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和死对头奉旨成婚后[重生]——若兰之华

时间:2024-07-27 07:25:48  作者:若兰之华
  谢琅吩咐李崖取来一个酒囊,道:“里头是新温的烧刀子,最是暖身,天冷路寒,公公且带着。”
  曹德海笑呵呵接过。
  “世子送的酒,一定是好酒,老奴就不客气了。”
  说话间,将酒别在腰间。
  两个小内侍立刻殷勤牵了马过来,曹德海翻身上马,遥遥朝谢琅拱手为礼,便带着玄虎卫离开了。
  天空恰在这时飘起零星雪花。
  谢琅回到府内,谢兰峰正负袖站在廊下看雪。
  “过来一下。”
  见儿子回来,谢兰峰道了句,当先转身回屋。
  谢琅跟了进去,就见谢兰峰坐在榻上,跟前小案上已经摆了一个长匣子。
  谢琅走过去,好奇问:“这是何物?”
  “临行前,你娘让我带给你的。”
  谢兰峰示意儿子到对面坐下。
  “打开看看吧。”
  谢琅撩袍坐了,拿起匣子,打开一看,见里面竟是一对金环,不由失笑。
  “娘何时也爱这些俗物了?”
  “还不是担心你在上京没规矩。再者,这环,有团圆思归之意,你娘是想你了。”
  谢琅一哑。
  没再说话,握起那对金环,沉甸甸的分量压在掌心,心却暖融融的。
  金环相撞,发出清脆声响。
  谢琅忽问:“为何是一对?”
  谢兰峰看他一眼,实话实话:“你娘让人打制这对金环时,你还没有和离。”
  谢琅一怔。
  谢兰峰:“你娘知道,那桩婚事你不高兴,但你娘也说了,人家也未必看得上你,既然成了一家人,该有的礼数都得做全,不能让人指摘,更不能让人说咱们谢氏故意欺负人。”
  “不过如今这只金环也用不上了,你可以只拿一个,另一只留给三郎便是。”
  谢琅将两只全部收进了怀里,道:“老三又不缺。”
  谢兰峰瞅他一眼。
  “怎么,有情况?”
  “什么情况?”
  “相中哪家小娘子了?”
  “没。我自己戴两个还不成么。”
  谢兰峰意味深长看他一眼,没再说话。
  谢琅将匣子合上,说起赐宴的事。
  谢兰峰道:“天子赐宴,在历朝历代,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陛下御极已整整十八年,竟然今年才敢正大光明给臣子赐宴,实在令人慨叹。”
  “你方才说烧尾宴共有六席,除了卫府顾府韩府裴府,还有哪一府邸?”
  谢琅:“若孩儿没猜错,应是礼部尚书梁音。”
  “是他。”
  “爹认识他?”
  “听过其名,听闻此人性情极倔,连先帝都敢顶撞,当年还冒死给陛下吸过蛇毒,自己险些中毒而亡。”
  谢琅头一回听说这件往事。
  “难怪陛下对这位梁尚书如此信任。”
  又晚一些,崔灏带着苏文卿一道过来了谢府,同行的还有雍临、李梧、苍伯和几名崔府亲卫。
  晚膳不必特意准备,光皇帝赐下的烧尾宴便足够吃上几顿。
  家宴摆在正厅里,谢兰峰在主位坐了,让游方、李崖、雍临、李梧等人一道坐下吃,又吩咐孟祥另置了几桌宴席给两府亲兵。
  游方等人起初还有些拘束,最后听谢琅道了句:“爹是觉得让你们都留在上京过年,委屈了你们,都坐吧。”众人才都坐了下去。
  游方道:“若非留在上京过年,末将还尝不到这御赐的烧尾宴呢。仔细算来,倒是末将们沾了王爷的光。”
  他这么一说,众人都笑起来。
  唯独雍临有些闷闷不乐,因半年过去了,世子仍没有松口让他回来。他跟在崔灏身边,崔灏待他虽也不错,可整日面对李梧等人,他总觉得自己身份尴尬,名不正言不顺。
  吃到一半时,孟祥端了碗热腾腾的鸡汤面上来,面上还卧着一个鸡蛋。
  “王爷知道,今日是文卿公子生辰,特意吩咐属下给公子准备了这碗长寿面。”
  孟祥直接把面端到苏文卿面前。
  这事在北境王府不是秘密。因崔灏没有妻儿,只有苏文卿一个养子,在北郡时就经常带着苏文卿去谢府过年。
  苏文卿起身行礼:“多谢谢伯伯。”
  “不必多礼,快趁热吃吧。”
  “是。”
  苏文卿笑着坐下。
  **
  卫瑾瑜从督查院出来天色已经彻底暗下。
  街道上花灯璀璨,人流如潮,摩肩接踵,全是出来赏灯的人群。
  天空依旧飘着碎雪,琼玉一般,落在长街瓦檐上,并不影响出行,反而为除夕夜赠了几分朦胧的美。
  “公子,行行好,给些吃食吧。”
  见卫瑾瑜衣着考究,人也长得好看,一群乞儿立刻围了上来。
  卫瑾瑜没有直接给他们银两,而是将他们带到了旁边的馄饨摊上,让老板一人给他们端上来两碗馄饨,两个大饼。
  乞儿们狼吞虎咽吃着,见这年轻公子只看着他们吃,自己并不吃,不由奇怪道:“公子不饿么?”
  “我吃过了。”
  卫瑾瑜简单道。
  乞儿又问:“公子怎么也不回家?”
  卫瑾瑜道:“我不喜欢小孩子吃饭的时候说话。”
  乞儿立刻吓得闭嘴,专注干饭。
  明棠赶过来,见这情景,大吃一惊:“公子这是……”
  卫瑾瑜道:“让桑行找处庄子,把他们都安置一下吧,愿意读书的读书,不愿意读书的就在庄子上找些事做。”
  明棠应是。
  卫瑾瑜从袖中摸出块银子,放在案上,指着明棠与众乞儿道:“跟着这位哥哥,以后都能有饱饭吃。”
  乞儿们眼睛一亮,立刻将明棠团团围了起来。
  “诶公子。”
  明棠顿时一个脑袋两个大。
  上京城除夕夜最好看的花灯在东市。
  卫瑾瑜直接在东市找了家临街的酒楼,选了个靠窗的位置,一边赏灯一边喝酒。
  “卫公子?”
  喝到一半时,旁人忽有熟悉声音传来。
  是两个年轻公子,一个一身普普通通的蓝色长衫,一个一身名贵锦袍,原来是同来赏灯的孟尧与魏惊春。卫瑾瑜起身一笑,同二人见礼:“孟公子,魏公子。”
  孟尧看着那一案简单酒食,碗筷也只有一双,问:“卫公子也是出来赏灯么?”
  卫瑾瑜道:“随便看看。”
  孟尧手里提着盏兔子灯,见卫瑾瑜看来,颇有些难为情道:“这是雪青猜灯谜赢来的,形状有些幼稚,让公子见笑了。”
  卫瑾瑜笑道:“我倒觉得很新颖别致。”
  孟尧立刻爽快说:“卫公子若是喜欢,便拿去吧!”
  “君子不夺人所爱,这花灯倒与孟公子性情很适配。”
  “咳。”
  孟尧用震惊的目光看向卫瑾瑜。
  “怎么卫公子与雪青都这般说。”
  一旁魏惊春再也忍不住重重咳了声。
  孟尧看过去:“怎么,方才不是你说的么?”
  卫瑾瑜忍笑,道:“二位过来,是参加鳌山灯会吧?”
  “没错。”
  孟尧朗然一笑,后知后觉想起正事:“听说今年彩头是鳌山顶上一盏价值千金的八仙灯,由十八位匠人花费数月时间打制,美轮美奂。”
  正说着,街道上遽然传来一阵欢呼声。
  三人低头一看,巨大的鳌山灯棚已经在东市正中央缓缓升起,高达十几丈,灯棚上悬挂着足有数百盏各种颜色形制的花灯,流光溢彩,炫人耳目,而最吸睛的,莫过于鳌山顶部,被众星拱月一般,高悬着一盏绘制着八仙图案的彩灯。
  孟尧和魏惊春都是头一回在上京过除夕,头一回见如此壮观的花灯,性情稳重如魏惊春,都忍不住惊叹。“当真鬼斧神工。”
  孟尧则兴致勃勃问:“这彩头要如何得到?”
  魏惊春已提前做过些了解,道:“两个法子,一个是猜灯谜,一个是直接飞上去摘。”
  下面人声鼎沸,显然比赛已经开始。
  孟尧对这类活动很热衷,问卫瑾瑜:“卫公子可要与我们一道?”
  卫瑾瑜:“在下只是随便逛逛,二位请便。”
  “也是,卫公子是上京人,对这类活动应该司空见惯了,不像我们,头一回在上京过年,看什么都稀奇。”
  孟尧、魏惊春与卫瑾瑜告辞,下楼往灯棚方向走去。
  卫瑾瑜依旧坐回自己的位置,倚窗喝酒。
  这时,下方拥堵如山的人群骤然爆发出一阵惊呼声与喝彩声。
  原来真有人飞纵而上,探手摘花一般,以一个极利落矫健的姿势,将那盏八仙灯摘了下去。
  “世子!”
  见谢琅摘了灯下来,李崖等人立刻激动迎了上去。
  “郎君好身手。”
  花费重金筹办了灯会的老板亦一脸喜气,团团拱着手走了过来。
  “在下这鳌山灯会办了已有整整十年,郎君还是头一个不猜灯谜,直接摘灯下来的。”
  老板一脸敬佩。
  接着笑眯眯问:“郎君这八仙灯是送朋友还是送小娘子?”
  “怎么?这还有讲究?”
  “倒也不是讲究,郎君器宇轩昂,不像是喜爱这种小物件的人,故在下斗胆一猜,郎君这灯,一定是准备送人的。”
  谢琅不过一时兴起,摘了下来而已,听了这话,不由垂目打量起手中的灯来。
  这时,谢兰峰、崔灏、苏文卿和游方一道从另一边走了过来。
  游方眼睛一亮,道:“方才文卿公子正打算猜灯谜赢这灯呢,没想到被世子抢先了一步。”
  谢琅抬起头:“怎么?你们也想要这盏灯?”
  在谢府用完膳,谢兰峰提议去街上走走,赏一赏上京灯会。谢琅迟出门一步,并未跟着大部队。到了街上,也是信步闲游,走到了东市。
  游方:“属下一个大老粗,哪里有这等眼光,是文卿公子相中了。说来今日是文卿公子生辰,世子若拿此灯做礼物,倒是再合适不过。”
  苏文卿立刻道:“游将军言重了,此灯精美罕见,世子辛苦得来,文卿岂能夺爱,再者,文卿也只是随便猜猜而已。”
  谢琅沉吟片刻,已伸手将灯递到苏文卿面前。
  “拿着吧,权当我这个兄长的生辰贺礼。”
  上一世,苏文卿毕竟于他有救命之恩,送一份生辰贺礼,也不算多。
  苏文卿尚有迟疑。
  还是谢兰峰发话道:“文卿,既是这混账小子一片心意,你就拿着吧,与他不必客气。”
  苏文卿才将灯接到了手里,露出一丝明润笑意,道:“文卿谢世子。”
  一行人走了一段,恰好遇到魏惊春和孟尧。
  孟尧与魏惊春自然识得谢兰峰,立刻正色要行礼,被谢兰峰抬手止住。
  “这是外面,虚礼就省了。”
  “是。”
  二人又与谢琅、苏文卿见礼。
  如今苏文卿与谢氏的关系在朝中已不是秘密,一起过年赏灯在情理之中,孟尧一眼就看到了苏文卿手里的八仙灯。
  “原来摘灯之人是世子。”
  谢琅问:“二位也是出来赏灯?”
  “凑热闹而已。”
  孟尧手里已经提了两盏兔子灯。
  有些无奈摇头笑:“只是得了一些小彩头,无法与世子相比。”
  谢琅看了眼那灯上的兔子。
  “这灯新巧别致,倒也不错。”
  孟尧不由失笑。
  “世子可是今夜第二个如此宽慰在下的了。”
  谢琅便随口问:“哦?另一个是谁?”
 
 
第112章 金错刀(十三)
  “是——”
  孟尧几乎要脱口而出但略略想了片刻,笑道:“是在下一位同窗。”
  谢琅点头,也没再多问。
  众人本就是街头偶然相遇简单寒暄后,便礼貌告辞,各自游各自的。
  孟尧和魏惊春到了下一个赏灯地点两人同时看中了一盏七彩琉璃灯正要去里面藏的灯谜后面忽有人道:“二位留步。”
  二人回头,孟尧甚是诧异:“谢世子?”
  谢琅开门见山道:“还请告知,方才孟大人口中的‘同窗’究竟是何人?”
  孟尧没想到谢琅如此敏锐。
  再隐瞒不大妥当,便实话实说:“是卫公子。”
  “哦,也许现在称萧公子更合适但之前碰面卫公子仍让我以旧称呼称他。”
  果然。谢琅心一沉问:“你们在何处遇见的他?”
  “望乡楼就是鳌山灯会旁边的那家酒楼。”
  孟尧简单说了一下相遇的情况。
  “多谢。”
  谢琅转身离开了。
  魏惊春看谢琅面色不好,眉间隐有担忧:“朝中都传这位世子与卫公子二人势同水火再加上清鹤山庄的事我们把卫公子行踪说出来,会不会对他不利?”
  孟尧原本也是顾及此事才没将真情道出听魏惊春这般说立在原地徐徐想了片刻道:“定渊王还在京中陛下又赐了卫公子国姓,我想谢世子无论如何也不至于伤害卫公子。”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