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看了怂却不安静的刘邦一眼,把手里刚才买的一瓶热奶给拧开递到小森嘴边。
朕从来都不献殷勤,朕只是关心小辈。
李世民有一学一,把刚刚剥好的核桃送到许森嘴边。
许森差点跟那些唱戏的人一样,高喊一句:“折煞我了。”
“世民叔,您也需要时空运输吗?”许森转头。
您才来,您带的那块金子还没有卖出去呢。
李世民认真,说道:“小森,你说什么呢?叔叔关心你,怎么就是要运输呢?你让叔见识了这个奇幻的现代,就是叔这一辈子的恩人了。”
这话说的,刘邦和嬴政都忍不住回头看他,眼神是一致的提醒:“你这么会拍马屁,你唐朝的子民知道吗?”
面对两位前辈相同的那种大大出乎意料一点不敢相信的眼神,李世民笑了笑,谦虚道:“朕就是这么觉得的。”
长孙皇后在一旁抿唇偷笑。
车子走到了集市中心,刘邦指着只用一个床单垫着摆在地上的春联、门神,对李世民露出一个非常有好的笑容:“世民啊,我觉得那个你应该了解一下。”
李世民好奇,也有种不好的预感,但最终好奇战胜了预感,他跟着刘邦走了过去。
许森问长孙皇后:“凤姨,您要去吗?”
长孙皇后看小仙人这样,便猜测汉、祖让看的东西跟他们有关,至少也是跟唐朝有关的。
她笑道:“去看一看。”
许森就从前面下来,到后面扶长孙皇后下车。
小病已这个小尾巴兜里揣着鼓囊囊的核桃,跟着小森哥一起扶长孙皇后。
嬴政:感觉失宠了。
想了想,他把车推到路边跟了过去。
刚站到那个卖春联的摊位上,就听见说道:“你看看,那两人的名字是不是很熟?”
话说刘邦早在刚开始有人卖春联那时,就往家里买了几张,西汉还没有贴春联的风俗,家家户户过年时都在门外挂桃符的他们那时候。
于是贴春联的风俗刘邦还是问卖春联的才知道,至于门神尉迟敬德和陈叔宝,他当时根本没注意,唐太、宗来了之后,查询他这个帝王的伟业才知道。
今天大家一起来办年货,刘邦就想带着李世民一起问问摊主,过年都贴尉迟敬德和陈叔宝是什么意思?
摊主忙着卖春联呢,哪有功夫闲扯,但是一圈等着卖春联的听见刘邦的问题,都催摊主说一说。
“您这卖春联的,不会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贴唐朝这两位大将吧?”
唐朝,秦叔宝和尉迟敬德屏住呼吸,是不是因为他们两个是唐朝最有名的将领?
卖春联的老板清了清嗓子,说道:“要说这个只要是咱们华国人,谁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意有所指的投给刘邦一个眼神,你不会是集北头那个春联摊儿派过来的间谍吧?那今天我就给你们说出花儿来。
“话说这唐太、宗李世民,当年为了当皇帝可是把他亲哥杀了又把他爹给囚禁了。看过古代电视剧的都知道,李世民当年发动的玄武门之变,绝不可能仅仅死了他大哥一个人。那被牵连而死的小人物还不知道有多少,这些人死了能甘心?还不变成小鬼儿去骚扰李世民,这唐太、宗是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香。”
刘邦有些瞪眼,这么讲,李世民那里的臣民可都看着呢,那边不会因为这些而把李世民的皇位给推了吧。
那样的话,可好玩了。
说得头头是道的摊主,完全不知道他这几句话犯了多大的忌讳,又在唐朝长安城掀起多大的风浪。
一些李建成还未死心的旧臣,忠直之人都在这时候被天镜上的摊主这些话,活动了心思。
可见后世之人眼睛还是亮的,他们也不认同皇上的玄武门之变。
做了坏事即便过去千年也不能被掩盖啊。
许森一看这不行,老板只是千年后时过境迁的几句民间闲谈,本来没什么的,但是现在唐朝的人都在看着他们陛下的现代行啊。
“您不知道吧,”许森插话,“玄武门之变发生的大背景是,李世民如果不出手,面临生死危机的就是他了。唐太、宗威望太高,太子登基了肯定不会留一个比自己还强的王爷在啊。这都跟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有关,很多有能力的人不得不屈居在才能平平就因为早生了些时候的嫡长子底下。”
朱标:小仙人您这一句,让我们这些嫡长的太子有些尴尬啊。
李承乾也觉得小仙人的话对他好像不太友好。
许森说完了又觉得不好,他跟皇上叔们在一起,说什么这些先人们都能听见,而且他还被古代的大家当作仙人,自己说个什么一不小心就能引发大战。
难为得许森马上又说:“不过古代也有很多太子是凭自己本事做太子的。”
这求生欲,除了不了解直播的现代人,古代各大位面的人确实都接收到了。
扶苏今天没来处理一些必须有人亲自处理的政事,此时由不得笑了一声。
李斯说道:“小仙人这是谁都不想得罪啊,我看以后他连话都不敢说了。”
也有人冷哼,“一点立场都没有,没出息。”
许森的话现代这群挑春联的人却非常赞同,一个老爷子手背在后,特别有那种成竹在胸的大佬气质的说道:“可不就是这样,现代的好些农村,那长子都比下面的孩子要占有更多资源。”
春联老板:嘿嘿,你们自己聊起来了就好,省得我说书了。
那边有人问:“老板,这些对子和门画多少钱?”
春联老板过去算了算帐,没想到人一回来便听见有人喊说:“老板,你的古话还说不说的?”
还是刚才那个大兄弟。
“得,看大家都这么感兴趣,我给你们说一说。”春联老板看着自家摊位前越聚越多的人群,“那我就继续说?”
然后刘邦就提醒许森:“森森,这次你可不要打岔了。”
许森默默点头。
春联老板想了想他刚才的话,才继续说道:“我说的这个,都是在咱们民间传的说法,跟你们学生在学校里学的,有很大出入是很正常的哈。”
许森还是只能点头。
李世民却被会心一击,民间流传,不是说老百姓都觉得他是一个弑兄的皇帝?
春联老板:“杀的人多了,李世民他能不亏心?晚上睡觉就做噩梦,听说总是梦见那些死在他刀下亡魂,尤其是那太子李建成啊,每天晚上流着血泪去找他,真是快要吓傻了,于是李世民就找他的那些大将商量啊。”
李世民:???
我因为玄武门截杀了李建成心虚做噩梦,然后我还找我的臣子商量?
刘邦皱眉:这说的是什么啊,一听就知道是假的。
第123章 西游记
但老百姓们不这么认为,大部分都觉得这个卖春联的老板说得挺有道理,不过这跟尉迟将军和秦将军有什么关系?
春联门画特别流行的明清位面众:不用说了,我们知道答案。
“太宗的臣子们看他睡不好,大将军尉迟敬德和秦叔宝就上前说话了,说皇上啊,我们哥儿俩给你守门。我们杀敌众多,身上的血腥气重,恶鬼肯定害怕我们。你就安心睡,保管什么样的恶鬼都不敢找过来。
唐太、宗一听可行,便让他们夜夜站在门外守着,这么一来效果还真好,别管什么李建成无头鬼,都不敢来了。
可是两位将军也是凡人之躯啊,长此以往肯定撑不下去的。最后就有聪明人想了个办法,叫画师把他们两个的画像画下来贴在门上,如此恶鬼以为是两位将军还在就不敢靠近。
没想到嘿,这么一来还真管用。后来啊,民间就把宫里这个贴门画除邪恶的方法学了去,而尉迟敬德和秦叔宝,也成了保我们家宅平安的两大门神。”
春联老板说完,就向大家兜售他的对子。
嬴政笑道:“很像电视里那些说书的。”
李世民:“说书的就是这么说朕的?”
扎心,伤心。
这么不讲逻辑的故事,你们是怎么流传到现在的?
尉迟敬德和秦叔宝身上的杀气重,他身上的杀气只有更重,早年那都是他带着武将们从尸山血海杀出来的。
他们身上的血气能够吓住死在自己刀下的亡魂,怎么自己的血气就不能了?
春联老板讲完传说,就有宣传了一波他家的春联,从纸张的材料到上面的金粉,都夸得天上有地上无。
刘邦听得心满意足,数了数家里的门对,跟老板说:“我家需要二十多对,不过我前两天已经买过了不少,你再给我来个八对。”
一下从二十多降到八,春联老板翻了刘邦一个白眼:刚才问问题就属你积极,早知道我就不讲了。
偏偏还有人道:“老板,你的故事讲错啦。”
声音挺稚嫩的,是一个十一二的小男孩。
春联老板让自己露出得体的笑容,道:“小朋友,哪里讲错了啊?”
小男孩说道:“我昨天才看过西游记,唐太、宗是被龙王的冤魂吓住了,不是你说的李建成。”
什么龙王?
李世民懵了,唐朝的臣子们也懵了。
长孙皇后笑着道:“那小朋友,你能不能具体的说一说这个故事?”
春联老板:我要卖春联,不是故事会。
小朋友看见漂亮阿姨,态度超礼貌,点点头说道:“就是西游记第九回 中,魏征梦斩泾河龙王。泾河龙王惊人指点去找唐太、宗求情,唐太、宗用下棋拖住魏征,让他不能再午时三刻出现在天庭的斩龙台,可是魏征下棋的时候小眯了一会儿,就已经上了天把泾河龙王斩了。”
虾米?
魏征掏了掏自己的耳朵,他还能斩龙王呢!
不过上天不是上你们天镜上吗?你们天镜里展示出的现代,有龙王?
同朝为官的大臣们,则在小孩儿的一番话中用复杂的眼神看向魏征。
你这家伙,是什么时候跟天上的人联系上的?
长孙皇后更关心,《西游记》是怎么回事。不过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游记,应该是一本比较常见的书,现在问不妥,回去了问小森比较好。
许森都有点反应不过来,等等,对老板的那一番话还没有这个破解方法?
小朋友,你是个人才。
刘邦更没空去看什么书,也不知道什么是《西游记》。
不过想来就是文人游记一类的吧,不过听着小孩儿说的内容,怎么有种这个《西游记》特别不像是犯贱游记的书。
小朋友不知道他的一句话引起这么多人的好奇,又接着说:“泾河龙王的亡魂吓得李世民重病而亡魂归地府之后,他在地府里才看见被他杀死的太子李建成---”
李世民刚刚被安慰到一点的心,瞬间又哇凉哇凉的。
小家伙,你还不如不说。
“---唐太、宗地府还魂,是他让唐三藏去取经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藏?
这听着像是一个佛家弟子的名讳啊。
在唐朝对天镜关注最虔诚的,非佛门子弟和农家人莫属,听见小孩儿的这句话,一时间各地的寺庙都在找唐三藏。
而此时,玄奘法师早已经在今年夏秋之际,朝廷因饥荒叫百姓自动求食的时候,跟着流民一路出了长安。
现在他都要离开敦煌了,在敦煌还能隐约看见一丝天镜的光亮,玄奘背着背篓,向故乡和天镜的方向看了一眼。
即使离开大唐可能再也看不到天镜里什么都有的现代世界,但是寻求佛教真理是他毕生的追求,他不会也不可能放弃。
最后,玄奘收回目光,毅然决然转身继续前行的脚步。
李世民:唐三藏是谁跟朕有什么关系?《西游记》又是谁写的,如果是唐朝贞观年间的人,你们就等着朕回去后跟你们算账吧。
离开的时候,嬴政也挑了两张春联。
就李世民觉得贴尉迟敬德和秦叔宝的神像有些别扭,什么也没要。
和观音婢重新坐上慢腾腾的电动车,突然看见她手里也拿着两张红色底的门对子,李世民有种受伤的感觉。
长孙皇后拍拍他的后背,笑着说:“这有什么啊,我们捎回去送给尉迟将军和秦将军。”
车子走过集市中心,都快走到尽头了,刘邦也没有发现他前几天看到的堆满了鞭炮的摊位,皱眉:“哎呀,难道是到三十了鞭炮都买完了。”
“不可能,”许森想了想,看着从街头到街尾一家鞭炮摊位都没有的情况,觉得事情有些不对,“这不对啊,越是临近三十卖鞭炮的摊位越热闹,不应该一个摊位都没有的。除非---”
刘邦很着急,朕的二踢脚啊。
“除非什么?”
许森道:“除非今年有下发禁燃烟火的通知了。”
刘邦:“为什么要禁燃烟火?
李世民:朕所关心的还是只有《西游记》,它的作者是谁,为什么要写朕魂归地府?
嬴政往来于居民楼之间,倒听见过有人讨论这个禁燃烟火的事。
有的人赞成国家这个禁令,觉得鞭炮有危险性,尤其小孩子喜欢玩,拿到手里不知道注意,崩掉手机蹦瞎眼睛的比比皆是。
也有人不赞成,他们说过年燃炮竹驱赶年兽是由历史上流传至今两千多年的习俗,不让燃放烟火,年味儿就淡了很多。
作为从两千多年前来的古人,嬴政非常想很负责任的告诉那些讨论鞭炮和年味的人,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根本没有现代多种多样的鞭炮。
他们过年燃的是炮竹,跟鞭炮的关系不能说没有,仅仅是只有那么一点点罢了。
刘邦听到禁令颓废:“那我前两次应该多买一些,现在竟然想买都没有地方。”
感叹还没有说完,旁边经过的一个衣着整洁讲究的大叔,应该是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内容并且关注他们一会儿了,走过来说道:“想买鞭炮啊?”
刘邦点头,问:“你有门路?”
大叔道:“我不是有门路,而是我刚从一个地方买了七八百块钱的炮仗。”
99/269 首页 上一页 97 98 99 100 101 10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