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赵匡胤黄袍加身就怕自己手下的武将也这么干一样,朱棣是藩王造反起家,他也怕其他藩王们会继续自己这个路子,也这么起家。
所以虽然朱棣即位伊始,恢复了诸王的王爵,还对他们大加封赏,
如赐谷王朱橞钞十万锭、赐周王朱橚钞八万锭、赐齐王朱榑二万锭、赐辽王朱植钞二万锭等等,
但是另一方面,朱棣也严密注视着藩王的动向,进一步便着手削藩。】
【这个时候朱棣也要感谢一下自己的好侄儿朱允炆了,有他珠玉在前,朱棣自然知道,太过激进的削藩手段并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反而后患无穷。
所以朱棣的手段相对会温和很多,其中较强有力的措施有三:迁徙边疆要地的藩王于内地,削夺藩王的护卫,废黜藩王为庶人。
他将宁王朱权的封地由大宁迁往南昌,谷王朱橞由宣府重镇迁到长沙,辽王朱植由广宁重镇迁到内地荆州,韩王朱松封地由开原迁到平凉。
与此同时,代王、岷王、辽王及朱棣同母弟周王的护卫均被削夺,使其军权不足与朝廷相抗。
虽然和之前大权在握的时候差了很多,但是好歹命是保住了,藩王的头衔也在,荣华富贵是有的。】
【齐王朱榑、谷王朱橞就比较惨了,直接被朱棣废为庶人。
其中齐王朱榑在朱允炆时期就被废为庶人了,是朱棣恢复了他的旧封,
但他恶性不改,“阴蓄刺客,招异人术士为诅咒,辄用护卫兵守青州城,并城筑苑墙断往来,守更不登城夜巡。”
后被人告发,朱棣将他召回京师,朝臣有人弹劾他的罪过,齐王却当廷蛮横道:
“奸臣喋喋,又欲效建文时耶!会尽斩此辈。”
那这不是在朱棣的雷点上蹦迪吗?
给你好好当藩王的机会你不要,还真以为这四哥是什么善茬?
于是朱棣断然将其禁锢于南京,革去三护卫,将他及其子孙都废为庶人。
至于谷王朱橞则是起初被迁往内地,常因有金川门迎降之功而自傲,
永乐十五年,由于他阴谋打建文帝的旗号谋反,被废为庶人。
其他老老实实的藩王,基本都能得到善终了。】
刘彻失望的摇了摇头:“还是不够狠啊,要那么多宗室养着做什么?”
虽然姓朱,但又不是真的猪,不能杀来吃。
只是给国家财政罢了。
桑弘羊这个时候是无比感激自己遇到的皇帝是刘彻,而不是朱棣。
他几乎不敢想,一个皇帝养那么多宗室会是多么大的一笔支出啊!
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啊那些明朝的皇帝们,怎么财政大臣的命就不是命是吧!
要么说还得是他们陛下呢,这推恩令玩起来可真是没有藩王们什么事了。
连带着他看提出推恩令的主父偃都顺眼了几分呢。
倒是除了明朝之外的藩王们都眼热的看着朱世珍,巴不得自己是去明朝当藩王呢。
这可比在他们现在时不时提心吊胆什么时候要削藩舒服多了。
朱元璋看朱棣倒是顺眼了不少:“你小子倒是还知道兄友弟恭的。”
也不是完全都给弄死,多少给自己的兄弟们留了条活路,这就让朱元璋很满意了。
至于那两个不知足的,被削藩也是活该。
而且朱棣好歹还给他们留了条命呢,荣华富贵听起来也没少,起码比朱标那儿子强多了。
朱棣恭敬的说:“父皇自幼教导,儿臣不敢忘。”
【在军事上,朱棣也没有放松。
他是由掌握军权而夺得皇权,深知军兵的重要。
尤其是京师的军兵,更是皇权的重要支柱。
朱元璋时期,京师设有京军,是最精锐的兵力。
据洪武四年统计,共有二十万七千八百余人。
但其中精锐,据说只有七八万人。
京军分编四十八卫,由五军都督府统领教练。
朱棣为加强京军,在京师组建三大营。】
【其一是“五军营”,即原由五军都督府教练的军兵,分为步兵与骑兵两个兵种,包括京师卫所军和各地抽调来京的班军。
其二是“三千营”,由边境少数民族即所谓“边外降丁”组成,主要是骑兵。原来只作为仪仗,后来主要用于巡哨。
其三是“神机营”,用火器装备起来的步兵军团。据说当时采用安南神机枪的制造方法,制成神机枪和神机炮两种火器,炮利于守,枪利于战。神机营成为作战力较强的机械兵种。】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元璋还蛮开心的,毕竟自己的儿子想得周到,那都是给他们大明留下的根本。
但是很快他就不开心了。
【三大营都设有“提督内臣”或“坐营内臣”,另有武臣及坐营官、司官、把总。神机营还设有“监枪内臣”。
京军三大营兵多用于朝廷的重大军事行动,平时捍卫京师。
这些内臣,也就是宦官。
虽然朱元璋想了很多办法来防止宦官干政,但是也架不住这皇帝硬要捧啊!】
陈曦表情疑惑:【其实我也不是很懂,这各朝各代宦官专政的前车之鉴可谓是车载斗量,
怎么就总有皇帝觉得自己是那个特别的,怎么用都没事呢?
就算是你用起来没事,你怎么知道你的后人也能跟你一样呢?】
朱棣:“……”
朱元璋勃然大怒:“老四!!!”
朱标:“……”行了,又是他要出场的时候了。
【当然了,朱棣对宦官们的重用还不止于此,这个我们一会儿再说。
现在继续说他军事上的事情。
除了对京师的防备做了改善,朱棣还对北部边防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和改造,
不仅使边防指挥系统和沿边兵力部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使北部边防的攻防组合得到改善。
在此基础上,以京军为后盾的分地防御的边防格局初步形成。
毕竟这次的京师可是在北京呢。】
【还有在永乐初年,朱棣遣在宫中担任亲卫的义子安定王后裔脱脱空降哈密,设哈密卫,
以畏兀儿马哈麻火者为指挥,辜思诚、哈只马哈麻为经历,周安为忠顺王长史、刘行为纪善。
永乐五年的时候还发生过一次作乱,朱棣敕宋晟以兵五百或一千,选才能之将率领,赴之。
基本上算是将哈密纳入了版图。】
第196章 第一百九十六个老祖宗很骄傲
【对于大明的老敌人, 倭寇,朱棣也是有所防备的。
永乐九年三月,朝廷任命刘江为辽东总兵官, 负责辽东防务。
永乐十四年十二月,于旅顺口、望海埚、左眼、右眼、西沙洲、三手山、山头等地修建烽台七座, 派兵防守,以防倭寇。
永乐十七年六月十五日,在望海埚发生战争, 此战总计杀死倭寇742名,生擒857名。
刘江令用50辆大车载运俘虏,胜利地结束了望海埚战斗。
值得一提的是, 倭寇所属的日本,是朱元璋定下的不征之国。】
【这个我刚刚忘了提了,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说:四方诸夷, 皆限山隔海, 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 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 则彼为不祥。
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
吾恐後世子孙,倚中国富强, 贪一时战功, 无故兴兵,致伤人命, 切记不可。
但胡戎与西北边境,互相密迩, 累世战争,必选将练兵,时谨备之。
最后朱元璋是将朝鲜、日本、安南、真腊、暹罗、占城、苏门答腊、爪哇、湓亨、白花、三佛齐、渤泥等国列为“不征之国”。】
朱元璋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返回来提这个问题,他觉得自己的决定没有任何问题啊!
这个规矩定的多么大度,多么有大国风范!
看看以前那些皇帝们,都把周边各国当成是敌人,搞得僵硬的。
但是他呢?
将周边各国列为了不征之国,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周边的安宁。
【对新生的明朝来说,稳定了国家的外围环境,创造了国内恢复经济发展良好的氛围。
但是对于后续未来的明朝,乃至于取代明朝的清朝来说,这条政策是遗患无穷的。
因为这个不征之国不仅仅是不征,还和海禁政策是捆绑在一起的呢。】
不征之国众人还没什么感觉,但是海禁这件事情陈曦是说过了的,对后世有多么大的危害他们是知道的。
既然能跟海禁捆绑在一起,那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而且这里的皇帝祖先们,那子孙们一个个都是开疆拓土的呀!
尤其是基本奠定了后世种花版图的汉朝,那基本上就是一出门随随便便就是灭国的成就了。
对于他们来说,“不征之国”这个概念就是个不可取的概念!
【朱元璋总觉得,在这些海外蛮荒之地,攻打一次拿过来的战利品可能都不够他们大明出兵一次的军费的。
而且拿下了新的地盘,原本的土著就变成了大明的子民,朱元璋还得管他们的吃喝,这就变成了一桩赔本的买卖。
蛮夷之人不可教化,他们不守法度只凭本能行事,拿过来也不好管理,还不如放任他们自生自灭。】
朱元璋觉得自己没有问题,不光没有问题,还真是太睿智了。
这完全就是用最小的代价来获得最大的权利啊!
多好!
朱元璋觉得自己实在是太睿智了。
【但是说实话,朱元璋被后人诟病的滥杀开国功臣,对后代的遗毒其实都没有这个“不征之国”深刻。】
原本正洋洋得意的朱元璋:“???”
不是,什么意思,滥杀开国功臣他认了,他现在还真是看很多功臣都不那么顺眼,总觉得他们会因为自恃有功然后造反。
历史上这些事情还少吗?
他大开杀戒也不是什么大事吧?
不过之前被陈曦提过之后,朱元璋面对那些老兄弟们谴责的视线多少还是有点心虚的。
若是说他这件事做错了,朱元璋也认!
为了大明江山的稳固,他做点错事,被后世指指点点一下,也没什么大不了。
他牺牲就是了!
但是现在说他定下的“不征之国”对后世贻害无穷,他不能接受!
【自古以来,除了宋朝之外,其实是很少有皇帝觉得自己地盘大了子民多了不好的。】
宋朝皇帝们:“……”
不,我们其实也是想要开疆拓土的,是周边各国……
算了,好像没什么资格说话的样子。
【朱元璋是少数觉得,周边的各国都是蛮荒之地,化外之民,不值得下力气的。
当然其中也有几个国家并非是他看不上,就比如日本吧,也就是倭寇那边,他打了两回,使者都让人家杀了都没打到。
然后面对日本的狂妄气焰,朱元璋也并没有说有什么强势的行为,
反而就是海禁了,知道的是朱元璋爱惜兵力,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朱元璋怕了日本呢。】
朱元璋:“……”
他脸色难看的要命。
哪怕是陈曦说的好像是在夸赞他爱惜兵力,可是那语气里的意思,根本还是在说他好像是怕了日本似的。
他哪有怂???
不就是日本吗?
他朱元璋从南统一到北的时候,还没怕过谁呢!
【在开创大明基业的时候,朱元璋也是一个南征北战,从血与火之中走出来的人。
可以说是战争成就了朱元璋。
但是在立国之后,朱元璋便成了一个谨慎用兵的人。
他曾经与将领们讨论兵政时这么说:“国家用兵,犹如医生用药。
开了大堆的药,目的是要治病,不能没什么病就吃吃药,那可要吃坏的!
治国也如此,国家不太平,用兵来勘定祸乱。
等天下太平了,只需整修甲兵,操练士卒,备作国防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家应该要知道:用兵能消除祸乱,但也能招致祸乱,倘若恃富逞强,好大喜功,惹是生非,就会结怨挑衅,这不恰恰招惹了祸乱!
正如医生乱开瞑眩之药,强迫无病之人服用,虽然不至于造成身体残疾或送命,但足以大伤元气!
所以为国当政者应该常讲军事,但千万不能穷兵黩武!”】
【但是谨慎用兵不是不用兵,在这事上朱元璋多少有点矫枉过正了。
该打的东西是一定要打的,你不打对方不会认为你是仁慈,只会认为你好欺负罢了。
而且,朱元璋恐怕不清楚我们后人多么感谢先人打下了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上面长出的所有好吃的,没有一样是我们要浪费的!】
陈曦说的激动的时候,就差没有把口水流下来了。
要知道,爱吃可是种花人的天性啊,为什么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他们寸土不能放弃?谁知道被放弃的那一寸土地上会不会长出来什么好吃的啊!
146/203 首页 上一页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