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之后直接就拒绝了女儿的三次求见!】
说到这里,陈曦真情实感的说:【我真的很奇怪,自己生的女儿自己不知道是什么性格吗?
她是不是那种不守妇道轻薄无行的人自己不清楚吗?
宁愿相信刁奴的话,也不相信自己的女儿,这种母亲估计脑子都点到脸上了。】
郑贵妃:“……”
她恶狠狠地说:“来人,将梁盈女杖毙!”
【公主是这样,驸马就更惨了。
他想要进宫跟皇帝告状,然后直接被赵进朝为首的一帮太监围住,一阵乱棍,驸马被打得头破血流,仓皇而逃。
驸马遭受如此大辱,当然不可能善罢甘休,所以不依不饶的继续申诉,
最终的结果“褫其蟒玉,送国学省愆三月。”
然后对皇室根本没有敬畏,辱骂公主欺上瞒下的梁盈女“仅取回另差而已”,
而殴打了驸马的太监们更是什么事儿都没有。
这点我还挺怀疑的,明朝的公主其实是这些管家婆和太监们吧?
这待遇,这信任程度,比自己亲生的还要亲生啊!
我看要不皇位直接传给他们也行呢。】
明朝的皇帝们:“……”
他们的脸色也很难看。
这种事情如果不知道还好,现在知道了,如果不生气是不可能的。
这些宦官和老宫女们也太过分了,不尊重公主也就算了,居然还能直接把人打的鼻青脸肿……
这真是天幕上说的没错了,根本没把皇家放在眼里啊!
于是除了少数几个被宦官把持的皇帝之外,其他还有权利的皇帝纷纷开始调查自己身边的伴伴和宫女。
总能抓出那么几个来杀鸡儆猴的。
【扯到了后面的地方了,我们继续来说回朱元璋。
一开始在打天下的时候,朱元璋的许多品行其实都没有显露出来,
但是在坐天下的时候,他的很多缺点就显露无疑了。
比如敏感多疑。
或许是因为自己过于卑微的出身,也或许是因为之前的朝代有着相权压制皇权的问题,朱元璋登基之后掌控欲就特别强。
明初中书省负责天下政务,其长官为左、右丞相,位高权重,丞相极易与皇帝发生矛盾。
朱元璋时尤其是胡惟庸当丞相之后权势最大,威胁皇权,且日益骄横,懈怠政事。】
【于是,在洪武十三年的时候,朱元璋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史称胡惟庸案的大屠杀。
他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颁布《昭示奸党录》,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已故的滕国公顾时的子孙等开国功臣。
后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究其党羽,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时称“胡狱”。】
胡惟庸甚是震惊的看着高坐的帝王,其他被提及的人也甚是惶惶。
他们简直难以相信,朱元璋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自古以来帝王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不在少数,他们为人臣子的虽然不想,却也不是没有这个觉悟。
可是能株连如此之大的,便是汉武帝时期也是少有!
皇帝怎能如此?
朱元璋心中懊恼陈曦居然会把这事说得这么明白,但是他也知道,目前他是不能直接开始骂的。
起码在这一点上不能。
他冷静片刻道:“若是你们不党附,没有其他的心思,朕自然不会对你们动手。”
这话真的一点说服力都没有啊陛下……
朝臣们心中苦涩嘀咕,不过表面上还要感念一下陛下慈悲为怀。
这一场谁也不相信的戏,双方还都得演下去。
【不过也正是因为朱元璋的低微出身,导致他遭受过普通百姓都会遭受的罪。
所以在一些政策上,朱元璋其实很看重百姓的想法。
比如他上位之后,便实行发展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
在外地州县官进京的时候,朱元璋便对他们说:“天下初定,老百姓财力困乏,像刚会飞的鸟,不可拔它的羽毛;如同新栽的树,不可动摇它的根,重要的是休养生息”。
他还鼓励开垦荒地,下令北方郡县荒芜田地,不限亩数,全部免三年租税;
把人多地少地区的农民迁往地广人稀的地区;
对于垦荒者,由政府供给耕牛、农具和种子;
并规定免税三年,所垦之地归垦荒者所有;
还规定,农民有田五至十亩的,必须栽种桑、棉、麻各半亩,有田十亩以上者加倍种植等。
种花自古以来便是以农为本,而农民最重要的便是田地,开荒垦地便是给了农民最重要的东西。
朱元璋的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农民垦荒的积极性。】
【除了民屯外,明初还有军屯和商屯。
军屯由卫所管理,官府提供耕牛和农具。
明军士屯守比例是:边地军队三分守城,七分屯田;
内地军队二分守城,八分屯田,至此军粮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
商屯是指商人在边境雇人屯田,就地交粮,省去了贩运费用,获利更丰。
商屯的实行,解决了军粮问题,同时也开发了边疆。】
嬴政微微点头:“记下来了吗?”
这些策略倒是也可以用在长城军团那里,如果那边能够自给自足,倒是省了不少事情。
李斯道:“陛下,已经记下来了,回头臣就整理一个具体的办法,让长城军团那边用上。
除此之外,百越那边的军队也可以如此。”
嬴政满意的看着李斯。
虽然这货在他死后的表现不佳,不过现在也在努力弥补了。
像之前那样的大富大贵倒是不可能了,可其他基本的福利还是可以给李斯的家人安排一下的。
他本人就算了,让他努力工作来偿还罪孽吧。
刘彻若有所思:“朕觉得边境那些士兵也可以这么搞。仲卿,你觉得有可行性吗?”
此事霍去病可能还不太理解,毕竟他年纪还小,尚且没有上过战场,到底还是已经有过许多经验的卫青更加老到一些。
卫青沉吟片刻:“臣以为可行,只不过如何处理,还是要多考虑考虑,一味参考后人的做法,并不是完全适合大汉的。”
刘彻点头:“仲卿说的有理,那就由你和大司农共同制定一个法子,没问题吧?”
大司农出列,和卫青同道:“诺!”
李世民也若有所思起来。
看来血缘关系也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倒是也可以考虑让自己的儿子也前往边关去戍边屯田。
一来可以避免那些和皇位无缘的皇子们有其他的心思,远离长安可以让他们歇了夺位的心思;
二来也可以巩固大唐的统治,就算是日后再有像那个女皇一样的事情发生,他的子孙也不至于坐以待毙。
只是如果掌控不好,那日后晋朝的八王之乱就是他们日后的结果了。
武则天和李世民其实是有着同样想法的。
只是李世民还有些挑的,武则天……
她根本挑不起来!
儿子死的就剩下了俩,女儿也就一个。
倒是可以指望孙子辈的,但是和她亲近的却也没有……
头大啊。
武则天揉了揉眉心。
朱元璋扬起了下巴,骄傲的说:“果然是朕!”
朱标趁机道:“父皇英明!不过父皇既然能对百姓如此宽容,对大臣们也可以适当放宽一些吧……”
朱元璋:“……”
害,这个儿子!
也就是他宠着罢了!
“看在标儿的面子上,朕考虑考虑吧。”
说完,朱元璋还看向了大臣们:“听到了吗?是太子给你们求情了啊!以后都皮紧点,少干什么贪污腐败的事情,不然朕还是会将你们扒皮萱草的!”
大臣们一个哆嗦:“陛下英明,太子英明!”
朱元璋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嗯,这群人还算上道。
第181章 第一百八十一个老祖宗很骄傲
【除此之外, 因为朱元璋出身贫苦,那就多了一个一般开国皇帝不会受到的待遇:
被贪官污吏敲诈勒索。】
本来开国皇帝们听到前面的时候还有点不服气,不就是个普通开国皇帝嘛, 谁没开过似的?
但是听到后面又都心服口服了。
嗯,他们一般都是官宦子弟, 二代出身,还真没受过这个罪。
甚至于他们都有可能是敲诈勒索的那个人。
【再加上元朝的时候政治混乱,为了能够正本清源, 朱元璋决定以猛治国。
他登基之后,便在全国掀起了“反贪官”运动,矛头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贪官污吏。
首先, 对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的官员格杀勿论。
从地方县、府到中央六部和中书省,只要是贪污,不管涉及到谁, 哪怕是皇亲国戚, 也决不心慈手软, 一查到底。
其次,明初的中书省下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中, 由于大量留用元朝的旧官吏,以及一些造反起家的功臣。
他们有恃无恐贪赃枉法,朱元璋也没有丝毫手软,对这些官员进行惩处。】
【还算是有魄力。】嬴稷点点头。
【……应该是有魄力的过头了。
在处罚的时候, 朱元璋用的是残酷刑法, 采取“剥皮揎草”、挑筋、断指、断手、削膝盖等酷刑。
这种举措震慑了一批官员,使他们行为大为收敛。】
【……“剥皮揎草”是什么?】
【是明朝法律《大诰》中的一种酷刑, 就是把人皮完整剥下来,做成袋状, 在里面填充稻草后悬挂示众。
此刑罚的适用范围是贪腐官员,将剥下的人皮制成鼓或者填入稻草制成人皮稻草人立于衙门门口或者当地土地庙的门口,用以警告继任官员,切勿贪赃枉法。
当然,也有个说法是朱元璋并没有真正的用过“剥皮揎草”这样的酷刑,
而是海瑞在上疏中提到“因举太祖法剥皮囊草……谓今当用此惩贪”,才会有说朱元璋是个扒皮狂魔的说法流传出来。
再加上作为皇帝,尤其是开国皇帝,有点什么就会被无限放大。
比如说朱元璋的长相,在之后满清的时候已经变成了“额高眼细,鼻凹唇宽,耳朵虽然小却很厚,颊骨凸出但下巴硕大”的丑陋形象了。
虽然我们后人已经不知道朱元璋长什么样子,但是画像上那种基本上是人长不出来的吧……】
朱元璋:“???”
老朱他虽然不是什么潘安宋玉一般的美男子,可也是仪表堂堂吧?
不然怎么配他们家貌美如花的马大妹子?
这满清到底是哪儿?趁着现在老朱还能打,赶紧替子孙斩草除根了。
至于后人造谣他扒皮萱草这件事,朱元璋反而倒是觉得没什么。
虽然自己没有真的做过这个事,但是有这个机会的话,他也不会真的不做。
【当然,这也并不代表朱元璋对贪官污吏的态度就和蔼了。
他确实很喜欢实行“法外之法”,不按照法律的规定加重处罚,
时的官员就算是贪污得不多,也会被处死:比如建昌县知县,接受四百贯钞,凌迟处死;
开州知州贪赃害民,地方耆老百姓赴京告发他,他让手下在途中将告状的百姓抓回去关押致死,事发,被处以枭令示众;
德安县县丞,收受下面里长送的罗、绢、布共十匹,钞八十贯,知府前往抓他,他居然还拿一把铁叉拒捕,被凌迟处死;
莱阳县丞收赃一百贯,凌迟处死。】
【朱元璋对自己培养的官员,也决不姑息迁就。
为了培养和提拔新力量,朱元璋专门成立了培养人才的国子监,为没有入仕的年轻读书人提供升迁机会。
他对这些新科进士和监生厚爱有加,还经常教育他们要尽忠至公,不为私利所动。
朱元璋还制定了整肃贪污的纲领《大诰》和《醒贪简要录》。
《大诰》一书是他亲自审讯和判决的一些贪污案例成果的记录,书中还阐述他对贪官态度、办案方法和处置手段等内容。
朱元璋下令全国广泛宣传这本书,还叫人节选抄录贴在路边显眼处和凉亭内,让官员读后自律,让百姓学后对付贪官。】
【而且朱元璋还允许民间百姓上访。
明朝允许百姓扭送不法官吏,如果官吏在征收税粮以及摊派差役作弊曲法,百姓可以向上级官吏举报,也可以直接扭送。
不仅如此,对于应当接访而没有接访处理的上级官员,亦要依法论处。
此外,朱元璋在午门外特设“鸣冤鼓”,民间百姓若有冤情在地方讨不回公道,可上京击鼓直接告御状。
134/203 首页 上一页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