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回到古代当咸鱼(穿越重生)——观海

时间:2024-07-17 10:14:28  作者:观海
  太子带着一锅吃得回东宫自然是瞒不过皇帝的,皇子出门后带些东西回宫这是常事,皇帝也不奇怪,可带着一锅食物回来就有些奇葩了,毕竟谁出门带小吃会把锅也带回来。
  而得知这是太子从裴清那边拿回来的,加上政务都处理完了,皇帝干脆来东宫一趟,也算满足他的好奇心。
  毕竟能让太子带回来的吃的,味道应该是不差。
  而这一尝,皇帝也有些管不住嘴了,以往的菜品不管是蒸煮炒烤炙,都没有这种味道,而且这香料也不知道是怎么放的,真是让香气浸入到食材的骨子里,而且因为肉少,吃不少都感觉没有吃什么,就有点停不下来了。
  于是在太子错愕的眼神中,就看到皇帝吃着吃着就把他的卤味锅端走了,因为裴清说过这卤味的汤汁还能再卤点食材,太子也就和皇帝说了。
  ***
  因为天气变得炎热,崇文馆的教学也暂时放缓了,上午的经学课还是照常,只是午后的武学课减少了不少,裴清总算是感受到了难得的清闲。
  人一闲,就爱往外跑,尤其是出城玩,不过裴清出城也不会去哪里,大部分时候就是去田庄,或者去田庄隔壁的农学研究院。
  裴清分外地希望其他农学家能培育出高产的作物,可是作为一个吃货,裴清希望高产和美味可以共有,又要高产,又要好吃。
  而对于裴清的要求,农学研究院的人都觉得裴清想要得太多了,世上怎么会有这么两全其美的事。
  唯独李兆林觉得裴清要求得不过分,为什么不能两全其美呢,只是想要高产又好吃,需要的时间绝对不少。
  裴清一到农学研究院,就发现气氛有些不对劲,一问才知道,是这天旱了好些日子了,再旱下去就要成灾了。
  他们是农学研究院,是在朝廷的安排下搞作物研究的,哪怕是旱了,也能想办法弄水来浇灌田亩,可附近村庄的百姓不行,现在又正是作物要成熟的时节,也是需要水的,没有水,作物就会减产。
  可水就那些,为了抢水,这附近的村子都差点打起来,要不是被农学研究院的人发现,然后让官兵制止,恐怕就会出现流血事件。
  只是他们能拦一次却拦不住第二次,只要缺水的日子继续下去,为了争水,迟早还是会再打起来。
  而且不光是这个让他们担心,不少农学研究院的农户都是京畿这一圈地方的人,自家也有田地,可按照他们打听到的消息,京畿这一片都在闹旱灾,这让他们怎么能不愁。
  好在去年还算风调雨顺,家中的粮食也不是很缺,哪怕旱了农作物减产,可只要能收割,他们也能撑下去。
  可他们现在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一件有些可怕的事。
  “什么事?”裴清听到这里,有些着急地问。
  “蝗灾!”李兆林苦着一张脸吐出两个字。
  裴清对于所谓的蝗灾没有很多了解,毕竟在现代也很少遇到蝗灾,而唯一有了解的就是他在新闻上看过哪里有蝗灾,然后有人赶着鸡鸭跟着蝗灾一起走,让鸡鸭吃这些蝗虫。
  可他这些天也看过不少史书,大旱,洪水,蝗灾,可谓是自然界的顶级天灾了,不过大旱和洪水算是自然引发的,没有办法制止,只能靠着灾前兴修水利预防,灾后赈济救灾,而蝗灾似乎是可以预防的。
  裴清还在思考,李兆林带着裴清到了田地里来,示意他仔细看。
  裴清左右看了看,如果李兆林之前没有说,他可能也就忽略了,毕竟在田地里看到跳来跳去的虫子实属常见,而有鸟也挺常见的,现代还能说这些东西变少了,可古代,那是真的多。
  而现在,裴清仔细地看了一会,回忆了一番,和记忆中相比,跳跃的蝗虫数量是有些多了,虽然还不能算是密密麻麻成蝗灾了,但是显而易见,继续这么发展下去,还真的可能……
  等下,裴清猛地想起来,原文中似乎描述过这段事,因为登基没多久,就又是旱灾又是蝗灾,以至于有人偷偷引导,试图抨击皇帝的皇位得来不正,不孝顺太上皇,加之那时候太上皇对皇帝的态度也确实不太好,以至于很是闹了一场。
  虽然最后对方吃了一个大亏,可皇帝的名声也有了瑕疵。
  不过现在,就裴清了解,或许是吃得舒心,加上可以用轮椅出门,太子又在一边做助攻,太上皇和皇帝的关系似乎缓解了一些,虽然没有办法恢复到往日的父慈子孝,可也算是比较平和。
  当然,就谢云煜的猜测,也可能是皇帝在位这一年多做的确实不错,太上皇也是看在眼里的,想挑刺也不好挑,更何况就算是有人偷偷地以太上皇和皇帝的关系,试图攻击皇帝,可皇帝这一年给百姓做的贡献不少,推广曲辕犁就让不少百姓归心,百姓开心了,对于那些流言蜚语也就不太在乎,有些甚至还偷偷地去官府举报搞流言的人。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原文的剧情应该不太会发生了,只是蝗灾是不在其中的。
  “裴公子,你也看到了,还有这里。”李兆林见裴清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也算是松了口气,他们这些人去上书说有蝗灾的话,就怕没人听,或者等朝廷发现时间也晚了,可裴清不一样,他们听说皇帝时不时地会亲自见裴清,那裴清说一下蝗灾的事就容易多了,也更容易让朝廷重视。
  李兆林又带着裴清到了田埂边,用铲子挖了几下,就挖出了一堆的蝗虫卵,踩死后,然后又带着裴清到河岸边,又挖出一堆蝗虫卵。
  “裴公子,你也看到了,就这么一片地方,就有这么多蝗虫卵,那些蝗虫甚至还在繁殖,而这些卵只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就可以孵化出来了,到那时……”李兆林嘴唇颤抖,他实在是太了解蝗灾的危害了。
  如果说旱灾还能给百姓留下一点收成,那么蝗灾一旦来了,什么都不会给百姓留下,成群的蝗虫所到之处,一切都会被吞噬得干干净净,到了那时候,就算百姓想吃野菜过活都不行了。
  “有多少个地方是这样的?”裴清虽然确定有蝗灾到来,也知道李兆林他们的想法,但是如果他要汇报给皇帝的话,就这么一点证据还不足以让皇帝相信,他需要更多的证据。
  李兆林听出裴清的言外之意,大喜过望,毕竟他研究过,在蝗虫还没有成灾的时候,还是有办法尽量减弱蝗灾的威力,不说别的,这虫卵在地上,人挖出来弄死了,这蝗虫不就减少了一部分,总比成虫成片飞起来容易处理。
  李兆林又带着裴清到处看了下,裴清越看越心惊,这蝗虫是真的到处是了,不光是农学研究院这片地方,裴清直接拉着李兆林在京都附近的地界都走了一遍,毕竟他对蝗虫产卵地了解也不够多,只能让李兆林来指。
  “这事我会到时候去禀告给陛下,不过你们有处理蝗虫的办法吗?”裴清返回农学研究院后,询问其他人,虽然他也有一些处理蝗虫的办法,但他现在也不好直接说出来,毕竟他以前又没了解过这些,贸然说出来,就又成了梦中寻宝,他之前好不容易才稍微改变了一点观念,别又恢复原样了。
  作为农学家,众人怎么可能没有防治蝗虫的办法,都纷纷说了出来。
 
 
第71章 
  裴清发现大盛对于根治蝗虫还是有不少心得的,或许普通百姓对于怎么防治蝗虫可能还有些摸不着头脑,可在场人都极为擅长农事,还都是有着充足的农事经验,什么有点火烟熏火燎的,提前挖出蝗虫卵……办法不一而足,裴清都一一记录了下来。
  因为事态紧急,记录完后裴清也没有再耽误时间了,直接就进宫去禀告。
  “蝗虫?”皇帝本来脸上还带着笑意,听到裴清的禀报,神情顿时严肃起来。
  这夏粮就快成熟了,马上就要收获,若是蝗灾这时候来了,那百姓岂不是颗粒无收。
  皇帝仔细地询问了一遍,裴清将怎么发现蝗虫,在哪里发现的蝗虫,过程一一讲了出来,说完又掏出他之前记录的处理蝗虫的法子递给皇帝,当然,这上面也有他夹带的一点私货,比如说蝗虫可以当饲料投喂鸡鸭,或者让鸡鸭大军去野地吃蝗虫。
  裴清想到理由也挺充分的,比如在田庄有看到鸡鸭吃蝗虫,尤其是大鸡,他还专门测试过,发现一只成年的鸡,一会工夫就吃了十多只蝗虫,哪怕算鸡会吃撑,可以一天也能吃六七十只,这不比人抓来得轻松。
  毕竟人是要干活的,要是专门去捉蝗虫,那就耽误了做事,可让鸡鸭去吃蝗虫,不但省了人力,还省了饲料费。
  皇帝认真地看完了这篇记录,他虽然不算多了解农事,但是以前治理蝗虫的时候,也多多少少地看过一些治理策略,和这篇记录上说的办法相差不大,不过这篇记录主要是记录得极为齐全,也算难得了。
  不过看到最后面用鸡鸭治理蝗虫,抬头看了眼裴清,笑着问道:“这后面用鸡鸭……大军治理蝗虫,是你想的法子吧?”
  说到大军,皇帝略微卡了一下,毕竟他还是头一次听到这种说法。
  裴清老实点头,这也没必要欺骗。
  “朕就说,也就你能想出这种主意。”要知道,因为蝗灾的可怕,世人对于蝗虫可谓是又恨又畏的,烧死弄死蝗虫都还罢了,让蝗虫去当鸡鸭的口粮,一般人绝对不会往这处想。
  “陛下,这蝗虫虽然可怕,可看着也算是肉,那鸡鸭平时就爱吃些小虫子,吃蝗虫也实属正常。”裴清解释,把事先准备好的借口给拿了出来,“臣还特意测试了一下,鸡鸭还挺爱吃这蝗虫的,没一会儿就吃了十多只,若是时间多些,这一天吃的也不少了。”
  “而且这鸡平时哪有这么多虫子可以吃的,若是吃得肚皮溜圆,怕是长肉下蛋也要比之前强些。”裴清越说脑子越顺畅,“再一个,吃了这么多蝗虫,那鸡鸭总要拉粪便,这鸡粪落在田地里还能肥田呢。”
  “照你这么说,这养鸡鸭大军灭蝗,还是必须的方法了。”皇帝看裴清越说越兴奋,笑出声来,觉得少年人想到一个办法就恨不得快点用上,不过笑完,皇帝发现裴清说得也是颇有道理,虽说以前没有这个法子,可以前的治蝗办法不也是要人想出来。
  况且这个办法还是有收益的,若是烧火灭蝗,或者挖掘蝗虫卵,再或者人力捕杀蝗虫,都是出工出力,但是一点额外回报都没有,可用鸡鸭灭杀蝗虫,蝗虫灭了,鸡鸭饱了,多长肉多下蛋,还能肥田,真是一举三得。
  皇帝内心已经认同了裴清的法子,不过真的要用鸡鸭灭蝗虫的话,那还需要再试验一番,毕竟蝗灾凶险,若是他们以为这法子有大用,结果临头却发现这法子有问题,那就麻烦了。
  不过现在时间不等人,只能快点试验,确认无误后就快点用上鸡鸭灭蝗的方法。
  从紫宸殿出来,走了一段距离,裴清回头,就看到老熟人——司农寺卿匆匆进殿。
  裴清有点感叹,好在皇帝是个大明君,而臣子虽然有的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但处理政务的能力强,不然的话他也不可能将蝗灾的事往上一递就不管了。
  只是裴清没想到自己这头才感叹完,次日就收到皇帝的旨意,让他和太子高岩周凌几个一起试验鸡鸭吃蝗虫的成效,如果有效果,那就弄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来,让他们也参与到治蝗当中。
  裴清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这个办法闻所未闻,加上任务也算轻松,就交到他们手上了,另外也还是想要锻炼一下太子,给他加点功绩。
  毕竟这个新方法若是有用,太子参与其中,也算是一桩功绩,若是没用,以前用的那些治蝗手段也在用着,鸡鸭没用也不影响治理蝗虫。
  太子之前做的事那都是自己想着去做的,可从来没有被皇帝托付着干什么事,收到旨意后格外激动,盯着随旨意一起下来的策略看了起来。
  只是看着看着,太子总感觉这策略的行文风格莫名眼熟,好像……
  太子目光在殿内转了一圈,落到了裴清身上,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似乎是裴清的风格,行文灵动,还特意喜欢用上数据。
  “阿清,这是你写的策略?”太子问,将策略递给裴清。
  裴清扫了一眼就认出来了,点点头,然后将昨天的事情说了出来,同时还有点小震撼,这就是明君的效率吗?这昨天才说的啊,今天就把任务分配下来了。
  裴清想到自己汇报时的时辰,怀疑皇帝和司农寺卿又是熬夜处理公务了。
  就裴清了解,皇帝其实算不上是个工作狂,不是那种没工作也要找工作干的人,能闲下来也乐意闲,可一旦有政务了,尤其是很紧急的政务,那熬夜通宵处理也是不在话下,只是皇帝精力充沛,人也年轻,自然吃得消,就只不知道大臣们吃不吃得消?
  裴清有点好奇了,只是这事也不太好问,问了对方也不一定能说实话。
  ***
  既然收到了皇帝托付的任务,太子也认真起来,从裴清这边问清处理鸡鸭治蝗的各种小细节,几人商讨好了该怎么试验的具体措施,太子就开始下达命令。
  零散的鸡鸭好的,不过要治理蝗虫,需要一大片的鸡鸭,太子先让人收集了好些的鸡鸭,然后驱赶着鸡鸭去蝗虫比较密集的地方,四人也一起跟去了。
  主要是担心底下人觉得这是为太子干活,哪怕成效不算好也汇报一个好,那事情就麻烦了。
  虽然裴清看过好几次鸡鸭治蝗的新闻,但是古代要怎么弄,他也是要试验一番才知晓的,不说别的,这么多鸡鸭,想要驱赶着让它们追随蝗虫而走就是个问题。
  然而等鸡鸭被赶到了蝗虫较多的地方,裴清就发现自己的担忧似乎是有些多余了,或许是鸡鸭买来就饿了一阵子,看到地上的蝗虫就跟看到了宝贝似的,飞扑过去猛啄,鸭子也不遑多让,一口一只蝗虫。
  原本在田地间显得有些密集的蝗虫不知不觉间就消失了不少,田地间也干净了不少。
  太子没想到这试验见效居然如此之快,都有些错愕,本来他都做好了辛苦完成任务的准备,没想到……
  一大群鸡鸭被驱赶过来多少是有些引人注目的,尤其是因为蝗虫多,哪怕朝廷还没有发布清除捕捉蝗虫的公告,可也有些村民自发地出来捕抓蝗虫了,毕竟蝗灾太可怕了。
  而这一看,就让不少村民都看傻了眼,就捕抓蝗虫的效率来说,这鸡鸭吃蝗虫的速度可比他们快多了。
  因为这蝗虫还没有成灾,密度不算大,抓起来也只能一只一只地抓,而蝗虫又能跳跃又能飞的,村民抓起来非常吃力,好不容易才能抓到一只,自然和鸡鸭的效率没法比。
  “这蝗虫我记得有毒啊,这鸡鸭吃了岂不是要完了。”有村民说道,看着这大片的鸡鸭有些心痛,这吃一两只也就罢了,这鸡鸭看着格外健壮,应该能抗住。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