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明跟着说:“我爸都等不及要看你的实验了!”
丽丽阿姨拿来的茶水,周广雄都顾不上喝一口:“你们要是准备好了,就赶紧出发吧,至于那建机器已经安排好了,不过一架直升机,装不下这么多人,辰辰,你安排一下。”
袁天辰看了一下周围的同伴,很快就做下决定:“那就阿言,明明,菲菲,大风思阳和我,要是飞机坐不下,就自己开车去!”
这时候邵宇睿也回来了:“既然能自己开车去,那就一起去呗,我们又不是没去过明明家?再说了辰辰有好成绩,难道不该给我们分享一下吗?”
韩家安认为这小子说的没错,这些小家伙毕业的时候,他们的爹妈都在他们公司,买了激光引力磁浮车,作为孩子的奖励。
“废话就不多说了,九点钟正式上班,赶紧出发吧!”
当他们走出家门口,门口停着好几辆,十分气派的激光磁浮车,还有一辆引力货车,被盖得严严实实的。
周广雄就上了这辆货车,车上装着最先进的,农业智能机器人,这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机密,当然要他亲自负责,只是没想到,邵子烨也跟着一块来了。
袁天辰上前打招唿:“邵叔叔,您怎么来了?”
邵子烨说:“我听说你们又设计出一个新玩意,叔也挺感兴趣的,跟你们一块去瞧一瞧,怎么样?”
这些都是绝对信得过的人,所以袁天辰没有拒绝他们,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一列炫目的车队,行驶在嘉辉是空中行驶道上。
席卷全大陆的战争,才刚刚过去两三年,大陆上还没有全面开放旅游,如果有国外游客来看到,这些在空中行驶的车辆,一定会惊叹于天青国的科技发展,哪怕是颇具实力的西圣国,都没有发展到这样的领域。
为了保证天青国,最先进的农业机密不会外泄,周广雄还得将运输机器人的车辆换成飞机,等到了梁宅,还要装上新鲜的秧苗,只是一辆引力货运车,恐怕还不够用。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一架引力直升机,停在梁宅一处宽阔的平地上,梁永祥夫妇,正在大门口迎接朋友们的到来。
他早就得到了消息,昨天他的儿女告诉他,袁天辰又设计出来一个新机器,需要到水田里去试验,早早的就跟农场那边打好了招唿,也准备好了可以下秧的新苗。
为了保证行动方便,把所有的激光磁浮车收进干坤空间,周广雄开来的引力直升机,不仅能装下一个机器人,几箩筐新鲜的秧苗,还能把所有的人都装进去。
大家一同上了飞机,自己找地方坐着,梁永祥看见一个被油布盖着的东西,应该就是袁天辰和他的小朋友,设计并制造出来的新玩意儿,只是隔着油布看不出是什么。
“辰辰,这是什么好东西,还盖的这么严实?”
“表舅,我先卖个关子,现在先保密,一会儿再告诉你,这是什么?”
“你小子还跟我猜谜语!”梁永祥听了心痒难耐,可是当初说好了,这是一项保密计划,只好说:“那咱们就赶紧出发,也让我开开眼界。”
周广雄亲自开着飞机,前往南方沿海地区的农场。
下了飞机之后,五月的沿海地区,已经是阳光普照了,如果耕种勤快一点,把水田里一年四季都种上粮食,都不是难事。
梁永祥告诉袁天辰:“你看这里的稻田,就和三湖地区的一样,是你家的东西,既然是你做出来的机器,就在自家的田里做实验吧!”
袁天辰记得从北星国回来之前,袁亦松就告诉过他,在那些苦难的日子里,对他们家帮助最大的,除了韩老夫人,周广雄邵子烨等这些长辈,最关键的一个人就是梁永祥。
袁亦松当初离开的时候,就把南海一带的农业地契,暂时交给了梁永祥,因此就算物价飞涨,也不至于粮食短缺。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除了两家有亲戚关系,最关键的还是梁氏承包的农田,有一大半是公产,种出来的粮食基本上会收入国库,他们手上有这张王牌,一般人不敢对他们轻举妄动。
观察了一下稻田的环境,虽然不是梯田种植,但是稻田边上,也有一道田坎,应该可以观察到,机器人上下坎的过程。
现在四周都没有其他人,一定是梁永祥事先交代过,做实验正是时候,不会有人窥视。
揭开了机器人身上的油布,下盘一条一尺来高的履带排轮,二尺来高的身体,旁边两个抓取钳子,如果不是这两个东西,就像一辆被切掉一半的小坦克。
虽然在天青国的军事方面,坦克已经退役了,被新型战略机器人取代,但是在一些战争片上,这些前辈们都见过坦克。
梁永祥看着机器人,表现的兴奋极了:“这是什么名堂?”
“这是水田耕种智能机器人,我只是设计了一个外观,真正的设计者,是我身边这两个,这是我的同学吴思阳和王宁风,他们俩如今是天青国,科技与设计方面的专家。”
周围还有这么多长辈和朋友,王宁风和吴思阳被他夸的,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王宁风说:“都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这个智能机器人,就是我们三个共同合作的成果,你还是别吹捧我们了,赶紧做实验吧,一会儿太阳大了,有你受的。”
这时候,韩靖言走到了韩家泰身边:“爸,有件事我想跟你说。”
“到底什么事啊?”
韩家泰眼瞅着这看不清事的小子,他家的科技制造公司,刚刚研发的成品,正是验收成果的时候,这小子居然要跟他说别的。
韩家安就在他身边:“阿言,你爸爸正在兴头上,你就别扫他兴了,有什么事你跟我说。”
叔侄俩就走到一边,两个人的眼神,却始终没有离开袁天辰。
袁天辰离他们不远,大概能猜到他们要去说什么,韩家泰交给他一个手柄操作器,然后,袁天辰又把操作器递给吴思阳。
“大风和思阳是总设计师,第一次操作就由你们来吧!”
这个吴思阳倒是没有拒绝,东西是他设计出来的,必然知道该怎么办。
第609章 我新科技实验二
按了几下按键,发现机器人没有动,王宁风又检查了一下操作器,发现这是一个有线操作器。
他问:“这附近能不能找到大一点的蓄电池,就算是红外线操作,也需要接上电源。”
韩家泰说:“你放心吧,早就准备好了,老周,过来帮个忙。”
两个人去飞机上,拿下来一个很大的蓄电池,看起来还挺重的,接上电机后,按下了启动按钮。
机器人下盘的履带排轮,开始运作起来,走到了一块田的边缘,然后顺利的从田坎上下去,再启动第二个按钮,犁头就埋进了水里。
吴思阳把履带排轮精简成一条,为的就是装上两个犁头,提高耕地效率,一亩水田纵向耕种,五分钟就可以走完一条,同时犁好了两条栽种道。
梁永祥从小生长在北方,后来为了跟各大家族接上轨,也把家搬来了南方,他们在北方也是种粮大户,看见这个小机器,就那么一会儿,就把这一熘水田犁好了,心里好一阵激动。
虽然比不上大型机器那么快,如果运用在梯田里面,绝对比用牛和人力要快得多,相当的省时省力。
然后机器人又转了个面,从旁边的一条道回来,又将两条秧道耕好了。
梁永祥看着田里,正在高效运作的小机器人,乐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赞叹道:“行啊!我说你们怎么想出来的?”
袁天辰解释道:“我们国家以山地居多,大多数农民都是在山地上开发梯田,然后再种上水稻,如果用大型的耕种机器,肯定是放不下,这个小机器人,就免去了这个烦恼,我们这位设计师,用的还是高防水的金属材料。”
王宁风突然想到了什么,对吴思阳说:“把操作器给我看看!”
这个机器那脑袋里已经有芯片了,为什么还要有这么多按钮操作,如果精简成一个该有多好啊。
“我打算重新写个芯片程序,一切实操工作,只有一个启动键,才算得上是人工智能,今天完全试验后,我回去再琢磨一下,最好是安装在机器人身上,这样一来和蓄电池电机房都不需要,只要在操作前充满电就行。”
吴思阳接着说:“你要是想去掉电机房,那就只能将电力供应系统,装在机器人身上,最好是高功率微型蓄电池。”
“这种东西不早就有了吗?以前的战略机器人不都是这样操作的?”
吴思阳接着说:“如果是这样,造价就会变得很高,一般的农民根本买不起。”
袁天辰仔细想了一下:“如果机器人制作费用太高,农民无法承担这么高的费用,那就让农业管理机构,统一分配,需要的时候再提供给农户使用。”
韩家泰说:“这件事就不用你们操心了,有什么好点子尽管实现,担心农民自己买不起,这么昂贵的机器,那就由国家农产局出资,直接划归国家科技项目,虽然这笔钱没有赚到,但是却在国主面前露脸了,等到可以卖到国外的时候,还是真正赚钱的时候。”
梁永祥迫不及待的去飞机上,拿下来一筐秧苗,对袁天辰说:“机器人想怎么改造以后再说,你们再试一试,如果试验成功的话,咱们天青国将农业大兴!”
王宁风先是给机器人按了暂停,然后又按了一个按键,旁边的两个犁头,转了一个弯,形成口朝天的两个盒子,然后拿了两把秧苗,一边放一些,然后再按下操作按钮。
机器人再一次回到水田里,用两只灵活的抓取钳子,抓起几跟秧苗,埋进水下的土里,那动作之快,一点也不逊于,那些栽种高手,这一来一回的操作,只用了短短三分钟的时间,由于不需要犁地,机器人行动没有阻碍,效率也就提高了。
几个长辈和一起来观摩的朋友们,都被吸引了过来,跟着机器人一路走了一圈,惊奇的表情,连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尤其是梁永祥,一边看着机器人的操作,一边发出感叹:“这可真是个好东西呀,有了这玩意儿,未必就要到下雨天才能栽秧,只要水分充足就行。”
两排秧苗栽下来,非常整齐壮观,没有一颗倒苗的现象。
袁天辰阐述他的设计构想:“如果是平原耕种,还是使用大型机器比较快,但是在开发山地水田的时候,这个机器人就非常有效率了,如果按照大风的意思,把机器人改装成一键启动,全方位智能操作,效率未必就不如大型机器,还可以大量节省人力。”
“这么好的东西,你也卖给我几个。”
“目前我还不打算,将这种机器人流向市面,等我去舅舅那里学好了,回来的时候再开始用,到时候我送表舅几个就是了。”
为了表示他们没白来一趟,王宁风还是用这个机器人,把梁永祥带来的秧苗,全部栽种在水田里,连耕地带栽秧总共操作两个小时。
相当于一个农民加一头牛,加上一个栽秧高手,一整天的工作量。
韩家泰也十分欣慰,虽然不是自己设计的,这也是他的公司里造出来的。
“照这样的效率来看,机器取代了人力,那么人就可以去做别的工作,又种粮食,又打工,等于农民也有了两份收入,这样国民的经济收入,就大大的提高了,咱们用人方面,也相对要富裕些。”
韩靖言和韩家安在一边说话的时候,韩家安也是一双眼睛,紧紧盯在这边,三个年轻有为的设计师,操作着一个,非常有创新意识的农业机器,在听了韩靖言的话之后,不禁叹了一口气。
“你这对象可真厉害呀,他看我跟那小子还没签长效合同,就把人弄走了。”
“三叔,您不会生气吧?”
生气谈不上,损失两个重要的人才,韩家安有些舍不得:“这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自己棋差一筹,也怪不着别人,你三叔我不是小气人,那个不是你另一半吗?就算是他的人,咱们也可以分一杯羹吧!”
韩靖言说:“这倒也是,这些天我们就一直在讨论这个,等到大风和思阳现在的合同结束了,就直接开公司,然后我跟辰辰一起入股,我们公司需要设计什么,无论是科技方面还是工业方面,可以直接去找他们,刚开始是袁氏集团附属公司,虽然我们有股份,但主要经营者主要经营者是大风和思阳,科技与创意方面,各自管理一方。”
韩家安想近距离观察一下那个机器人,和韩靖言走到了韩家泰身边,一语双关的说道:“我们未来的袁总裁,他的商业策略,咱们这些老家伙,已经跟不上了。”
韩家泰不是很明白他的意思,但是有一点他是明白,就是袁天辰这孩子,头脑相当精明,而且他的精明全都用到了正处,正在大力改善未来的经济观。
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耕种机器人,不但为农业带来了便利,同时也丰富了人力市场。
“现在咱们国家,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老三该不是还另有所指吧?”
韩家安笑了笑说:“那小子把咱们最优秀的员工挖走了。”
他们同时看向不远处,正在操作机器的三个年轻人,韩家泰指了一下王宁风和吴思阳:“你是说那三个吗?”
“是啊,你的好儿婿,打算投资给人家开公司。”
“那你也不能怪他,你动作快一点不就没这事了,王家的人已经很久没跟我们联系上了,如果你早点说投资让他开公司,这份交情不就成我们的了,再说那小子是咱们家的,你还怕人跑了吗?”
“二哥,我不是那意思,我是在说这群小子,思想比我们活呀。”
“这是自然,我相信的阿伟眼光,我也相信袁家的人,个个都是商业巨子。”
一天的实验结束了,吴思阳和袁天辰对于机器人操作,又新鲜又兴奋,梁永祥把剩下的秧苗,全都从飞机上搬下来。
王宁风却认为,除了让机器人一键化操作,还可以再精简一个步骤,就是电能方面,只要有了这样的机器人,就不需要在下雨的时候工作,完全可以在机器人的脑袋顶上,安装一个太阳能充电系统,电力快要用完的时候,只要把机器人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晒就能充满电了。
南方的五月,快到正午的时候,热的像火烤一样,梁永祥去找了几顶草帽,让他们三个带着,这么优秀的人才,可不能让太阳给晒坏了,未来几年的经济大关,全都掌握在他们手里。
387/429 首页 上一页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