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说呢,你爸妈不给他钱,他哪有钱去玩?”高美玲说着就暴躁起来,啪一巴掌拍在小胖子后脑勺上,“英语只考那四十分,你也好意思拿爷爷奶奶四百多的零花钱!”
小胖子嘴巴撅老高,道:“这是爷爷奶奶答应我的,英语考一分十块钱。”
高美玲又在他后脑勺上拍了一巴掌,“这么好的事,你怎么不想着考到一百往上拿一千块钱呢。这个分儿,你跑到网吧跟人打游戏你真好意思。”
嬴政没有听别人教育孩子的爱好,开着电动车先走了,就要拐弯的时候,听到一道撕心裂肺的喊声:“我就是要玩游戏,天天逼我学英语,我都快疯啦。在游戏里我能带秦始皇去打世界地图,学什么英语学,但凡秦始皇多活几年,现在全世界都得学汉语。”
听到这么一个马屁,嬴政落下脚,停车回望,就看见那小胖子已经被他父母一边揪着一只耳朵,带到了家中。
“你这么大本事,怎么不去上天呐。”
嬴政转身骑车离开,小胖子他爸的声音在这整条街上回荡。
明朝,一家书院里聚集着夫子和学生,这家书院的院长是非常开明的,主张让学生们看天镜,学习现代的新知识。
虽然不理解现代的女子为什么都能光着胳膊腿出门,他们亦没有过于反对叫骂。
但今天小胖子的话却他们怎么也无法接受。
现代人都很喜欢秦始皇,却为什么能这么喜欢他。
焚书坑儒的秦始皇从来就是在暴君之列。
一个贤明君王需要有的品质,虚怀纳谏、崇尚节俭这些他一样都没有做到。
何至于现代一个小孩子都把秦始皇当作至高之人来崇拜?
清朝的儒家思想完全继承了明朝,明朝的夫子和学生想不明白,清朝的更想不明白,不过已经有当世大儒者准备召开诗会,决定重新研究一下秦始皇。
秦始皇的心情很不错,接下来的要账进程虽然不那么顺,有的只要回来一半有的都没有给,却也没有影响嬴政的心情。
下午三四点他就回家了。
回到家直接找许森,“那天在你的书桌里看到一本华国近代史,带家没,拿给我看看。”
许森和扶苏正在打游戏,见政叔推门进来就是这么一句话,表示非常好奇。
“政叔,您怎么突然要近代史啊。”虽然在问,但他已经放下手机站起来去书架上拿自己的历史课本。
嬴政走近,看了眼扶苏的手机操作页面,扶苏立刻求生欲拉满,抬头道:“父皇,是小森叫我陪他玩的。”
许森把历史课本拿给政叔,“我们就放松今天一天,明天继续看书。”
嬴政说道:“我也不是必须要求你们好好学习的家长。”
然后拿着书本走了。
许森和扶苏对视,两人眼睛里都有疑问。
父皇/政叔这是受什么刺激了。
嬴政不是受刺激,他就是觉得应该仔细的了解一下在这个时空欺负了他华夏后代的那些人,准备等秦朝更加富强之后便去找这些国家的祖先算账。
今天,刘邦又买了很多年货,和朱元璋一前一后进门。
“政哥,你在看什么呢?”把年货交给全才,刘邦看了眼坐在小凳子上看着面前茶几上的书都把眉头皱出来一个疙瘩的嬴政,一边换鞋一边问:“谁得罪你了?”
话说政哥这个人,用现代人的话来说,那个人魅力是杠杠的,一般人跟他熟悉之后就没有不心甘情愿认他当大哥的。
所以他在现代的工地、装修圈都混得不错。
能让他露出这个表情的,把人得罪的不轻啊。
刘邦换好拖鞋拿一瓶水喝着走过来,道:“要账不顺?把你的大将蒙恬兄弟叫过来啊,也不知道他们和卫青相比哪个更能打,哈哈哈不如叫他们比一比。”
嬴政漫不经心的把近代史推给他,“看看吧,保管让你血压高升。”
这种简略叙述史实的学生课本,比之那些讲述近代史的历史类著作,更让人气愤。
朱元璋也走过来,他还给嬴政提了一罐啤酒。
嬴政打开啤酒,非常遗憾道:“比被人得罪更气人的是,在我的秦朝还找不到这群人的祖先。”
他刚才查了,那什么应国、漂亮国在秦朝的同时期还没有形成呐。
朱元璋过来就看见一个金京条约,因他定都的都城就是现在的金京,他对这个什么条约表示很感兴趣。
这一细看了不得,朱元璋直接把手里的啤酒罐捏扁了。
“大清朝,可恶。”本来他趁着上厕所的时候偷偷的了解了取代明朝的清朝,就有种贿赂小森把清朝皇帝弄过来揍一顿的想法。
只能说,现在这个想法更加的成熟了。
而看到这些内容的唐朝人宋朝人明朝人清朝人,也都在一瞬间体会了血压高升的感觉。
宋朝,赵光义拍着膝盖说道:“还以为现代人多厉害呢,竟然被一些蛮夷之族欺负的这么惨。”
赵匡胤深有同感,不过想到自己也打不过辽国人,到底没有开口嘲讽。
清朝是气得最狠的一个朝代。
康熙时期乃至于乾隆时期,他们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国
无论是从经济实力还是武力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与他们相提并论。
但是看到金京条约的签订人,康熙眼前一黑,真的是后仰着晕了过去。
他这一辈子平三藩与罗刹签订条约,秉持的就是“君子不欺人”,他以为清朝最后被一个别的朝代取代也不过是如同他们代明。
怎么能想到,后代子孙如此不争气,竟然让整个华国遭受如此之大辱。
乾隆位面,这个时候已经享受了很久盛世之君的乾隆所生的气,只比他的祖父更旺盛。
想起前段时间他才下令禁止那些外国人在澳门等地进行贸易,乾隆摔了面前的茶杯,冷声道:“现在还是穷吧啦的一群蛮夷,二三百年后也只至多是暴发户,竟然敢如此欺负我华国后世子孙。”
唐朝,李世民生气了一会儿就开始准备他去现代那天要带的东西,当然最重要的是媳妇不能忘了。
至于那什么金京条约,他们都知道了,以后绝对不会让本时空的后代们走上被欺负的老路。
长孙皇后绣了一条橙黄色的丝帕,准备去现代那天绑在头发上,带给小仙人做个见面礼。
做这个绣帕也是长孙皇后深思熟虑过的,现代有很多纸巾,他们用到丝帕的时候很少,但小森人跟那个班里的同学们,几乎上有一般都是戴眼镜的。
长孙皇后见过他们用帕子擦眼镜,做这条丝帕的布料是她从库房挑选的最柔软的一种,拿来擦那个水晶眼镜应该是最好的。
第117章 明君贤后
又下雪了。
时间已经来到腊月二十六,再过四天就要过年,皇帝们的古代朝堂基本上都已经休假,虽然宫里的过年氛围非常浓厚,但他们有时间了还是更愿意在别墅处理公务。
受限于一次五百克物品的携带重量,许森一大早起来书还没看两页,就跑了秦朝、汉初和汉武位面,给他们把今天要处理的奏折运过来。
朱元璋儿女众多家庭关系相对和睦,过年是要留在宫里过的,听说他一个小孙子之前还落水生病了,秀英姨已经两天没来了,今天朱元璋处理完现代的事情也就回去了。
不过许森还是跑一趟明朝,给他们落水的小孙子送了一些治疗感冒和感染的药。
回来的时候捎来一堆秀英姨叫御膳房准备的年货。
什么鹿肉狍子肉都有,许森很高兴的跑去厨房交给全才,表示今天想吃鹿肉馅儿饺子。
也不是想吃,吃都没吃过,就想尝尝。
全才今天有帮手,是分别升级之后刘邦和刘彻带来的他们的御用大厨。
这两人一个姓邵一个姓戴,许森分别叫他们邵叔、戴叔,没想到这辈子也能混到和皇上一个辈分儿的两人刚开始来,面对许森的时候都有种手足无措的感觉。
许森也就没有在厨房多待,转身跑到对面的书房。
给批改奏折的政叔、邦叔、彻哥打下手,顺带问问有没有不要的折子能给他。
唐贞观位面的开启就是在这时候,早早准备好,焚香沐浴的李世民果然在辰时的时候,牵着皇后的手出现在那个日日看到的宽敞的客厅中。
此时的许森正蹲在政叔的书房,政叔看完一卷或者是纸张的那种一叠奏折,他便狗腿儿的接到手里然后放到一边。
就这么给帮忙帮了好大一会子。
嬴政转头。
许森把摸在竹简奏折上的手收回来,笑道:“政叔,要喝水吗?”
嬴政道:“小森,你似乎对朕的奏折很感兴趣啊。”
许森忙摆手澄清:“政叔你不要误会,我绝对没有觊觎你江山的意思。”
嬴政:---
合理考虑这孩子此时的没头脑是因为放假这两天的放松时间都用来看电视剧了,还是权谋宫斗的那种。
“只要你政叔活着,大秦江山谁觊觎都没用。”嬴政着重说道,“瞪瞎眼也没用。”
许森赶紧捂住自己眼睛。
嬴政拿起他刚看过的那卷竹简,递到许森面前:“看你挺觊觎的,叔送给你了。不过有个要求,这份竹简朕还要发回给巴郡郡守,你把这些内容给誊抄一遍就可以把这卷竹简送给你。”
巴郡的袁郡守正在检查城里的安全房屋,这是皇上在过年前下的最后一道命令,突然听见天镜中说起巴郡两个字,他赶忙仰头看去。
好啊好啊,臣也想看现代的纸张和小仙人誊写的文字。
许森伸展双臂搂了搂面前的一堆秦简,道:“政叔,我把这些也给您复印一下,您把折子都给我行不行?”
就知道小森不会老老实实誊抄。
嬴政问道:“你要这些竹简干什么?”
许森严肃脸:“政叔,这些都是我们研究古代的重要文献啊。睡虎地出土的那批秦简还是太少了,只能让我们摸到秦朝生活的冰山一角。有了您这些,更全面。”
嬴政笑:“你这孩子是不是一叶障目了?想要了解秦朝还不简单,你只需每天跟我去一趟,带着手机便行了。”
许森:确实是啊。
但是我去拍的照片,拿过来给专家专家也难信。
话说回来,先前璋叔给的那个双耳白瓷瓶他还没有找到办法交到博物馆呢。
用邮递的根本不放心。
难道真的要走跟国家联系的路子?
跟国家联系了政叔他们也不知道会不会适应。
许森的沉思被嬴政看作是非常非常想要,便说道:“也好,只要你能全部复印出来,朕带走复印件。”
秦朝各郡郡守都高兴极了,小仙人想要竹简,而他们想要现代纸张印的那种复印件。
“政叔,这些你批改好的我就先拿到外面去了?”许森揣了一摞竹简,那些纸张奏折待会儿再拿,这些竹简上可是都有政叔亲手用刀笔刻上的字啊。
只凭政叔的亲笔字,这就是珍品中的珍品。
嬴政点头摆手,“拿走吧,及时拿来复印件。”
许森乐颠颠出门,“哎呀,太、宗陛下,长孙皇后,你们来啦。”
看见正打量四周要喊人的一个英气十足俊美非凡的中年大叔,许森赶紧把竹简放到自己屋子里。
李世民视力不错,小仙人进去卧室之后没关门,他一不小心就看见了小仙人放竹简的旁边有四个蓝皮的本子。
一侧很厚,一侧又很薄。
是文件夹。
李世民见汉武帝刘彻用过这种文件夹方合同。
不过小仙人有什么宝贝的东西要用四个本子存放?
长孙皇后拉了拉丈夫的袖子,微微摇头。
许森转身出来注意到李世民的目光,嘿嘿笑道:“政叔的奏折真迹,在现在很宝贵的。”
至于旁边的文件夹,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那里面藏的都是他无意间得到的政叔他们写的字,小病已的卷子他都放着,璋叔因为才来的不久,还没有收集到几张他写的东西,因此才没有文件夹。
不过看这风神俊朗的唐太宗,和站在他身旁美貌无双气质如兰的长孙皇后,许森觉得他需要再网购一批文件夹。
“快请坐。”许森跑过去倒茶,第一次见面还是有些生疏的。
长孙皇后笑道:“小仙人不必如此客气,来到你们这里,是我夫妻二人的机缘。”
各位面也在刷屏。
“长孙皇后竟然如此温柔娴雅,不虚贤后名声啊。”
“果然是名留青史的贤后。”
皇帝们则是忖度,自家的皇后跟长孙皇后相比差别的在哪里,或者能不能比得上一二。
乾隆则皱起眉头,跟左右的大臣说道:“长孙皇后恭顺节俭,固然可以称得上一贤后,但她干预政事牝鸡司晨,终究不是美事。如果太、宗皇帝问她政事时,她坚持不参与论政的话,才算是名副其实的贤后了。”【1】
大臣们不由得面面相觑。
这到底是个怎么说法。
其实看过《资治通鉴》的都知道,太、宗时期政事,总是他拿着去询问长孙皇后,而长孙皇后行事有度,也只是庇护像魏征那样的耿直臣子罢了。
怎么照皇上的意思,要太、宗帝拿政事与长孙皇后商量,唐太、宗一点问题都没有,有问题的是不知道拒绝的长孙皇后。
几个知晓皇帝性格的臣子们把头埋的更低,反正他们只要知道皇帝说得都对就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
注【1】:百度百科。
乾隆对长孙皇后的评价真的很让人窒息。
第118章 捣乱(二合一)
别墅很大,装了三四个书房出来,今天皇帝们集中在这里处理政事,一人占一间还多一间。
刘邦是个不经常看奏折的,虽然他知道奏折的重要性,但看着也忍不住要分分神,听见外面有说话声他就出来了。
一瞧,嘿,来了两个新人。
“这是唐、太宗,”端着一个空水杯出来的刘邦问道,看到李世民旁边的美貌妇人,心里非常气不过,“森森,你怎么能不一碗水端平呢?我们都是一个一个来的,朱元璋他当初那么着急给他皇后治病你都没有通融,怎么唐、太宗能这么特别?”
94/269 首页 上一页 92 93 94 95 96 9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