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握紧了糖葫芦,眼神坚定,“我一定会的小鱼哥哥!”
夏婶子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大孙子跟着黎小鱼出去一趟后,就变得特别爱往黎家跑。
整天张口闭口的也都是小鱼哥哥,搞得现在夏家人追着孩子喂饭时打的商量都成了,“你多吃点饭,就让你去找小鱼哥哥玩。”
关键是还一说一个准,听到这个元宝就乖的不行。
出去要牵着他走路,还会仰头问一句,牵手是不是在保护他。得到肯定后,就会高兴好长一会。
夏婶子心里想着要是之前带元宝去的时候,能碰上黎小郎君就好了,能早省心。
她从没有像现在这样,觉得元宝好带过。
这黎家的小郎君,真是个好的。
不仅得大人喜欢,也得孩子喜欢。
就是小时候忒爱哭,很多时候不知道咋了,前头好好的,转头就是一脸的泪。
长大后好了一些,这两年更是少见他掉眼泪,至少人前见的少了。
人也越发的温和讨喜,长得又俊俏,像个没脾气的小神仙。
……
黎九州最近因为酒楼的事情可以说是焦头烂额,他哥刚被贬离开京城的时候,酒楼生意还好好的。
没过多久,就有人来闹事,不是说吃坏了肚子,就是说吃出了虫子,简直是花样百出不重样。
酒楼真正的食客被吓的都跑光了,后面也没人敢来。
生意一落千丈,伙计跑了,厨子被其他家高价挖走。
现在的酒楼,可以说是只有一个空壳子。
黎九州不得不琢磨起来,到底要不要离开。
深夜他辗转反侧睡不着,周珍娘被他闹的也睡不着,“快别在床上烙饼了,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哎,伙计走了还能再招。厨子都是手艺人,是有师门传承的。他们走了以咱们家现在这情形,想招到是很难的。”
周珍娘没有打断黎九州的话,静静的听他继续说着。
“不然,就关了吧。”
这酒楼是黎九州一手做起来的,虽然有一大半是他那当官的兄长功劳。
不过后面都是他在管事,还是有感情的。
从他的小鱼刚出生那年开起来,到他的小鱼十六岁这年准备关掉。
十六年,酒楼就像是他另一个孩子,他是真的舍不得。
周珍娘也知道做这个决定不容易,她拍拍黎九州的背,“没事的,我和小鱼都会陪你。咱们一家三口在一起,没什么坎跨不过去。”
黎九州抹了下湿润的眼角,叹息一声,“珍娘啊,我也是真的想不明白。当初那些人都吃不上饭了,求着我来收留,最后一个个的全都在背后捅我一刀。”
周珍娘也跟着一起叹气,“大哥说的对,人都朝着钱奔的,是人就是要过日子,这是没办法的事。”
“早知道当初大哥走的时候叫我关酒楼,我就关了。为了这些人能继续有饭吃,没听大哥的,结果弄成这样。”
黎九州也有些后悔,只是这世上可没有后悔药。
“那咱们什么时候卖了酒楼回老家?”
周珍娘问道。
黎九州摇头,“谁说咱要回老家了?”
周珍娘有些疑惑,“不回老家?那去哪?”
“去边关。”
周珍娘一个挺身坐了起来,惊道:“啥!去哪!?”
不怪她如此惊讶,实在是黎九州的话匪夷所思。
这京城到边关路途遥远,危险重重不说。
就说那边关的环境,差的叫人闻之生畏。听说快到冬天的时候,山岭里的熊还会下来抓人吃,吃饱了好过冬。
那边的冬季也很漫长,特别的冷,年年冻死人无数。
官员只有再也无翻身希望的,会被贬到那为官,这辈子不可能再回来了。
除此之外,就只有犯了重罪的人才会被流放到那地方。
正常情况下,根本就没人会主动去那地方生活啊。
周珍娘好一通说,黎九州听完后,声音闷闷的,“珍娘你也说了,被贬官去那的官员,大概这辈子都只能在那了。”
“如果我们现在不去,以后和大哥一家,此生很难再见一面。”
周珍娘沉默了,大哥一家对他们家很好。
可以说没有大哥一家,也不会有他们家今天。
可是边关真的太远了。
黎九州道:“珍娘你想,我们在京城的酒楼是怎么做起来的?又是怎么倒下的?朝中有人才好办事,当初因为大哥在京城,不大不小是个官。酒楼规模不大,中规中矩,又有人撑腰,所以才顺风顺水。”
“大哥走了,酒楼就不行了。咱们回老家,其实也是从头开始。你也知道,我家只有我和大哥。老家那边村子,没有比大哥更出色的。回去了,我们两怕是守住这些银钱都没办法。”
周珍娘彻底不说话了,她又躺了回去,“明天和小鱼说一声,问问他想不想走。”
这就是同意了,只看儿子想不想。
黎九州有些落寞,“也是我这个当爹的没用,要儿子和你跟着我受苦。”
周珍娘拍了他一下,“胡说什么呢,快睡觉。”
……
黎小鱼听到他爹和他娘说要卖了酒楼去边关找他大伯父的时候,也是有些吃惊的。
他还以为会回老家呢。
那大伯父交代他的话,还要不要说?
黎小鱼想了一下还是说了,黎九州听完后摆摆手,“没事,你大伯父就是想让你劝我早点关了酒楼跑路,跑哪其实无所谓。”
“好吧。”
黎小鱼见爹娘已经做出了决定,他也点头,“我都听爹娘的安排,爹娘在哪,我在哪。”
一家子意见统一,酒楼也早就有人看中,黎九州处理起来其实很快。
从卖酒楼到打点行装出发,用了大半个月。
黎小鱼临走的那天元宝哭的惊天动地,嗓子都喊劈叉了。
他在夏婶子的怀里使劲的蛄蛹挣脱,对着黎小鱼离开的方向伸手哭喊,“小鱼哥哥!!!元宝不能没有你啊!!!你带元宝走吧!!!”
最后还是元宝他娘加他二婶使劲的按住,这才避免这孩子挣开。
也不知道这么大点的孩子,哪来这么大的牛劲。
而黎小鱼也坐在马车里面无表情的默默流泪,他没有擦眼泪,放任泪水往下流。
他的情绪没有平复,这时候擦了也是白擦。
哎,早知道走的这么快,当初就不该和元宝相处了。
还好爹娘不在这里,不然又要担心他。
等心中的情绪恢复平静后,黎小鱼的眼泪终于停了。他这才熟练的掏出帕子,擦干净脸上的泪痕。
眼眶还有些红,不过缓一会就好。
黎家没有买奴仆,走之前也与牙行结束了两个婆子的雇佣,行李和人员都不多。
为了安全考虑,黎九州雇了镖师护送。
一共五个人,一个个的都是胸前鼓囊,浑身是劲的。
他们走的又是官道,近几年天下太平,官府管控也严格,很少有什么山匪。
加上他们轻车简装的上路,一路风餐露宿,没露富也不招摇,路上倒是比想象的还要安稳。
就是太苦了。
因为感觉到痛苦,黎小鱼这一路是哭着过来的。
他自从穿越过来后,从婴儿时期开始到现在,只要是情绪有波动,不管是好是坏,都会控制不住的哭。
想要停下,就只能等情绪恢复平静才行。
搞得他这两年无时无刻的都在心里念清心咒,都快憋成变态了。
这一路上,他前面还能控制一下情绪,后面念清心咒也没用了,干脆也不挣扎,认命的哭吧。
搞得不明真相的镖师们,每天都用奇怪的眼神看他。
有次黎小鱼起夜,还听见了这几人小声的谈论他。猜测他是不是脑子有病,不然咋天天哭。
黎小鱼一听,好气啊,又想哭了。
他最后是红着眼眶躺了回去,如果能重来,他一定一定一定不要选择去边关了。
后悔,真的后悔啊。
在黎小鱼眼泪拌饭的日子里,一家人离边关越来越近。
一天,黎小鱼生无可恋的倚在车里默默流泪,突然就听到外面镖师粗犷的声音,“到了!”
与京城年年修葺的城楼不同,边关的城楼经过常年的雨打风吹,肉眼可见的破败。
石牌上雕刻的字也被磨平,需要很仔细才能辨认出来。
辞州。
黎小鱼下了马车,四十五度角仰天,因为情绪激动而泪如雨下。
不远处站着的镖师见状,忍不住往后退了一步。
正常人谁能两月天天哭啊?他就没见过这么能哭的人,实在太可怕了!
“小郎君,你别再哭了,俺害怕。”
第3章
黎九州在出发的时候,就写了书信送来辞州给他的大哥。
知道弟弟一家要来辞州,黎九章算着日子,提前派人在城门口守着。
一家人在城门口做好了入城登记,就有个身着朴素的中年人一脸带笑的走了过来。
正是黎府的管家,“黎大人派小人在此等候多日,总算是等来了人。”
黎九州一路走来,也是精疲力尽。
看到熟悉的人,终于焕发一些生机,“王伯!终于又见到你了!”
王伯瞧着一家子风尘仆仆的样子,知道肯定是累了, “二老爷快请随小人去黎府安置,夫人早已安排好了。”
辞州地界很大,从城门口到黎府还需要大半天的时间。
夜幕将至,黎家一家人总算是到了地方。
大伯母赵怀钰带着下人们提着灯笼在门口等人,时不时的踮脚眺望,终于听到远处传来隐约的马车声。
马车由远及近,王伯的马车在最前面,停下后就招呼着家丁们搬行李。
黎九州和周珍娘搀扶着下车,赵怀钰看到人连忙上前。
京城到辞州的这条路她也走过,知道这其中艰辛。
她拉着周珍娘的手感叹,“可算是到了,这一路艰苦,总算是熬了过来。”
随后又环顾四周,“小鱼人呢?”
“大伯母,我在这呢。”
黎小鱼在车内仔细的擦了脸上的眼泪才下车,现在外面光线黯淡,应该看不出来他是哭过的。
“你这孩子是又哭过了吧?”
赵怀钰上来一句话,给黎小鱼整蒙了,“大伯母是怎么看出来的?”
“鼻音重成这样,看不清还能听不清?”
黎小鱼摸摸鼻子,好吧。
一家三口都累的面上无光,想笑都笑不出来。
赵怀钰无奈的叹一口气,“快都进去吧,饭菜早就备好了,就等着你们来好开饭。”
进了黎府后,赵怀钰就对周珍娘还有黎九州道:“你们大哥回来时,脸色可能会不好。”
“稍微顺着他些,别和他犟,这事也就过去了。”
想到她这妯娌和小叔子胆子都不大,还都怕她夫君,又安慰说:“也不用太担心,他是气你们一家子非要吃苦受累的来这边。你们也晓得的,他这人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周珍娘闻言立即表态,“嫂子放心,大哥说什么我和九州听着就是,肯定不会反驳的。”
一旁的黎九州心里有些发怵,并没有被大嫂的话安慰到,但也跟着一起点了头。
赵怀钰为黎家人接风洗尘的饭菜做的很丰盛,一路走来都是风餐露宿,黎小鱼看到满桌子热腾腾的食物,不由眼眶一红。
口味好不好吃且先不论,它至少是熟的,热的。
在赵怀钰的招呼下,黎家人落座,护送他们来的镖师们也被带去另外的地方吃饭。
等黎九章从衙门回来的时候,一家子正好也吃饱喝足,扫去了大半的低迷状态。
周珍娘正在和赵怀钰说一路上的苦楚,黎九州时不时的应一声。
黎小鱼因为怕自己跟着他娘的话再回忆起来,情绪上头又忍不住掉眼泪,在心里疯狂背菜谱。
这个等级的情绪,清心咒不顶用,得升级。菜谱会思考一下调料用量这些,能有效的分散他的注意力。
黎九章一回来,饭桌上的声音立马没了。
一家子危襟正坐,黎九州有些心虚不太敢抬头看他大哥。
黎九章扫了一眼桌面上的茶水和点心,“这是吃好了?”
黎九州自幼年起就是黎九章带大,他这兄长向来不苟言笑,说是他哥,但和爹也没两样。
尤其是为官多年后,身上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势越发的厉害。
有时候黎九州都怵他哥,这会心知他哥不高兴,更不敢触霉头,老老实实的回话,“是的,大哥。”
周珍娘直接话都不敢说,贴着赵怀钰找安全感。
而黎小鱼还在心里继续狂背菜谱,单笼金乳酥,牛奶加热煮沸后,加入……
正如赵怀钰所言,黎九章自从接到黎九州的信,知道弟弟一家千里迢迢要来辞州的事情,已经生了许久的闷气。
他被贬官的时候,之所以没有让人跟着来边关,就是因为边关日子凄苦。
老家再怎么不好,至少人能好好的活下去。
弟妹是个性子软的,说两句就能被说服。小鱼更是父母说什么就做什么,从来不会反驳。
黎九章了解自己弟弟,来边关肯定是他出的鬼主意。
他不好说周珍娘,也不好说黎小鱼。
今日心中郁结多日的气终于有处宣泄,便逮着黎九州使劲的训,最后说累了才停下,沉着脸问,“你有想过来边关后做什么吗?”
黎九州弱弱的说:“开个酒楼。”
黎九章冷笑一声,“呵,你还当这里是京城呢,能有人花那钱天天吃酒楼?”
“那,那就开个小饭馆。”
2/9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