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辰也想着这些年,他们二人相识到现在的过往,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总想跟对方说点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能无声的抒发内心的感受,无声胜有声。
可是屋里太安静了,让美好的二人世界,多了一份寂静。
“辰辰,我在这个房间里住了二十多年,你还是第一次来,你喜欢这地方吗?”
“挺好的,比我以前住的地方好多了,”袁天辰说的当然是在曾家园的时候,被那个叫张如兰的女人一手遮天,一家子妻离子散苦不堪言。
“这些事都已经过去了,以后日子会好起来的,你看你二哥,最近不是挺忙活的吗?你的还没说,什么时候去瞧瞧他。”
袁天辰认为不好的过去,不值得多想,不如说点有意思的事。
“好吧,以前的事不想了,等现在的事情忙完了就去看二哥,到时候等我们有了孩子,让他帮忙的地方还不少呢,唉,我给你看个东西……”
“是什么好东西呀!”
这家伙总算不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了,韩靖言转过去看着他。
袁天辰抬起手腕开启联络器,翻出了一个图片,“告诉你一个秘密,你要保证不能告诉别人哦。”
韩靖言点点头然后凑了过来,看到那张图片,是一件玉雕盆景,一看就是很值钱的。
“这是什么东西?”
袁天辰告诉韩靖言:“这是我阿爹的嫁妆中,最值钱的一件东西。”
因为物件很大,如果只是一张照片,就算放大了看也不是很清楚,所以,他把一张照片分开,放大了之后再合在一起。
“这件玉雕,高八十公分,宽一百四十四公分,底座宽一百六十公分,高二十公分,上面的小太阳,是用鸡血石做的,小树,小桥,还有小房子,也是用玉雕成的,然后树上的小鸟,用翡翠雕成的。”
“这么大一件,那得值多少钱呢?”
“无价之宝。”
韩靖言也曾听别人说过,从前的袁家家财万贯,富可敌国,袁家的祖祖辈辈,全都视金钱如粪土,一旦什么地方发生了灾难,总是无偿的捐钱捐物捐粮。
袁天辰送出那么多价值连城的礼物,包括家族股份,连眉头都不皱一下,这位大财团的世家公子,还真不是吹嘘的。
“那你打算怎么用它?”
袁天辰说:“我现在还没有想好,但是这件东西,绝对不能让别人知道,万一有人惦记上就麻烦了。”
“这么好的东西,你该不是又想捐给国家吧?”
“嘿嘿,怎么不行,与其放在我这招人惦记,不如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这座玉雕的意义,就是江山永固,锦绣万年的意思。”
“你还不如拿去老宅放着,改善一下家里的风水。”
袁天辰也认为这是个好主意,“这个办法也不错,拿去老宅放着,当年发现了那么大的祸事,确实该换换风水了,拿回去镇宅。”
可是转头一想,把那些东西都搬去老宅,不是还得修一个宝库吗?不过这个问题倒是不大,这么大一件玉雕,捐出去确实有点舍不得,不如把它藏起来。
但是有几件看起来不祥的东西,还是得把它们处理掉,比如那一条红宝石项链,张如兰带过的血琥珀戒指。
差不多两点钟的时候,午休的人都起来了,韩家泰让管家,把袁天辰请到了书房。
在书房等了一会儿,韩家泰和韩家安,看着这两个小家伙,手牵手的就进来了,在他们看来,一切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最关键的还是得让他们把婚姻大事给办了,往后谈什么合作都是顺理成章了。
两个人来到书房,就看见书房的地上,摆着一个一米来高的机器人,袁天辰看着和吴思阳的设计图一模一样,下盘的履带,高四十公分,长度大概是两尺,刚好比水田的水位高半尺,不会淹没到有电线安装的地方。
袁天辰问:“爸,这就是咱们公司里,生产出来的机器人啊!”
韩家安蹲了过来,他也是今天才知道,他们的新科技制造城,又有划时代的突破了。
“二哥,这机器人是干什么用的?”
韩家泰也蹲下来,他没有说话,目的就是让袁天辰来告诉他。
“三叔,我告诉你,你可要保密啊!这个机器人,至少要等我下次回来之后,才能投放市场。”
韩家安第一次见到袁天辰的时候,就看出他是一个,可无限开发的宝藏,他的身边还围绕着好几个,可遇而不可求的人才。
尤其是跟他一起的王宁风和吴思阳,一个是全国最尖端的程序编辑员,而且他还是天青王氏的后人,王诺恒目前的一些做法,分明就是想将海关这一块交给国家,把药材方交给了郑家和梁家。
虽然经济范围缩小了,却重新开发了一个项目,就是科技制作与编程,往后王氏家族的经营范围,就是出口贸易和科技。
另一个吴思阳,虽然这孩子从小在孤儿院长大,他就是最典型的寒门贵子,再好的科技程序与构想,也需要相应的外观与线路设计,吴思阳就切到了这一块蛋糕,这孩子还有远大的理想,想在创意设计方面,崛起一个新的世家。
席卷全大陆的战争才过去两年,全世界面临着经济萧条,出现了大量的无人地,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缺乏的就是这方面的人才。
就在这样的时候,袁天辰自己不懈的拼搏与努力,烘托出一个尖端的建设团队,开创了世家新格局,成为年轻一辈的领头羊。
韩家安看着袁天辰,他都不知道,这孩子身上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光芒。
“你小子,跟你三叔还卖关子,赶紧说,我保证不告诉别人。”
韩靖言也看到过,这个机器人的设计图,只是和他最初看见的不太一样,以前他看见的是两排轮子,现在只有一排。
“就是一个水田耕种小型机器人,又能耕地,又能栽秧。”
韩家泰是这个机器人的制造者之一,他全程只是看着这个机器人,抿着嘴笑着,这是未来最具实用性的农业机械,而且是针对山地较多的地区,如果把这样的机械,逐步推向全世界,那么科技农业工业三大领域,又创造了一个新的高峰。
韩家安看了一下韩靖言,又把眼光回到机器人身上,农业机器人他也不是没见过,就是没见过那么小的,如果是在平原,这么小的一个东西,肯定效率不高。
袁天辰是小型耕种机器人的最初设计者,阐述设计理念与用途,最是精辟到位。
“这个小型机器人,适用于山地种植开发的,在山坡上开发水田,大型耕种机器派不上用场,只能靠人力耕种,如果有了这个机器人,就能大量节省人力,并且提高效率,这个机器人的外壳,用的还是高防水金属材料。”
顺着他的思路,韩家安在脑海中描绘,这个小机器人,在梯田里跑来跑去耕种的情形,只要有一个电机房,一个人就能完成一大片农田操作,然后剩下的人,还可以去从事别的工作。
根据教育部门和人口发展部门,最新数据表明,由于近二十年来人口大量流失,各个行业市场都缺乏人才,甚至有多个人才市场已经停运,多少用人单位都因此焦头烂额。
如果把人力操作的范围,替换成机器操作,那么人才缺乏的问题,就得到了一定的解决,同时耕种方面也不会降低效率,想着想着,韩家安仿佛看到了曙光。
“这倒是个好东西,一大片梯田,只要一个人操作就行了,剩下的人还可以去别处打工,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缓解了用人单位缺人的问题,难得你想的出来呀,你们恐怕还不知道吧,”
“阿非最近接了几个工程,特别是古峰山工程,由于建筑人才有限,工作进程非常缓慢,如果在农业方面,在不减产的情况下,减少人力操作,那么这些农民,也可以发展第二产业。”
第606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袁天辰知道韩家泰和韩家安,是天青国八大中流砥柱,重要组成人物,一个管理的工业制造与商业经营,一个管理的土地基础建设,能从一个很小的范围,发现巨大的价值观。
“三叔说的对,我跟思阳还有大风,设计新型农业机器人的构想,就是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同时还能让农民有更高的收入,现在的关键问题,要是有个地方能试验一下,如果试验成功就能批量生产,我们本国的农民,优先使用最新的农业耕种技术,然后再让我舅舅,把这些机器人推广到全世界,一旦让国外的人发现这些机器人的好处,咱们的收入也是很可观的。”
韩家泰也想过这个问题,就这一项设计研发,一旦试验成功,再广泛推荐,受益的可不只是两个家族,但是收获最多的却是韩家,毕竟他们是主要制作者。
现在机器制造了出来,如果不试验一下,也不知道其中有没有问题,如果有的话,还可以再拿回来改造一下,争取早日用这些机器人,造福天青国的农民,然后再慢慢卖到国外去,这样这条国际经济线,就算是稳当了。
“我们周围都没有田地,咱们到哪里去实验啊?”
韩靖言也开始顺着袁天辰的思路想问题,他想到这么多与他关系好的家族子弟,就剩下梁家和王家还没有去了,如今的王氏掌门,又是袁天辰的舅父,自家人根本无需讲那些虚礼,王氏家族唯一的后人,就在他们身边,只要试验的时候,带上王宁风一块儿去,那么王氏家族又重新回归世家之列,并且做出了惊人的成绩。
另外就是梁氏,虽然这个家族,在八大家族中最不起眼,去跟他和袁天辰,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在新造出来的农业机器需要试验,梁家也是种粮食的,而且在城郊就有试验田。
“虽然,辰辰家的地还没种上粮食,但是舅舅家的地从来没有荒废过,梁永祥就是我舅舅,是我阿爹的亲兄弟,跟辰辰也有表亲关系,辰辰的奶奶,是我舅舅的亲姑姑,我们要试验机器人,当然要找他们。”
韩家泰看着自己的儿子,老大不小总算会说人话了。
“我倒是把他给忘了,你舅舅也是中规中矩的种粮人,北方的耕种土地都在他那里,虽然不同的家门,但也算是自己人,不担心会泄露天机。”
这正是袁天辰心中所想:“明明他爸爸,也是我的表舅,正好他们家有试验田,只是不知道,现在有没有秧苗可以栽。”
韩家泰和韩家安,饶有兴致的看着袁天辰,这孩子真是把每一步都打算清楚了,只是一个操作,把八大家族和身边的人全都网络在一起,闷声不响的就亮出了一张大牌。
他给韩家送上各种华贵的礼物,外加未来袁氏集团的股份,为的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合作环境,达到永久合作的条件,同时把王家和梁家,加上一个新入局的小辈,一道拉进了他们的范围。
不得不说,袁家这对舅甥,他们的眼界观,已经超出了寻常人预判的范围。
所以韩家泰说:“说的是啊,梁永祥也是我小舅子,本来就是自己人,那些事都过去了,虽然阿言他爹不在了,可到底也是门亲戚,也该是时候走动一下了。”
站起来扯了一下衣服上的褶皱,又说:“就把这机器人藏在老梁家里,你什么时候学好了回来?什么时候就开始用它?正好有不够周到的地方,我们还可以拿回工厂改进一下。”
“接下来你还想跟我们谈什么?”
韩家泰在书桌后面坐下,活脱脱一个正在谈生意的老板,韩家安也在旁边一张沙发上坐下来,他就想看看,这小子究竟能带给他们多少惊喜。
反正是跟自家人谈生意,袁天辰也不打算客气,跟韩靖言也找了一个地方坐下来。
“爸,三叔,之前我们就说过,我打算在北星国首都,清风街开一家餐厅,但是爸的意思是,在北星国开一家,具有天青国特色的传统美食城。”
韩家安这下明白了,韩家泰想搭着袁天辰这座桥,把生意做到国外去。
“我们之前确实是这么谈的,你说过,只要技术和管理人才就够了。”
“我的确是这么说的,我也并没有打算改变,我只是想告诉爸和三叔一个好消息。”
“你说来听听。”
“我舅舅已经开始,已经在清风街找了个好地方,正在筹建店面,我还告诉舅舅,尽量把店面建大一些,将我们天青国的美食搬到北星国,形成企业化体系,如果我们在罗米列城,试营业成功的话,整个浑元大陆每一座大城市,都有一条清风街……”
韩家泰问:“你是说把我们国家的饮食文化,遍布全大陆的清风街?而且还形成企业化管理模式?”
“我回来的时候,舅舅确实是跟我这么说的,我舅舅还可以提供食品原材料。”
韩家安说:“这是个好主意,多年前,我也去北星国转了一转,那时候的罗米列城,就有清风街了,整条街都是我们国人开的商铺,也有很多国民在那边定居,很多产业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所以偶尔也会受到,当地人的影响,前些天我听老周说,会在泛大陆多个国家开设领事馆,这样一来不管是海外国民还是商业机构,都能受到国家保护。”
韩家泰就问袁天辰:“还有别的要跟我们谈吗?”
他们四个人在书房里聊了半个小时,就发现了无限广阔的市场,可以带动八大家族一同奋进,顺便再崛起一个家族,韩家泰承认他们这一辈人,已经赶不上年轻人的思维了,希望这小子再出点好主意。
“目前就这些了,另外就是我自己家的事,我二哥的关爱家政公司,已经顺利起步了,我也入股了,相当于二老板,目前正在大量培训专业人才,适应各种家政服务,爸爸和三叔路子广,认识的人多,若是有需要家政服务的,可以跟我联系,尤其是照顾老人和小孩,昊昊已经投资在公司内部开办培训班,保证安全到位。”
韩靖言倒是没觉得袁天辰说的有什么不对,韩家泰和韩家安都眯起了眼睛,外贸业务谈完了,开始谈内销业务了,他们家也有经营饭店旅馆,这都是服务业的龙头,从业人员繁多,所有的服务业都有一个原则,就是要做熟人生意,满足了就抓到了回头客。
韩家泰表示:“这件事我听说了,无论是阿非还是昊昊,还有你们两口子,将来业务繁忙,家里的事都没人管,虽然有机器管家,却也不是长久之计,不管是照顾老人还是照顾孩子,还是得有经验的人才可靠。”
385/429 首页 上一页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