讲台上的语文老师说道:“许森,跑什么神儿呢?是不是你学得很不错啊,站起来把今天这篇课文背一背。”
语文老师讲课有时候会不按照课表来,开学第二个星期,他们就在学《谏逐客书》,这篇课文的确有背诵要求,却只是其中两段。
许森被语文老师的话吓一跳,脑子还有些懵,站起来道:“都背完吗?”
李老师和蔼地笑了下,手摁在课本上,说道:“许森同学这么有信心啊,背吧,背不完就抄两遍。”
许森的脸一下垮下来。
扶苏和刘盈都担忧地看向许森。
如果背不下来的话,小森这个年纪的孩子肯定觉得丢面子。
扶苏想:都怪李丞相,写这么长的《谏逐客书》干什么?
刘盈想的是:如果小森实在背不下来罚抄的话,自己就替他抄。
许森开始了他的背诵:“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前面两个自然段还行,后面的就严重跳句磕巴,李老师抬起手摆了摆:“坐下吧。上课认真听啊,还有,记得抄两遍,明天上午交到办公室,另外深刻理解本文,讲述你对这篇文章的感想。”
有几个同学窃笑,也被李老师逮住让他们跟许森做一样的作业。
下课铃一响,李老师收拾课本干脆走人,扶苏低声跟许森道:“别担心,大不了明天让李丞相一起过来,上学前叫他给你讲讲作这篇时的感想。”
扶苏和刘盈都清楚,小森最差的科目就是语文和英语,英语背单词还能弥补,他的语文理解和作文方面却非常差。
扶苏一开始做现代的语文题也挠头,但他很快就掌握了现代语文的出题规律并迅速成为全年级最大瘸腿王。
扶苏参加了两次测试,每次语文都在一百三四,尤其是字体那是校长都在全年级表扬过的,可他的其他科目就差到没眼看了。
物理还通一点,化学连一些基本元素都不知道。
老师们都为扶苏的立刻成绩操碎了心,就在新的一个学期开学后,班里又转来一位新同学。
新同学除了字儿能看,其他的方面都完蛋。
单看那一笔好字,各科任老师都跟班主任张老师建议过,家访一下吧,刘盈这孩子不是笨,他就懒,这得跟家长好好谈一谈的。
张钰涵想了想,决定在开学一个月测试后再次召开一次家长会。
她对许森家这件事好奇极了。
你们家是捅了历史窝了吗?
怎么一个个都是取历史名人的名。
刘邦刘盈就算了,不算是稀罕的姓和名,嬴政和扶苏就有些过份了。
张雨涵非常怀疑他们家是不是有个历史迷的大长辈。
*
刘彻帮韩鄢辞了职,请后勤高主任到外面吃了一顿饭,一是感谢他这段时间对韩鄢的照顾,二是要帮自家大将军保住这个保安职位。
卫青很喜欢他这个学校保安的工作,刘彻不能让宝贝大将军回来之后没班儿上。
高主任现在也不舍得韩鄢了,别看小韩不像男子汉,身上那是带着真功夫的,可人家有了更高的前途,自己能拦吗?
答应卫青的保安职位一直给他保留着,喝得红光满面的高主任就笑着跟刘彻挥挥手进学校去了。
119/269 首页 上一页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