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小人在说什么鬼话,谁会愿意让孩子本来好好地能继承官位,现在还得考试才能做官啊。
果然是小人,不可理喻。
说是定品,不过是互换政治资源,你给我的孩子定高品,我也给你的门生定高品,这样依靠品德做官,才是最好的方法。
何允彦是疯了吧,这么多人的子孙后辈都等着呢,他跳出来搞这什么科举。
顿时,就有按捺不住的臣子上奏:“启禀陛下,臣有本奏。何大人此言差矣,国朝素来看重人之品德,一个人如果品行不端,又怎么配进入朝堂?如果仅仅依靠考试来做官,谁敢保证应试者的品德呢?如今的定品是由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充分评判了人的品行,这才是合理的推荐方式。”
何允彦早就有这种心理准备,他刚开始时也是被皇帝的奇思妙想震惊不已,可既然下定决心要当好忠犬,他就得想办法去给皇帝解决烦忧。
好在自己的靠山也不是什么普通人,等到陛下开始拉偏架的时候,他们自然知道该闭嘴了。
先吵吵吧,吵完火气散出去,总比憋着一股气,不知道以后会不会使坏强。更何况,他还真觉得这番话挺有道理的啊。
最重要的是他又不需要考试,家里其他人也不用。刀子没有割到他身上,反而替陛下分忧,他的官职只会越来越大,所以他才不害怕这群人呢。
越卖力越能让陛下记得我的好,何允彦精神十足的开始反驳:“这位大人这话说的就不对了,为官一方就要造福万民,如果不通过考试检验能力,怎么知道能不能胜任官职呢?
有的人也许品德杰出,可授予博士之位,让他们在国子监教书就行,这样也能让学子们感染老师的良好品行,不是最恰当的吗?更何况,人的品行是会改变的,又不会始终如一。
就像是我曾经听说过的,御史大夫楚河镇因为家中父亲病重,就衣不解带的照顾,最终感动上苍,让父亲痊愈,紧接着,有着这样优秀的品格,这位就被定为高品,然后入朝为官。可他最后竟然敢去勾结外敌,想要献城。
现在已经被下狱了,明明刚开始谁不夸他纯孝,我记得当时给他定品的批语是:孝感动天。可这样一个人,如今哪里对君主有着该有的忠诚呢?这样的例子就在眼前,难道还不能说明,依靠品德选取官员,是多么不合适吗?”
何允彦的话不仅听起来不错,还举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顿时让一些没主意的人摇摆起来。
但还有些人深知,自家的后人如果真去考试,定然不能过关,所以他们还不肯放弃,这是关乎自家能否长盛不衰的大事,怎么能因为有理没理这种可笑的原因放弃争取呢。
“荒谬,楚河镇一事只是偶然,要你这么说,因为一个人品格的变化,难道就要否定老祖宗定下来的选人用人制度吗?祖宗所定怎能轻易改变,这是不尊敬先帝,不尊敬列祖列宗的冒犯举动!”
何允彦才思敏捷,知识丰富,他做幸臣只是觉得这样爬得更快,可不是脑子不灵光,立刻就跟着说:“这位大人着实可笑,要是祖宗家法不可变,那我魏国之君又何必在开国君主的继承恩荫外,另外开辟九品中正制度选官呢?
按照你的说法,不如继承祖制,废掉中正选官制度好了,也别定品了,大家就直接等着继承父辈的官职。
要知道,这些年来,有些世家豪族已经不复当年风光,他们在开朝时地位崇高,子孙都有高官显爵,现在靠定品,他们都做不了大官,要再去恩荫,干脆下一代就要退出朝堂了。你是打算要这些人都没有官可做吗?”
这话得罪的人可不少,顿时一些人的眼神不善了,他们本来就门庭衰微,自己当的官职也不大,要是定品,说不定还能捡漏些高品级看不上的官位,可要是继承,那真的是只能一代不如一代了。
针扎一样的目光刺过去,刚刚开口的那人如芒在背,感受着一众同僚不善的眼神,想到自己愚笨的儿子,到现在连学堂的内容都没记住,这要是送去考试,怎么赢过别人?
自己年龄又大了,眼见着没几年就要致仕还乡,家中少了自己这个顶梁柱,就要有人立刻接上官场上的空白,不然他在老家圈了数千亩田地,收受了许多的金银珠宝,这些财富没有权势护着,根本就留不住,只会成为地方眼中的待宰肥羊。
本来他已经打点过了,就等着让孩子直接接班,现在被人横插一杠子,要是退让了,自己家族的财富怎么保护,这是生死大事,就算是有些人不满意,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反正他的仕途已经到头了,升迁无望,也不在乎其他人的看法。更何况,像他这样后人难以承担大任的也不少,这都是他能够争取的力量。
梗着脖子,郭怀见何允彦气焰嚣张,他就打算想法子再反驳,真正的理由不能说出口,拿祖宗家法都压不住他,该死的,这个奸臣不老老实实的跟着皇帝,在这都说些什么呢?
等等,姓何的往日虽然也招人恨,但他无缘无故的何必要出头,难道不知道这话说出口后,会得罪多少人吗?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何必去做,除非他有不得不说的理由,况且,直到现在,太后和皇帝也都没有制止何允彦的大放厥词,也就是说,这是由上面默许的,只是由这个保皇党提出来。
如果对手仅仅是何允彦,他还能想办法,可要是换成皇帝,郭怀冷汗涔涔而下,手指都忍不住颤抖起来,此时何允彦那张刚才看起来还十分可恶的面孔,此时更显得阴险起来,仿佛在等着他陷入万劫不复。
自己还要继续吗?如果真是陛下的意思,固执己见只会惹得龙颜大怒,皇帝的脾气并不好,虽然年幼,但他动不动就是抄家灭族,这谁看了不害怕。
郭怀心里在剧烈的挣扎,他心中还有些许奢望,刚才是气昏头了,着急恐慌跳出来。可到底是不是这样也说不准,或许还可能是何允彦自作主张,为了讨好皇帝所为呢。
够了,就算是这样,只要陛下觉得有道理,他一样是处于不利位置,该怎么办?
对手暂时偃旗息鼓,何允彦虽然不清楚对方怎么回事,但他可不会放过痛打落水狗的好机会。继续开口嘲讽:“郭大人这么急切,是不是家里子孙不肖,才能不足,涉及到痛处才会这么情绪激动。
不然,我实在是想不出来,您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才会不断的阻拦这项公平公正的制度落实呢?想来只是因为门户私计,所以不得不为之。我说的对不对?要是不是这回事,那就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他生的英俊潇洒,即使只是站在那里,就和对面苍老佝偻,满脸皱纹的郭怀形成鲜明对比,更何况,郭怀连番发问都被驳倒,此时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睁着浑浊的眼珠,郭怀抬眼去看皇帝,见小皇帝一脸兴味,那神色就像是在看一只不自量力的蚂蚁,打量着他会怎么挣扎,才能带给自己趣味。这绝对不是支持和友善的表情,那么皇帝的心意就很明显。
他年龄不小,虽然过往在朝廷上混日子居多,可见多了人精,经历过那些事,此时心中的侥幸被粉碎,已然知道皇帝是不会站在自己这边了。
不能和陛下作对,要不然自己的官职不等传给儿子,按照皇帝以前的习惯,今天能不能保住乌纱帽都不好说。
何允彦眉毛微微挑起,他见郭怀先是打了个冷战,额头更是淌出汗来,接下来更是观察起皇帝的神色,就明白,自己给不了他这么强的压迫感,在这里,唯有王朝的主人才会让人如此忌惮。
看来是反应过来了,还以为会继续执迷不悟和我斗下去呢,这就不吭声了,自己这算不算是狐假虎威。
乐子怎么看不成了?裴钰见下面吵着吵着突然没声音了,那个花白头发的老臣还在看了他以后抖了起来。
奇怪的想到自己现在毫无威慑力的外表,裴钰有些不解:他有这么可怕吗?至于吓成这样子。
点开郭怀的面板看了一眼
【姓名:郭怀
年龄:68
政治69,武力40,军政50,文学69,智慧69,外貌60
品质:绿】
数据居然比他预计的要好一点,虽然还是绿卡,但已经非常接近蓝卡了,就是年龄这么大,看起来也是干不了多久的样子。
那算了,看着还算是有点自知之明,这时候应该也是反应过来,这是谁的主意了,裴钰见他怂了,顿时觉得没意思,也不坚持头铁到底,这就放弃了。
郭怀仍然忐忑不安的等待皇帝的裁决,已经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敢吭声。
刺头突然不跳了,剩下的傻子不多,纷纷咂摸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将几人的神态变化收入眼中,心中都有了答案。
姓何的这么嚣张,不就是背后有人吗,他们都不想被皇帝记恨。
更何况,何允彦这么一说,谁再不愿意,不就是明晃晃的表示自家孩子不如他人,没信心考过才会激烈不赞成,这样的名声谁都不愿意背上。
反正说是考试,考试难道就没有空子可以钻了?自家后辈到时候拿着文章名义上去请教,实际上是让改卷人记住笔迹,这还怕不成?
只要是人就会有欲望和弱点,到时候再去套取卷子内容和进行贿赂改分,不就行了,办法总会有的,此时何必要继续坚持。
最重要的是,皇帝这招来的突然,把他们都给弄懵了,还没有来得及和自家派系的领头羊商议,到底该拿出什么态度来,私自做主,谁知道派系那里是如何考虑的。
再有就是,皇帝刚刚大胜,还杀了一位王子,这让大家都有些忌惮他的举动。
想法纷纷,众位大臣一时默然。
倒是有孩子文采杰出,完全不害怕,还很期待考试的臣子回答:“陛下,何大人所说的办法,臣以为很好。以成绩来取人,这样不仅能够搜罗民间遗珠,还能让寒门有着重新报国的机会,这是大好事啊。”
有的臣属自忖自家学生水平学问不差,有了这个机会自然比到处求人,然后想方设法谋取高位定品容易多了。
自然紧接着站出来摇旗呐喊:“臣也是这样考虑,品行不代表全部,现在和以前的情况又是不同的,不能盲目照搬之前的策略,适时的变化才能更好的发展。”
“臣觉得,通过科举,能够让天下读书人都有投效国家的机会,这是利国利民之举,应该尽快推行。”
“没错,设立此制度,今日定然能够名留青史,想来,以后读书人的才能就有了发挥的地方。”
······
吵吵嚷嚷的声音响起,有不少人赞同,也有不少人反对,但这些抱怨和不情愿显然被淹没了。裴钰就当没听见,他的心思早就不在这里了。
看到熟悉的红点后,他心头一定,看来这次的场景就落在朝会上了,之前和太后的单人交谈显然不行。
【提示:草创重要国策‘科举制度’,造成国家发展方向变化,学问家诞生概率提升,文化发展速度增加,寒门拥护度提升,威望+200。
计算现有威望值:1130。】
好了,不枉费他一番苦心筹谋,终于凑够了1000威望值,马上就买陨石。
陨石是什么形式呢,裴钰仔细看了眼介绍:
【天降陨石根据需求可以以巨型陨石从天下落,可制定落地地点,巨型陨石重量从10吨到150吨之间自由选择。也可以以陨石雨形式落下,地点可指定,陨石雨为150吨巨型陨石分解为无数略小于房屋的小陨石。】
好了,到时候还是陨石雨,用巨型陨石,他还怎么出门,直接堵住皇城门口了。
就是这小陨石怎么清理,算了,到时候自然会有办法,介绍里面的陨石雨打开看,其实一个也就是5*5的规格,厚度从一米起步,这东西在这个时代根本没有敌手啊,哈哈哈,无敌了。裴钰火速点击购买,心满意足的欣赏着系统界面。
正好趁着开会,先把杂事处理完,之后裴钰也不打算回皇宫了,他这几天准备先呆在城墙附近,因为己方兵力本来就不多,又受伤不少,对面人多势众,他怕离得远了,掌握不好时机和地点空投陨石。
裴钰这时候开口:“诸位,科举若是定下,要以何家学说为主,这点难道不值得深思吗?若能被选中为官学,试想天下想要来魏国做官,都要学习这些,这会对学派造成多大的影响和冲击,成为天下显学,揽天下英才,这是何等煊赫的声势,难道诸位就不想自家的学说列于其中吗?更何况这等机会要是把握不住,学派怕是就要从此衰落了。”
这话一出,顿时激起一片轩然大波,许多人压根没想到这一点,如今皇帝点到,顿时顾不得之前的小算盘了,无比紧张学派的份额会如何分配。
抛下新的鱼饵,成功吊起一片心思,裴钰手腕娴熟的转移了众人注意力,这种情况下,不少人没有心思坚持反对,都着急要去商量,这件事就这么通过了。
这些都只发生在片刻之间,外界的太后知道这件事的始末,望了望皇帝,真不知道这些主意都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之前就已经很让她吃惊,尤其是知道没人给皇帝参谋,这些都是出自皇帝自己的考虑后。
而新制度的建立,除非是开国帝王,有着说一不二的权势可以推行。要么就是推行政策的皇家有着足够的威望,不然事情没那么容易办好。虽然已经提前商议过,但她以为不会这么容易的。
可没想到,这样显然会给朝臣割肉的政策,居然会有那么多人同意通过,这已经显示了皇帝的威望增加,不然事情绝对不会这么顺利,她本来想着自己还要帮腔才行,看来是用不着了。
最难办的事情都已经办完,接下来对将领们论功行赏也没有多少人提出异议,一个个官爵再次宣读,算是把先斩后奏办完的程序补上。
柳云庭的任命也算过了明路,先是暂代,等到处理完三家叛乱后续事宜,就扶他上位。
常静安能够射死耶律承启,也是立下了大功,这也要赏赐。金银都是常见的,除此之外,裴钰特意拔擢对方,从小队长升级,禁军内部分十二卫,千牛卫是皇帝身边的贴身内卫,裴钰就让常静安做了千牛备身。
而后把徐鹤鸣头上的暂代一职去掉,让她正式掌管城防军,又在朝上提出要招兵,逐步淘换现有兵员。徐鹤鸣手里查了大半的进度,正好人犯进了诏狱,她和柳云庭早点把事情做完,也算是结束了。
至于谢灵妙则被裴钰委以重任,她功劳不显,为了找理由给其升官,必须得多安排事情,做出成绩后,他也有理由提拔。恰好眼下杂事众多,之前是私下里安排,虽然近臣们知道自己的重视,还是要在大朝会上再说一遍,让他们知道,谢灵妙背后有靠山撑腰,她干活才会方便。
调查取证处理三家叛乱的后续卷宗问题,都交给谢灵妙。为了方便,裴钰特意和柳云庭打了个招呼,让她们俩搞好配合。
41/134 首页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