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那位老夫人的这个消息,韩凛忍不住的叹了一口气,信中虽然没有提起老夫人去世的原因,但是他大概还是猜到了。想到那位慈祥的老太太,还有半生戎马的老国公爷,两个老人先前后送走了一双儿女,而后又失去了疼爱的外孙,也难怪老夫人承受不住打击去世了。
若非他皇兄去世,也不会打击到老人离开人世。
回想起老国公爷离京之前对他说过的那句话,韩凛还真的有点担心会应验了。看来,迁都的事情还是得提前一些才行,不然他还真的担心他们君臣之间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
信的末尾青年还告诉他,他人如今还在燕北那边,那边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的,可能好稍晚一个月才会启程回京。
所以,那是什么时候才回来了?
看完了信之后,韩凛把信放在桌子上,对送信回来的人说道:“嗯,朕知道了。你下去休息一会,等朕这边写好了信,你再送去给秋白。”
“是,陛下。”沈新应了一声,就跟领他出去的小太监往外出去了。
老国公夫人死的这个事情,他们朝廷不能没有表示,最起码的关心和问候还是得有一句的。
想了想韩凛就让人去通知六部尚书进宫来一趟。
等到几个老员工赶来宫里,他就跟几个老员工说了老国公夫人去世的事情。
在征得几个老员工的意见之后,韩凛就让秘书长写一封表示他这个皇帝和朝廷对老国公夫人去世的悼念,还有表达朝廷对国公府和老国公的问候的诏书。
老国公夫人去世的时候都已经是一品的国公夫人了,所以往上已经没有再封的了。而国公府那边更是如此,国公爷已经是一品的护国公了,再往上封,除非他这个皇帝把皇位让给老国公来坐,否则也没有再往上封的可能了。
所以身份上再封是不太可能的了,因此除了诏书之外,他这边还给国公府那边准备了不少的东西,里头就有不少补身体的药材。虽然知道国公府不差这些东西,但是他送的是他的心意,国公府有的是国公府有的。
另外还有一封他写给青年的信,也交给回来送信的人一并带去燕北给青年。
三日后,一支押送朝廷赏赐的东西和诏书的队伍从京城出发,去往忻州城。
第370章 大船回航
十月中旬,京城下了第一场雪。
到了十月底,工学和律学的两场大考都陆续结束了。这些被朝廷录取的考生大多进入了朝廷的衙署机构做事,律学生进入了刑部衙门下设的司法部做事;工学生则是进入了国家兵工作坊和国家机械作坊,从事兵器研究和机械研究的工作。
一旦进入国家兵工作坊和国家机械作坊的工作人员,以及他们的家人,从此都被秘密保护起来。另外,国家兵工作坊和国家机械作坊的地点并不在京城,而是远在燕北。
司法部则是在京城这里。司法部成立之后,一群专研律学的官员们就开始了一场关于新的律法的研究和谈论工作,并且一场从京城到地方的案件宗卷收集工作正式开始。
在收集和重审这些宗卷的时候,司法部的官员们发现了许多冤假错案,这些冤假错案上报给上一级之后,又从上一级批下来,要求对这些冤假错案进行重新调查和审理。这中间牵扯出一些收钱办事的官员,这些官员头顶上的乌纱帽注定就保不住的了。
当韩凛看到这些送上来的折子也是气得不行,“给朕查,这帮王八蛋,天子脚下都敢有这种草菅人命、栽赃嫁祸的事情发生!在京城之外岂不是他们就是王法了!”
“是,陛下。”裴元现在调去了司法部当部长,官也升了一级。虽然司法部是隶属于刑部的衙署,但是职权又独立于刑部之外的,因此他手上的之前并不比从前在刑部的时候小,反而是手底下能调用的权限和人员更大了。
并且,他这个司法部的部长是有直达天子的权利,也就是有什么问题他能越过上司来找天子禀报。
对自己是留在刑部衙门还是调到司法部去,裴元自己本人并没有太大的想法,只要天子需要他,让他到哪里去他就到哪里去,半点意见都没有。
实际上对京城内外那帮仗着背后有点关系就草菅人命,无视国法国规的人,他早就想动了。只是从前还要顾及他们背后的人,现在有了他们陛下下的命令之后,他就再也不用有所顾忌,可以按照国法国规来办那帮人了!
就在京城这里开始彻查封存许久的案件宗卷的时候,远航的船只在一个晴朗的清晨回航了。
***
“呜呜——”
长长的鸣笛声告诉顺港城外的士兵,他们是自己的船队。
听到外面传来的鸣笛声,在瞭望台上的士兵拿起了千里镜往远处看去,见到了长长的船队往他们这里驶来。通过千里镜,士兵也看到了船上的人员以及船上插着的旗帜。
“回来了!回来了!”在瞭望台上的士兵三步并作两步往下跑,一边跑一边喊,告诉下面的兄弟们,他们的大船回来了!
守城的小将得知这个消息,就抓住了一个小兵吩咐:“快,快去通知城主!”
“是是,小的这就去。”小兵得了命令就往外跑。
如今孙青当了顺港城的边防守卫主将,也就是这顺港城的城主,主管顺港城内外所有的事务。他这边得知了大船回航的消息,第一时间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在顺港城这里的主子。
“走吧,我们一起去看看。”傅秋白在顺港城这边待了这么久,除了安排好这边的事情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想等出航的大船回来。只是眼看着大雪快来了,若是大船还不回的话,怕是他只能先回京了。
不过好在大船回来的还算是及时,他人还在这里。
既然在这边,他们肯定是要出去迎接回来的大船以及跟大船出海大半年的将士和船员们了。
“是,属下也正准备去一趟码头。”孙青笑道。
于是他们这一行人往码头的方向匆匆赶去。
这个时候城里的百姓们也得知了远航的大船回来的消息,许多百姓都往码头的方向跑,这里有不少都是跟着大船出航的将士和船员们的父母和家人们。
造船坊这边也得知了大船回航的消息,严俊放下了手上的事情,喊了造船坊里的师傅们带上他们干活的工具往码头去集合。
“是是,我们这就来。”这些大师傅们也很关心他们造出来的船只在海上漂泊了半年之久,是不是全部都能完好回来。但是有一点他们可以肯定的,这些船只在外面用了这么久,船身和船内肯定都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毛病,他们要亲自去一趟检修这些船只。
得知大船回来了,一群大师傅们带上手底下的徒弟们,拿着维修船只的工具往码头赶去。
“回来了回来了!”
“我看见咱们的船队了!”
“……”
等在码头这里的众人看见一群大船出现在海平面的那一头,从一个小小的黑点,到慢慢的变大,来到他们的面前。他们看见了出航半年的大船回来了,那一艘艘的大船上有他们等待归家的人。
傅秋白站在码头这里,大风吹起了他的衣摆,他面带微笑的看着回航的大船。
孙青跟在他们主子的身边,见到这些大船回来了,他提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这些大船和船上的人员一走就是大半年,只是随着大船出航的时间越长,他这心里就是止不住的担心,担心这些船只在远航的路上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那些在船上的兄弟们是不是能平安回来。
这些船上都是他们的兄弟,也是这顺港城里许多父老乡亲们的子弟,和这顺港城里许多女人的夫君。一旦船只出了问题,这些船上的人员出了事,那就是许多家庭失去了儿子亲人的大事了。
这种种的担心,在见到他们的大船回来的时候,瞬间都消失不见了,只剩下满心的欢喜和高兴。
孙青还数了一下回来的船只,告诉他们主子:“殿下,我数了一下,我们出去的船只没少!”船只没少,就代表了船没有沉,船没有沉,就代表着他们的兄弟们都平安的回来了!
“嗯,这是好事。”傅秋白用眼睛扫了一眼到港的船只,还有后面没有进港的船只,知道孙青并没有数漏。
为了造这些大船,他们可是花了极大的人力和物力,可以说他们这些年来赚的钱全部都投在造船坊和这些大船,以及养水军上面去了。这些船失去一艘,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损失。
不过比起在造船上花的银子,傅秋白更在乎的是这些跟着大船出去的人员们是不是都平安回来了。银子没了可以再赚,但是人命若是没了,那是多少银子都换不回来的。
***
“是我们家大郎!”
“大郎……”
“二郎……”
“爹,阿娘……”
“阿秀……”
大船都还未靠岸,在岸边的老人就认出了在船上的儿子。
同样的,在大船上的青年们也认出了在岸上等待他们的亲人,这帮青年们对岸上喊他们的亲人摇手示意。这帮人出海大半年回来,一个个都晒成了黑炭一样。
大船一靠码头,横板刚一放下,顾荣就第一个从船上跳了下来,往站在最前面的主子和将军跑了过去,单膝跪下行礼道:“阿荣见过主子,见过将军。”
“快起来吧。”傅秋白两只手拉住顾荣,把他拉了起来。
孙青的脸上也带着笑,伸手去拍了顾荣的肩膀一下,笑道:“好小子,不错!”
“嘿嘿,阿荣幸不辱使命。我把兄弟们带出去,一个不少的把兄弟们都带回来了!”顾荣笑得露出一口大白牙,他们从外面捞了多少好东西回来先不说,把带出去的兄弟们都平安的带回来,这一点他顾荣做到了!
“嗯,辛苦你们了。”听到大家都平安回来,傅秋白笑着点了点头,对顾荣说道:“你们这一点做得很好。”
“孙青,你先安排人去把船上的东西抬下来,多喊几个账房过来,把这些东西都清点清楚和登记在册。回头这些东西折算成银两,拿出三成出来发给大家做奖金,剩余的再登记入库。”说再多也不过是空话,只有发到大家手上的银子才是最实际的。船上的那些东西都是这些远航的兄弟们用命去带回来的,傅秋白也没想过全部都收归他们自己的私库和朝廷所用,愿意拿出一部分出来分给这些兄弟们。
傅秋白的心里比谁都清楚一点,只有让这些跟着大船出去远航的人见到了实际的好处,日后才会有人愿意冒着危险跟着大船出航。他们这一趟远航不过是一个试水,日后必定会有第二趟和第三趟,无数趟的。
孙青一听他们主子愿意拿出三成出来作为奖金发给大家,也是有点惊讶,不过很快的就变成了替这些兄弟们高兴,“是,末将这就去安排。”
听到他们主子愿意拿出三成出来分给他们,顾荣的心里也是惊讶了一下。见他们城主都没说什么,他也就没有开口问什么了。
见他们将军要走,顾荣也跟着说道:“主子,属下也跟将军一块去处理船上的东西。这边的码头人多有些乱,您要不先回小楼那边去休息会儿,等我们这边处理好了再去跟您禀报?”
“你们去忙吧,我在这边站会儿,等会再走。”傅秋白并不急着走,只是让顾荣和孙青他们先去忙。
“是。”孙青和顾荣两人应了一声,就带着人往大船的方向去了。
第371章 带回金矿
他们出去了二十八艘船只,回来的也是二十八艘船只,每艘船上都载满了货物而归。
顾荣作为这一次带队的队长,他带着这帮兄弟们出去,也顺利的带着这帮兄弟们回来了。其实在他们远航的这一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他们也有遇到过困难和危险,不过好在他们都化险为夷,平安归来。
说起船上带回来的这些东西,他们那是说上八天八夜都说不完。
“城主,我带你去看一样东西!”顾荣兴匆匆的带着他们城主来看他们带回来的宝贝,他打开一只箱子,箱子里面装的是满满的宝石。
“城主你看!还有这些箱子里装的全部都是宝石!”顾荣指着一堆的箱子告诉他们城主,带着炫耀的意味问他们城主大人:“城主你知道我们用多少东西就换回来这么多宝石吗?”
“嗯?多少?”孙青拿起一颗宝石看了一眼,看着骄傲得跟一只开屏的大孔雀一样的顾荣,他也配合一下这小子想要炫耀的心意。
“就用了半船的布料,就换回来了这么多宝石!!”顾荣一脸求表扬。
孙青的心里也是惊讶了一下,不过他面上不显,点了点头,面无表情的夸奖这个尾巴都要翘上天去的小子:“嗯,不错。”
“还有还有!”顾荣又带着他们城主到隔壁一艘船上去,打开箱子给他们城主看。
这一次看到箱子里的东西,孙青的脸色都变了一下,“这是金矿?”
“对,这是金矿!我们在一个地方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金矿,他们那里的人都还不知道这些石头是什么东西。我们走的时候就带了几船回来,剩余的带不走的就留在了那里。而且啊,这些石头我们都没花东西换的,就是雇佣他们当地的人干活花了一点粮食和布匹而已。”一说到这个金矿的事情,孙青就开始了滔滔不绝,“当时要不是没有带炼矿的工具和师傅去,我们都想在那边练好再带回来了。”
“去那个地方的路线我们都画下来了,许多兄弟们都还记得那里的路怎么走。等明年我们再去一趟,带齐了工具和多带几个师傅过去,我们下次在那边炼成金子再带回来,也没那么占地方。”
其实出去找金矿这个事情,还是以前他们陛下还在顺港城的时候跟他们说的,让他们如果出去远航要带一些什么东西回来,比较值钱和有用。
这次他们除了带回来许多金矿和宝石这些比较值钱的东西之外,也带回来了许多植物和药物,还有当地一些可以食用的粮食的植株和种子。后面带回来的这些东西也是他们这一趟出航的任务。
“我们还找到了这种一根一根的果实。你说这是不是咱们陛下要找的番薯呢?”顾荣在一堆东西里头找到了一根一根的果实,“他们当地的人都吃这种根茎的。我试了一下,味道还不错,吃了可以果腹。”
224/310 首页 上一页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