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反派他爹佛系种田(穿越重生)——人生若初

时间:2024-09-27 08:05:07  作者:人生若初
  这话说的贴心。
  赵梦成笑了起来:“爹只是怕忽然下大雨,到时候坏了乡亲们的收成。”
  虽说赵家没地没稻子,可村里人都是靠种地吃饭,万一下大雨导致水稻绝收,后果不堪设想。
  赵梦成生活在青山村,自然不希望发生这种事情,毕竟真到了那时候谁也没办法独善其身,豆腐生意也会做不成。
  一听这话,赵茂也苦恼的拧起眉头:“星星这么多,应该不会下雨吧。”
  赵梦成只是摸了摸他的小脑袋没说话。
  赵茂又说:“要是能收快点就好了。”
  赵梦成眼神微动,心底闪过一个念头。
  他迅速将孩子送回屋,自己却没休息反倒是上了山。
  第二天清早,睡饱了的三小只醒了过来,小孩子恢复快,睡了一晚上又活蹦乱跳的。
  赵椿听见声响跑出去一看,却见院子里摆着几个奇怪的东西。
  “爹,这是什么?”
  赵梦成手中动作不停,口中解释:“这叫掠子,可以用来收割稻子,应该会比镰刀快一些。”
  “掠子?”三小只连饭都不吃了,好奇的蹲在旁边看。
  赵梦成手中竹篾翻飞,在三小只眼皮底下编织出半个箩筐似得框架。
  这是他昨晚上才想起来的秋收神器,不怪他才想起来,上辈子他就没种过地,一切知识都来源于书本。
  掠子用竹篾编织而成,看起来像一个簸箕,但竹篾之间的距离更大,留出了足够的空隙。
  最重要的是簸箕口上的铁片,赵梦成临时想起没办法找铁匠定制,现在装上去的铁片是用镰刀片临时改装的。
  “爹,这个怪东西能收稻子吗,比镰刀还快?”赵茂好奇的问。
  “先吃饭,吃完咱们去地里头试试。”赵梦成这么说。
  三小只连忙吃饭,时不时抬头去看院子里的掠子,眼神充满了好奇。
  吃完赵梦成果然背着掠子,带着三小只到了田里头,这会儿王家三口已经开始劳作。
  瞧见他们,王明喊道:“哥,你咋不多睡一会儿,就剩一点我们今天就能收完。”
  “是啊,今天不用你帮忙。”王叔也说。
  赵梦成却拎出掠子:“叔,阿明,你们看看这东西。”
  “这是什么,看着稀奇古怪的。”王明奇怪的问。
  赵梦成没解释,直接下了地开始用给他们看。
  一开始他不熟练用的歪歪扭扭的,但很快就适应起来,掠子刷的一下,每一次挥舞都能割下好几垄稻子,速度能比镰刀快十倍。
  王明看得双眼冒光:“哥,让我试试。”
  赵梦成将掠子递给他,指点了一下诀窍。
  王明是干习惯农活的人,上手比赵梦成还快,刷刷刷稻子纷纷倒下,他惊喜道:“这东西好用,速度太快了,而且我都不用弯腰。”
  割稻子最辛苦的就是得一直弯着腰,青壮男子一天下来都直不起腰来。
  王叔也走过来:“阿明,让我也试试。”
  王明舍不得撒手,碍于亲爹的权威才让出来。
  王叔一上手就称赞:“这东西好,不愧是读书人脑子就是比我们好,这样的东西都能捣鼓出来。”
  王婶也忍不住试了试,她也能使,只是这东西耗力气,她用了几下就有些吃不消。
  “真是好东西,梦成脑袋瓜子就是灵。”
  赵梦成接受夸赞,笑着说:“叔,婶,今天就用这个收稻子吧,速度能快点也省力气。”
  不用赵梦成说,王明已经抢过掠子开始劳作。
  一会儿功夫他就收割完一亩地,兴冲冲的说:“一点都不累,用这个掠子我一天就能收完六七亩地。”
  周围的村人瞧见了王家超乎寻常的迅速,纷纷过来问:“老王头,你家今天动作怎么这么快?阿明用的是个什么东西?”
  王叔看向赵梦成,不知道该不该说。
  赵梦成原意就是让村民们加快速度,笑着解释:“叫掠子,用来收稻子速度比镰刀快,人也能轻松点。”
  几个村民站在旁边一看,顿时纷纷赞叹。
  “这东西可真好用。”
  “老王头,等你家收完借给我家使使。”
  “梦成侄子,这是你做的吗,能不能给我家也做一个,回头请你吃饭。”
  “先让我试试,嘿,还挺好用。”
  赵梦成笑了:“用竹片做的不费钱,就是得用镰刀改装,我家还有做好的半成品,只需装上镰刀就能用。”
  “那先给我装两个。”刘丰收头一个开口。
  他家地多,这两天担心下雨没日没夜的干,全家人都累得不行。
  赵梦成也不推脱,回家开始帮忙组装,但凡是求上门的他一概答应。
  老村长听说后也过来看了看,点头夸道:“梦成是个有本事的,读过书就是比我们强。”
  赵梦成都被夸的不好意思,就原主读的那两年书只能说识字,他能拿出这些全仗着先辈们的经验。
  镰刀有些长短性形状不合适,但改装之后收割的速度也比原来快,村民们很满意。
  很快,田里头原本弯腰劳作的人都直起腰杆儿来,大力挥舞着掠子,稻子一片片倒下。
  青山村收割的速度快了两三倍不止。
  赵文成也瞧见了这变化,心底不以为然,私底下对媳妇抱怨:“就他爱现,弄个竹编的簸箕当宝贝,我看他们是昏了头。”
  赵大嫂往那边看了看:“当家的,我看那年割稻子是快了些,要不咱也去弄一个。”
  “不许去,我就算累死也不会上门求他。”赵文成板着脸。
  赵大嫂撇了撇嘴,没敢继续说。
  赵小花自然也看到了这一幕,她狐疑的看向赵梦成,心想上辈子这位二叔可没这样的本事,这辈子怎么这么多法子。
  但转念一想,上辈子的赵梦成是个短命鬼,有本事也没命使。
  “愣着干啥呢,赶紧帮忙。”赵大嫂催促道。
  被强行拉到地里头干活的赵小花心底十分不满,暗骂爹娘没远见,她将来可是要当皇后的人,怎么能下地干活。
  地里头这点稻子够干什么,等她成了皇后一顿饭就得花几十上百两银子。
  热热闹闹的秋收还在继续,有了掠子的存在,青山村的秋收提前结束。
  所有的稻子都被收割,动作快的人家已经开始脱谷,摊开晒在了空地上。
  天却依旧那么热,太阳火辣辣的晒下来,半点要下雨的意思都没有。
  赵文成一开始很卖力,等见太阳高高挂完全不像是要下雨,又开始埋怨:“这哪儿是要下雨的样子,村长真是老糊涂了。”
  赵大嫂也累得不行,就说:“谁说不是呢,早知道也不用着急慢慢干,现在收成少了不说,人也累得半死。”
  “那咱就慢慢干,不差这几天。”赵文成撇嘴,“我就不信好端端能下雨。”
  赵小花张开嘴,想说马上就会下雨,但低头一看自己磨得发红的手掌心又把话咽了下去。
  不过是几亩地,没了就没了,到时候家里没钱爹娘才会同意卖了她,赵馨那样的都能卖出十两银子,她肯定能卖二十两。
  有二十两银子爹娘肯定饿不死,只要再等几年,她会风风光光的回来,接爹娘去京城享福,让他们混一个国舅爷当当。
  赵小花心底盘算的美滋滋,甩开镰刀,半点没有说服爹娘的打算。
  王家是村里头速度最快的人家之一,这会儿已经开始晒稻子。
  晒谷场上,也有人提起下不下雨的事情:“要是不下雨的话咱们白忙活了。”
  王婶就反过来劝她:“早晚都是要收的,提前收也就是损失一点稻子,万一下雨可是要绝收。”
  “这瞧着哪像是要下雨,哎,我家也是看别人都收心慌跟着一起收了。”
  “哎,看来今年要减收了。”
  村长自然也听见村民们的议论,心底有些没底。
  抬头看着晴空万里,他找到了赵梦成:“你说下雨这事儿我没对别人提起过,回头要是没下你也别往外说,要怨就让他们怨我。”
  这是要帮他背黑锅了。
  赵梦成笑了起来:“叔,真要下雨,您就是救了整个村子的性命。”
  心底觉得青山村有老村长是一种幸运,虽说也有私心,但为人公道,也愿意听别人的话。
  村长摆了摆手,抬头看着天叹了口气,心底也觉得大概是不会下雨了。
  也许会下,但也不是这几天就能落下来。
  青山村的人都这么想,附近跟着抢收的老百姓心底更是这么觉得,原本一窝蜂的凑热闹抢收,这会儿见老天爷完全没下雨的意思,立刻便懈怠了。
  青山村秋收基本完成的时候,隔壁几个村子快的收了一半,慢的才刚开始。
  人人都觉得老天爷不会下雨。
  赵梦成感受着空气中越发澎湃的水元素眯起眼睛。
  “阿明,晚上把你家的稻子盖好,今天晚上会下雨。”
  王明看了看天,一朵云都没有:“看着不像啊。”
  “我觉得会下。”赵梦成这么说。
  王明向来是信服他的,虽然心底觉得不会下,但还是将自己的稻子收到了家里头。
  附近几个村民见了纷纷取笑:“稻子还没晒干,搬来搬去你也不嫌费事儿。”
  王明只说:“小心驶得万年船,你们最好也搬回家,不搬回去就用油布蒙着。”
  村民还笑话他:“怎么看都不像是会下雨,你胆儿也太小了。”
  “万一下了呢?”王明反问,已经将自家的稻子扛回家。
  他也不说赵梦成的话,怕别人听了反倒是怪上梦成哥。
  被他这么一说,刘丰收也让儿子帮忙,将晒得差不多的稻子搬回去,剩下还没晒干的就用油布蒙起来。
  “你还真信啊,也不嫌麻烦。”
  刘丰收只说:“阿明说得没错,小心驶得万年船。”
  听他这么说,也有胆小谨慎的开始搬,还说:“费点力气总比提心吊胆好,这可是我们一家人的口粮。”
  剩下依旧不信邪的人赵梦成没再去劝,转身回了家。
  子时刚过,电闪雷鸣,雷电劈落下来的架势将天幕分成两半。
  不等睡梦中的人惊醒,倾盆大雨紧接而来,没给人类缓冲的时间便哗啦啦落下。
  “下雨了!”
  “糟了,我家的稻子。”
  “快起来!搬稻子去!”
  吓醒过来的村民们纷纷冲出家门,大雨已经在地上汇聚成小溪流。
  “快啊,先把稻子搬回家。”
  老村长看见他们还傻愣着,连声喊道。
  村民们顾不得自己浑身湿透,拉油布的,架蓑衣的,晒谷场乱成一片。
  赵梦成在第一道雷声中醒来,出门一看兵荒马乱。
  隔壁王家也都醒了,庆幸自家稻子都收好的同事又为乡亲们担心,三人都打算去帮忙。
  “阿明,帮个忙。”
  赵梦成喊道,王明二话不说跟着走。
  两人赶到豆腐坊,直接将用来遮挡的大块油布扯下来搬到了晒谷场,临时用竹竿架起来后能够遮雨,给其他人一个缓冲的时间。
  老村长满身湿透,见状松了口气又开始骂人:“都说了要下雨偏不听,就这么懒,现在好了。”
  即使蒙着油布的稻谷多少也浸湿了一些。
  赵梦成看了一圈,发现情况比预计的好:“叔,先让大家把稻谷搬回去,浸湿烘干后也还能吃。”
  “也只能这么干了。”老村长叹气。
  忙活了大半夜,晒谷场的稻子才收的差不多,按时辰这会儿该天亮了,但天还是阴沉沉的,大雨下个不停,完全没有停歇的意思。
  雨声中,赵文成夫妻俩嚎啕大哭。
  他们俩不信村长的话又偷懒,大半的稻子还在田里头。
  收割完的稻子能搬回家烘干,可还长在地里头的根本没法子,一场大雨稻子全扑倒了,过了一夜就会发芽,根本吃不了。
  都是一个村的,其他人看着可怜便说:“别哭了,赶紧下地割稻啊,能救多少是多少。”
  哪料赵文成反倒是怪他:“就知道说风凉话,现在割还有什么用。”
  气得那人转身就走不管了。
  夫妻俩又开始大声哭。
  屋里头,赵小花站在廊下往外看,眼底没有后悔担忧,反倒是慢慢的雀跃和期待。
  大雨终于开始了,等这场雨结束爹娘就会相信她的话,到时候把她卖进万家,开始她风光的一生。
  这般想着,赵小花只觉得雨声好听,哪里还能听得见父母绝望的哭声。
  赵梦成出门帮忙,等回家浑身上下也都湿透了,结果进屋一看连连皱眉。
  赵家的屋子太旧,晴天还好,一下雨就开始滴滴答答。
  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
  之前他只顾着吃没注意,如今下雨才发现屋子破损的这么严重。
  三小只也早就醒了,把家里头的木桶大碗脸盆都搬出来摆的到处都是,叮叮咚咚的唱着交响曲。
  “爹,喝姜汤。”
  赵茂端着满满当当一大碗,还往里头放了红糖。
  赵梦成一口气喝完:“这雨怕是一时半会儿都停不下来。”
  大雨不但没停,反倒是有越下越大的趋势。
  三小只那屋床顶上正好有块瓦片坏了,这会儿床都泡在了水里头,棉被都能拧出水来。
  赵梦成只能把他们安顿到自己那屋,至少他床是干爽的,只是其他地方破了五个洞。
  躺在亲爹身边,三小只不但不害怕,反倒是有些兴奋。
  三颗脑袋都往赵梦成身上挤,赵馨还说:“下雨真好,我能跟爹爹一起睡。”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