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反派他爹佛系种田(穿越重生)——人生若初

时间:2024-09-27 08:05:07  作者:人生若初
  “就算今年的粮食没了,往年的呢?总不能一次水患将十多年的积累都冲走了。”
  被骂的官员暗暗叫苦,心想高高在上的钱大人哪里知道,许多百姓家里是没有余粮的。
  丰州府虽是鱼米之乡,可也并非人间仙境,百姓们能吃饱穿暖已经不容易,哪能家家户户都有积攒。
  钱知府并不是不懂,而是不想懂,也不能懂:“废太子迫在眉睫,二皇子有一争之力,这时候丰州不能出乱子。”
  “继续征收,否则上头怪罪下来,我们都得倒霉。”
  下头只能答应。
  钱知府又问:“万家那边可有动静?”
  “前头一批孩子都送走了,后头就老实的很,不过最近卖儿鬻女的多了,万家又开始采买颜色姣好的。”
  钱知府先是皱眉,随后又说:“罢了,太子与皇后毕竟还在,本官也得卖他们一个面子。”
  “既是签字画押的正当买卖,不必多管。”
  钱知府这边刚发话,那边万家就得了信,立刻放开手脚来采买孩童。
  丰州府的万家是庞然大物,即使皇后与太子处境不妙,在丰州府已经占据着一条街。
  如今丰州百姓人人皆知,若是家里日子过不下去,把孩子卖到万家,既能换孩子一生不愁吃喝,还能拿银子救命。
  最夸张的时候,天蒙蒙亮,竟然就有人牵着孩子上门,一溜儿排出好长的队伍来。
  “瞧瞧,多容易的事儿,知府大人知道了都不会管。”万家人笑道。
  另一个也说:“咱们掏钱买人,百姓就有银子交税,这是给知府大人解决了大麻烦,他有什么好说的。”
  “可笑上河镇那一支,几个孩子还弄出命案来,被个不知轻重的县令告了一状,搞得万家上下都没脸。”
  一想到因为旁支丢了脸,还被钱知府叫过去狠狠斥责,但凡没正经卖身契的都得还回去,万家人何曾受过这样的委屈,心底不满的很。
  要不是皇后与太子处境不妙,万家哪里会给钱知府这个面子。
  丰州万家人对旁支并不同情,反倒是落井下石:“乡下来的没见过世面,但凡平头正脸都觉得美貌,眼巴巴送过来的那几个丫头我都不忍心细看,太丑。”
  被说丑的丫头里就有赵小花。
  趁着赵老大受伤急用钱,赵小花求着赵大嫂把自己卖了,总算是得偿所愿。
  她一心想着当皇后,哪里会跟其他小丫头一样哭哭啼啼反抗逃跑,凭着乖顺听话没两天就被送到了丰州府。
  进了丰州府,赵小花原以为自己马上就能见到贵人,成为皇后。
  哪知道到了丰州万家,赵小花才惊觉万家人采买的美貌丫鬟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成百上千个。
  她被推进门就淹没在人群里,半点不起眼,别说见贵人了,一个月过去还在给有脸面的丫鬟倒夜壶!
  洗不完的衣服,做不完的工,睡得是潮湿阴冷不见光的通铺,每天天不亮就得干活,到了晚上半夜才能歇息。
  几天下来,赵小花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更糟糕的是,赵小花发现每隔几天,同批来的丫头里总会少了几个,她拐弯抹角的讨好管事嬷嬷打听,嬷嬷只是笑:“她们啊,她们长得好,跟你们不一样,如今去享福了。”
  赵小花听得咬牙切齿,认定那些被挑走的人失去伺候贵人了。
  从这一天开始,她变着法子讨好嬷嬷,想争取被挑走。
  难得见一个不哭不闹不跑还嘴甜会说话的,嬷嬷倒是也喜欢她,时不时关照几句,只是并不提挑人的事儿。
  赵小花急得不行,心底暗骂这群老女人没眼光,没发现她的天姿国色。
  这一日,宅子里又来了一批丫头,一个个哭丧着脸哭哭啼啼。
  赵小花已经混成了小管事,冷着脸教训:“哭什么,以后你们就能吃饱穿暖,有的是享福的时候,你们不该哭,要笑。”
  她拿着竹鞭,谁要是敢一直哭就狠狠一鞭子下去,吓得新来的小女孩瑟瑟发抖。
  院子里,一个嬷嬷努了努嘴:“天生伺候人的料,很会见风使舵。”
  “就是长得丑了点。”另一个评价道。
  嬷嬷笑起来:“也不算太丑,就是不够出挑,人家求上进你何必拦着。”
  “我可没拦,来挑人的瞧不上。”
  两个嬷嬷嘀咕的那当头,赵小花站定在一个小丫头跟前,脸色很是阴沉。
  面前的小丫头才四五岁的模样,跟赵馨一般大,也如赵馨一样模样极为出挑,雪白的皮肤,一双盈动灵活的大眼睛,挺巧的小鼻子,樱桃小口。
  即使穿着粗布麻衣站在人群里,也是一眼出挑。
  赵小花嫉妒的脸色扭曲,恨不得举起竹鞭抽烂她的脸,但她忍住了,甚至憋出一个微笑:“别怕,我会好好照顾你们的。”
  小姑娘却很敏锐,不但没亲近,反倒是瑟缩了一下。
  赵小花拧紧竹鞭,心底升起一个恶毒的计划,她能抢走赵馨的好运,也绝不会让别的女人占了自己的皇后之位。
  上河镇上,随着免税的谣言越传越广,耐不住想卖粮食的人也越来越多。
  青山村却是一个例外,前来买粮食的小贩大多空手而回。
  这一日,赵满仓忽然带着一个文人打扮的人回来,进村没回家先去了村长家,开口就要买粮食。
 
 
第38章 粮食
  来了客人, 村长自然是客客气气的招待,还把自己珍藏的好茶拿了出来。
  哪知道上了茶,文人模样的尝了一口就放下, 脸上带着矜贵:“老人家,我的来意你也知道了, 不知道能不能行个方便。”
  老村长面露为难。
  文人看了眼赵满仓。
  赵满仓立刻开口:“村长, 这位便是我家先生李举人,他可是有正经功名的举人老爷,咱们上河镇黄县令见了先生,也是要客客气气的。”
  “先生这次特意过来就是为买粮食,您这儿行个方便, 先生肯定也领你这份情。”
  老村长心底也是敬重读书人的,更别提对方是举人老爷。
  但一说到卖粮食,他就抽烟不吭声。
  李举人没想到自己特意走一趟, 乡下的泥腿子居然还不给面子, 脸色一挂。
  赵满仓怕他生气, 连声道:“村长,镇上都说今年要免税,您让大家留着那么多粮食做什么, 回头亏了还不都得骂你。”
  老村长一顿:“免税那事儿是真的吗?”
  李举人纡尊降贵的点了点头:“确实是从黄大人那边听说了这消息, 八九不离十。”
  老村长拧眉道:“那就不是十成十, 粮食是老百姓的命, 再谨慎也是应该的。”
  “哎呦喂, 刘爷爷,难道我家先生还能为了点粮食骗你不成, 我们是真金白银的买,先生就是吃了咱们村子的粮食, 觉得味道好,这才特意走一趟。”赵满仓开口道。
  老村长敲了敲烟杆子:“你家的事情我管不着,但让我牵头这事儿就不行。”
  李举人淡淡道:“村长不愿意帮忙也可以,只是我们要买粮食,村里人也愿意卖,你也别从中作梗。”
  “哎,你怎么说话的。”
  刘炳坤方才一直没吭声,这会儿忍不住了:“什么叫从中作梗,乡亲们眼睛没瞎,耳朵没聋,他们自己不乐意我爹还能逼着赶着。”
  “坤叔你别生气,我们不是这个意思。”赵满仓连忙解释。
  刘炳坤却没村长那么好脾气:“你们就这意思,就你们聪明是不是,要是粮食那么好买你们为啥不在镇上买,镇上粮铺还都开着呢,何必浪费这个时间。”
  李举人脸一黑。
  赵满仓挡在两人中间:“我不是说了,先生就是觉得咱们村的大米味道好,这才特意走一趟。”
  “信你个鬼,大家用的都是一样的稻种,味道能差到哪里去。”
  刘炳坤是千万个不信,又说:“走走走,我家不招待你们,赵满仓,你好歹也是上河村的人,这时候鼓动大家卖粮食安的什么心。”
  说着就要拿扫把。
  李举人哪里受过这样的待遇,一甩袖子走人:“有辱斯文!”
  赵满仓黑着脸,痛心疾首的看着刘炳坤:“送上门的好事儿你们都抓不住,活该上河村一年比一年穷。”
  刘炳坤伸手要揍他:“混账小子,我看你是忘了本。”
  赵满仓怕挨打,忙不迭的跑了,快步追上李举人。
  李举人看都不想看他:“我也是信了你的鬼话,让你买点粮食都干不好,就你这样还想去参加科举,一辈子都是陪读的命。”
  赵满仓心底恼怒,脸上只是赔笑:“先生,他们都是乡下人见识短浅,我一定想办法多买一些。”
  李举人还要用他,缓和了脸色:“尽量多买一些,越多越好,上次那些就还不错。”
  赵满仓自然一口答应下来。
  他能有什么办法,回家就朝着父母撒泼:“我都说了这关乎儿子的前程,你们能不能上点心,先生是大户人家,就那么点粮食都不够他们一家吃。”
  “爹,娘,你们得帮我再想想办法。”
  赵文成也发愁了:“村长拦着,他不发话大家伙儿都不肯卖,我能怎么办。”
  赵满仓忽然问:“二叔家呢,他家肯定有粮食吧?”
  “他家那三亩地都卖了,现在自己都是靠买粮食吃,他能有什么粮食。”赵大嫂撇嘴。
  赵满仓眼神忽闪,开口道:“二叔既然是买粮食吃的,那肯定知道买粮食的路子,要是他愿意告诉我,回头我心底也感激他。”
  “可是我们两家都断亲了,你妹前头找他说话,他理都不理。”赵文成为难。
  赵满仓却说:“二叔自小就疼我,我去说几句软话也就成了,再说了,我只是要个路子,又不是要他的银子。”
  说着就直接出门去了。
  赵老大夫妻俩面面相觑,赵大嫂担心道:“这能成吗,你弟良心硬的很。”
  “就让他去试试。”赵文成这么说,他是实在没法子了。
  “哎呀,忘记跟他说他们搬家了。”赵大嫂想起来。
  赵满仓吭哧吭哧往赵梦成家走,一路走到了老房子,结果一看家徒四壁的,不像是有人住。
  “二叔,你在家吗。”赵满仓喊了一声。
  隔壁听见了,探出头来看:“你是满仓吧,这可好久没见你了。”
  “王爷爷,我二叔他们去哪儿了?”赵满仓转头问。
  王叔脸色有些奇怪:“你不知道吗,梦成他们早就搬到新房子那边去了,就在后头。”
  “新房子?”赵满仓大吃一惊,他知道赵梦成在卖豆腐,但没想到他居然连造房子的钱都挣到了。
  眼底闪过算计,赵满仓暗暗琢磨着要拉近跟二叔的关系,就凭他二叔心软的架势,只要有钱肯定会贴补他这个亲侄子。
  赵满仓读书天赋一般,倒是学了不少花花肠子,平日里用钱的地方也多,正愁家里没钱。
  “要死啊,他们都断亲了,干什么告诉他梦成他们新家在哪儿。”王婶掐了一把男人。
  王叔委屈道:“都是一个村的,我不说他随便问两句也知道。”
  王婶却说:“赵老大外忠内奸,他这个儿子有过之而无不及,啧啧,还读书人呢,居然让家里把妹妹给卖了。”
  王明听见爹娘的争吵声,出来说:“不管他打什么主意,梦成哥肯定不会让他得逞。”
  “他还能打什么主意,想着法子从村里人手中买粮食呗。”王婶撇嘴。
  王明立刻说:“爹,娘,别人怎么样我不管,咱家可不能卖。”
  “那是自然,你哥也托话回来,说城里头粮食一天一个价,而且这些天不许人多买。”他们家老大是杂货铺的伙计,多少知道一些。
  赵满仓一路找过去,很快就看到了那栋新房子,这一看只觉得眼前一亮。
  青砖青瓦的农家小院被收拾的干干净净,窗明几净,显得特别宽敞。
  一瞬间,赵满仓心底涌起一股嫉妒。
  这股嫉妒在他看见赵家三个堂弟妹在院子里玩耍的时候达到了顶峰。
  “阿椿,阿茂,馨儿,二叔在家吗?”赵满仓藏住心思,开口问道。
  赵椿正在练习弹弓,一看来人就挂脸:“怎么是你,我们两家已经断亲了,以后都不用往来。”
  “傻孩子,我们是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哪能说断就断。”
  赵满仓一脸你不懂事:“我知道爹娘有过分的地方,今天我是特意来赔罪的,要不是我在镇上读书不知道,绝不会让他们那么干。”
  “二叔,你就看在血脉亲情的份上原谅他们一次吧。”
  赵梦成正在屋里头练字,听见声响出来一看,心底一晒。
  原主这侄子修炼不到家,眼底的嫉恨都没藏住,这是把他当傻子在哄。
  “道歉就不必了,既然断了亲就没必要往来,你也别喊我二叔,我担不起。”
  赵满仓没料到他一口回绝,半点余地都不留,一时有些难堪。
  “二叔,千错万错都是我爹娘的错,你要给我一个补偿的机会,爷爷奶奶早逝,如今只剩你跟我爹两个兄弟,要是爷爷奶奶泉下有知,知道你们闹得老死不相往来,肯定会伤心的。”
  赵梦成压根不吃这套:“伤心就伤心吧,早些年你爹赶我出门的时候,他们早该伤心了。”
  赵满仓皱起眉头来:“二叔,你……”
  “你到底有什么事儿,我正忙着呢,没工夫招待你。”赵梦成很不喜欢赵老大一家,连带这穿越后头一次见的侄子在内。
  赵满仓确实是在镇上读书,但两家断亲这么大的事情,他不信赵满仓不知道。
  再者,半个月前赵满仓就回来过,当时可是连面都没露。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