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团宠农家子如何带家人乱世求生/战乱?狠辣男配愁如何带家人破局(穿越重生)——洛倾城

时间:2024-06-07 07:26:21  作者:洛倾城
  管家大喜:“哎哎,老奴马上去准备。”
  他家王爷已经一日未进食,可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孟郎君的吃食送的可真是及时。
  管家脚步轻快去布饭,君珩却依旧在为雪灾的事情愁眉不展。
  这次受灾严重,凭王府一己之力恐怕收效甚微,他的存粮还得养十几万大军呢。
  那就只能对城内的那些世家出手了……
  以前他或许还对盘根错节的世家清贵有些顾忌,现在可不同以往。
  孟钰说的对,现在他就是土皇帝,谁不服气就扔出城去!
  那些世家清贵为了苟命也不敢不从,所有的文人矫情,自命不凡都得给他乖乖收起来!
  说干就干。
  君珩当即下令:“楚州,你带人去封地内各个排的上名号的家族去传信,凡隶属本王封地子民,皆要有互帮互助,大公无私的救人胸怀,命他们免费给百姓施粥七日,分发部分棉衣木炭。”
  “凡不遵令者皆是无情无义,凉薄之辈,本王对心无善心之人向来厌恶,就逐他们出城吧。”
  “是!”楚州领命退下。
  心思解决大半,君珩神色恢复几分轻松。
  这种唯我独尊的感觉太好,他准备以后时不时就把那些世家拉出来溜溜。
  不用白不用!
  ——
  暴风雪还在继续。
  因着君珩的强硬命令,躲在家中的氏族们也只能违心做回善人,搭棚施粥,分发棉衣木炭。
  虽然棉衣都是搜罗族中子弟的旧衣,可对无棉衣避体的百姓来说已是大善。
  “谢谢,谢谢善人!”
  “李族真是好人啊!这棉衣真暖和。”
  “谁说有钱的氏族就为富不仁的,这不也出手帮了咱们不是,是好人嘞!”
  排队领衣食的百姓们纷纷夸赞救他们命的氏族。
  本来因拿出衣食而心情郁结的李族人,听到百姓夸赞,这会脸上也露出满意笑容。
  不错,虽然出了钱财,可能落个好名声也算值得了。省的百姓背后老是骂他们为富不仁,狗狗相护。
  只是李族的人还没高兴太久,百姓队伍中就传来另外的声音。
  “咱们最该谢的是咱们的珩王爷,可是他给氏族下了严令,这些氏族才会施粥,不然他们可不会管咱们死活。”
  “真的啊?你咋知道的?”
  “我当然知道!我表姑丈的妹妹的堂哥可是在李府做事,王爷亲卫去传令时他可是听的清清楚楚,绝对错不了!”
  说话的人一脸骄傲,为有重要的小道消息而自豪。如果忽略他被冻得涕泪横流的模样,还是很有气势的。
  “那咱们是得谢谢王爷,还是咱们王爷心怀百姓啊,第一时间就下了这么多救咱们命的指令。”
  “可不,还给派了军医呢!免费!”语气自豪无比。
  “咱们王爷真是大善啊!”
  刚才还不停夸赞感谢李族的百姓,这会全部调转目标,由衷夸赞感激着他们的王爷——君珩。
  刁民!一群无知刁民!
  真是墙头草!左右飘摇,没一点主见!
  吃,吃死你们!哼!
  李族人脸色黑沉,心里愤恨。刚才的好心情一闪而空,但再是不忿,他们也还得继续施粥。
  因为这是命令……
  苦逼的任务!
  他们出钱出力出衣食木炭,好名声全被君珩抢去!可恨又无可奈何——
  哎~干吧,还能出城咋的。
  这里可是比外面强上百倍,苟着吧,一点钱粮而已,都是皮毛。
  来年再从佃户身上找回来就是!
 
 
第217章 选择性救助
  暴风雪渐渐停歇,城内多处设立粥棚。
  更甚者,为了区分开来,又或者想顺便赚个好名声的氏族,会直接去受灾的村落去施粥。
  大肆宣扬他们如何如何痛惜百姓遭遇,又是如何如何集资赈灾。
  反正都被逼着当善人了,总得拿出个态度,也能落个表面光。
  君珩可不管他们小心思,只要肯施粥就行。哪怕是痛哭着,你也得给我老老实实施粥救灾。
  连续两日施粥救灾,各村落困顿处境得到缓解,局面趋于稳定。
  至于桃源村,有孟钰在,他早在氏族挑选村落行善前,就往祠堂送了批米面粮油。肉食鸡蛋更是不缺。
  祠堂架起的大锅更是没停过,时时熬煮着姜汤,骨头肉汤给族人暖胃补身。
  他最不缺的就是吃食,哪用的上别人施粥,念别人恩情。
  古代恩情和名声大于天。
  一个小小恩情,别人要挟恩图报,你若不还,表现不屑,那你就会被人鄙夷,名声有损。
  尤其读书人,更是注重,时时警醒自身。
  族里都是读书人,可是很多氏族眼里的香饽饽,绝不能给人留下任何可拿捏住的由头
  所以。
  孟钰不光给祠堂送去米粮,他还在铺子跟城内去往村子的路口架起大锅施粥。
  他有的是粮食,虽然他们孟氏已经没落,可这不正在奋发图强吗。
  族里的读书人都是希望,既然有希望,那自然需要名声。
  他家也得施粥。
  第一步就是先要让百姓记住他们。记住这里有个刚落户的桃源村——孟氏。
  孟钰把大部分下人留在村里帮助修整房屋,其余都被他带到镇上负责施粥。
  铺子门口架起大大铁锅,热气弥漫中粥香四溢。
  铺子门口排起长队。
  因孟家铺子分到的米粥比别处浓稠,还外加一个黑面馒头,这两日来排队的百姓也愈来愈多。
  “这孟家铺子真是大善,不光粥比别处浓稠,还给咱们多分个馒头,这一碗稠粥拿回家,再倒锅里兑点水,够我们一家三口果腹了呢。”
  “这倒是,别处那粥稀的,根本不顶饿,还是这孟家实诚。”
  “哎?这孟家也是氏族吗?以前没听说过啊。”
  “这个我知道一点,听说这孟家是年前来咱们燕州定居的,以前也是大族,后来没落到乡下村子讨生活,现在好像也就剩两千多人了。”
  “管他多少人,这孟氏做事就是讲究,心诚!不然人家一小村落,哪能拿出这么多粮食来救济咱们,肯定是举全村之力拼凑,我们得记恩,以后买东西就来这孟家铺子买。”
  “说的是!我们都来买,虽然买不多少,可贵在积少成多嘛。”
  排队百姓顶着寒风相互搭话聊天,一中年男子更是迫切奉上自己所知道的消息:
  “你们还不知道吧?我听说这孟家所住的桃源村也受灾严重呢,村里人现在都还在祠堂挤着呢,也是这孟家铺子救助的。可是功德一件。”
  男子的话果然引来其他百姓关注,纷纷催他再详细说说,男子面色得意,继续道:
  “我跟你们说啊~这孟三郎还是举人呢,听说还跟咱们王爷关系不错,没看自从定居做生意都没人敢上门惹事吗。”
  “哎呦喂~真的啊?”
  …………
  寒风凛冽,可听八卦得心却让领粥的百姓心间火热,聊的起劲。
 
 
第218章 修路打算
  阳光明媚,风意凛凛。
  宅院门口。
  孟一等人已经把十几车木炭装好固定。
  “主子,可以走了。”
  这些都是客人订的货物,要送货上门的,耽误不得。
  “嗯,走吧。”
  孟钰最近一直周旋于村子跟铺子之间,今个儿正好趁送货的空隙去铺子看看。
  “三郎,等等。”
  一队人刚想动身就被李婆子拦住去路,一副有事要说的模样。
  “怎么了奶奶?”
  李婆子犹犹豫豫好一会,才把孟钰拉到一边说话:“这么冷的天,奶想接你大姑来住几天。”
  “奶奶做主就好。”
  孟钰听是大姑的事情心下稍松。看奶奶犹犹豫豫难开口的模样,他还以为出什么大事了呢。
  “奶奶还想给你大姑点银子,让她家能盖几间房子住,乖孙支持不?”李婆子眼含希冀的望着孟钰。
  盖青砖房不便宜,家里的钱都是孙子挣得,虽然她管家里吃用,可想贴补出嫁的闺女盖房子,这事总得听听孙子意思。
  当娘的日子好过想贴补贴补闺女,孟钰能说什么,只还是刚才那句:
  “奶奶做主就好。”
  “好好。”心事解决,李婆子笑的眉眼舒展。
  闺女不争气,非得嫁个一无所有还没本事的男人,她也狠不下心看着不管。
  哎~儿女都是债。
  上工的活她给闺女家找了,等再盖上房子,她也就不操心了。
  再立不起来,那就真真是烂泥扶不上墙,她再不管了。
  事情解决,孟钰挥别奶奶,带着一车车木炭赶往县城送货。
  牛车本就缓慢,装载高高木炭后更是吱吱扭扭走不动道。
  慢的孟钰额角抽痛……
  还没走路速度快呢。
  孟钰看着坑坑洼洼的土路,想修路的心空前强烈!!
  修路!必须修路!!
  靠在牛车,孟钰脑海不停回忆学到的历史知识,秦直道是怎么修来着……
  书到用时方恨少。
  等好不容易“爬”到县城,费劲脑力回想起步骤,孟钰顿感脑袋嗡鸣。
  吩咐孟一去送货,他独自走向铺子。
  冷风如刃,权当醒神。
  街道两旁的摊位铺子稀稀落落,哈气如烟,小贩的叫卖声都带着轻微颤抖。
  孟家铺子门口一侧仍是长龙蜿蜒,孟钰避开排队领粥的百姓,走进铺子库房。
  检查一遍,又补充米粮,方锁门离开,上了二楼书房。
  他准备把修路的细节记下来,等来年开春就开始修路。
  以后家中对于装运货物,往返城内的次数只会越来越多,宽阔平坦的马路是必备,得赶快落实。
  想一出是一出,孟钰对刚决定的事情磨刀霍霍,认真记录。
  叩叩~
  房门声响起。
  “进。”
  孟钰手下一顿,继续动笔,头都未抬。
  “在忙什么呢?”清越声起,带着久违的思念。
  听出来人是谁,孟钰抬眸看了眼又继续书写。
  “记录些要注意的事情。”
  …………
  没有看到一点相见的喜悦,褚宁眼里的思念转化为深深的落寞。
  不过他现在已经学会控制,只一瞬就又恢复往日般清雅脱俗姿态。
  “有需要帮忙的吗?”褚宁走向桌边轻声问道。
  “没有。”
  许是觉得太过生疏,孟钰就又问了句:“好多时日未见,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有事?”
  “没有,就是忙完手头的事过来看看你。”
  “哦。”
  …………
  又是一阵沉默。
  孟钰专心记录,也没去注意其他,所以也就根本看不到褚宁紧抿到发白的双唇。
  写写画画,终于大功告成。
  孟钰唇角轻扬,拿起纸张轻晾干墨迹,心情颇好。
  树荫斜阳,宽阔马路平坦,他已经可以预想到来年夏季的桃源村盛景了。
  也不知君珩需不需要……
  如果把城内和通往各个路口的道路全部改进,想来也是利于民生商贸的。
  回头还是跟他提一提吧。
  褚宁见孟钰专注于手稿,已经忘记他的存在,又走进书桌一步,微微倾身看向孟钰手中纸张:
  “你这是……准备修路?”
  “嗯,来年的事。”孟钰叠起计划小心收好。起身对着褚宁笑了笑道:“走吧,下去看看。”
  褚宁跟着孟钰,一前一后来到铺子门口时,施粥还在进行。
  “这次灾情也算控制住了,王爷……不错。”
  “嗯。确实很好。”
  对于褚宁的话,孟钰深以为然,君珩确实治下有方。
  看着对君珩颇为欣赏的孟钰,褚宁眼神暗了暗,欲言又止,没再多说。
  总觉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错觉……
 
 
第219章 孟钰备年礼
  零星雪花飘落大地。
  继第一场暴风雪停歇七日后,燕州的第二场风雪降临。
  飘飘洒洒,亦有愈下愈大的趋势。
  凛冬总是难熬的,别的地方不知具体情形,但桃源村有新建的祠堂族学庇护,族人们挤挤还是不差的。
  家中房屋也不是全部不能住,经过修整由青壮们住,老弱妇孺就去住祠堂里好点的房屋,也算妥善安置下。
  风雪,雨幕,时缓时急,隔三差五。
  眨眼间,已到腊月中旬。
  再是贫困,燕州百姓们也都尽力备起年货来。
  辛辛苦苦一年,就盼着过年时能和家人一起吃顿丰盛的年夜饭,以祈求来年日子能顺风顺水,和和美美。
  越到过年肉越贵,所以很多百姓为了省钱都提前购置年货。
  割上一块肉放在院子里,用不多会就能冻得邦邦硬,留到过年吃也不怕坏。
  天然的大冰窖,百姓利用的得心应手。
  孟钰最近大多时间都躲在房里看话本杂技,偶尔才会去菜棚看看,隔几天再去铺子补补货,吃吃喝喝,日子过的也算悠闲。
  天气寒冷,就适合窝在屋里猫冬,谁也休想拉他出去。
  最不如意的就是褚宁这家伙,一直住在家里,日日跟在身边,他想躲进空间享受春意盎然都不能,委实憋闷!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