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神志清醒的皇帝们:“……”
不是,这朱祁镇是傻逼吗?
大部分皇帝都是经历过良好的教育的,就算是再生气,也会保持基本的教养。
但是这个时候都忍不住在心里暗暗骂了一句。
这个时候他们心中的想法其实和在听靖康之耻的时候差不多了,这皇帝脑子有病吧?
如果单纯的是复辟的话,那其实成王败寇,没什么好说的。
而且本来这个皇位就是朱祁镇的,就算是朱祁镇真的复辟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就是属于人家的皇位,就算是一时丢了再找回来也算得上是名正言顺。
虽然会被人看不起骂一骂,但是无所谓了。
可是这于谦是什么人啊?
刚刚陈曦说得清楚,虽然关键时刻是朱祁钰压住了众人不能南迁,但是也是于谦站出来,指挥北京攻防战,才能保住京城不被陷落。
才让大明不至于成为第二个北宋!
就算是他效忠了朱祁钰一阵,也只能说于谦是个忠君爱国的人,而且还是挽狂澜于既倒的。
这样的人,就算是不重用,也应该给他一个安乐的晚年吧?
直接把人逮捕了是什么操作哦?
【他脑子有病吧?】嬴稷直接开骂了,【这于谦是什么人?
这不是大明的功臣吗?
直接拘禁了,什么脑子能想出来这种昏招啊!】
【他们不光逮捕了于谦,还诬陷于谦等和黄竑制造不轨言论,策划迎接册立襄王之子。
石亨等拿定这个说法,唆使科道官上奏。
都御史萧维祯审判定罪,坐以谋反,判处死刑。
王文忍受不了这种诬陷,急于争辩,于谦笑着说:
“这是石亨他们的意思罢了,分辩有什么用处?”
奏疏上呈后,朱祁镇还装模作样说:“谦实有功。”
但是在徐有贞进言说:“不杀于谦,复辟这件事就成了出师无名。”
然后朱祁镇就立马同意了。】
众人:【……】
李昞无语道:【这人的底线还真是随时可以变换啊。】
刘煓:【不如说他是没有底线。】
朱祁钰看着一直赞成让他把朱祁镇接回来的于谦,问了一句:“于卿,你后悔吗?”
于谦神色复杂,但是长叹一声后道:“陛下,臣心情虽然复杂,但是并不后悔。
当时的臣也只是做了一个臣子应该做的事情,我大明的皇帝,绝不能在瓦剌手中!”
朱祁钰得到这个答案也并不算太意外。
“但是,臣后悔的是……”于谦没说完,他意识到自己这个话说出来是有点大逆不道了。
“呵。”朱祁钰冷笑一声,“于卿放心,朕知道你的意思,朕不会让你失望的。”
【是的,朱祁镇的底线远远比人们想象的低。
他干的事还多着呢。
正月二十一日,朱祁镇下诏,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后,
在正月二十三日,就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
就在这座他曾拼死保卫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后的结局一一斩决!
这个速度,是生怕有人为于谦喊冤,是生怕有人来救于谦一命啊!
即便如此,朱祁镇尤嫌不够,遂溪的教谕吾豫说于谦的罪应该灭族,于谦所推荐的各文武大臣都应该处死。
刑部坚持原判这才停止了,千户白琦又请求写上他的罪行,刻板印刷在全国公布。】
【但是于谦为人如何,别人不清楚,北京城的百姓是最清楚的。
当年若不是于谦,北京早已经沦为第二个汴京,北京城的百姓也将成为瓦剌的俘虏和战利品了。
所以在于谦被杀的时候,北京城的百姓哭声一片。
而于谦的家产,朱祁镇也并不放过,直接判了抄家。
不过很可惜,并没有抄出来什么。
因为于谦实在是个太完美的臣子了。】
【这句话其实并不是夸张,说实话,如果朱元璋能遇到于谦,估计会感动的哭出来。
因为于谦自从土木之变以后,发誓与瓦剌不共戴天,甚至经常住在值班的地方,不回家。
生活清苦,可见一斑。
朱祁钰听说他的衣服、用具过于简单,下诏令宫中造了赐给他,所赐东西甚至连醋菜都有了。
又亲自到万岁山,砍竹取汁赐给他。
一般的臣子在这般被君王宠溺之下,多半都会盆满钵满。】
朱元璋微微点头。
官员们想要敛财那真的是十分容易了,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对贪腐的官员大下狠手的原因了。
【朱祁镇下令抄于谦的家,估计也是想要充盈一下自己的国库。
但是让他意外的是,于谦的家里面,根本没有多余的钱财。
他的正屋关锁得严严实实,打开来看,只有朱祁钰赐给的蟒袍、剑器。
于谦死的那天,阴云密布,全国的人都认为他是冤枉的。
有一个叫朵儿的指挥,本来出自曹吉祥的部下,他把酒泼在于谦死的地方,恸哭。
曹吉祥发怒,鞭打他,但第二天,他还是照样泼酒在地表示祭奠。
都督同知陈逵被于谦的忠义感动,收敛了他的尸体。
过了一年,于谦的养子于康才将其归葬于杭州西湖南面的三台山麓。】
朱元璋愣了。
这样一个忠臣,能臣,居然还是个如此清廉的臣子!
“朱祁镇,该死啊……”朱元璋咬牙切齿,几乎恨不得冲上去把自己这个子孙给亲自扒皮。
为什么他们老朱家会有这样的人出现?他脑子有病吗?
【朱祁镇冤杀于谦,难道真的仅仅是杀掉了自己的政敌吗?
那必然不是的。
于谦之死,看似仅仅是死了一个忠臣,死了一个能臣,死了一个两袖清风的好官。
但实际上,他的死,是为大明敲响了丧钟。】
陈曦叹了口气:【和张居正一样,他的死,决定了大明的气数将尽。】
在朱祁镇之前的朱家皇帝们听了这话立马都急了,但是这之前的皇帝们基本也都有脑子。
在陈曦说完之后,他们很快也反应了过来。
跌坐在龙椅上,一阵苦笑。
是啊,有这样的皇帝,到底谁还会对明朝尽忠呢?
没有直接去降了瓦剌,也不过是因为瓦剌那边更不好罢了。
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个道理,在古代的时候是人人都认可的,明朝还和瓦剌有着血海深仇。
朱祁镇啊朱祁镇……
朱瞻基这个离得最近的,已经在想要怎么样赐死这个儿子了。
第229章 第二百二十九个老祖宗很骄傲
陈曦说的很严重的样子, 让朱世珍很不满。
就算他对这个后代也是十分不满,但是那是他不满,并不是对大明不满。
大明这么好, 是他儿子辛辛苦苦创立的王朝,怎么能说没就没了呢?
所以朱世珍不满的说:【陈姑娘这话说的, 就算是冤死一个大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吧?
前面你不是也说了,好多皇帝也杀了很多大臣呢。
他们怎么就没有把王朝给弄死。】
陈曦摇摇头:【因为于谦, 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忠臣。
他是救大明王朝于危难,挽狂澜于既倒的人。
当然,如果单纯是因为如此的话, 无论是百姓还是文人还是武将,对朱祁镇一人心寒,还不至于波及整个大明。
而这个时候朱祁镇除了杀于谦还做了什么呢?】
嬴稷不知道猜到了什么, 脸色一变:【不是, 他真能做出来那么禽兽的事情吗?】
虽然不知道嬴稷猜到了什么, 但是看嬴稷的表情那也一定不是什么好的事情。
【可能比你想象的要更加禽兽。
前面我们说了,朱祁镇身边的那个太监王振。
可以说, 土木堡之变朱祁镇居功甚伟,王振也是不能落下的。
这俩缺一不可,都是应该钉死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人。
在土木堡之变的时候,无论是什么原因王振死了。
而北京保卫战之所以能打赢, 那跟王振死了和朱祁镇被俘真的脱不了干系。
在这点上, 明朝众人确实得给也先磕一个。
其中磕的最响亮的那自然是朱祁镇了,他可能没有真的跪下去,
不过他给也先立了个庙。】
朱元璋、朱棣、朱瞻基这三个都御驾亲征过得皇帝眼前一黑。
什么玩意儿?他给谁立庙再说一遍?
【还有王振,即便在所有人眼中, 王振都是一个恶人,足以千刀万剐万劫不复的恶人,
可是在朱祁镇眼中,这始终是他最好的先生。】
【……】嬴稷脑子有些不够转了。
【不是,他脑子有病吗?】赢子楚也很茫然。
【可能吧。
他不光为也先立庙,也为王振立碑,将朱祁钰和于谦辛辛苦苦挽回的局面一夜之间带回了解放前。
拥立他复辟的石亨、曹吉祥、徐有贞三人,也终于如愿以偿,皆一一封官进爵。
至于和于谦一同舍生忘死努力将大明江山一并挽回,在危难之际登上皇位的朱祁钰,
那下场也就更不怎么样了。】
【天顺元年二月初一,朱祁镇废朱祁钰为郕王,不顾其病体将其软禁到西内永安宫。
相传朱祁镇复辟后两三天,在朝堂之上曾对大臣们说,弟弟的病好多了,可以吃粥了。
当然,你也不知道他的意思是朱祁钰回光返照吃最后一顿饭了,
还是说朱祁钰已经逐渐好起来了,今天能吃粥,明天就能下床了。
大臣们也不敢搭话。
二月十九日,朱祁钰薨逝,享年三十岁,死因不明,一说为被人杀害。
和朱祁镇比能比出去十条街可以称之为一代明君的朱祁钰,就这么英年早逝了。】
【当然,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
这人并非什么皇亲国戚,也不是什么千古名臣。
他只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普通的,抗击瓦剌的将军罢了。
这个人便是范广。
范广在朱祁镇时期已经积功升为辽东都指挥佥事。
土木之变后,以于谦举荐擢署都督佥事,充左副总兵。
在瓦刺军犯京师的时候,范广受于谦命与石亨等设伏德胜门,发火器攻敌,当先跃马陷阵,一举退敌。
然后范广追击至紫荆关,再败瓦剌军,以功实授总兵职。
随即升都督同知,出守怀来。
且不说范广能力如何,就看这些内容也该知道,范广和瓦剌是如何势不两立了吧?】
众老祖宗们点头,尤其是李昞,他身为将军更是明白这种情况如何。
【是的,如此情况,那可真是血海深仇啊。】李昞道,【不过姑娘为何这么说?】
【因为接下来,朱祁镇做了一件禽兽不如的事情来!
天顺元年,时任团营副将的范广因之前多次协助于谦整顿军队里的“腐败问题”,得罪了石亨,
被诬陷下狱,以党附于谦、谋立外藩罪被杀。
如果仅仅是在这里的话,那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冤杀功臣的案子罢了。
虽然这事也是值得一骂的,但是历史过程如此漫长,死在党争、死在站错队伍上的功臣们实在是太多了。
范广实在是排不上号的。】
【那为什么陈姑娘会格外提到这个人呢?】
【因为在范广死后,朱祁镇将范广的妻儿赏赐给投降的瓦剌人为奴!
这和将白起的妻儿送给赵国,将卫青霍去病的家人送去匈奴,将李靖的后人送给突厥人有什么区别?
杀人还诛心,这种行为简直是世界上最不要脸的畜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能做出来。
而真正做出来的人,居然是大明的皇帝!
他接受过完备的教育,出生便是皇子,
和自己泥腿子出身的祖先朱元璋那是大大不同!
可是就连朱元璋都做不出来将胡惟庸的后人丢到蒙古人那边的事情,朱祁镇恰恰做出来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所有人都愣了。
甚至包括朱世珍。
他虽然是个老农民,什么都不懂,一辈子为土地生为土地死,甚至最后都是饿死在这片土地上的。
但是他也懂什么叫做民族仇恨。
他尤其是知道什么叫民族仇恨的。
这种事情,确实是他们这种泥腿子都干不出来的缺德事。
如果不是自己家的人的话,朱世珍那是要骂一句“干这种缺德事生了儿子没□□”的话的。
172/203 首页 上一页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