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反派他爹佛系种田(穿越重生)——人生若初

时间:2024-09-27 08:05:07  作者:人生若初
  刘炳坤算准了时间,等他们吃完早饭喝了一盏茶,他才上门。
  一进门就喊:“梦成哥你可算回来了,自打你出门我连个喝酒的人都找不到,整天念着你,回头咱俩可得好好喝一杯。”
  赵梦成招呼他坐下,赵馨已经泡了茶过来。
  “你也是大忙人,如今村里的事情都是你在搭理,听说今年收成很不错,你肯定费了不少心思。”
  刘炳坤见他态度不变,心底倒是安稳许多,谦虚了几句。
  两人说说笑笑的喝了一盏茶,刘炳坤才起身离开。
  他一走,赵馨奇怪的问:“阿坤叔大清早的过来,就是为了跟爹您喝茶啊,我还以为有什么要紧事情呢。”
  赵茂却说:“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喝茶,但实际上并不只是喝茶。”
  赵馨看了他一眼,笑了起来:“我知道了,这盏茶不是普通的茶。”
  赵椿听他们打哑谜,走过去自己倒了一杯茶,奇怪的反问:“这不就是普通的茶吗,没放冰糖苦的很。”
  “我们俩的意思是,爹爹大半年不在家,阿坤叔心里头也没底,如今见爹爹没变样,还能跟他一起喝茶聊天,阿坤叔就放心了。”赵茂解释。
  赵椿抓了抓耳朵:“阿坤叔也想太多了,爹还能变成什么样。”
  赵梦成瞥了他一眼,淡淡道:“阿坤会多想也是正常,他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迎着几个孩子的目光,赵梦成继续说道:“民兵营越大,工坊越赚钱,身上的虚名越多,即使是曾经至交好友,也很难一如既往。”
  这话光听着不大明白,但是很快,几个孩子就慢慢看明白一些。
  刘炳坤过来走了一趟后,赵家的门槛儿就没清净过,陆陆续续有人上门拜访,夸张的比大年初一还要热闹。
  王叔王婶这般亲近的上门做客,倒也正常。
  乡亲们上门看看,也说得过去。
  可城内富户,城外乡绅,一个个上门拜访,姿态还放的很低,实在是显得古怪。
  四个孩子面面相觑,似乎懂了一些。
  临近傍晚的时候,前来拜访的人才慢慢少了一些。
  这时候刘木娘拉着何水清上门了,怀中还抱着还没满周岁的孩子。
  与当年那唯唯诺诺的小姑娘相比,如今嫁人生子的刘木娘显得利索许多,还没进门便能听见她的声音。
  “姐夫,我想着白天人多这才晚了一些,这是家中做的桂花糕,自家种的桂花自家打的糕,您尝尝喜不喜欢。”
  何水清的结巴也好了许多,看见他只是笑:“一大清早,娘,跟木娘忙活做的,还热乎。”
  赵梦成一看,确实是新鲜出炉的桂花糕,这应该是何寡妇的手艺,因为青山村里头业集团喜欢折腾这些糕点。
  他尝了一块,点头夸道:“味道不错,辛苦婶子和木娘了,快坐,晚上吃个便饭再走。”
  “那我可就厚脸皮留下了,正好尝尝你家孙婶的手艺。”刘木娘巴拉巴拉的样子,几乎看不出当年的样子。
  她生完孩子也丰裕了一些,看着气色极好,可见是过得不错。
  赵梦成心底也觉得宽慰,毕竟是原主唯一的小姨子,刘木娘又是个要强的姑娘,能把日子过好自然再好不过。
  赵馨笑着说:“小姨可算愿意留下吃饭了,往日我留你总是不肯。”
  赵梦成不在家的时候,刘木娘也总是过来照看,姨甥俩感情很好。
  刘木娘笑起来:“我哪儿是不肯,就是这小东西太闹人,一会儿不见人就哭。”
  说着举起儿子的手,朝着赵梦成挥了挥:“小狗,叫大姨夫。”
  赵梦成听见这称呼都愣了下:“外甥叫小狗?”
  何水清解释:“娘说,贱民好养活,大名叫何栋梁。”
  赵梦成忍不住同情了这孩子一秒,即使是小名,小狗这名字还是太接地气了。
  赵椿更是忍不住说:“小姨夫你们咋想的,小狗多难听,还不如叫狗蛋呢。”
  “狗蛋跟小狗有啥区别,小狗至少可爱。”
  赵馨跟小孩儿熟悉,接过来抱了抱,还说:“我觉得何奶奶说得对,小狗从小就不生病,你瞧,长得也比别人家孩子更健壮。”
  赵梦成看了看,健壮确实是健壮,脸颊肉嘟嘟的,就是晒得黑乎乎的。
  他哪儿知道何寡妇自从有了孙子,最爱抱着孩子满村转悠,恨不得告诉所有人她家有后了,晒的多,孩子就黑,动的多吃的也多身体确实是健壮的。
  “阿椿,那项圈呢。”赵梦成招呼道。
  赵椿赶紧去把东西拿出来:“小狗蛋,这是你大姨夫给的,带上。”
  刘木娘夫妻俩一看,也被那珠光宝气吓了一跳,连忙说不能要。
  “给孩子的,瞧,带着多好看。”赵梦成很是违心的说。
  小狗带上五光十色的项圈后,脸更黑了,衬得像一个驴粪蛋子。
  到底是留着吃了一顿饭,夫妻俩才抱着孩子回去了。
  赵馨送别了小姨,回家就说:“我觉得小姨就没怎么变样。”
  赵茂看了她一眼:“小姨以前可不是这样的。”
  这话让赵馨顿了顿,不吱声了。
  赵梦成笑着说:“其实变样也有变样的好,只要势力不倒,你们看到的都是好人。”
  赵馨抿了抿嘴,提起刘大夫的事情来。
  “当时刘爷爷想让我放过刘磊,但我没答应,衙门那边按照律法判了苦役三年。”
  当时赵馨下决定快,后来想想总有几分不自在:“刘磊被送走当苦役的那天,刘爷爷也跟着一起走了,后来就没了消息。”
  赵梦成摸了摸小丫头的脑袋。
  相比起赵椿赵茂,小丫头得面临亲友的背叛,心底肯定很不是滋味。
  “你做的对,若你放过了刘磊,旁人便以为就算伤害你也无所谓,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赵馨这才缓和了脸色,点了点头说:“我也这样想。”
  甚至还说:“爹,幸好当时你不在,不然就太为难了。”
  “难道你就不为难了?”赵梦成反问。
  赵馨笑了笑:“我是小孩儿吗,胡闹是我的特权。”
  “爹倒是觉得我家馨儿从不胡闹,行事很有大将之风。”赵梦成从不吝啬自己的夸奖。
  赵馨被他夸得脸颊红扑扑的,直接把刘磊父子的事情抛之脑后,再也不会半夜想起翻来覆去的纠结了。
  唐糖看着这一幕不免叹气,心底有些酸溜溜的,他安慰了大半年,倒不如赵叔一句话管用。
  不够下一刻又高兴起来,馨儿姐姐能想开就好,他可不想看着馨儿因为两个不着调的人烦恼。
  赵椿几个孩子都觉得,今天上门来拜访的多,只是因为他们常年未归,忽然回来才一块儿来了。
  等到第二天,第三天,却发现上门做客的只增不减。
  就连最爱热闹的赵椿都觉得烦了,忍不住逃到了民兵营,他宁愿跟着民兵训练也不想在家唠嗑。
  更让他们难以接受的是,刘木娘带着孩子上门,带回去一个珠光宝气的项圈,弄得村里人都以为赵梦成喜欢孩子。
  这倒好,隔天再上门拜访的时候,一个个都带上了孩子。
  赵梦成见了晚辈的孩子,自然要给见面礼,几天下来,倒像是忙着给见面礼。
  又送走一家人,赵茂关上门,转头看向亲爹:“爹,我们是不是要搬家啦?”
  刚回家就躲进厨房的赵椿一听,傻眼了:“搬家,搬哪儿去?”
  他抓了抓头发:“为了这么点小麻烦不至于搬家吧,其实见面礼也不多。”
  相比起弟妹来,其实赵椿才是那个最恋家的人。
  赵馨也有些舍不得,这么多年她还从未离开过家,不过她看了看赵梦成,只说:“爹爹在哪里,我就去哪儿。”
  赵茂无奈叹气:“我说搬家,并非因为乡亲们上门做客,也不是因为这不值一提的见面礼,而是民兵营要继续发展,只能扩大,不能缩小。”
  唐糖点头道:“卓先生也说过,凡事不进则退,上河镇虽好,但是却太小了。”
  赵椿和赵馨也反应过来。
  赵梦成招手让孩子们到了跟前,开口问:“那你们想离开这里吗?”
  这话把几个孩子都问住了。
  赵梦成并非是突然冒出来的想法,从丰州府回来之前,他便考虑过此事。
  他辛辛苦苦在丰州府干了一年,才将丰州府的收成拉上去,若是一走了之,岂不是拱手让与他人。
  更大的问题是丰州营,他留下的民兵能充入民兵营,可充入之后呢,难道就不管不顾,等着陆指挥使回来掌控,亦或者等着丰州营角逐出另一个领头人?
  大好局面在前,即使赵梦成爱清净,也知道这时候不能享受着清净。
  否则后续等待他的,即将是被动的局面,和永远消失的清净。
  此次回到青山村的情况,只是加快了赵梦成的选择,如今村里头也早已不再清净了。
  第一个开口的是唐糖:“赵叔,天下纷乱,群雄争霸,蜗居一地也不能独善其身,倒不如做大做强,才有自保之力。”
  这话让其他三个孩子的目光都落到他身上。
  唐糖顿了顿,解释道:“我不是想走,而是觉得如今看似安稳,实则危机四伏,若手中无权无兵,便会如同肥猪羔羊,任人宰割。”
  赵梦成不置可否。
  赵馨若有所思,也开口道:“小糖说的对,如果我们没有民兵营,没有护卫队,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上门捣乱,哪儿能顺顺利利的。”
  她可记得这大半年来,女工坊没少遭贼,有外面来的,也有当地人,甚至还有里应外合的。
  多亏曹五妹镇得住厂子,才强行压住了这股歪风邪气。
  赵椿心底舍不得,但也说:“什么都不如自身拳头硬。”
  “黄大人精明能干,结果去了望潮府却被一个小小的鼉家困住,要不是我去的巧,八成要被丢进江里头喂巨鼉。”
  他想着民兵营的情况,曾经宽敞的地方,如今已经很是拥挤。
  而上河镇百姓就那么多,再想要扩张难上加难。
  丰州府就不同了,地方大,人也多,足够他们施展拳脚。
  赵茂更是笑起来:“爹爹费尽心思才有丰州府如今局面,怎么能拱手让人。”
  “爹,咱们就干一票大的,趁那陆涛还没回来,直接吞了丰州营。”
  赵椿艺高人胆大,比赵梦成还敢想,也不怕自己撑坏肚子。
  赵茂已经帮忙想办法:“我觉得丰州营的秦大人态度暧昧,对陆涛并不忠诚,相反,他对爹屡屡示好,如果有他配合,此事或许能够图谋。”
  赵馨忙说:“要是工坊搬到丰州府,到时候买卖倒是更加方便一些,交通也很是便利。”
  唐糖补充道:“咱们也不必太着急,可以一步一步来,不动声色的蚕食才是好办法。”
  赵梦成心底叹气,既为几个孩子骄傲,又觉得这是一条辛苦的路。
  孩子们有雄心壮志,他这个当爹的只想种田躺平,实在是惭愧惭愧。
  但转念一想,等大周彻底乱起来,想要独善其身也难,倒不如早些准备。
  不如就推上一把,让孩子们在这个乱世大放光芒,孩子出息了,他这个当爹的想怎么躺,就怎么躺,想多少田就有多少田。
 
 
第143章 番外 搬迁
  举家搬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赵家麾下的民兵营和工坊,其中民兵和工匠多是上河镇本地人。
  古代人安土重迁,要让他们跟着一起迁往丰州府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赵梦成思虑再三, 索性将刘恒留下看管工坊,民兵营中愿意跟随赵家一起走的, 就融入丰州府的民兵营, 待遇增加一成。
  若是不愿意的,就直接把人留下,归入刘炳坤旗下,成为守卫上河镇的卫队。
  如此一来也是一举两得,既能保障大后方的安稳, 又不会太过专横,使得军中有怨言。
  让赵梦成没想到的是,愿意跟着赵家一起走的倒占了大部分。
  即使这一走, 注定往后不能随意回家, 民兵大部分也选择前往丰州府。
  赵椿自然是高兴不已, 虽说丰州营厉害,可这些民兵却是他一手带出来的,朝夕相处, 是生死相交的兄弟。
  不用赵梦成交待, 他就帮着清点人数, 安排搬迁, 有家眷愿意一起前往丰州府的, 还得安顿好这些人。
  之前在望潮府扫荡贼匪,民兵营中也有伤亡, 伤重的几个勉强救了回来,可再想要上战场却难了。
  赵椿便索性将人召集起来, 安排他们成为工坊的护卫。
  这般既能安顿好这些老兵,又能起到监督工坊的作用,双方都很满意。
  赵茂与唐糖日日拜访卓老爷子,终于说服他跟随赵家一同前往丰州府。
  有这位老爷子在,赵家想要融入丰州府的士族阶层,将会容易许多。
  相比起来,工坊这头愿意走的人却少。
  毕竟一直以来他们虽然外出干活,但几乎每日都能回家,过惯了安稳的日子,心底不那么乐意离开土生土长的上河镇。
  赵梦成自然不会勉强,只是香皂工坊能留下,琉璃工坊却非跟着迁移不可。
  当初为了打造琉璃,赵梦成不着痕迹的招揽了许多“铁匠”人才,这群人后续要派上大用场。
  香皂工坊愿意走的人都少,女工坊自然更加。
  工坊里零零总总加起来近百人,只有十几个表示可以前往丰州府,其余人都说舍不得家里,不愿意远行。
  赵馨心底失落不已,她还以为自己将女工坊管得很好,哪知道如今要走,大家都不愿意跟。
  曹五妹见状笑着安慰:“那头工坊也是愿意走的人少,想要留下的更多,这跟你管理的好不好没什么关系。”
  赵馨叹气:“不一样,那头至少有一半还是愿意走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