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森点头:“离娘早。对了,今天下午上学之前,带你去打两针疫苗。”
离娘是隔几天才来一次收拾卫生的,上次大家打疫苗她没有碰上。
后天就是国庆假日,今天中午就是迟到一会儿他也得先带离娘把疫苗打了去。
知道什么是打疫苗的离娘,悄悄咽了口唾沫,点头道:“多谢小仙人。”
“不用谢,”许森摆手,“反正是你们家汉高祖出钱。”
对了,汉高祖呢?
一大早就已经过来的汉高祖此时出了门,正顶着橘红的晨曦穿行在小区中收废品。
昨天傍晚才开通直播的那些位面,基本上都将目光落在正在小区收废品的汉高祖分屏上。
一幢幢摩天大楼,穿行在平整路面的人们,以及停的成排成行的各种各样的车子,都吸引着各位面所有人的目光。
平平无奇的甚至可以说是乱得毫无秩序的小区,在明清两个位面诸人的眼中也是非常好的一个地方。
相比下来,昨晚上他们已经把每一寸都打量过的那个明亮房间,反而不那么吸引人了。
朱元璋连早饭都没吃,一大早就在外面研究这个神奇的天镜。
有人走过去,穿的都是花花绿绿的,其中有身量富态的好似富家翁一般的人,偶尔也会有一两个黑瘦的老头或是中年人。
如果不是要找到如何联通天镜找到救治老马的方法,朱元璋早就开始找茬了。
但即便有马皇后的事挂心,朱元璋也看得出来,天镜上的人似乎没有贵贱之别,衣服料子也是能混穿的。
再次看到显示着明亮房间的底下那个分镜时,朱元璋注意到了一个跟他们看到的天镜差不多的小天镜。
随着将注意力放在小天镜上,朱元璋发现了这个天镜的神奇之处,你看哪个,哪个就能里面的声音就能传出来。
与此同时被忽略的那个,就听不见声音了。
而底下的小天镜中讲的正是有关医药的,朱元璋就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下面这个分镜。
许森选择的是中央台制作的一个中医药普及系列栏目,所讲的内容有日常发烧感冒等一些常见病的小妙招,也有一些古代各种神医留下来的医书方剂对比,另外还有因为各种迷信和不卫生习惯而引起的疾病。
短短三十分钟的讲解,差点颠覆了各位面大佬的三观。
正在野外驻扎的曹操,听着天镜里那个小天镜所讲的“基本上每个古人都有蛔虫病而蛔虫病的来源是吃不熟的烤肉、切肉刀和切菜刀不分离、喝生水、便后不洗手”这些话,一下子把手里已经咬了一口的烤肉搁火上,由着火舌舔舐本来已经焦黑一片的烤肉。
“将军,水来了。”
片刻后,一个小兵端着一碗水跑过来。
这水是从不远处的河里打的,曹操看见这水颇有如临大敌的感觉,因为天镜上那个小天镜,正在说的流行于南方的吸血虫病正是由于水多、直接饮用河水等原因。
怎么预防呢?
烧开水。
虽然是在奔赴镇压黄巾起义前线的路上,但血吸虫病实在是太可怕了,曹操犹豫片刻,对那小兵说道:“去烧开再拿来。”
就在这时,十几个位面,有无数旅人把即将送到嘴边的河水泼了回去。
想来不到渴的受不了,他们是不会再喝河水的。
但是,不喝河水,出门在外的人又能喝什么水呢?
一处草丛道旁,盘膝坐在地上的中年人一边啃着干粮一边手里拿着毛笔,时而仰头看看天镜,将其中说到的对他来说以往不明白听完讲解却清晰明了的点记下来。
“在古代,家家户户都有的井水,却是一种很好的矿物质水,因为深藏在地下,保证了其洁净性。”
小天镜里的人接着说起来矿物质水的好处,还教人辨别矿物质水的类别。
徐霞客听得连手里的干粮什么时候掉了都没注意到,双眸闪烁着惊喜的光芒,如获至宝的伏在膝头将这些全都形成文字记录。
“昨天没睡好?”
许森捂着嘴打了很大的一个哈欠,闻声转头,看见从卧室出来,已经换好一身工装的政叔。
“睡得还行,就是看手机睡晚了。”许森笑道,“政叔,国庆你们要不要出去旅游?”
嬴政走过来,把一套烟灰色的衣服放到许森手里,“这是朕后宫的那些妃子给你做的,试试去,如果穿着好,明天再给你带一身过来。”
这衣服就是现代很常见的那种上T恤下裤衩的款式,却完全是一针一线手缝的,规整程度不输现代的机缝。
许森上下看了,高兴地差点跳起来,道:“政叔,我很喜欢,请你我替谢谢娘娘们。”
咸阳宫,现在有好几个妃子是每天约好一起看天镜的,而嬴政拿走的那身衣服是一位韩美人做的。
见此,她也很高兴,手里的帕子都被她拽成了绳。
其他人虽然同样高兴,但自己做的衣服没有被陛下捎过去,心里还是有些酸的。
我做的比她的更好。
这是其它美人们一致的心理活动。
而汉初,椒房宫,吕雉缓缓地点头:学到了,原来还可以这么做。
“政叔,特别合适。”许森穿着衣服出来,虽然没有弹性,但这是纯蚕丝的布料,还是来自两千多年前,由政叔的后宫娘娘们亲手做的,这都是该被珍藏到博物馆的存在啊。
自己能穿在身上,多奢侈啊。
虽然之前政叔和邦叔就给他带了不少两千年前的里衣,但这个带着古代气息的料子做成了现代服饰,穿起来还是有很不一样的感觉。
赢正看小森蹦蹦跳跳的样子,眼睛里也有些笑意,说道:“喜欢多给你带几身。”
许森唉唉两声,随即道:“还是别了,这都是古代财富中的珍品,全给我带过来就浪费了。”
诶?
许森心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以后来的皇帝多了,可以让他们把那些在屈辱时期被外国人抢走的文物品捎来一些啊。
虽然可能捎来的不是抢走的那个,但技艺和审美却是一样的啊。
再比如独此一份的名家真迹,是不是通过这个渠道到了这个时空就能被现在的国家保存呢?
嬴政不知道小家伙此时的所思所想,看他一直在抻着衣服打量,猜想这必定是喜欢得狠了,笑道:“只要你喜欢,便不是浪费。”
历史位面中,不知多少人因为霸气始皇这一句无心的话而怦然心动。
许森也笑道:“政叔,你知不知道你刚才的语气特别像是霸道总裁?”
嬴政已经养成了听不懂任何一个字都要问的好习惯:“什么是霸道总裁?”
许森:这要怎么解释?
直接上搂音。
“女人,你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穿着纯黑色西装、大长腿逆天的男人将一个兔子般弱小的女人逼得后背直挺挺靠在墙壁上,好看的唇形微微开启,嗓音磁性的叫人全身发麻。
兔子般弱小的女人很倔强的反问:“顾傲轩,你又发什么疯?”
然后男人带着邪魅低沉的声音靠近女人,女人红着脸挣扎,男女之间开始了面红耳赤的极限拉扯。
他们正在真人诠释耳鬓厮磨这个暧昧词语的意义。
古人发明了这个蕴含着无限暧昧的词语,但他们显然都没有想到耳鬓厮磨能被后人们搬到帷帐之外。
明朝,朱元璋看到这个的反应还算可以,但民间却有无数老夫子气得跳脚了,家中有女儿的,无一例外的全都将之赶到室内。
至于清朝,跳脚的更多,指天怒骂的亦不在少数。
康熙穿着一身比较厚的衣裳,立在朔北已经明显能够感到寒意的风中,天镜上的内容让他微微皱了下眉,对站在后面的四儿子道:“传朕口谕,天镜乃是后世之物,与我如今民风并不尽相同,敢有任意效仿者,一律杀无赦。”
今天早上再次的天镜,已经证明了其不可预测性。
康熙不是担心百姓们会学了这彪悍的民风,而是担心有人会跟着学其他更不好的。
胤禛也猜到了皇阿玛的担心,低声应道:“是,儿子这就把口谕沿路传回京城?”
康熙背着手,点头:“是一路传到大江南北。”
胤禛退下去之后,康熙又吩咐:“准备准备,回京。”
面临机缘的时候也要看到背后的危机。
康熙很担心,后世已经反清复明成功,会激励到现在的白莲教天地会等人。
他首先要确定的是,朝廷在天镜出现后的稳定。
其实尽管经营天下六十年,康熙心底还是有些担心的。
不过他很快就会知道清朝此时面临的真正危机是什么。
许森和政叔看到第二个经典古早片段时,收了一家废品的刘邦回来了。
嬴政如蒙大赦,终于不用看后人们弄的这些只有情情爱爱的东西,起身道:“开饭。”
许森看了看手机,又看了看政叔的背影,疑惑道:“不好看吗?”
说实话他觉得还可以,比在高铁上邦叔蹭看的那部现今偶像剧有些看头呢。
刘邦洗了洗手坐下,把电视换了个台,森森和萧何商量的要播放的这个医药小知识,每天播放半个小时就够了。
他觉得,他们应该更喜欢看现代的新鲜事。
现代最好的一点,就是每天都把各种各样的新鲜事汇聚在电视中,告知给天下百姓。
作者有话要说:
不知道是复阳了还是感冒了,反复烧了三四回,还咳嗽,难受的一批,就感觉去年年前阳过,身体变差了很多。
这个星期可能都是三四千的更,等彻底好了再把这几天欠的补上
第65章 旅游
现代最好的一点,就是每天都把各种各样的新鲜事汇聚在电视中,告知给天下百姓。
这些天最热的是国庆旅游,早间新闻中八条里有七条是和景点有关的。
名人故里集锦:徐霞客故居,作为旅游达人鼻祖,苏省在徐霞客故居的国庆展览上用了不少心思。
吃了点干粮收拾好东西就准备重新上路的徐霞客:???
天镜上被大家赞赏的那个人,是他吗?
全国各地的被苏轼打卡过的地点,海南、黄州、杭州等地梦幻联动,出了一个纪念大文豪活动。
能完整背下来赤壁赋的中学生,可以获得景点提供的免费午餐一顿。
嘉佑二年的东京城已见秋风,参加过会试正处于人生得意期的苏轼正和他弟弟苏辙在茶楼和文友们聚会。
讨论的中心点就是天镜。
这时候听见熟悉之人的名字,无异于一只惊雷炸响在众人中间。
皇城中,未来的宋仁宗,此时在位的皇帝赵祯正坐在廊下的竹椅子上研究他的光屏,没有找见父皇或者皇爷爷的名字,看见了太祖爷他正有些心虚的时候,突然听见自己在这科中选出来最优秀的一个门生的名字,注意力马上被天镜吸引过去。
后世还留着他这一朝臣子的故居,想必宋在后世的名声很不错。
虽然在光屏上,他能找到的宋朝皇帝,就只有他和太祖爷还有一个叫做赵扩的庙号为宋宁宗的,但赵祯觉得宋朝国祚的延续肯定不会太短。
以极大自信看向天镜的赵祯却也没有得到什么对他分析宋朝国事有用的信息。
小天镜提到的内容都是极为简略的,现在已经说到第三个名人了。
【蒲松龄故居,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蒲家后人捐出的《聊斋志异》原本---】
【山省孔府,感受一下儒家文化的底蕴和桎梏,全面了解国学,你值得来!】
不说后面这句话把哥哥朝代都有传承的孔家后人、儒学门生气得指天,捧着碗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的刘邦不满了:“怎么说半天,没有一个皇帝的故居?”
说着还不忘夹一筷子清炒小油菜。
许森解释:“去看皇帝故居的也很多,只不过现在留下来的皇帝故居,不是只有紫禁城那一处了吗?所以跟多种多样的文人科学家故居比起来,皇帝故居这一块儿显得有些荒凉。”
“皇帝。”吃得小嘴油乎乎的病已指着电视,给他家太爷爷提醒。
果然下一条消息是跟皇帝有关的。
“近日,国家博物馆修复了康雍乾三朝皇帝像,届时尘封在历史中的清朝三位皇帝将和广大市民们见面。”
突然被cue,回京途中的康熙看着天镜有些怀疑人生。
怎么个意思?
修复皇帝像,怎么刚才那一闪而过的画面里,还出现一个像是真人坐在那里的?
雍。
肯定就是四儿子和硕雍亲王胤禛了。
乾。
难道是弘历那个孩子?
虽然一时之间心思百端,但康熙不得不承认,这般的叫后人重视,他心里很有些骄傲。
朱元璋:什么玩意?
清朝皇帝?
明前面没有清,难道是他们后面的。
但是怎么后人只重视清朝的皇帝?
朱元璋很快就告诫自己,目前他的关注点不是这个。
“同期展品还有乾隆皇帝康熙皇帝朱批御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学霸和学渣的差距。”
伴随着声音,屏幕里出现了一上一下一工整一随意的两份折子,即使是一闪而过的画面,那差距也的确是显而易见的。
这次有疑惑的是嬴政:“何为学霸?何为学渣?”
苏辰喝着挺香的小米粥,“学习圈儿里的扛把子霸主,以及学习圈儿里的渣渣。”
这解释,非常好理解。
那么问题来了,谁是学霸谁是学渣?
乾隆会承认他就是那个学渣吗?当然不可能,虽然他一眼就看了出来那个单看没什么,跟皇玛法的放在一起比较就显得非常渣,不是,非常不耐看的文字是他的手笔。
今天的早朝没上,全都在外面看天镜,然后现在的情况就非常尴尬。
康熙这边,他也正一言难尽的看着刚被叫到眼跟前的孙子。
还是个小少年的弘历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敢发出半点声音来。
胤禛说道:“皇阿玛,后世竟然能公布朝廷奏折,不知是怎样的一个朝代。”
54/269 首页 上一页 52 53 54 55 56 5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