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让貂珰展示身体缺陷,更让人喂他们虎狼情发之药,只为看他们扭曲悲惨之景再同后妃一起乐趣。种种行径,早就让那些宫人貂珰对他惧怕异常又愤恨至极。
昨日,朱权偶然风寒,身体稍微有些不适。
他身体一不舒服,折磨人愈发厉害。
宫人实在害怕,便悄悄在他所喝药中下了一些让人昏睡的药粉。只等朱权昏睡后,年龄最大的宫女因其妹妹被巨犬啃食而死,守夜之时忽起愤怒,竟然寻了一块绸布来就要绞死朱权。
谁知道她力气小,中途朱权挣扎而醒,惊扰了其他宫人。
大宫女本以为大势已去,谁知道那几个宫人不仅没有叫人制止她,索性同她一起合力扯动绸布。外头的两个貂珰更是进来,不知道哪里寻来了匕首朝朱权下身砍了几刀。
这些身份低微之人合力,活生生让朱权死得窝囊又丢人。
“我等匹夫之怒,却也能使血溅五步。天下缟素,就在今日了,哈哈哈哈……”大宫女双目赤红,不知哪里来的力气竟然站了起来,一头朝徐侑的方向撞去。
郭达一惊,下意识一摔重戟,只把大宫女的脑袋砸了个烂,当场身死。
其他宫人大部分都受到惊吓昏了过去。
刘文集是文人,此刻面色也是一白,“清理出去,这些宫人一个都留不得了。”
郭达看徐侑不说话默认,当下就让人来收拾大宫女尸身,其他宫人貂珰全部拖走处决,自然不会让他们见到明日的太阳。
等诸事稍了,刘文集才思索道:“主公,朱权之死虽与主公无关,可天下人不会这么看。”
徐侑皱着眉。
这事徐侑也明白,朱权的死意外又憋屈,他就算满天下去宣传朱权真正的死亡真相,谁会信啊。
“刘公,如今我该当如何?”
刘文集沉思再三,立时道:“主公,朱权昨日感染风寒一事已经请了大夫来看过。今日立即将那大夫寻来,只说朱权风寒加重,如今要卧床休息。随后,一应药物取用如同往日。几天后,便说朱权风寒加重,让朱权宠妃及皇长子等人侍疾。再有几天,就说朱权急病而死。”
大夫好说,只是这宠妃与皇长子怕是要用一些手段使他们闭口不言。
“主公不妨以利诱之,就说朱权发丧之后,主公一力扶持皇长子登基。等朱权之事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后,主公再以皇长子侍疾不尽心,且有趁朱权病重逼迫他退位之意的名义,彻底废除皇长子登基的可能。
皇位空悬,主公监国。只等过些时日,主公再定朱权幼子为皇。若他不算蠢笨,自当知道德不配位之害而让位于主公,如此还能保住后半生富贵。”
刘文集思来想去,索性打算快刀斩乱麻。
这朱权死了,天下人肯定是认为徐侑杀的。之后再如何补救,众人也不过是觉得徐侑欲盖弥彰罢了。
这骂名反正是定下了,那索性就一不做二不休。再则,如今朱权一死,梁国气运早就不存一二,主公何必再立朱氏之人多生事端。
徐侑思索片刻,一拍手道:“就按照刘公说的办,我立时叫人去将宫中大夫全部扣押。刘公,今晚你我怕都不能睡了。”
刘文集反而冷静了下来,缓缓道:“无碍,臣这就去见皇长子。”
第209章 徐侑要登基了
“……主公,梁国皇帝之死确实是意外。”陈谦一板一眼的汇报着,而他身侧则是两个锦衣卫暗子。
这两个暗子这次被启动之后肯定暴露了身份,万幸在送出消息后也平安回到了凉州境内,这次就刚好被陈谦带来一起见李昀。
李昀放下手中情报,一时也有些无言以对,良久才道:“你们一路辛苦了,既然暴露了身份就先在凉州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两个锦衣卫暗子是十来岁的时候就被范旭选中培养,潜移默化之下对李昀极为崇敬。此刻听到李昀对他们说话,两人激动得手都有些颤抖。
等陈谦带人离开后,李昀一个人在案桌前独坐了许久。
朱权已死,徐侑在天下纷扰之中不仅没有立朱权长子为皇,反而说他侍疾不力,还在朱权病中逼迫他让权,指责长子不忠不孝从而剥夺了对方的继承权。
李昀猜测徐侑应该也打算登基了。
否则他应该一力主张朱权长子登基,这样还能洗刷一下他杀朱权的罪名。可他没有这么做,只能说明他打算将计就计了。
李昀感慨之间,几月时间也悄然而过。
今年夏日的天气格外灼热,李昀穿着单薄跟骞珪二人坐在大树之下摇扇聊天,两人有一搭没一搭说着雍州的发展。
去年冬日,雍州的田地政策落实得差不多了。
今年开春,雍州终于跟凉州一样走上正轨完成了春种。另外就是番薯这个作物,李昀特意在凉州划了区域开始种植。
李昀虽然说了这番薯产品之高,也有扬州、荆州来的农户表示肯定。不过古就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说法,加上粮食为重中之重,轻易不好随意折腾。
见骞珪等人实在担忧,李昀索性就弄了试验田出来。等到了收获的时节,到时候收成上见真章。
骞珪看了看前方的试验田,目光也透露出期待之色。
若这番薯真的有主公所说的产量,甚至还可以不断改进,那真是天下之幸啊。多少王朝困顿于粮食,最后都因为粮食之故而导致王朝覆灭。感叹之间,骞珪走出树荫小心翼翼摸了摸地里的番薯藤叶。
“这番薯叶太过密集,其实还可以折了拿去做菜吃。”李昀笑道。
骞珪倒没想到这番薯叶还有这样的用,又听李昀道:“等日后番薯收获了,这过老的藤叶都可收来煮了喂猪喂鸡鸭,一点不会浪费。”
“主公,若此物当真如您所说,您的功德就堪比三皇五帝了。”骞珪都有些神往,若在他辅助之下,君臣二人真的缔造出一个无有饿殍的国度,那这史书该如何书写他们的功绩啊。
李昀笑了笑没接话,反而道:“你记得多出来走走,别一天天奋斗在案牍之上,回头猝死。”
闻言,骞珪不由笑了出来,内心又十分感动。
他效忠李昀,到了现在不仅是因为李昀有人主之姿更有紫微星眷顾,更重要的是李昀同小时一样对他们这些文臣武将始终如一。
以前担心他埋首案牍就找了厨娘专门到点提醒他吃饭,现在更是有空,隔一段时间就拉他或者范旭等人出来走走,说是放松心情之用。这其中的情谊足够让骞珪肝脑涂地,牢牢绑死在了李氏这艘大船上。
“主公且放心,吴公交代的锻炼之法我得空都会练几遍,如今饮食更是规律,更是每半年叫吴公检查一下身体,出不了事的。”
李昀摇着手中折扇,笑道:“五禽戏是华佗所创,我让我父亲也跟着学了,你们这些没什么运动量的文人偶尔练练蛮好。”
说笑间,李昀忽然道:“钱币的事怎么样了?”
骞珪端正了身体回道:“钱币样式还是外圆内方,用铜铅调配,重约4克,钱文四字用太平珍宝,乃是崔公亲笔所写。另准备了大钱样式,重约30克,钱文四字则用承平盛世。如今小钱与大钱都在铸造之中,只等大钱铜币兑换得差不多,到时候就用太平珍宝替换大钱铜币的使用。”
闻言李昀点了点头。
太平珍宝估计一两年内就会面世了,至于承平盛世大钱李昀铸造的不多,也不打算现在就投入市场。
梁国时期,一百到一百五十枚大钱铜币等于一钱银子,之所以有浮动,就是铜币的制造克数上总是有些差异。不过这还是梁国前中期,等到了后期,大钱铜币的粗制滥造更加严重,甚至有些地方到了只收银子不收钱币的地步。
不过李昀制币,每一枚钱币都严格把关,官方铸造的货币中坚决不允许任何一枚粗制货币流入市场,对于民间一旦出现劣币,李昀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只等到时候正式实行,把钱币兑换比例卡在一百换一。
至于承平盛世,李昀就打算把它当作一钱银子用,以此来控制银子的流通率,当然也是方便盛世百姓富足之下,携带一枚枚的太平珍宝不方便。不过那是之后的事了,目前来说太平珍宝的发行已经够用了。
二人又聊了一会儿钱币的铸造进度,不过外头的暑气实在太盛,李昀刚打算跟骞珪回去之时,就看到有两骑快马疾驰而来。隔着稍远一些距离,快马自然早早被拦截而下。
李昀目力好,远远一看就是急令兵穿着打扮,他就知道应该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果然很快,这二人被赵越等人急匆匆带了过来。
稍进,这二人就立时行礼道:“主公,蜀郡急报。”
李昀接过一看,只呆愣了半晌扭头对骞珪道:“你看看吧,徐侑要登基了,如今正在准备登基事宜,时间就在下月中旬,没有几天了。”
骞珪结果一看果然如此。
朱权死后,徐侑就已经监国,同时给自己食邑万户,用天子出行车辆跟旗帜,并称是朱权死前下令,让他以后可上书不称臣,受诏不跪拜。
其实到这个份上,谁都知道什么意思了,大家也只等徐侑什么时候正式说出来而已。
早在几天前,徐侑以国不可无君且天下人误他已久为说辞,要立朱权幼子为皇。谁知道那幼子当即痛哭不已,表示自己无福无德,坚决不受此令。
之后徐侑带领百官再劝,幼子却大哭道:“梁国遭难,洛京大火时本就应该覆灭,全依仗徐公才能再延国祚十数年。梁国已失国运,也无民心,我难当大任,只希望将梁国天下托付徐公。我如今这样说是真心实意更是心甘情愿,只求徐公早日还天下一个海晏河清,太平盛世。”
徐侑再请,幼子再退。
三辞三让之后,徐侑在痛哭中接受了幼子的梁国江山托付之语。
当日,这幼子就被封为太平侯,所有朱氏之人包括寇德太后、朱权后妃、宫人等都从蜀郡皇宫搬出,徐侑正式居住在其中。
动作这么迅速,且皇宫之外安排给朱氏等人的府邸也早就准备好了,不瞎的人自然都看的出来,这不过就是徐侑的一场戏罢了。
骞珪与李昀二人看完,立时匆匆赶回州府召集众人商议此事。
……
此刻扬州,一封紧急书信也递到了赵义跟前。查看过之后,赵义立时让人将赵昌、杨益等人传唤而来。
等人到了之后,赵义立时将书信递给他们道:“二位请看,徐侑下月就要登基了。”
那老道闭目凝眉了一会儿,而后又拿出几枚独特制式的铜币摆弄了一会儿,这才道:“主公,徐侑是得朱权后人禅让,大义上勉强可站住。若他登基,运势之上怕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赵义当下急了。
赵义极其信命,尤其是老道助他换运成功之后,他就十分依赖这位紫金派的掌门。
赵氏南朝早就亡国,想要复国谈何容易。数百年来,赵氏也是各地辗转,太平盛世积蓄力量,时逢乱世就想乘势而起。可受到曾经亡国颓败之运的影响,多番努力也不见起色。
幸而老祖见那李氏起运,就给他们赵氏后人想了换运的法子。本以为冒险行之,谁知道真的成功了。
如今魏收已经有交托扬州之意,赵义正是气运勃发之时。可不能在这个节骨眼让徐侑气运升腾,趁势之下拿下了荆、扬之地。
之前魏收忽然袭扰徐侑就是赵义的意思,一来是为了开疆拓土,让魏收看到他的能力,二来也是趁机打压徐侑,若能覆灭徐侑更好。谁叫老道早早就同他说过,魏收所在扬州此番也沾染了龙气,可惜龙气不多,乃是偏安一隅的命格,日后必为真龙所灭。
他换运成功,自然也是这样的命格。
对当日的赵义而言,那总比蹉跎半生要好。可真得到了偏安一隅的命格,他就想要更多。
如今天下军阀之间也能看出几分格局,李氏目前主要精力在雍、司二州之上。之后,怕也要先北上解决并、冀等州,如此才能遏制徐侑的幽州兵马。
此刻李氏无暇顾及其他之事,又替他牵绊住了徐侑的一部分的精力,要是此时他能带兵打出扬州占据蜀郡,他就能跟李氏半分天下,之后再决胜负。他同李氏都是亡国之后,赵义自问不比李氏之人差,不过是受到曾经先祖亡国的拖累罢了。
现在赵义的对家是徐侑,谁知道打着打着徐侑要登基,赵义既担忧他利用气运之盛让他败亡于非人之罪,内心愤怒之下却又也十分渴望。
徐侑何德何能!?
看赵义露出焦急之色,赵昌立即道:“主公莫急,去年魏收唯一的儿子也得病而死。如今你刚刚跟魏收独女完婚,只等完全得了魏收家业,这天下自然有主公一份。”
第210章 魏收的后继之人选择
“话虽如此,可我与魏卓君完婚时,我那岳母特意叫来了两位娘家侄子,如今也没有让他们回去,反而安插在了军中任职,我怕事有变故。”
想起这事,赵义就有些恼恨。
自从与魏氏换运之后,赵义就带着赵氏族中人投向了魏收。魏收其人也有几分英雄气,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他子嗣缘十分浅薄。
之前原配妻子留下一儿一女,但生下就有病根,一直养得不能吹风不能见人,如此身体自然也不当大用。
其后再续弦,也就是赵义如今的岳母。她本也怀过一子,但此子生下来都没活过一年,七八月时候早产下来,不过几天就没了。此后,这继夫人再没怀过了。
可魏收自然也有不少房小妾,这些却是连个动静都没有。
魏收本也死心了,长子虽然一直养得不能吹风不能见人,可还是尽可能将唯一的儿子好好培养,不求他能做什么大事,但求日后早早完婚,快些生下长孙。谁知道好了,去年就是丫鬟不小心开了下窗,吹了几口冷风后就一病不起,人直接没了。
悲痛过后,魏收也算是彻底认命。
偏偏这时候赵义冒出了头,长相英俊又有勇有谋,不知为何很得他青眼。关键是一次宴请中意外遇见了他魏收唯一的女儿,自此种了情根。
魏收只有一个女儿了,自然对她如珠如宝。如今十八的年纪都没有嫁出去,就是他舍不得的缘故。他本打算再养自己女儿几年,到时候她看上了谁就由他去准备,反正他这样的家业,整个扬州谁还能不愿不敢娶他女儿?
如今既喜欢赵义,加之赵义一表人才,魏收自然也愿意成全二人。
148/197 首页 上一页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