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是不易,饭后他们也得早早去城门处等着,等着有人雇佣他们,或到各个铺子问问,看能不能幸运的找到零活。
没有收入,他们可舍不得点木炭,可燕州的冬日寒冷如刀,冬日不点木炭又实在受不住。
这就衍生成了恶性循环。
百姓穷困,土地贫瘠,日子艰难的情况下,夏季还好,冬日用不起木炭成了百姓最难言的痛苦。
木炭都用不起,新棉衣更做不到人人都有。
冬季时长,每到凛冬,各个村落都会冻死很多体弱的老弱孩童。
这也使得燕州的生产力更加低下。
所幸今年一系列的洗田施肥,水车耕犁等措施,令百姓看到些许希望。
最重要的是有城外惨况做对比。燕州百姓心态变化,今年反而过的是最安心的一年。
不怕艰难穷苦,就怕对比。
想到城外的凄惨混乱,城内百姓庆幸的同时,也激起不少斗志。脸上的愁苦都淡去不少。
村中小路。
陆陆续续就有村民顶着寒风进城找活。棉衣破旧,双手藏进袖筒,脸颊更是被风吹的皱裂,耳朵也被冻得肿胀发红。
所有的冻伤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造成的。可见百姓生计艰难。
桃源村还好些。
因为孟钰的地窑日夜赶工,烧制出的木炭数量惊人。
他早早就跟族长通了气,族人购买木炭皆是最低价,这也给桃源村了个可以喘息的机会。
这不。
孟族长在早饭时又开始感慨:“哎~多亏了三郎啊,不然这冬天的木炭可费老鼻子钱了,用不起啊~”
族长媳妇也跟着附和:“祖宗保佑,给咱们送来个三郎。”
杏花村时日子就不好过,木炭的消耗是额外负担,就更加捉襟见肘,有了低价木炭,也能熬过去,可不得感激吗。
“爹,除了三哥家,也就咱们家日子好过些,有你的工钱,再加上我在作坊上工,这日子算是过起来了。”
以前一月工钱也就几百文,现在光爹自己就有二两多银子收入,孟获对家里时不时就能吃上肉的日子非常满足。
族长听儿子说完脸上笑容更甚,非常骄傲的显摆道:
“那是,你老子永远是你老子,家里的银子还是我挣得多!而且谁有我工作轻松体面。美的嘞~”
“是是是,还是你厉害。”族长媳妇也得意自家男人能挣钱,笑着给其剥了个鸡蛋递过去。
这也是族长每日早上的特殊待遇。
因为听说孟钰早上也吃一个白煮鸡蛋,族长看家里条件好了,也跟媳妇试探提了这个要求,族长媳妇爽快答应下来。
有啥不能答应的。
男人会疼人,挣得钱也都交给她,难得提要求,一个鸡蛋而已,同意!
而且她也是心疼自家男人的,活得久,身体好,才能给她挣更多钱不是。
不光鸡蛋,她还时不时就割块肉给他补身体,活的长长久久,才能月月进账,她通透的很呢。
族长可不知道媳妇心中的小九九,美滋滋的吃着媳妇给剥的鸡蛋,别提多骄傲了。
孟获:好羡慕爹能天天吃鸡蛋啊。
论娶个好媳妇的重要性!
孟获媳妇:你是不是找抽!
我不好吗!衣服谁给你洗的,孩子谁给你生的!
晚上谁任由你卖力折腾的!
你要是月月给我二两多银子,我天天早上给你煮俩蛋!让你吃到吐!
孟获瑟瑟发抖,不敢吱声。闷头干饭啃饼子。
第212章 迎初雪
孟族长美滋滋吃完早饭,就忙不迭赶往作坊,他必须用心看护才对的起三郎看重。
他的月银可是家里的主要支柱。重要着呢!
上工路上。
陆陆续续碰上去作坊的族人,众人大多都把双手拢进袖筒抵挡寒风,缩着脖子乐呵呵的打着招呼。
“族长早啊~”
“大伯,今个儿天可真冷啊~”
“哪天不冷,自从入了冬,就一日寒过一日,这里比咱们杏花村更难熬。”
“还惦记杏花村呢,我倒觉着这里挺好的,没有跟裴氏的争斗,平和安稳。”
“就是,我也觉得这也不错,冷点就冷点吧,咱们不还有三郎供给的便宜木炭吗,能过!”
“说的也是,还是这里好,可以免受战乱,只这一条就哪里也比不过!”
“五哥说的对,对于咱们老百姓来说,安稳日子比啥都强,不过这天越来越冷,我瞧着这会天阴沉的厉害,不会要下雨吧?”
“我觉得可能要下雪。”
“我觉得也是,还记得咱们来时路上的雪吗?隔三岔五的,基本就没停过,冷着嘞。”
寒风凛冽,呼啸如哨,卷起阵阵旋涡。
“大家走快点吧,进了作坊就好了,这四周无遮无挡的,感觉要把人吹跑。”
瘦弱的孟斌,躲在健壮的哥哥身旁躲避呼啸寒风,他怕真一不小心被吹倒,那就丢脸丢大了。
“快走,快走,来年得多种树!把村子这边都种上树!”族长一锤定音,安排好来年的工作。
“听族长的!多多的种!起码真要被刮跑还能有个抓头!”瘦弱的孟斌大声赞同,以至于喝了好几口冷风进肚。
幸好离得不远,进了作坊有高高的院墙遮挡,关闭院门,才觉得好受不少。
“大家快动起来!干起活就不冷了!”族长开始催促子侄们工作。
“干活喽~”
“干活干活!明天就发工钱了,我这想想就全身有使不完的劲!”
“谁说不是,大伯可是说三郎还给发福利呢,咱们可得更卖力才是,去哪找这么好的活,老多人羡慕咱们呢。”
“我也激动啊,干活!”
想到明日的工钱,族人们也顾不上说话了,都开始埋头干活,热情高涨。
多多挣钱,才能过个好年。
看大家各司其职,族长满意的点点头,笑着去各个地方检查了。
孩子们都是好的,省了他不少心。老怀欣慰,欣慰啊~
作坊井然有序。
孟家这边也陆陆续续起床。家里日子好过,有仆妇做饭,天寒地冻的,他们也能多睡会。
孟老头站在檐下,抬头望着灰蒙蒙的天空说道:“这天看样要下雪啊。”
“下吧,以前怕过冬,现在我可不怕,家里吃饱穿暖,我乖孙还囤了那么多木炭,我可不怕。”李婆子美滋滋的摆着碗筷,心里一点忧虑也无。
“我也不怕,屋中暖和,握笔写字都不惧。”
五郎孟麒笑嘻嘻的坐下等着开饭,家中其他人也陆续进入饭厅。
“爹,幸好咱们自己烧制木炭,不然咱们家这么多人,得花多少钱买啊,想想就心疼。”孟平进屋就开始感慨加隐形夸儿子。
李婆子立马接话:“可不,你们都拖了我乖孙的福气,得惜福。”
“娘,咱们懂得,呵呵。”孟大伯等人笑呵呵的应承着。
“奶奶,说什么呢,这么开心。”
正当一家人乐呵呵表态说话时,孟钰也抬脚迈进饭厅。
李婆子看见孙子,赶忙乐呵呵招呼:“快坐下,就等你呢,今个儿有你爱吃的肉包,可要多吃点。”
“还是奶奶疼我。”
孟钰笑着坐下,又跟其他家人简单打了招呼,才对着弟弟问道:“四郎,族学休课了?”
他可是听沈渊说弟弟两日未去族学了。
听哥哥问,四郎忙答:“嗯,族学寒冷,那么多房间夫子也不舍得一直点木炭,又怕弟弟们受不住得了风寒,所以就让他们在家读书,有不懂的再去问他。”
“至于我们这些大点的倒是还好,不过夫子也给我们放了假,说是自行背书即可。”
“主要哥哥带回来的书籍夫子很多都没看过,说他也教不了我们什么,让我们有不懂的就还来问三哥。”
夫子爷爷也就童生功名,太深奥的也是一知半解。还没他哥哥教授的好呢。
“嗯,有不懂的来问我。”
孟钰没有教书育人的耐心,想着看能不能给族学请两个好夫子。
孟老头嚼着肉包接话:“我听族长说,等来年日子好过就再多买族田,这样族中就有多余的银子请个好夫子来教学。”
刚定居,族田太少,账上无钱,导致族学连木炭也点不起。
如果不是他家拿了大头盖族学跟祠堂,孩子们都没法安置。
“我看族里其他人家种的青菜长得还可以,也算是种成功了,这么寒冷的天气,绿油油的青菜定能卖个好价钱。这样族人也能多份进账。”
青菜能种成功,孟平心里也松口气,族人信任儿子,家家都跟着种了些,虽然他相信儿子,但心里还是有负担的。
他家赔的起,族人可经不起一点折腾。
“肯定能!族里会越来越好的。”孟大伯难得激情发言,乐呵呵的吃着热乎乎的肉包,一脸满足。
不光他吃的满足,家中其他人也吃的香甜。
白米粥,大肉包,白煮蛋,还有用麻油凉拌的小咸菜,谁有他家日子好过,香着呢。
用过早饭。
孟钰就准备拉两车木炭,还有今早刚杀的两头肥猪出发去县城。
正是烧炭的时候,家里也没专门的铺子卖炭,离县城近,只卖一冬的东西,他也没打算再弄个木炭铺子。
干脆就直接拉到县城,木炭摆放在自家铺子门口,这样有需要的就可以上门下单,他们管送,总能传开口碑。
“爷爷,一会您在家给工人们发工钱吧,铜板跟福利都准备好了,有孟七孟五在,您只看着就行。
木炭装好车,孟钰就准备走了,走之前又给爷爷派了活。
天气寒冷,他已经不让爷奶去铺子看着了,就舒舒服服在家待着就行。
可啥也不干爷爷又不舒服,干脆给他派点活。
果然,孟老头听到孙子让他去发工钱就乐的不行。
他就爱干这活!特有面!!
想到一会被族人羡慕夸赞的场景他就浑身有劲,忙向孙子保证:“放心吧,家里有爷爷看着呢。”
“爹,咱们走吧。”
“嗯,走。”
孟钰跟爹前后进入车厢,带着两车木炭还有后面一辆装着两头肥猪的牛车,缓缓驶离院门口。
其实家中下人也能去看铺子,只不过老窝在房间也无聊,孟钰时不时就会去县城转转,顺便补补货。
等孙子走远,孟老头立马喜滋滋吩咐:“走!去作坊!”
孟七几个立马抬上装铜板的箩筐和要发的福利跟上。
孟一等人也是面带激动期待,等给作坊的工人发完工钱,他们也能领月钱呢,想想就开心。
寒风呼啸。
没一会天空就飘起雪花。纷纷扬扬,愈演愈烈。
好似天空云朵破碎,洒下片片晶莹落花。瓣瓣美如精灵,在风中翩翩起舞。
第213章 顶风雪买粮
鹅毛大雪三日未停。
天地间白茫茫一片,积雪覆盖房屋树木,只余大概轮廓。
凛冽寒风肆虐。刺骨的寒冷令百姓足不出户,闭门熬冬。
街面人迹罕至。
偶尔有零星几个拍门购买米粮的,看其破旧单薄的穿着就知是贫困人家。
平日里余粮不多,才不得不在这样吃人的天气里,深一脚浅一脚的顶着风雪出门。
啪啪啪~
“有人吗?!我们来买粮!开门啊!”
风雪肆虐的街道,个个铺子都是门窗紧闭,两个衣着补丁的中年男人仍坚持不懈的拍打着铺门大喊,可奈何敲了好一会也没等来人开门。
凛冽寒风敌不过心中彷徨,无助的神情透着心酸。
家中已无米下锅,买不回去粮食,这么冷的天,家中孩子又该如何熬下去。
思及此,男人不顾冻得僵硬的身体,举着红肿双手继续拍门。
“求求你们!开门吧!我来买粮的!我有钱!”嘶哑的声音带着浓浓哀求和期盼。
“我们再换一家吧,去孟家铺子看看。”另一男子见实在敲不开,提出换一家试试。
正用力敲门的男人听此,双手无力的耷拉下来。闷闷的“嗯”了声。
两人佝偻着身子,顶着风雪,艰难得向前面的孟家铺子移动。
积雪难行,凛冽风雪如刀,刮的人脸颊生疼,两人感觉鼻子耳朵都快不是自己的了。
啪啪啪~
好不容易来到孟家铺子的两个中年男子,迫不及待的拍着希望之门。祈求这家能有人在。
“有人吗!?有没有人啊!?”
“开开门吧!求求你们开开门吧!”
两人的大喊声在呼啸冷风中带着哽咽的哭腔。
许是连上天也看不得他们如此绝望,感受到他们祈求,不多时,“吱呀”一声,半扇铺门打开。
“进来吧。”
开门的少年就是留守铺子的孟九,刚才他跟孟十一正围着炭盆昏昏欲睡,被猛然惊醒,这会面上还带着困倦。
“谢谢!谢谢!”
终于敲开门,两个汉子差点喜极而泣。他们也不知谢什么,只一个劲的道谢。
谢谢铺子能开门,谢谢铺子有人。
鹅毛大雪冲进铺子,孟九赶忙用力关好铺门,阻挡风雪。回头对着不停道谢的两人问道:
“你们不买粮吗?”
刚才听他们要买粮啊?怎的买粮还一个劲的谢上了?
“买买!要买粮!我买三斤糙米,五斤黑面。”
“我跟他一样!”
两人回得又急又大声,好似回得晚一些就买不到似的。
看两人穿着就是贫困老百姓,孟九态度也更加温和:“我这就给你们秤,我们这铺子每日都有人看着,随时都有粮食卖的。”
84/121 首页 上一页 82 83 84 85 86 8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