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直播:秦始皇来上工了吗(穿越重生)——藤萝浠月

时间:2024-06-06 07:39:35  作者:藤萝浠月
  各位面的商人们:这哪是狠,聪明啊是,学起来,包装漂亮了,不愁没人买。
  宋以前还没有特定的中秋吃月饼习俗,而那些朝代也是:学,咱们早都学了起来。
  唐朝一位厨师,就是奇怪我们这儿还不是中秋节呢,现代竟然过中秋了。
  不过也快了,还有大半个月,看天上那些商家的操作,他们都该做起月饼来了。
  稍后康熙父子回来也带了不少东西,当然最出风头的要属曹操,馄饨厂再次发福利,季姨给曹操留了很多。
  大箱子小箱子的提回来,直接把五点就放假回家的李渊拿回来的那些口罩什么的秒成渣,本来还高兴只有他一个人发福利的李渊:想辞职,去曹操厂子干。
  康熙那边算是公职,发的福利倒都很实在,米面油加经典五仁月饼。
  晚上吃过饭,大家决定和现代人一起过过中秋节,虽然今儿个还不是,但也算了。
  就围着桌子吃各种月饼的时候,自我创业的人都有些羡慕有厂子的了。
  李渊嗯了一声,拿着跟曹操要的一个莲蓉蛋黄馅儿月饼,对大家道:“这个莲蓉咸蛋黄的味儿还不错。”
  刘邦是在这儿过过一次中秋节的,有经验,对李渊道:“老头儿,你回去叫你那边的御厨给你做,用真的莲蓉和咸蛋黄,那可要比这个香多了。”
  说着还煞有介事的评价:“他们在月饼里的添加剂,没有奶茶的好。”
  “噗!”
  许森刚吃到嘴里的一口月饼全都吐了出来,不知道的还以为邦叔是在讽刺现代的无良奸商,但是许森知道,邦叔是真心实意在夸赞添加剂。
  刘邦幼时、年轻时,都有过吃不饱的时候,他家虽然有地比起佃农们有点子社会地位,却也不是那等不缺吃喝的人
  所以,添加剂算什么,在饿肚子是威胁的时候,其他的对身体的慢性影响都不算什么。
  但是这个挂念可不好。
  许森提醒邦叔:“您不能认识不到添加剂的危害,关键是以后要少带他们三个出去吃。”
  三小只一人捧着一块切的整整齐齐的月饼,坐着自己的小板凳也非要跟大人们围桌在一起,听见小森哥哥的话,都萌萌哒看向他。
  刘邦:糟糕,偷喝奶茶的事被发现了。
  当下忙保证:“不喝不喝,森森,叔都听你的。”
  短暂的聚会交流信息之后,该回去的人都回去了。
  夜里又下起小雨,这样的阴雨天持续了快要有两个星期了,现在早上起来都需要穿薄毛衣才不会觉得冷。
  许森有这一世跟着爷爷奶奶下地的记忆,早读时踩着湿漉漉的地面,有些担心起农民伯伯们地里的玉米。
  现在正是秋收的时候,如果一直下雨,棒子会霉在树上的。
  作者有话要说:
  存不住的稿冲动的手,让我又双开了 。
  欢迎大家去看:暗中八卦秦始皇,但被发现了
 
 
第215章 亲戚家
  许森带着几分对今天秋收的担忧结束了今天的早读,进屋就看见世民叔不太高兴的样子,许森用眼神询问坐在旁边的邦叔。
  政叔现在还没过来,大概要现代八点钟左右他才回来。
  刘邦很自觉地担任起他老大哥责任,看这情况是在安慰李世民。
  原来秋收将至,初唐时空又有好几地发生自然灾害,而且东突厥有开始往唐朝境内进行侵扰的动作,虽然已经命肃州赣州的守将布置军事壁垒必要时要主动出击,但李世民还是觉得很糟心。
  他彻底消灭突厥的决心早就下定,现在犹豫的只不过是什么时候开战。
  其实当他还没来得及登基突厥就剑指长安城的时候,李世民对他们的容忍度已经为零,不贸然出兵平边疆,只不过是腾不开手罢了。
  现在倒是能腾开手,各种自然灾害实在是令人不想随便选战争。
  话说人的容忍度和幸福感都是通过比较而来的,早前,李世民今儿个听到河南蝗灾山东旱灾这些,还不觉得什么。
  毕竟一直以来都这样。
  可现在不是了,有天镜做对比,看到自家真会觉得那就是一团解不开的乱线头和烂摊子,心理不强大很容易就生出放弃的心思。
  比如旱灾。
  今年他的治下没有避免,好些地方竟至颗粒无收,而现代呢,以小森家所在的这个蒲县为例,从春到夏下雨的次数十根手指头数得过来。
  但根本没有耽误田中收成,他不敢相信,夏收那会儿还和观音婢一起去乡下看了,一个农户笑吟吟地跟他说:“今年收粮食,我这一亩地,一千六百斤。”
  李世民当时就差点控制不住哭出来。
  本以为秋收会好点吧,还是问题一堆。
  当然他已经尽量从现代找解决办法了,然而很多都是星星点点的措施,根本效用不大,毕竟他们本朝的科技水平照着明清的标准追还要好些年呢。
  刘邦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你别跟这里比,跟你刚开始接手的大唐比,是不是好多了?”
  李世民面带愁容,愁声道:“高祖,你应该能理解我,咱们都在一个没有饿死之人的国度待了这么久,回去看到哀鸿遍野,这心里是着实不落忍。”
  刘邦眼睛微微睁大,不对啊李二,刚才你就是生气罢了,可没有这么悲春伤秋啊。
  难道是想要争取小森的同情心,让他给你送东西?
  刘邦迅速抉择了一下,他是配合呢还是配合呢。
  当下刘邦的眼泪便落了下来:“谁说不是呢,你不知道啊小民,我每天回去看到奏折,这地地震那地打雹子,想到那些受苦的百姓我这心里都跟有蚂蚁啃似的。”
  昨天回别墅休息还没去废品站的萧何端着一杯果汁从厨房方向走来,听到这个声音,又匆忙直直的往后连倒三步。
  不能见证自家陛下耍心眼子时候的样子。
  许森忍不住笑了声,相处这么久,叔们是不是演戏他早就能看出来了。
  不过,世民叔自己赚钱买的东西,好像又在家里的小仓房堆了不少,今儿就受累一次,给叔叔们都跑一趟送回东西好了。
  许森坐到茶几对面,看到世民叔还没有被邦叔的神转变还神,就有些想笑,而李世民在看到小森在对面坐下之后,眼眶迅速红了。
  “小森---”
  许森没等他把话说完,道:“世民叔,等我给赵叔帮工回来之后,抽出两个小时给大家送一回东西,你们趁有空把自己的东西先收拾一下。”
  李世民立刻露出笑容:“真的?小森,明儿叔就给你换个新的学习平板。对了,后儿我把资金回流一下,就充值任务。”
  李世民做小生意,资金转得很慢,因此现在他和曹操并行,一个任务阶段都没有达到。
  许森也不介意,学习平板也不用:“世民叔,你给我买一个专门打游戏的电脑吧。”
  李世民:“这个,还是等始皇过来商量一下。”
  如果耽误到小森的学习,首先他本人就不愿意,更别说现在把小森当成自家孩子的政哥了,所以大家有一个默认的共识,那就是不能溺爱孩子。
  许森:没劲。
  李世民拉着刘邦两人高兴地跑走了,小森一次能带的东西很有限,每次他们都得绞尽脑汁儿压缩他们的东西才可以多装点。
  都快要出门了,刘邦又转身对许森道:“森森,不能反悔啊。”
  许森挤了挤脸上五官。
  一夜之间多出很多爹,就是他现在的感觉。
  白天,许森扶苏刘盈三个大的带着家里三个小的一起去快递点给赵叔帮忙,晚上回来之后又加了一个多小时的班。
  政叔家的阿房宫第二期开建了,许森还在那儿看了会儿,就听说蒙恬主持修建的长城快修好了,将有很大一批役夫被放归内地,是这些天秦朝地方政府都在忙的一件事。
  皇上说了,一定要做好役夫回乡的安排工作,各地尽快有序地恢复生产。
  许森坐在角落听完八卦,又跑去见了见徐福,然后继续跑其他朝代。
  精彩的一天就这么结束了。
  *
  中秋当天,早晨下了一点小雨就停了,一大早许森一家便穿好规矩整洁的新衣,骑上各自的代步工具,整整坐了两车出发去明家村走亲戚。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电动车车程,三两电三轮两辆两轮子停在明家村明航海家门口。
  明航海家就临着村里直通的大路,门脸非常宽敞,比去年他们来的来时候,明家门口又添了一辆崭新的车。
  前面是四轮,后面挂着明晃晃威力巨大的犁头。
  明爸听到车声笑着迎出来,看见来的人多脸上的笑都跟花儿似的,从口袋里掏出来一盒还没开封的烟挨个儿给大家让烟。
  李世民第一次来,小声跟朱元璋说话,“老朱,有没有感觉这个老爷子有点热情过度。”
  朱元璋侧头说道:“比我们上次来,的确热情了些。”
  然后就说说笑笑的进屋了。
  明奶奶得知许森又有更多亲戚找来,笑得很开心,这一个个年轻高壮的小伙子都护着小森,她老姐姐在天之灵有明也会放心的。
  看见伍堂,明奶奶沉思了一阵,喃喃道:“这孩子,仿佛跟森森他爷爷有些相似。”
  说着看向许森。
  许森介绍伍堂:“奶奶,他是我家以前送走的那个曾伯爷家的孩子。”
  明奶奶恍然,道:“是他啊,你家爹现在还好吗?要是他爷爷能再多活两年,他们还能见见呢。以前,都是不容易,哪有现在的好日子呦。”
  明奶奶年纪大了说话唠叨,但大家都笑着听着,伍堂也笑着凑话:“我爹也老得走不动了,就是叫我来看看森森的。”
  近代位面,伍堂爹只能笑着接受同村人的打趣:“老的走不动了啊老爹。”
  ———
  明家本就有两个小孩,一男一女,是明航海膝下的,小病已他们便也有小主人招待,不一会儿五个小孩子就打成一团,跟明家兄妹玩他们拖出来的一箱一箱玩具。
  因为小孩子叽叽喳喳的声音,院子里显得特别热闹。
  明航海明世界他们的两个双胞胎妹妹也放假在家,帮着他们大哥在厨房忙碌。
  路过明家的人村人都很好奇,明家这一辈两个女儿都没结婚,他们爹也是干蹦一个,逢年过节他们家是没有女儿需要招待的。
  这是什么亲戚来了?
  再说,咱们这儿都是八月十六走亲戚啊,而且农户人家现在正是农忙,八月十五的亲戚一般都是提前几天就走了,哪有正日子时候过来的?
  不过他们也只是疑惑一下,走过明航海家大门的时候往里面看一眼罢了。
  快到晌午,明家的声音更热闹了,听着是正在吃喝,村中小路上也没什么人,家家户户家都传出饭香味来。
  人迹罕至的小路上走了一个人过来,此人径直走到明航海家门外,听了听,犹豫一会儿还是走进去。
  正巧端着一盆番茄莜面鱼鱼的明世界走出厨房就看到明河,招呼道:“二哥,进来坐吧。”
  明河是明世界一个三代堂叔家的儿子。
  这位堂叔早年困顿,娶了个脑子有点问题的妻子,生下明河明浩兄弟俩,明浩在外面不干正事,因不正当经营一个洗浴中心,去年春天的时候就被抓了。
  明河跟他哥不一样,老实到明明是跟明世界差不多的年纪,却连打工都不出省,家里的地更是自己亲自照料。
  现在种地机械化,其实大部分村人都把地包给别人种的,他们外出务工反而更挣钱。
  明航海就是村里的包地大户,他家的各种农业机械齐全也正是因为这个。
  明河站在院子里,说道:“不了。世界,你哥呢?”
  明航海坐在堂屋跟曹操挺说得来,也不知说到什么,两人都哈哈笑起来,注意到外面的人,明航海跟曹操说了一声,起身道外面:“阿河,我那西地的玉蜀黍收的时候,就去喊你了。”
  明河笑道:“航海哥,要不是看这两天的天气预报都有雨水,我也不这么着急,刚才去地里看了看,西边那块地沙,能进车了。”
  今天家里有客人,明航海没打算做农活儿,便说明河:“你别着急,后面几天还有雨呢,掰到家里没地儿晒也白瞎。”
  明河想了想,说道:“那好吧。”
  其实他挺着急的,就担心一直下收割机进不到地里,到时人工掰棒子的话会很费劲。
  明航海留他在这边吃饭,明河说不用了,正要走,屋里走出来一个看着很是文气的年轻人。
  曹操对明航海道:“海兄弟,我叔听到你们说收玉米什么的,可别因为我们在耽误你们做农活儿,该收就收,咱们人都在正好帮忙呢。”
  明航海摇头:“不行不行,上一年小森跟政叔他们一起来,就给我们家干了不少农活儿。”
  “怎么不行,干了我们才好意思拿呀。”李世民也走出来,十分赞同他们家今天就收玉米。
  一分钟后,赵匡胤也加入了群聊。
  三分钟后,明航海被说服了,同意吃过饭就开车下地。
  盛唐。
  不再惧怕先祖过来的李隆基缓缓靠着椅子后背,很不喜欢天上人那种自大语气,说得他们好像能跟老天爷争粮似的。
  一直下小雨,那就是冲着毁了这一年的秋粮去的。
 
 
第216章 冒青烟
  明家开饭早,都吃完了准备下地的时候才刚过十二点,明航海出门发动车子,刘邦等人开起电动车,跟着明爸的带领去他家的西地。
  走了一半,刘邦才想起来:“我孙子呢?”
  曹操说道:“您才想起来啊叔,病已他们都在后面跟着呢。”
  刘邦:“怎么,孩子们还有自己骑的车?”
  真的是,明航海的儿子明涵涵有一辆儿童名牌车,一比一等比例照着兰博基尼做的,女儿明珞珞的车更牛,是一辆等比例小货车。
  两人的车子均能载人,听到家里人要下地收玉米,两人便跟没见过世面的小病已小去病小允熥分享他们每年都有的拾玉米活动。
  明珞珞说:“我的车能装很多玉蜀黍,比哥哥的还多。”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