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灾难求生快穿(穿越重生)——鸭爪,永远的神

时间:2024-09-24 08:25:32  作者:鸭爪,永远的神
  等到太阳彻底挂在高处。
  各大粮店都排满了人,粮食的价格也一路飞涨此时已经翻了一倍,可即便如此买粮的人也是不减反增加。
  本朝有规定,若家中无余粮可用纹银替代,但缴纳的银子则要比粮食的总价格多上许多,所有即使家中有钱的大户人家也更倾向于交粮。
  王永他们扛着买好的粮食准备回家,对于常年劳作的庄稼汉子,扛上百来斤的粮食不算大事。
  “老三,扛得住吗?”
  王汉看着王永心里有些担心,若是让三弟把腰闪着,没有十天半个月可是下不了床。
  虽然平日里兄弟三人有些小龌龊但总归是互相帮衬更多,更何况在两位兄长眼里,王永从没干过重活。
  “大哥,二哥,你就放心吧,扛不住我会叫你们。”
  只见王永扛着两袋粮食就像没事人走得极快,留下生后目瞪口呆的二人。
  王汉喃喃道:“好家伙,有这把力气还敢说自己身体弱不干活。”
  王忠非常赞同的点头:“这下娘可不能说我们欺负老三了。”
  这时候村里的劳动力都在田间干活,王家的屋子处在村口边缘,因此没人看见三人扛着大袋的粮食回家。
  李桂花让他们把粮食藏好,乘着王永搬东西的功夫,王忠暗搓搓走上前告状,结果被李桂花拎着耳朵敲了头。
  幸好二丫和狗蛋不在院子里玩耍,不然他这个当爹的老脸都要丢尽了。
  李桂花坐在院子里想着二儿子刚才说的话,她不是不知道两个儿子对小儿子白吃白喝有有意见。
  可他们也不想想,老头子死的早,家里的钱财全供他们两兄弟娶妻生子了,小儿子早就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纪,家里却没钱张罗。
  不过老二说的对,老三也该成家立业了。
  李桂花盘算着家里的余钱,明天就去找三花婶子说媒。
  午时下田。
  王忠和王汉找了许久也不见王永,“这小子,又让他给跑了。”
  “得嘞,还是咱哥俩去吧。”
  此时被他们惦记的王永换了身装备坐在牛车上,就是李桂华来也认不出出牛车上的中年男子就是她的宝贝儿子。
  牛车摇摇晃晃到了平安镇。
  王永掏出几个铜板给了赶车的老人,他装作行商在各处的茶馆酒馆里打听消息,古代的灾难数不胜数,就是一点点小感冒都能要了人的命。
  听了一肚子闲话,王永随意找了个地方坐着。
  此国国号大周,新皇登基一年有余,宠信宦官,奸佞当道,忠臣良将被迫害致死,边关战事连连败退,附近的小国虎视眈眈伺机而动,别看现在风平浪静,边疆的蛮人打不进来全靠安国公撑着。
  王永捏着兜里的几块碎银子和铜板,这些加起来估摸着有一两银子。
  王永租了辆牛车,临走前他忽然瞥见曾志舔着脸跟在一个公子哥的身后,他跳下牛车悄悄缀在两人身后。
  “你这个废物,要你有何用。”公子哥脸色阴翳一脚将曾志踢在地上。
  “少爷,您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不会让王永跑了。”
  曾志慌忙爬在公子哥腿前磕头。
  旁人似乎都认识这位公子哥,见此情景远远的躲开。
  “这位大哥,前面那人是谁,怎么如此。”
  “嘘。”大哥连让王永住嘴,他上上下下打量王永一番:“你是刚来平安镇?”
  “我昨日才到平安镇,在这里歇脚。”
  “难怪如此,前面那位是县令家的公子,平安镇的霸王,你可要看清楚千万别把人得罪了。”
  “多谢大哥提醒。”
  王永朝大哥拱手,待人群散去,县令公子似乎又绕了曾志,他跟着两人到一处偏僻无人的地方,将他们挟进一个胡同中。
  张保玉出口威胁道:“你知道我是谁吗,我爹可是县令,你敢动我一根汗毛,我爹一定不会放过你。”
  “县令公子,找的就是你”王永噗笑一声,“你在大街上不是挺威风的,怎么,下人就不算是人。”
  被丢在墙上的曾志一听惊恐道:“大侠,是我办事不利公子才踹我,是我的错。”
  “闭嘴。”王永怒呵一声:“堂堂七尺男儿怎么能随意给人下跪。”
  曾志连从地上爬起来:“大侠,求求您放过我家公子吧。”
  曾志的心里万分绝望,这是哪里来的疯子,他不过是县令家一个签了卖身契的下人,别说张保玉打他,就是杀了他也不会受什么惩罚。
  王永用随手扯来的粗布衣服罩在张保玉头上,汗臭味顿时席卷了张保玉的鼻腔,好恶心,他绝望的想着。
  王永对着他一顿揍,曾志看傻了眼,他想上去帮忙又打不过王永。
  “公子,我去找人来救你。”
  王永放任曾志离开,“以后别让我看见你再欺负他。”
  等曾志带人赶到,地上只剩下变成猪头还在干呕的张保玉,他的眼睛肿成一条线恨恨的瞪着曾志咬牙切齿道:“曾志!”
  “少爷,我真的不认识他……”曾志欲哭无泪。
  张保玉一动便扯着伤口,他瞧见曾志完好无损更是生气。
  王永将汗衫物归原主,留下几个铜板作为租赁费,他将蒙面的布巾撤下绕过大路,车夫还在远处等着。
  “走。”
  “好嘞,您做好。”
  车夫赶着牛车朝城外驶去。
  过了五六个时辰,李家村到了。
  李家村的土地最为肥沃,年年的收成是附近几个村子中最好的。王永还没进村就被人拦下,他特意打扮成的管家模样起了效果。
  比起平安镇,这里的粮价低了很多,就是山高路远,道路崎岖,一般人不愿进来。
  王永收购了好大一堆粮食,其中有一户人家甚至想把粮食都卖了,他们家的老大要娶妻,家里的房子不够正是缺钱的时候。
  不过王永还是拒绝了,要是收光了粮食他可能就要成为罪人了,不仅如此他还劝那家人多少也要囤点粮食。
  谁知那家人毫不在意,说再过一两个月田里的粮食便成熟了,怎么会缺粮。
  王永摇摇头头,只要粮食没收割一切便皆有变故,他将粮食放上牛车,车夫坐在上面赶路,他在后面推车。
  到了一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大路上,王永把粮食放在地上,让车夫赶着牛车先走。
  这时车夫已是惊恐万分,先前他听老丈人说北边来了一帮土匪,这中年男子不会就是土匪派来买粮的人。
  他悄悄的看着四周,好像下一秒就会跳出许多彪形大汉将他斩与此处。
  见王永站在原地不动,车夫驾着牛车很不能长出翅膀飞走,他心道以后就是给的钱再多他也不干去李家村的活了。
  王永将粮食搬上山,这里与王家村的直线距离最短。虽然在这个世界使不出法术,但用精神力探探路总是可以的。
  王永忙活了几个小时将买来的粮食放在离王家村最近的一处山坳洞中,这里地势险峻,普通人绝对上不来。
 
 
第113章 逃荒之路
  山间的清泉冰冰凉凉,王永捧着水浇在脸上。
  力量被封印也有个好处,那就是他对水的需求比上个世界低了许多,虽然仍是超过常人但不至于水不离身。
  几天大小不一的鱼在河中游动,王永眼疾手快将最大的那条鱼捞起。
  太阳已经落山。
  王永绕着小路回家,只有一处房间还亮着微光。
  古代的农民没什么夜晚娱乐,风花雪月,爱恨情仇那是达官贵人才有的情趣。
  外面的动静丝毫影响不了王中光,他轻柔的翻着书,一笔一划的抄写,他在为书店抄书补贴家用。
  王永在厨房里翻找,随手将鱼丢在装着水的盆中,他找到藏食物的地方三下五除二就将一个馍馍吞下肚。
  ……
  “这鱼是哪来的。”
  早上起床准备早餐的大Y看见盆中的活鱼不由得舔了舔嘴角,三叔买来的肉她也跟着沾了点荤腥,娘做的鱼汤可是王家村一绝。
  “鱼应该是三叔昨夜带回来的。”
  王中光解释着。
  “大哥,你要走了?”
  大Y连拿出几个馍馍嘱咐道:“路上饿了吃。”王中光在镇上的官学读书,要几天才能回一次家。
  老人家睡眠浅,起的比大家都早,李桂花看着孙子挎着行李离开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
  她回头便看见睡眼惺忪的王永,想起昨日三花婶婉拒的话,虽然在她眼里自家的小儿子可是顶好的小伙子,不她还是有自知之明,小儿子在村里的评价可不太好。
  “木头,今天和你哥哥一起下田。”可得让村里人开开眼界,李桂花满是得意的想着。
  “好。”
  木头的原主的小名,王永正用柳枝漱口只能含糊着回应。
  几个汉子排排蹲着,王忠朝王汉示意,他努力抑住上扬的嘴角,看吧我就说有用。
  李桂花路过时瞪了王忠一眼拉着王永道:“你没干过活田里的活计,有什么不会的就让他们干,做做样子,别累坏了。”
  虽说想让儿子大展拳脚一番亮瞎其他人的双眼,但总归是心疼儿子占的更多,老太太的心眼可是光明正大的偏的没边,另外两个儿子却是一点也不在意。
  娘虽然更疼老三,但大事上可从没含糊,他们又不是要吃奶的娃娃还要在老太太面前争个一二。
  温和的阳光变得刺眼。
  王永和原主都没干过农活,尤其是古代的农具他更是不会使用。不过王汉演示了一遍他就弄清楚了用法。
  村里的田地一块挨着一块,其他干活的农民可是第一次见王永下田,甚至有个年轻小伙是活都不干了也要看王永的热闹,谁让这小子平日里老拿鼻孔看人,还一副瞧不起他们的样子。
  王永可不会让他们如愿,一上午的功夫就将往日一天才能做的事干完了,都没干上什么活的王汉和王忠脸上是和其他人如出一辙的惊讶,这还是他们那个从小就爱偷懒娇生惯养的弟弟吗?
  见此情景其他人干活的速度都加快了许多,总不能比不过一个第一次下田的新手吧,那个不干活也要看王永笑话的小伙子苦着脸,他比别人慢了一点大截,这下子他对王永可是心服口服。
  正和别人拉家常的李桂花听见众人的赞叹,她心思一转戴着王永赎回的簪子,又让二儿媳魏云端上一碗熬好的鱼肉汤拎着鸡蛋又到了三花婶家。、
  三花婶是这片数一数二的媒人,她做的媒没一对不成,而且小两口都是和和满满。
  李桂华和三花婶在屋子里你来我往,魏云帮腔附和,最后三花婶还是收了食物应下帮王永做媒的事。
  王永刚在村里大展身手一回家就听见李桂花口中的好消息,简直是晴天霹雳,他还来不及拒绝就被李桂花岔开了话口。
  “娘,儿子不想成亲。”
  “木头,你可是有了心仪的女子,要是有,娘就托媒人去上门提亲。”
  李桂花笑成眯眯眼,小儿子的婚事可是她的心头大事。
  “未立业何以成家,您跟小光可是这样说的。”
  “你怎么和中光比,他是秀才,过些年还要考举人,婚事当然不能含糊。”
  “好了,好了,你还小不懂这些,娘会给你安排好。”
  李桂花摆摆手,懒得听王永解释。
  李桂花左等右等没等来三花婶的好消息反倒是等来了收粮的官兵。
  穿着官服的官兵凶神恶煞,他们拖着粮车挨家挨户的敲门收粮食。
  王永将准备好的粮食交上去,官兵确认无误后在名册上打勾,王家村还算富庶,村里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血缘关系,大部分人都能交上粮食,少部分家里贫困四处借借也能凑上。
  不过其他村子里的人就惨了,天下之大莫非王土,除非他们一辈子躲在深山老林不出来,这粮食是怎么也要交的。
  别看古代科技不发达,对户籍的管理却十分严格。
  交不出粮食的人家就更不可能拿得出银两,只能用其他东西来抵债,比如说家里仅剩的那点点田地。
  大户人家们似乎商量好了将田地的价格压得极低,算起来也就比官府的抵价高上一点。走投无路的农民只能选择卖地。
  然而。
  刚签下手印卖掉家中最后一亩田地的余山拎着手里的粮食不可置信:“老爷,您是不是给错了。”
  “给错,哪里错了,你看看上面就是写着土地换粮食,这手印可是你自己按的,谁逼你了?”
  大腹便便的管家拿出手中的契约,红色的拇指印在阳光下十分耀眼。
  余山愤怒的指着管家,他期盼的看着正搬粮食的官兵,可惜官兵早就被人打通了关系,看都没看他一眼。
  余山瘫倒在地上,脸上灰白一片,完了,一切都完了。
  一个十几岁的妙龄少女冲出来,她拿起破旧茅草屋里的棍子挡在父亲前:“你们这些为富不仁的狗贼。”
  穿着绫罗绸缎的管家眼睛一亮:“好一个小美人。”
  余山连爬起来将女儿护在身后,他夺下棍子:“回去,别出来。”
  收完粮食的官兵准备去下一家,管家捏着下巴意味深长的看了父女俩一眼,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还是先去完成老爷吩咐的任务。
  一天下来,官兵带着满车的粮食回衙门,各大管家们手里拿着一叠叠地契可谓是收获满满。
  可怜了失去田地的农人只能做个依附于地主的田客,而舍不得卖田卖地的人给家里的女娃头发上插着草标,人伢子捏着银子准备接手。
  官兵走后,三花婶带着好消息上门了。
  李桂花将她拉近屋中,陈桃花和魏云招呼着客人,她们也都期盼着小叔子能成家。
  王永在院子里听着屋里的人笑声一片,不禁扶额,古代最重名声,三年的任务时间后原主就会回来,他总不能用极端的方法让原主回来找不到媳妇。
  过了会,三花婶笑容满面的出门。
  王永见到李桂花砰的跪在地上,两个婶婶有眼力的离开。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