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直播:秦始皇来上工了吗(穿越重生)——藤萝浠月

时间:2024-06-06 07:39:35  作者:藤萝浠月
  嬴政见朱家的人上来了,这才带着许森回房去,许森还想留下看热闹,听见他政叔说道:“毕竟是个皇帝,给人家一点面子。”
  许森:好吧。
  还没跟政叔回到房间,就听见外面传来朱厚熜的惨嚎,嬴政趁机跟许森说:“知错犯错就容易吃亏,小森,你可别跟着老朱家的孩子学。”
  许森忙道:“不学。”
  不仅特别听话,而且马上转移话题:“政叔,你们那里长城完工了吗?良种的扩种进度如何,边境还算安稳吗?”
  嬴政看了眼忙碌的孩子,笑着摇了下头:“都很好,铁农具已经基本上覆盖全国,根据下面人的统计,大秦应该在十年内能达到唐朝的水平。”
  许森听了就特别开心:“那政叔,等你们稳定发展之后,就开始造大船呗,一定要在另一个时空为我们达成不用学外语的成就啊。”
  嬴政常年冷硬的心柔软了一下,即使他那个时空最终会发展得和小森这个时空很不同,但应该有一定的几率会在那边也有一个小森降生吧。
  如此想来,还真要好好的发展大秦,便真的能不让小森学外语了。
  嬴政笑着点点头:“行,朕记得了。对了,这个统计的问题朕有些地方不明白,你帮朕看一看。”
  是的,政叔在这么忙的时候也在学习,数学化学等等,虽然学得不那么高深,但各种普及性知识都在学了。
  政叔的行为充分证明了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挤就能出来,试想一下,在这各种努力的皇帝叔叔们的激励下,许森怎么能不用功?
  帮政叔讲了几个知识点,然后推荐几本书,许森便要走了,但是没想到政叔还记着仙丹的事,再三告诫他不能跟嘉靖帝学。
  许森嗯嗯地点着头,关上门溜了。
  翌日上学出门之前,几乎每个皇帝叔都来问许森:“老朱家的孩子真给你送了一颗仙丹啊?干嘛的?”
  许森如实说了,然后看着皇帝叔们不一样的表情变幻,并且表示:“等检测结果出来,我发到咱们大家庭的群里。”
  这才得以出门去上学。
 
 
第322章 关心仙丹
  中午放学,许森揣着那颗装在盒子里的仙丹,和刘盈骑着车子一路风驰电掣赶到县医院,好在县医院就有毒物检测中心,许森就直接把仙丹交给了人
  出来的时候还碰见曾经去家里给赵二叔挂过水的那个医生,许森也忘了人家姓什么的,反正看见就打招呼。
  廖医生眼睛明亮地看着他们:“你们怎么来医院了?病了还是给家人拿药?”
  积极的态度就差直接说可以送药上门了。
  “没有,我们俩是来检测一种药的成分,已经放到毒理检测中心了。”许森说完就要走,没想到廖医生更加热情,“你们直接找我啊,我帮你送过去今天晚上就能出结果。这样吧,我去帮你们说一声,争取六点之前把报告出来。”
  县医院虽然忙,但大病少,廖医生很轻松的,这两天还有点闲发毛的意思,正想着去市医院找老方他们聊一聊呢。
  没想到大鱼,不是,小许同学今天就亲自找了过来。
  能让小许同学亲自送过来检测的东西必定不一般,廖医生打定主意要帮忙。
  许森也不客气:“那就麻烦廖医生了。”
  走出来几步,刘盈提醒许森:“我感觉这个医生不对劲儿,他不会是看出什么来了吧?”
  许森:“放心,我猜这人跟顾老有点关系。”
  要不然不能这么热情是不是,就算要热情也该是他们对医生热情。
  而且刚才经过医院大厅,许森注意到了墙上挂的医生见解,廖医生高居首位,他眼睛好使,还看清了底下的小字介绍。
  什么京都第一医院上海妇幼医院的工作经历堪称人生大百科,这样的医生那都是首席了,为什么会跑到他们小小一个蒲县?
  别人可能想不明白,许森却一下子就想到了皇帝叔们就医特别方便的各种经历,还有上次廖医生上次直接随同120去家里出诊,对赵叔那叫一个耐心开导。
  这不是顾老安排的都说不过去。
  再再有,年前康熙老爷子住院治疗心疾,在市里的医院,那边的医生也是细致入微到不可思议。
  这一切都说明,他们都是上面安排的知情人员。
  走到小区,进了电梯,刘盈才问这么跟他分析了一路的许森:“他们这个那个的都知道,咱们这儿不就成了个筛子?”
  万一有人对森森不利怎么办,他们还能直接跑回古代了事,森森可怎么办?
  许森笑道:“没关系的,三个人知道了就不是秘密。而且我相信顾老,知道我们蒲县情况的人都是组织内部的,不会有人往外说。退一万步来说,真的要有人对我不利,我就在你们位面来回旅游。”
  刘盈听得跟科幻电影似的,摸了摸许森的脑袋:“傻孩子,心挺大。”
  许森直接揽住他的肩膀:“你一个小屁孩,跟我装什么深沉。”
  刘盈:“仔细论起来,我可是你的老祖宗。”
  许森:“打个折扣的老祖宗吧,我又不是姓刘的。”
  电梯一声响到了楼层,两人出来,走廊那边的房间已经被打开,扶苏还穿着围裙呢,问他们两个:“顺利吗?”
  “县医院就有检测的,检测费也不贵。”
  他们本来说的是许森和刘盈先去县医院看看,如果县医院不能检测,三个人就吃过饭去市里的医院看看。
  扶苏提前回来买饭,不过今天赵匡胤和赵普君臣俩买了不少菜,他们有这边的钥匙,扶苏回来的时候几个菜已经做好了。
  他这是帮忙在洗水果。
  “哇,还有京酱肉丝这样的大菜。”看到桌子上色香味俱全的几盘大菜,许森忍不住伸出两根大拇指给掂着勺的赵普点赞。
  赵普笑得谦虚而又凡尔赛:“又不是个傻子,虽然没做过,但这里什么都是最方便的,做过两次便熟了。”
  他都觉得跟现代那网上搜几个菜谱这么联系着做几次,等会到宋朝的时候自己完全可以做厨师去了。
  许森听得可佩服,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好像不会做饭挺值得骄傲就可以证明自己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贵族一般,赵普这个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丞相却说着很简单,让人觉得很真实。
  赵普听不理解小仙人的赞叹,又解释了一句:“这不是很简单吗?你们现代什么都有,只要是有手机的人,还能看不见几个做菜视频?顶多是不擅长,不至于学不会。像是我家就不行了,天镜出现之前,我那儿子女儿都是没有去过厨房,那真真是连米汤怎么煮都不知道的。”
  说着几个菜就都端了过来,扶苏公子和宋太|祖客串上菜服务员,连炸水果的牙签都准备得齐齐全全。
  饭桌上也没有食不言的贵族,赵匡胤好奇嘉靖帝那些仙丹,就闲话:“他的那些仙丹不会真有什么长寿的效用吧。”
  许森刚吃到嘴里的回锅肉一下子差点被他囫囵咽下去,咳咳两声喝了杯鲜榨果汁才道:“二叔,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不会是想学长生吧。
  赵匡胤笑道:“那不是特地查了查嘉靖帝,发现这小子还挺长寿的。”
  赵普:---
  刘盈忍着笑:“六十岁,在现代是早夭。”
  赵匡胤看了这孩子一眼,慢悠悠说道:“阿盈啊,你不是挺乖的一个孩子吗?什么时候说话这么损了?”
  众人都忍不住笑,刘盈却觉得自己说的太快了,要是他爹在肯定要打他,因为按照历史记载的他爹的年龄,他爹肯定也属于早夭的一波。
  许森想了想,说道:“他那仙丹肯定没有什么长生的功效,而且按照古代的炼丹法,一定是有重金属超标的,我觉得可能是明朝的中医比较厉害。”
  说起这个,赵匡胤可就不累了,忙说道:“李时珍就是嘉靖那块儿的吧,他可是个民间神医,这个嘉靖赚不到什么钱能不能把李时珍弄过来。”
  要说现代什么都好,只中医这方面,比起他们那是没落了不止一点半点,汴京皇宫有很多擅长各种方面的御医,但李时珍那般水平的根本就没有。
  赵匡胤觉得如果能让李时珍过来,自家别墅的配备就齐全了,而且李时珍肯定比他们这些皇帝更受顾老那些人的欢迎。
  许森问道:“二叔,你是不是又有哪里不舒服?”
  这又是关心仙丹又是关心神医的,仔细想想这些来到现代的皇帝叔们,只有赵二叔经常晕倒,这肯定是身体素质不太好。
  而且他在阿盈那个标准里是早早夭的,被三个少年看着,赵匡胤特别不好意思,问道:“还有件事啊,顾老不是同意给我们找大学生打工人吗?有没有回复?”
 
 
第323章 麦穗花
  不过赵匡胤一直欢迎鼓励大家网购,让他们都直接写到小森安置区那个家的地址,只要是目前市场上有的快递服务公司,他那个快递点都收的。
  到时他回家的时候直接给大家带回家,很方便。
  可惜老古董皇帝们即使生活在现代,也不容易适应网购生活,想买什么东西不给真的拿到看看,总觉得不踏实。
  刘备这个才来的,就更不会使用网购了。
  胤礽见他要去买编织材料,直接带着人去了市区东边,那边就有一个加工厂,他骑着电车沿着市区乱逛的时候看见过那个厂子。
  这次进去一看,才发现不仅有各种上了颜色的麦秸秆,还有玉米棒子皮,卷出来的象生花栩栩如生。
  刘备很欢喜,当初买草鞋为生,只是为了能吃饱饭,后来还专门从村庄里贩卖乡间地头的妇人们编出来的草鞋,他自己是没有丢掉编织手艺的。
  但今日看见这么多种类颜色的植物秆茎,刘备突然意识到,什么叫做处处是美。
  他最擅长编草鞋,他编的草鞋经常是秆茎都磨烂了,编织的环节那里都还结实地不散开,看到这些经过特殊处理显得特别坚韧的材料,刘备的购物欲一下子被激发出来。
  买买买。
  他手上只有高|祖给的几百块生活费,很快钱就不够了,转头找到胤礽:“太---那谁,能不能借你五百块钱?”
  胤礽正站在一捧捧黄得特别亮的麦穗前,脸色非常难看。
  刘备说道:“不借算了。”
  这里的材料卖得不贵,他这几百已经买了不少,可以等编一波草鞋赚了钱再来买一样的。
  然后他也注意到了那些麦穗,面色变了一瞬,大步走到胤礽旁边看那些麦穗,“这是真的?”
  胤礽:“真的。”
  这一边摆着很多麦穗花束花篮,一个个金黄的麦穗像是丰收的符号,但它们被摆在这里却是已经与丰收绝缘。
  麦穗密密匝匝的,这些少说有半亩地的,刘备上手摸着一个麦穗估摸了下重量,脸色更加难看。
  厂子销售部的工作人员见他们看这个,跟过来道:“老板要批多少,我们这个麦穗花篮很好卖的,尤其是面包店最喜欢摆一些麦穗花篮做装饰。”
  刘备问道:“这是真正的麦子做的?”
  工作人员点头:“是真的麦子,我们做也做不来这么逼真。不过我们这个喷色处理采用的是省里都流行的点喷技术,能最大限度保持麦穗的原生态。”
  刘备和胤礽都很生气,还上脸了,异口同声道:“你们这样不是浪费粮食吗?”
  刘备捧着一个沉甸甸的麦穗,心疼得几乎要落泪。这种麦子穗大饱满,一穗能搓出来一小捧麦籽儿,这么多又是多少麦子?能有一布袋吧,如果在他们东汉,这样的小麦是会被当做神仙赐福的种子一代又一代传种的。
  工作人员愣了愣,也不恼,笑道:“我们是倡导节约粮食的,但是在保证粮食充足的情况下,我们这样加工小麦,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这对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都是有利的。我们厂子的效益在市区一直很高,去年还帮助对应农户增产至少两万元,政府都给我们老板办法了一个优秀企业的奖杯呢。两位先生放心,我们厂子绝对是响应光盘行动的勤俭节约好厂子。”
  说得刘备和胤礽张口结舌,都不知道说什么回应。
  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里是一千多年/三百多年后,在这里已经实现了户无饥馑,粮食产量能够达到亩产上千斤。
  胤礽听最了解这边农村的汉高|祖说过,现代的农村基本上能做到一亩地小麦亩产一二千斤,这种还是照料的不够精细的,有些老庄稼把式,能做到小麦亩产一千六七百斤。
  即十三四石,这在清朝都是不可想象的,更别说东汉阶段。
  多少农户地主在看到天镜上的麦穗花篮时想到刘邦说到过的现代粮食亩产,哈喇子都忍不住往下流。
  地主都羡慕现代的小农,他们倒是有成百上千亩的土地,却还没有人家现代的小农十几亩产量多。
  更重要的是,小仙人那家亲戚还说过,在现代种地是不用交粮食税的。
  便是那般,现代也没有多少人会坚持种地。
  胤礽和刘备最终也没有买麦穗花篮,但是工作人员那些话对他们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回去之后不约而同上网搜:化肥的生产。
  因为胤禛早就让胤祥考察化肥厂,尝试在古代各种基础工业不足的情况下试做化肥,他们都了解现代的粮食高产是因为化肥的神效。
  这两人带了一大袋子轻飘飘的东西回来,家里人都好奇着呢,他们就坐在沙发上捧着手机不眨眼,只听里面乌拉乌拉的,一会儿是化肥一会又是农药的。
  听说是说了什么东西,但听完只有一个感觉,他的确是说了点东西,都没卵用。
  刘备放下手机,“还是要努力赚钱啊,跟森森换技术才最可靠。”
  孙坚回来了,后面还跟着一个人。
  多日不着家的刘彻一进门就伸开双臂热情道:“我回来了,兄弟们想我了没有。”
  没人回应,孙坚弱小地拍了拍手掌:“欢迎欢迎。”
  刘彻:---
  “你是孙坚?”刘彻问道,一上来就充满了火药味,“怎么样,我们大汉的江山香不香?”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