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
许森拿起手机,一转身看见赵德昭还在他身后跟着,问道:“德哥,你怎么不去客厅看电视?”
大家都在家,看的是现代的科普栏目,从海洋到宇宙的,经由音响扩散出来的低沉浑厚的磁性男播音在这里听着都有振动感。
皇帝们叔们最迷的就是这些科普视频。
赵德昭其实也感兴趣,那是完全跟他以往认知相反的内容,却也很有趣,可他根本不敢在那些皇帝窝里去。
“不了,我还是在厨房帮父皇看着汤。”
感觉这就是一个有点社交恐惧的皇子,许森也就不说了,反正他们这个别墅的厨房很大,在这里待着也很舒服,更舒服的是在这里想吃什么都能吃现做出来的。
拿着手机许森就出去了,直接跑到嬴政面前:“政叔,您怎么又给我发钱?”
嬴政坐在靠窗的清净一角煮茶,看了眼拿着手机跑到跟前的小孩,笑道:“刚把账收回来了,拿着当零花钱。”
“这零花钱足有一万,我有种体会到富二代的感觉了。”许森没有矫情就拿了,“谢谢政叔。”
刘邦向这边看了眼,砸吧了一下嘴,政哥又在拉拢小森森的心。
许森盘膝坐在落地窗边的小蒲团上,一边帮着政叔煮茶一边念叨,什么云姨好长时间不来了,听苏哥说秦朝的第一个自行车就要做出来了我要去骑,一低头看见政叔脚上的袜子起球了又说我周六的时候去商场给政叔从头到脚再置办一套。
听得嬴政直乐呵,身上半点不见那种能够压得人不敢喘大气的威严之势,转手又给小孩发了个一万块钱的大红包。
扶苏和刘盈站在落地窗这边的仡佬里,刘盈好笑道:“咱俩都要跟小森学学,会哄长辈完全不用担心没有零花钱嘛。”
扶苏把一瓣汁水丰盈的酸甜桔子放到嘴里,也是非常好笑:“他那张嘴,什么突破底线的话都能说出来,我可学不会。”
两人正说笑着,一个矮了他们一头的小孩儿凑过来,是手里端着一个果盘的刘弗陵,刘盈对他还是挺关爱的:“弗陵,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刘家有这么多人在,况且还有跟刘弗陵一起来的顾命大臣,自然不可能让刘弗陵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去打工。
别说刘弗陵了,连之前兢兢业业为汉宣位面操心跟着全才做美食直播的小病已现在也什么都不用干了,现在他们都是霍光养着的。
霍光也很冤枉,他只想养哥哥啊。
现在一天打三份工,都担心哥哥吃不好。
刘弗陵入学了,不过没有跟刘盈一样直接去高中,而是在县里的初中上学,叫章明晰给办的学籍,比刘盈那会儿方便多了。
不过身边没有熟人,刘弗陵融入学校有点慢,且因为他自来有一股古代谦谦君子的气质,班里的女生看见他都跟看见动物园里的物种一样的,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个的刘弗陵哪能不害怕。
听到自家不知道几个曾的皇伯爷问起上学的事情,刘弗陵抖了抖,声音文文弱弱的:“今天下雪,我们提前放假了。”
刘盈:“怎么比先时还怯弱了,弗陵,我看你比我一开始来的时候都胆小了,不会是在学校被人欺负了吧。”
刘弗陵摇头:“没有没有。就是我不习惯现代的学校生活。”
扶苏了然笑道:“弗陵啊,我知道,你是不是被学校那些小女生吓着了?其实大家都很专心学习,只是你长的好看多看你两眼罢了。”
刘弗陵点点头。
这时候门一响,胤禛和他家二哥进来了,两人身上沾着一层雪,一人手里提着沉甸甸的一个购物袋。
能看到里面什么可乐气泡水薯片的都有,这是买了多少零食啊。
刘盈:“---清朝废太子这是要放飞啊。”
正说着,胤礽喊他们:“过来一起上分。”
雪下到了晚上,曹操回来之后就开始放现代刑侦剧,然后又忍不住跑到许森他们堆儿里看游戏,他最爱看的刑侦剧倒是其他人在看了。
这种快节奏一会儿一个案子,各种现代检测仪器都上的破案局,让刘邦这些一向不喜欢这种血呼啦场景的皇帝都看得津津有味。
小病已小允熥小去病三个感觉到家里比以往都热闹,也特别兴奋,跑来跑去的扔飞镖玩,还没到过年,家里已然过年的气氛。
各位面的小孩看的都很羡慕,但天天看已经习惯了,再不像先前会羡慕到哭,现在他们学精了,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家里有钱的就之后缠着老爹老娘回头去街上找,总有卖的。
那家里没钱的小孩儿呢,就自己弄点草绳子木棍子代替。
九点多许森准备去睡觉的时候,禛叔走过来问他:“下个周末跟叔去清朝。”
许森还以为是要让他送东西,“可是您这个月运送物资的次数已经用完了。”
一家一月两次机会。
胤禛笑着揉了揉小孩的脑袋,说道:“请你去参加清朝的大宴。”
哎呦,话都说这么明白了,这小孩还不明白,放到宫廷里都要被衬成傻小孩了。
许森看禛叔突然一副看弱智的关爱眼神,无语道:“那您就把话说明白啊。”
胤禛笑道:“只当去玩吧。”
清朝,胤禩低声说了一句:“奸诈小人行径。”
第275章 登基礼
周六,天空一片澄明,大大的日头在天上挂着,站在日头地下感觉暖洋洋的,早晨的阴冷一散而尽。
雍正位面,特别有六十七年代的感觉的京城街头到处张灯结彩,行走在其间的人们脸上挂着笑容,见了面相互都道喜。
这倒不是说有什么节日,而是今天康熙皇帝要禅位,继任之君自然是皇四子胤禛,官员们中间还是有很多不同声音的,毕竟这位爷在天镜的助力下辅政的这一两年,搞了很多不利于他他们的新政。
摊丁入亩,防止土地兼并等等等,就不说了。
利用在现代打工得来的技术建起来的厂子,竟然有一半都放到民间经营去了,如今最赚钱的一项就是玻璃厂,但是钱都让民间的商人,尤其是小商人给赚了。
而雍亲王还没有通过天镜显达起来的时候就跟着他的一个叫李卫的小士子,那家伙连举人都不是,可是自从天镜出现后雍亲王不费一兵一卒成为皇上最为重用的皇子之后,人家就成了江南大吏。
李卫行事很不拘一格,雍亲王当初选定玻璃技术之后能够观看这个视频的人有圈定范围,李卫就是其中一个。
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工匠。
李卫这家伙竟然在江南搞起公司来,像是要学天镜,学也学个四不像,竟是还让那些只有一点小钱的老百姓入股。
大宗入股的,却是要经过细细筛选才能进。
算个什么事啊这。
当然了胤禛十一月的时候充完了五个任务,但这位选择的五个视频,日日观看研究天镜的官员们都不能完全知道。
为今知道的就是玻璃和肥皂,这也是他们在看天镜的时候,听到过小仙人所说的穿越者必备技术。
而他们之所以知道,是因为这两种技术的选择人,并没有限定在朝廷的工匠范围内,每个省每个县,都有那么一两个人被选定。
此外还有的,就是雍亲王的心腹官员了。
于是光是因为此,已有很多觉得这应该是由朝廷官员安排的技术觉得非常不满,再加上有很多官员觉得雍亲王选择这两个技术完全没必要,咱们现在完全不需要这个啊。
玻璃,现在就有了。
肥皂,香胰子能够代替啊,完全没必要浪费一个选择机会。
总之各种不满的声音,各种头头是道的安排。
但只有被雍亲王选定接收视频的那些人知道,天镜上小仙人允许他们选的玻璃肥皂技术有多值。
因为他们教的,不仅是玻璃或肥皂,像是玻璃里面,那还有好多小分类,日常玻璃硬玻璃等等,另外还有大量制造玻璃的。
其中涉及到的相关技术,那都是他们这些人一辈子研究不完的了。
这些中,都有提高生产量的内容,因为太过详细,甚至技术都重复覆盖了,可谓是一通百通。
不是参与其中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有多宝贵。
话说回来,不满雍亲王的也只是那些自以为本该是既得利益的那部分人,却有很多从现在出的玻璃肥皂中获益的人察觉出来当今皇帝的这个四儿子其实是个好样的。
读书人中对雍亲王或贬或骂的不少,百姓们之中却是一片赞扬的声音。
今天康熙皇帝这个老子要禅位去天上养老,雍亲王继位,好些百姓都在自家门口挂了一条红绸子。
“见过全天下服丧的,没见过全天下的百姓为哪个皇帝的登基庆贺的。”雾蒙蒙的江南小镇外,一行读书人漫步在光秃秃的山坡上,看着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红稠的场景,唏嘘者有之不屑一顾者也有之。
年轻的文人摇头叹道:“他们哪是讨好上面,都是讨好天上那个小神仙的,我算是看出来了,他想让谁去现代就能让谁去。”
“子言兄,你是不知道,还有一层意思在呢。”后面的一个月白直裰文士说道,“我刚从京城回来,可是听说过一件奇事。上次那个能穿梭古今的小仙人不是过来找文物吗?在京城逗留了一些时间,去到外面玩的时候给街上一个老太太拍了个刺绣的视频,听说放到他们那个网上,竟是火了。所得打赏,小仙人尽数给那老太置办成了现代的衣物、火柴、蜡烛还用不完,又折成银子在给雍亲王往咱们清朝送东西的时候,亲自给老太太送了过去。
你们是不知道,那老太太本只是一户普通人家的没事干老太太,现在却一家子都跟着她过得红红火火的,在京城西直门那一片儿连房屋都买了。”
众人都好奇:“现代那个网竟是如此能赚钱?”
“非也,你们没看见唐太|宗那块天镜里的,有人说过现代的网上喜欢谁都是一阵一阵的,可是小仙人送来的火柴和衣物,京城里的富人抢着买呢。”
“德宣兄,你的意思是,这些人挂红绸,都是想要吸引小仙人的注意?”
德宣兄笑着点头:“你们还没看明白吗?小仙人挺喜欢咱们这位四爷的。为此,京城那些人家更作兴呢,还有的自愿为新皇登基包戏的,单等着小仙人过来参加雍亲王的登基大典。”
“要是不来了,岂不是贻笑于天下?”这些人中就有一个特别看不惯雍亲王登基的,酸溜溜的说了些读书人不该说的,“这家伙要不是有天镜,太上皇还在的就弄出来这么一出子,禅位直接要搞不成。”
“是啊,天镜给了雍亲王多少便利。”还有附和的,“废太子也是个没骨气的,到了天上只知道吃吃喝喝玩玩乐乐,正日历鼓捣那个什么吃鸡,他见天儿的鸡鸭鹅还吃得少了?”
“要不说一代不如一代呢,我倒是听说废太子的长子还有些能为,可惜当爹的不知道给当孩子的铺个路。那废太子到天镜上,但凡知道干一点儿,就算没有小仙人给的技术又如何?这个地方那个地方跑跑,还不什么都学会了?”
“就是就是,他还没有天镜的监视,多方便,有宝剑而弃之深山,说的就是他啊。”
“你们说,小仙人能不能过来参加雍亲王的登基大典?”
“说不准吧,昨儿个那汉高|祖不还在催他家太子好好复习,说是快要考试了,小仙人可是习爱学习的孩子,八成不会因为这种不相关的事耽误学习。”
这些人越说越热闹,后来自己都不知道偏到哪里去了。
许森定了五点半的表,根本不知道清朝雍正位面有多少人正在猜测他会不会去参加登基大典,直接在屋里的卫生间洗脸刷牙,然后找出来一身大红色条纹边的羽绒服穿上,下楼。
才六点,除了住在别墅的李渊,其他的皇帝叔都还没来。
李渊已经打了一套太极,回来在屋里弄个电陶炉煮上一壶水,沏个茶听听戏,日子简直比以前的是个太上皇都美。
“嗯,森森,起来了。穿的这叫一个喜庆,要去清朝给你禛叔贺喜呢?”
许森点头,坐在老爷子旁边,端起老爷子给他倒的一杯茶喝了,笑道:“真香。”
能喝出茶的味道,还是明清两际的皇帝们到来之后给熏陶的,现在连政叔都渐渐从奶茶转向清茶。
“您老今天早上想吃什么,我去跟全才叔说一声。”
李渊想了想:“来份儿豆腐脑吧,要甜的,再炸几根油条,咱自家腌的小咸菜来两碟。”
“好嘞。”许森去了厨房一趟,帮忙处理了葱蒜的需求,才走后门跑到地下室,把昨天就快递来的一个打印机收到那一平储物空间中。
有点空余的地方全塞了各种样式的打印纸。
禛叔登基,这种大典他自然要去的。
听说那边的时空也已经走到了康熙六十一年末,许森都怀疑康熙老头是看了史书之后特意选在这个时间点禅位的。
不过不同的是,这一次没有皇帝驾崩之后的各种混乱,也没有八爷党的捣乱,禛叔的皇帝之路应该会走得容易一些吧。
可是康熙末年的弊政很多,土地兼并贫富差距都已经达到了危险的地步,禛叔登基之后必定要改革,改革必定会触动那些既定人群的利益,现在还有天镜加持,只怕到时候反对的声浪会更大。
想想都替禛叔觉得不容易。
送给禛叔这款打印机,就是想为他省点事,之前有专家来家里运送文物的时候提到过,禛叔在他十三年的帝王生涯中,手写回复大臣的奏折的字数有一千多万字。
一千多万字啊,硬生生拿毛笔写出来的,相当于一年要写百万字,禛叔这种来到现代写小说也是勤奋那一波的了。
现在不是有条件吗,许森就想尽量减轻禛叔的工作量。
因此得知他这周六要登基,这款打印机还是找章明晰定制的,清朝那边目前还没有电---不过听十三叔说现在那边已经在根据视频内容研究电了,暂时还没有的话为了打印机能用,最好就是太阳能或者蓄电池种类的。
市场上没有找到,问了章明晰,他说上面有,便找人给他快递了一台。
蓝牙USB链接双用的。
禛叔每天能来现代,手机充电之后便可使用了。
215/269 首页 上一页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