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平跟李拱一样,当初都是为了梁国尽忠而死。他们虽不是跟随朱渊的开国功臣,可生魂灵性归于阴庭之后,朱渊却很看重他们。
徐子平本就擅长算运看命,听他一说朱渊颇有些幸灾乐祸道:“这就看李氏小儿的造化了。”
徐子平又道:“太祖,这楚国人主并非善人。如今他需陛下幼子禅让,看似还礼遇正常。只怕假以时日,他稳住了朝堂之后,陛下那些子嗣恐遭不测。”
朱渊这些皇帝一听猛然反应过来,自从刘皇叔后,改朝换代的下一任皇帝屠杀上一任皇室都快习以为常了。不管是徐侑的真实性情还是为了以后安稳考虑,徐侑会不杀朱权那些子嗣吗?
可能性很低。
这下朱渊也不顾别的,只带着人匆匆回去梁城之中。这国玺还是得用一次,尽可能通知阳世后代,让他们小心藏匿一些直系血脉,以便传承家庙之用。
唯有保存下一丝血脉后代,才能再谈以后。
没看李氏都破落成这样了,现在不还是出了个紫微星眷顾的麒麟子,当真的世事无常。风水轮流转,保不准百多年后就轮到他们朱氏了呢?
李鸿武看朱渊离开又环顾一圈,与同样出来看热闹的南朝皇帝赵寰对视一眼后,二人相看两相厌地立刻扭头。
赵寰想到自家被压迫的运势,嘲讽道:“你李鸿武英雄一世,如今仰仗一个小辈在阴庭耀武扬威,倒是不嫌丢人。”
李鸿武反而豪爽一笑,“我家子嗣有这样的运势跟本领,我这个老祖宗仰仗一下又如何,我不嫌丢人。倒是你,想仰仗都找不到人,反而做那些偷他人运势之事,小人行径才是丢人。”
“成王败寇,如今你我耍嘴皮子都没什么用!”赵寰冷哼一声,索性直接化虹离开。
而此刻的凉州。
李昀倒是跟往常一样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刚刚处理完手头的政事,恰好范旭来找他送一些情报。
“来的刚好,这是布昭走商特意寻摸来的大石榴,我拿来了好些放在府衙,今天就打算谁来找我就分一个,分完就没了,你来的刚刚好。”李昀乐呵道。
“多谢主公。”范旭笑道。
石榴不是吃不到,只是他们凉州这些下属就喜欢跟李昀这样相处。东西虽小,可其中蕴含的情谊却让他们很受用。
二人说笑间李昀拿过情报看了起来,越看眉目越凝重,“我知道徐侑登基会很热闹,没想到现在热闹到这个份上了。”
这蜀郡紧急传来的情报上说郭佑自杀,他一死直接吓到了朱权幼子。胆战心惊之下,幼子竟然在自家喝的酒水之中下了毒药,直接在家中惊惧而亡了。
要说这郭佑是谁?
他祖父是梁朝朱荣时期的太傅,一品高官。虽说后来因为年岁大了以后致士回家了,但家中子弟一直有人在朝为官,家世渊源自不必说
要说郭佑跟骞珪的年纪差不多,当初骞珪扬名的时候,郭佑的贤才之名也传了出去,都说他是治世大才。因为这样的贤名,他被招入太学,而后一路高升,年纪轻轻仕途顺遂。
后来洛京被烧,太后带小皇帝迁徙,因为手中无兵过的战战兢兢,再到徐侑被太后以利诱到蜀郡,郭佑一直在其中奔走保全朱权。
谁知道徐侑权欲之心愈发重,直接占据了半个小皇城,眼看是不会回幽州了,也是郭佑当机立断,率先说服了一部分大臣投效徐侑。他的意思是朱权不能跟徐侑势如水火,要是惹恼了徐侑,他真做了弑君之人他们也没法阻止啊。
如果当务之急就是需要先稳住徐侑,还能利用徐侑的兵力重新平定天下。再则,他们这些投靠的人还能规劝徐侑几分,省得他被刘文集这些人带歪了心思。可以说徐侑的造反集团中,那就是刘文集跟郭佑两大势力互相拉扯。
想起当初祝阿史登基,他试探说祝阿史这样的人都敢这样搞,他比祝阿史牛多了,没道理自家比不过他。
刘文集这些人听出来后,虽然还是让他等等,可一个个都是赞同他登基得位的。可偏偏郭佑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文章送了上来,里里外外说了很多忠君的好处,又委婉说要登基也可以,但一定不是现在,还是等解决了现在满天下的军阀以后再说啊。
徐侑年纪稍大就混迹军伍,有点文化却不多。郭佑这文章写的大气磅礴,文人看了得说他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又说他立意深远,谁看了不得热血上涌,恨不得马上报效君上。
可徐侑不看这些,反正他文化水平不高,自己一句话总结了这篇文章——郭佑这小子反对我登基。那会儿徐侑不高兴却还能忍,别的奏折文章都留下不发,唯有郭佑的这篇还给人回了个‘善’字。
不过这次不一样了。
徐侑现在已经登基,这郭佑真正心系投效之人还是梁国朱氏,徐侑自然就不想忍了。
反正这事做了已经成了定局,而且他登基那天那可是天有异象彰显,你郭佑要逆天而行,那就别怪他徐侑记仇了。
于是登基之后没几天,徐侑就派人去问郭佑,就说我上次给你文章批注善字的文章还在不在啊,在的话还给我,我批错文章了。
郭佑当时就长叹一声,哪里不知道徐侑是要秋后算账了。郭佑自己倒是不惧怕生死,只是他知道徐侑的性格,为避免连累家中妻子女儿,当天夜里,郭佑就上吊自杀了。
郭佑自杀的消息传开,原本那些保朱党那叫一个战战兢兢。可谁都没想到,这里面最怕的就是朱权幼子。
徐侑刚刚登基的第二天,郭佑还来找过他,告诉他现在做人做事要小心谨慎。话不要轻易说出口,人最好闭门不出,唯有如此才能让徐侑对他放心。
幼子自然听从。
谁知道才几天工夫,郭佑就死了。
郭佑死讯传开后,幼子跟他母亲二人抱头痛哭了几场,二人好几晚都吓得半夜惊醒。之后幼子实在熬不住,惊惧之下直接喝药而亡了。
郭佑、幼子这些人一死,徐侑那边多少引起了动荡。不过这对徐侑来说也是一个好机会,只要他处理得当又够狠,刚好寻到错误把那些还心念梁朝的官给清一批。
他整顿楚国官场轰轰烈烈的同时,可不刚好给魏收那边一个机会了么。
没两天,魏收就写文章谴责徐侑迫害有功之臣,肆意屠杀文人,更是杀了禅让他的朱氏幼子。说他不仁不义,天人同弃之。而后他就打出了替幼子报仇,恢复梁国旧统的名号,光明正大跟徐侑打了起来。
“魏收的水军凶猛,如今又师出有名,这一打怕没个一两年停不下来了。”范旭道。
这对李昀来说是好事,他的雍州跟司州刚刚走上正轨,要是再有一两年发展一下,那才是真正的无后顾之忧。
范旭也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因而笑了声又道:“主公,祝阿史跟徐侑接二连三登基,凉州各地的民心也十分可用了。”
李昀看到最后,情报下面是一份调查报告。
一眼扫完之后李昀有些哭笑不得。
祝阿史跟徐侑登基前,自家都是先造势,还造假。比如徐侑登基,锦衣卫跟燕台都分别送上来了情报,李昀就知道徐侑那个家庙先红光是刘文集给他弄虚作假搞出来的。至于天上的祥云,李昀就不知道是真祥瑞还是刚好遇到了比较独特的晚霞朝霞这些。
说起这个燕台就是脱胎于燕氏的情报网。整个燕氏如今已经举家投靠李昀,那他们原本的情报网络自然也上交给了他。自古搞情报,搞一个就很危险。人都有两只眼睛,知道要分散啊。
现在锦衣卫是范旭跟陈谦负责,而燕氏燕台则有今年新调任的凌薇以及原燕氏绣首燕萱二人负责。
锦衣卫早年就开始发展,燕氏的燕台更不用说,多年老底子了。现在满天下的军阀诸侯,情报这一块还真没人比得上李昀。
甩开脑中繁杂的思绪,李昀看着这报告笑道:“民间舆情稍微压一压,我目前还没登基的打算。”
别人要造势,李昀这儿压根不用。
相反因为李氏治下的百姓因为田地问题,算是跟李昀绑死了,这些百姓早就希望李昀登基了。原先还不太敢说,现在别人都登基了,主公你也登基吧。只有李昀的身份定了,他出台的那些治民策略对他们才有保障啊。
“主公,舆情太大,堵不如疏,不如悄悄开个口子,通过报纸放出一些消息。至于什么时候登基,这就不着急了。”
李昀想了下就同意了,“你去办吧,把握好一个度。”
范旭应喏之后又留了一会儿,他要处理的情报事务太多,李昀也不留他。只把两颗红又大的石榴递给他,这才让范旭自行离去。
一直到天色稍暗,李昀想着去吃碗牢丸才从府衙离开。
第213章 住手!休伤我外甥!
夏日的傍晚地面有些炎热,可晚风又能驱散几分热意。
“主公。”赵越上前两步示意马车就在前面不远处。
“天气很好,我们走走,今天就不回家去吃晚饭了,派个人回去给我爹娘说一声。”李昀说完又笑道:“赵叔,听说伯母前几日给你订了一桩婚事啊。”
赵越顿时老脸一红。
以前年纪轻混江湖惹出了事,后来又去了无食教。几番折腾,赵越哪里有心思成家娶亲。
这些年他也卸了锦衣卫的事,现在只做李昀的保镖。这样一天,他差不多每天都回家休息加吃饭。
看他这个情况,他老娘吴班就起了心思。
他们家现在是富贵在身,地位显赫,家里仆从什么都不缺,热热闹闹的却唯独缺个女主人了。
吴班杀猪屠户之女,从小就彪悍,为人也很明事理。赵越这个情况,要娶十七八的女子也简单得很,可吴班觉得赵越年纪大了,何苦耽误人家妙龄少女。于是也不求女方家世,自己打听,最后定了一个三十二又带了一个五岁男孩的寡妇。
吴班就想着要是赵越还能有个亲生孩子,不管男女她都满意。要是赵越年纪大了,孩子不好要,那女方还有个孩子。以后就让他改姓赵,反正赵越挣下来的家底还有以后的官位袭爵什么都给他,想来那孩子也愿意的。
赵越极为孝顺,从不忤逆自己母亲。加上真让他娶个少女他自己都不愿意,总感觉人家好当他女儿了,娶了他恐怕连盖头都不敢掀,吴班这样安排他自然十分满意。
再则此女吴班也打听过,是很早以前逃难到凉州,当初也幸亏主公心善分田,她跟自己孩子都分到了田地。不过她也耕种不过来,一般只留一到两亩自己劳作,其他都是请了长工帮忙种。家世清白,日子过得井井有条,附近邻里口碑也极好。
本来她不想再嫁,就怕名声不好听。
吴班就破口大骂,只说主公一直在说女子有时候要胆子大一点,繁文缛节也不需要太遵守。自己想嫁就嫁,想娶就娶。别人逼你就去衙门告,自己逼自己又算怎么回事?
那寡妇后来在吴班安排下偷偷看过赵越,又让吴班领了孩子跟赵越相处了两日。孩子也挺懂事,直说以后要跟着赵越练武。这么一来,这门亲事就算是定下了,就选在下月月底正式娶过门。
李昀听赵越讲得面红耳赤,顿时笑道:“你这请帖怎么没发给我?我还是从之宜口中听到的。”
“本…本也没打算大办,我们商量了,我年纪这么大成亲总是难为情,二娘是二婚,也想低调完婚,所以只在家里开了五桌。”
赵越即将过门的娘子因为原先家中排行第二,反正穷苦人家也不会取名,直接是按照大郎、二娘这么简单按照顺序叫下来的。
“低调高调你们自己开心就好,不过请帖要给我。”李昀笑道。
赵越哪里不同意,只是无措道:“主公,我身上没带。”
“那回头送我家里来,放心,我到时也低调来,主要是祝你新婚快乐,吃吃喜酒沾点喜气。”
赵越身侧的乐单、姜光也跟着笑。
他们请帖早收到了,之前赵越还犹犹豫豫问过他们,主公那边要不要送。总感觉送了,像是故意让主公给自己抬面子似的。
赵越一家能有今天那真是真真切切的感恩李昀,而且当初他行刺李昀,李昀也不计前嫌,赵越恨不得剖心自证来表达自己的忠心,所以他不愿意让李昀产生什么误会。
犹犹豫豫半天没送,今天被李昀给问了出来。
看李昀说完就自顾自往自己常吃的那家牢丸店方向而去,赵越忽然嘿嘿的一笑抓紧跟了上前。主公这样的人主哪里去找,管其他人是因为什么原因效忠主公,赵越只觉得他是不管主公是什么样的人,反正是死活跟着对方的。
几个彪形大汉加上一群一看就气势不凡的剑客保镖护送一个十六七的少年进到店铺,这店里的其他一些食客看到了也不惊讶,只是说笑的声音稍微少了一些。
这牢丸店就是最开始得了李昀题字的那家,店老板分店都开了不少,可总店就很有意思,一直是李昀把首府定在哪里,他就搬去哪里。
不过当初的牢丸店老者现在也退休了,现在管店的是他儿子。因为李昀总来,所以特意给他单独设置了一个包间。
等李昀一行人进了包间,这牢丸店才重新恢复的高谈阔论,甚至声音都特意加强了一些。
老板跟伙计也习以为常。
李昀常来,因此店中就经常有一些武人或者读书人来吃,食物倒是其次,主要还是想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
听说现在新闻部部长乔龄就是当初寄居在一家客栈中,就是因为写了一篇文章到报社让李昀看到了,李昀觉得是个贤才,特意去客栈之中拜访贤人。
先露个脸,万一自己的才华也被发现了呢。
这牢丸店面很大,其实现在卖的种类的很多,像是炊饼、蒸饼、寒具、粥饭面点等一应俱全。不过卖的最好的食物还是牢丸,这主要是上行下效,市场自行决定的。
纷纷扰扰之中,最角落的则是坐着两人。
一人身形倒不算魁梧,只是面容坚毅,双手粗糙有力,一看就是极为擅长兵刃的武人。此人身侧还有一人身形更高一些,气质上带着几分粗鲁之色。
这高大之人压低声音道:“大天王,刚刚那人就是李昀了,咱们的人混在凉州几个月了,不会认错。”
大天王皱着眉不言不语。
高大之人轻声道:“大天王是在担心他身边那些护卫?咱们这次悄悄弄来了不少震天弓,这种弓箭的射程跟威力大天王不必多说。只等天色再晚一些,那李昀出来,大天王给个信号,这李昀必死无疑。”
“先别说话。”大天王见他跟石敬二人嘀嘀咕咕有一会儿了,他们不似旁人这反常的举动引起了伙计的好奇,刚刚已经朝他们张望了好几眼。
150/197 首页 上一页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