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历时近三年的历法修撰完成,崇文帝更改年号为崇熙。
同年八月,三年任期已至,谢见君自请下放甘州。
第127章
“甘州在什么位置?离着上京远吗?”
云胡捧着谢见君从翰林院借来的舆图,颠来倒去地翻看着。这些年,他从福水村出来,去到衢州府城,又从府城入了上京,也曾在探亲时途径不少地方,可唯独没听说过“甘州”。
“来,我指给你……”谢见君点了点上京的西北处,“是这儿,我问过同僚,离着上京约摸着得有个一千里路的脚程,咱们这一趟单只是过去,大抵就要走两个月。”
“竟是这般远……”云胡发出一声惊叹,他在上京参加高门夫人家的宴会时,总听说谁谁谁家京官外放,但去的都是富饶的州府,再回来便可官升一品。谢见君也是外放,可怎么去的地方这么偏僻,还这么……
“这么小的州府啊”,他指着舆图上的芝麻绿豆大点的标示。
“一府四县,的确比不上衢州。”谢见君接话,“还是个灾祸频发的地儿,听说今年春上大旱,饿死了不少人……”
“尚书大人怎好把你安排那甘州去了?”云胡愈发惊讶,这次调任,季宴礼可是直接入了吏部呢。
“嗯……”谢见君默了默声,要论最容易出政绩的地方,一是各方面根基都强,随随便便做点什么就是锦上添花,但这样的州府,当地商会与县官之间盘根错节,上任的知府若没有强硬的身世背景做仰仗,必定步步艰难。
这第二种就是底子薄,基础弱的地儿,只要是个贤能之人,推出几条有利于民生的政策制度,就能有所改观。
这点,他和师文宣不谋而合。
“咱们什么时候走?”云胡心里清楚,这外放的调令一下,不得违抗。不光如此,律法有令,外调期间非圣上召见,亦或是丁忧,不得私自回京,不得借债置办衣物、娶妻买妾。即便是赴任时,也不许绕道回家。
“最多还能在上京逗留半月,”谢见君算了算时间,“最晚八月二十,就得离京了。”
“那咱们是得早做准备了……”云胡掰着手指讷讷道:“此去甘州至少要待上个三年之久,路上又得走两个月,这衣食住行上都怠慢不得。”
“不急,我还得问问满崽是怎么打算的,他今年端午之后已满十四岁了,来上京这么长时间,有书院多年的玩伴,亦有子彧和宴礼帮忙照看,此番去甘州,未必愿意跟着咱们同行。”
谢见君握住小夫郎的手,温热的掌心贴近自己的脸颊上,继续说道:“我刚才还问过先生,先生说,如果满崽想要留在上京,他和昌多都会陪他。”
“那你早些问问他,咱们也好收拾东西,这半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眨眼就过去了,还得问问王婶子和大河叔,他们要不要跟咱们一起走。”
“好……”谢见君点头应声,越瞧乖乖软软的云胡,越觉得亏欠了他,这一趟去甘州,不晓得要跟着自己吃多少苦。
但其实能下放到州府,云胡心里是高兴的,在上京,便是少不了要参加各种各样的宴会,他一直打怵,却又不得不去,每每都胆战心惊,生怕自己在宴会上说错了做错事儿,再给谢见君招来麻烦。
而且,在圣上眼皮子底下讨生活,哪里是什么轻松的事儿,在翰林院这三年,谢见君虽甚少同他说起官场,但他也能从柳云烟那儿多少得知一点。
有几次,他都悄没声地瞧见谢见君紧蹙着眉头回来,站在门口吐出好几口浊气,脸颊挂上笑意,才会推门进屋,就为了不让他担心。
这甘州虽偏僻,地方又小,但好在天高皇帝远,不用每日兢兢业业,谢见君要大展身手,干出一番政绩来,也不会处处受制。
如此想来,竟也把自己给说服了,转头,云胡便开始忙活起要带走的行李。现下有了谢瑭,不似之前孑然一身,便是什么事儿都得顾忌着孩子,这一收拾,单单只是谢瑭的东西就给拾掇了小半马车。
另一边,谢见君也把满崽唤来跟前,将自己调任去甘州一事儿,跟他说道了说道,末了征求他去留的意见。
“我自是要跟着阿兄一起走的!”满崽不假思索地回道,连半刻的犹豫都不曾。他早就在百川书院读够了书,每日只看过书本就头疼不已,巴不得这世间所有的读物,都消失不见呢。
“那你书院的玩伴?还有子彧呢?你可要想好了,要走,便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兴许一辈子都不会再回来上京了。”谢见君没让他立时就给个答复,而是将事情的最不好的结果告知了满崽。
“学斋里的同窗不止我一个玩伴,子彧不日要下场科举,他有他自己的事情要做,为什么要为了彼此去作出牺牲呢?我们明明都有自个儿的路要走呀。”满崽不以为意,“我想和阿兄、云胡待在一起,这是我选择的路,别人牵涉不得。”
“这……这倒是有理。”谢见君干巴巴地点了点头,一时没想到如今的满崽已经有如此通透的想法,他手僵在半空中,须臾,重重地落在小家伙的肩头上,“既是你想好了,便同他们早些告个别吧。”
确认好了满崽的心意,得知许褚和昌多也都要同行,临走前,谢见君还问了问李大河和王婶,当初这夫妻俩家中遭灾,逃难至此寻求他的庇护,但并未签下卖身契,至今二人仍是自由身。
故而,去甘州,他们可去,亦可不去。
但不成想谢见君刚张口,话还没说完,老两口登时就给跪下了,说主君是不是瞧着他二人年纪大了,手脚不利落了,想要舍弃他们。
谢见君连连摆手,等不及再说两句,李大河额头磕得咣咣响,“主君,我和老婆子打入了谢府,就没想过离开,您和主夫在我们遭难时伸以援手,给我们吃喝住宿的地儿,这些年也不曾恶待过,如此恩情,我们俩没齿难忘,自是您和主夫去哪儿,我们就跟去哪儿,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也义不容辞!”
倒……倒不至于,谢见君微微咋舌,上前忙将俩人都扶起来,说往后,还是仰仗他们了。
如此,到这会儿,所有人的意愿便都清楚了。
临着离开上京时,谢见君又去拜访了师文宣,这一走,再见不知何时了。
因着当初选派外放的州府时,二人曾秉烛夜聊过,一应心意都清楚得很,这次来,师文宣也不过就着甘州嘱咐了几句。
“见君,甘州春上大旱,户部上半年才拨了救济款,现今不知是个什么光景,这地儿地势低洼,多年来又常有水患之灾,这政绩固然重要,但最要紧的,还是要照顾好自己,不然纵有天大的恩宠砸下来,你也未必能接得住。”
谢见君恭恭敬敬地拱手,“学生谨记先生教诲,此次离京,学生不能在先生和师母跟前尽孝,望您二人身体康健。”
“不用担心我们,宴礼还在上京,有他在吏部,为师能轻松些许。”师文宣欣慰道,“待你从甘州回来,得和宴礼一道儿为为师分忧了。”
他话说的隐晦,但谢见君听出来了,师文宣给他三年时间,是要让他自己做一个选择。
“先生于我有恩,师恩浩荡,能为先生分忧,是学生之幸。”他听懂了师文宣的言外之意,想必,这老狐狸自然也能明白他的意思。
此话点到为止,三年后再盖棺定论。
——————
拿到调任的官凭后,八月末,谢见君动身离开。
官员上任和调动,路费都得自己掏腰包,但好在这几年,有年节授礼和那两千亩的五成田税,这一路熨熨帖帖地抵达甘州,不成问题,他还特地招了上京的镖师护送,无他,实在是甘州路途遥远,恐路上生变。
要带走的行李装了满满的一整辆马车,除此之外,谢见君和云胡,谢瑭同坐一车,许褚和李大河夫妇一辆,余下的满崽,便一早吆喝了要骑马,在百川书院学了三年的骑射,他早厌烦了坐在憋憋屈屈的马车里,如非必要,都是和子彧策马出行。
对谢见君来说,多匹马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况且,两岁有余的大福,哪能老老实实地在马车里坐上两个月,介时哭闹起来,也可带着他骑马绕着兜两圈。
出上京城门时,季宴礼和季子彧前来送行。
“满崽,当年我从衢州走时,送你的长命锁,你现下还带在身上吗?”季子彧小跑着上前,一把接住从马上翻身跳下来的满崽,小心地开口询问道。
“带着呢,一直没摘。”,满崽拍了拍自己的胸口,示意那长命锁就好好地挂在他脖子上。
“那就好,你到了甘州后,别忘了给我写信,甘州艰苦,不比上京自在,你有什么想吃的,想玩的东西,只管在信中说,我定着人给你送去,可千万别委屈了自己。”季子彧絮絮叨叨,仿若送子远行的老母。
“放心,我到了就写信于你报平安。”满崽连连点头,上前大大方方地张开手,给了季子彧一个大大的拥抱。
季子彧一怔,身子紧绷得如同木头一般,迎面对上谢见君望过来的眸光,想要回抱的手,缓缓地落回两侧。
片刻,他哽了哽,声音极轻,“满崽,你可别忘了我。”
“我是那记性差之人?”满崽对季子彧的话充满了质疑,被扶上马时,他大喇喇地挥了挥手,“我肯定会想你的,咱俩可是天下第一好的兄弟!”
第128章
“上次从衢州走,是你送我,这次倒是换成我送你了。”季宴礼颠了颠怀中的谢家大福,轻笑道,“这孩子比我上次见时又重了些,下次再见,怕是都要到开蒙年纪了。”
“孩子嘛,总是一天一个模样,过些时日,你自个儿当了爹就知道了,只是此番我们去甘州,到底是赶不上孩子的满月礼了。”谢见君有些惋惜,季宴礼和师念的孩子还有半月就要出世了。
但有甘州的调令在,他们留不到那个时候,故而前日,云胡特地去了趟季府,提早给孩子先送下了一对如意项圈。
“等你们回来上京……”季宴礼将大福托还给谢见君,而后招来身后福伯,递上一束柳枝,“此去山长水远,望师弟你,随处皆安,一如柳之可依可靠,为汝祝愿耳。”
“宴礼,珍重。”谢见君拱手抱拳。
时辰不早,一想到今个儿还得赶路,二人在城门口寒暄一二后,至此分别。
眼见着马车缓缓驶上官道,被发了“好兄弟”卡的季子彧猛地追上两步,扬声高呼,“满崽,一路平安!”,回应他的,是满崽稳当当骑在马背上,渐行渐远的身影。
“行了,人家将大黄都托付给你了,回去睹物思人吧。”季宴礼一巴掌拍在自己弟弟的脑袋上,招呼他回府。
被揭穿了心思,季子彧撇撇嘴,翻身上马扬长而去,他还得回去给满崽写信呢,这样谢见君一行人抵达甘州时,满崽正正好就能收到第一封信了。
马车在官道上哒哒哒走出老远,谢见君掀开帘布,回身望去,上京的城门掩藏在白茫茫的雾中,慢慢地化成一个点,而后消失不见。
“阿爹,我们要去哪儿?”怀中的大福跟着探出半个脑袋,咿咿呀呀地问道。
谢见君贴了贴他柔软的额发,温声哄道:“阿爹和爹爹要带大福去一个好玩的地方,那里有山有水,还有大福最稀罕的脆甜脆甜的秋梨。”
“大福想吃秋梨,大福还想骑马!”谢瑭张着手,要满崽抱他去骑马。
“不行,你太小了,不可以骑马!”已经荣身为小叔叔的满崽为了大福的安危,立时毫不留情地拒绝,似是怕被缠上,他手下一扬鞭,飞驰出老远去。
莹白的眼泪霎时蓄满了眼眶,谢瑭瘪瘪嘴,张口就要哭,冷不防嘴里被云胡眼疾手快的塞进来一小块麦芽糖,他咂摸两下,乌溜溜的圆眸倏地弯成了月牙。
“一不如你心意,就知道要掉金豆豆……”谢见君上手捏了捏他脸颊上的小奶膘。
尝着甜头的谢瑭,侧身往云胡怀中一歪,躲在保护伞下,乐得“咯咯咯”直笑。
谢见君拿小的没法子,拿大的又舍不得,末了,兀自从书箱里挑了本书,握在手中随意翻看着。
驶出大半日,官道上的路越来越不好走,起初,大福还能随着马车的颠簸上下蹦跶,但很快,属于孩子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褪去,他便闹起了性子,任云胡和谢见君如何哄,都哄不住,几乎半条官道上,都是他撒下的哭声。
“这是困了睡不着,闹觉呢。”王婶听着动静,上马车瞧了一眼。先前晌午时分,都是谢瑭睡午觉的时候,但现下马车震荡得厉害,实在是睡不安稳,他才会这般哭闹不止。
谢见君当机立断,拿披风将谢瑭一裹,就带他下了马车。
“夫君……”云胡慢了一步,探出身来。
“无妨,马车里太闷了,我带大福在外走走,透透气……”谢见君一面裹紧哭得惊天地泣鬼神的谢塘,轻抚着他的后背,柔声哄着,一面冲李大河招招手,示意他驱车继续走,自己慢悠悠地跟在后面。
见此“奇观”,镖师们齐齐凑在一起,嘀咕起来。
“就没见过当爹的这么宠孩子,哭就哭呗,扔他一旁哭就是了,总不能哭断气了……”
“可不就是,放着舒舒服服的马车不坐,还徒步走,哭两声不就得了,我家孩子哭的时候,我连抱都不抱一下,都是我婆娘自己哄,麻麻烦烦……”
年长的老师傅放下看光景的帘布,照着几个镖师脑袋,挨个一记爆栗,“自个儿待孩子不上心,不知道廉耻羞愧,反倒嫌弃人家拿娃娃太要紧……这小谢大人贵为一州知府,架子端得都没有你们大!”
年轻镖师挨了训斥,也不敢再出声揶揄了,只透过帘布的缝隙,悄没声地瞧谢见君哄孩子。
走出约有百米,许是感受到自家阿爹给足的踏实感,谢瑭缓缓止了哭意,沾染着泪珠的羽睫微微翕动,眨眼间就睡了过去。
101/221 首页 上一页 99 100 101 102 103 10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