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留一条后路,大人不如与万家人密谋一番。”
幕僚抚摸着长须:“万家人豢养那么多美貌女子,原本是想挑出色的送入宫中,为皇后固宠,可如今,他们还用得上吗?”
“万皇后自身难保,哪里还有余力将人收入宫中。”
钱知府一点就通,迅速明白过来:“万家最会调教美人,如今万皇后已然用不上了,若把人交给本官,送到陛下跟前,倒也算帮了他们一把。”
至于送过去的美人能不能帮上万皇后,钱知府是半点不担心。
太子赢了,他就是帮过万家的人,二皇子赢了,那他就是收拾万家的人,两边都能得利。
钱知府打定主意,陛下好美色,若能送上绝世美人,难道不比金银财宝更好。
当下便打发人去万家打听口风。
正如两人猜测,万家也早收到皇后与太子被圈禁的消息,此时急得团团转却毫无办法。
万家原本只是平民百姓,只因万皇后长得花容月貌,一朝被选入宫中独得盛宠,这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朝中多看不起万家这裙带关系,如今万皇后一倒,万家便毫无还手之力。
钱知府派来的人进门,万家主便知道他打着什么主意,却根本无法拒绝,也不想拒绝。
“老爷,咱家花了那么多精力培养出来的丫头,难道就这么白白便宜了他钱玉书?”
万家主叹气:“如今不同意又能如何,难道要把这些人都留在万家,直到人老珠黄毫无用处吗?”
“可是钱玉书可不是好相与的,他必不会为皇后和太子出力。”
万家主眼神一闪,只说:“所以我们送过去的丫头,既要容貌出色,更要忠心不二。”
“你亲自去选人,衷心第一,才情第二,容貌第三,只求她们入宫之后能为皇后美言几句,让陛下念起旧情,绕过皇后和太子这一回。”
下人领命:“属下这就去办,请老爷放心。”
万家别院中,赵晓花侧耳偷听嬷嬷们低语,她知道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
第51章 蜜糖
“总管大人, 这一批的丫头里有一个长得特别出挑,那眉眼,那样貌, 扔到人堆里也能一眼瞧见,男人见了就没有不喜欢的。”
管事嬷嬷一个劲的说, 显然对手底下那丫头很自信。
总管却脸色淡淡, 瞥了她一眼:“这次不要模样最出挑的,你去选五个样貌好,但要会来事儿,最重要的是对我万家衷心耿耿。”
嬷嬷有些吃惊:“怎么跟往常不一样?”
往年他们往上面送人,都是先挑模样好的, 至于衷心不衷心,有手段还怕拿捏不住一个小丫头?
总管不耐烦:“让你去办就好好办差,别打听太多。”
嬷嬷连忙答应下来:“是, 奴婢这就去把人带来。”
说完忙不迭的往小院子跑。
她心底正盘算着该挑哪几个, 心中闪过赵馨的名字, 又觉得她容貌不够出挑,倒是那个小丫头长得实在是好。
哪知刚才小院门口就听见里头吵闹不休:“都在吵什么,还有没有规矩。”
“老姐姐你可算来了。”负责看管丫头们的跑过来, 脸色有些不好。
嬷嬷拧眉问:“出了什么事情。”
看管的还没回话, 赵小花猛地跑出来, 扑通一声跪下来:“嬷嬷, 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她哭得稀里哗啦, 看着还真有几分可怜委屈。
看管的翻了个白眼:“小丫头心思多的很,知道今天上头来挑人, 把小糖脸磕破了。”
赵小花哭着喊道:“嬷嬷,我只是瞧她走得慢, 好心想拉她一把,谁知道她自己踩空跌破了脸,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是不是故意,两个嬷嬷心知肚明。
嬷嬷进屋查看小糖的脸,果然见她左脸上划拉了一道大口子,血淋淋的,看着是肯定要留疤了。
原本肤如凝脂的美貌顿成被破坏。
小糖又是个木讷胆小的性子,这会儿蜷缩在角落里不啃声,再也不能吸引人。
嬷嬷拧起眉头:“怎么在这当头摔成这样。”
赵小花跟了进来,大着胆子拦住她衣角:“嬷嬷,都是我的错,请您原谅我这一次吧,是万家给了我吃饱穿暖的机会,您让我当牛做马我都心甘情愿。”
嬷嬷挑眉,仔细打量起赵小花来。
赵小花的容貌跟小糖是没法比的,但也不丑,五官清秀,这会儿哭得梨花带雨倒是有几分姿色在。
更难得的是,这丫头自打来了万家,那叫一个殷勤奉承,心眼子多,但对万家感激涕零。
嬷嬷心思一转,露出和煦春风的笑容来:“小花别怕,嬷嬷知道你不是故意的。”
赵小花绽放出笑容来,满是感激,她知道这次拼对了。
跟着嬷嬷离开的时候,赵小花笑得志得意满,仿佛看到了自己平步青云,成为皇后的风光。
嬷嬷最后带着五个小姑娘离开,至于毁了容的小糖依旧蜷缩在角落里,无人搭理。
在这个院子里,失去了容貌,又不会做人,小糖显然毫无价值,更不会有人注意。
原本因为她长得好特意看管的视线也都消失了。
深夜,整个小院又恢复了那死一般的寂静。
蜷缩在角落的小糖动了,只见她飞快的钻出房间,目标准确的找到了隐藏在后院的狗洞,狗洞很小,但足够一个五岁左右的瘦弱小孩钻出去。
一直到第二天放饭,管事的才发现小糖丢了。
满院子的找了一圈也没见人,管事的不敢隐瞒报到了嬷嬷跟前。
嬷嬷一皱眉,心思一转就决定把事情压下去:“左右那丫头毁了容,大夫都说养好了也会有疤,不值钱了。”
“这事儿闹开了咱们都得吃挂落,倒不如就说人发热死了,索性干净。”
小糖就这么从万家别院消失了,就连跟她一个屋的小丫头们也没有在意,除了赵小花,没有谁会记得这个容貌出色,但自打被送进来后就不太说话的小姑娘。
“砰砰砰!”
随着六声开门炮仗,新的一年宣布开始。
赵家新年的第一顿饭是汤年糕,年糕煮的软糯糯的,再往里头加上咸菜、豆腐、肉沫一起炒了一遍,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每个孩子都分到一大碗,三小只捧着饭碗使劲吃。
赵椿一口气吃完,连汤水都没放过,打了个饱嗝才说:“爹,这个汤年糕好吃,以后我们每年都这么吃。”
“行,以后每年大年初一爹都给你们做。”赵梦成笑着答应了。
赵茂也觉得好吃,尤其是加了肉沫味道更香,一口下去嘴巴里都是咸香的味道。
赵梦成做饭手艺不算特别好,但他舍得放料,年糕是下猪油直接炒的,在这缺油水的年头可不就香的人停不下来。
赵馨吃的慢了一些,怕两个哥哥不等自己,一边吃一边喊:“你们等等我。”
“会等你,你慢些吃,别噎着。”赵梦成劝道。
小姑娘这才放心一些,吃得慢了点。
大年初一,按照青山村这边的惯例是要出门拜年的,赵家如今没亲戚,等孩子们吃饭完,赵梦成带着他们去跟村里辈分高的磕了头就回来了。
三小只却不肯回来,要跟村里孩子们到处拜年。
赵梦成自然不会拦着,让他们跟着一群孩子呼啦啦的走了。
这年头家家户户都困难,拜年是拿不到红包和糖果的,但每家都会准备些南瓜子花生之类的零嘴,等着孩子上门就每人抓一把。
赵梦成也准备了,不只有瓜子花生还有糖,但不多,来上门的每个人能分一颗甜甜嘴。
真不是他小气,而是村里富裕对人家顶多这样,再多就不合适了。
就一颗糖,引得村里孩子们呼啦啦的来,生怕自己分不到。
有些心急的拿到糖就往嘴巴里头塞,甜滋滋的味道能让小孩儿高兴一整天。
也有孩子藏起来带回家,打算留着慢慢吃,每天舔一口能吃一个年。
赵椿领着弟妹,很快就在村里跑了一圈,新棉衣的口袋里都塞满了南瓜子。
“阿椿哥,我们要去你大伯家,你去不?”有孩子问道。
赵椿眉头一拧:“那不是我大伯,我们已经断亲了。”
“那你去赵老大家不?”那孩子追问。
赵椿一摆手:“我才不去,我要回家去了,阿茂,馨儿,走。”
赵茂赵馨自然也不会跟上去,迈着小步伐就回去了。
被丢下的孩子想了想,还是不舍得漏掉这一家的零嘴,手拉着手跑过去。
“我们来给叔叔婶婶拜年了,祝您长命百岁,阖家团圆。”
几个小孩儿一进门,就很实诚的磕了头。
赵老大阴沉着脸,瞧见他们进门扯了扯嘴角:“好好好,再给叔叔磕一个。”
几个孩子对视一眼,又磕了一个。
别家但凡让他们多磕头的,准备的零嘴肯定也多,孩子们都挺乐意。
哪知道赵老大笑了笑,口中只说:“都是好孩子,磕完头就回去吧,别在外头瞎转悠。”
几个孩子都傻眼了。
“我们的瓜子呢?”有个五六岁的孩子忍不住,开口问。
赵老大不啃声了。
赵大嫂从屋里头出来,扯着嗓门喊:“哎呦喂,你们给长辈磕个头咋还要好处,这也太市侩了,小小年纪可不兴这样啊。”
孩子们涨红了脸,最大的不服气:“你家咋这样抠门小气,往后我们再也不来了。”
说完拉着其他孩子就走。
赵老大黑了脸:“你咋不拿点南瓜子打发打发,传出去好听吗?”
“还南瓜子,咱家都要断炊了,我打哪儿去弄南瓜子给他们。”赵大嫂心底也窝火的很。
赵老大板着脸:“大过年的你发什么颠。”
“我发癫?好个赵老大,感情你是好人,坏人都让我来当是吧,你要是拿得出来,给他们发铜板我也不说一个不字。”
眼看夫妻俩要吵起来,赵满仓才从屋里头出来:“爹,娘,大过年的别吵吵,我还得背书呢。”
一听这话,夫妻俩都不吭声了。
如今家里这样的情况,他们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赵满仓身上,只要儿子能考中功名,如今的困难就都能解决。
从赵老大家离开的孩子们却气坏了,口中骂道:“没见过这么小气的人,没东西还让咱多磕一个头。”
“怪不得爹娘说他家小气,拜年连个豆子都不给。”
村里最穷的人家,他们上门拜年磕头还给一把炒黄豆呢,结果赵老大家倒好,连口水都没有。
几个小孩气呼呼的回家,把这事儿一说,村里人也觉得气愤,对赵老大一家更是看不上。
赵椿拉着弟妹回到家,先把棉衣口袋里的零嘴都翻出来。
三个孩子的凑在一起,倒是堆了半桌子。
“爹,你不是最喜欢吃瓜子吗,都给你吃。”赵椿一摆手。
赵梦成笑了一声,尝了尝评价道:“味道不错,你们也吃,我一个人可吃不了这么多。”
三小只就爬到板凳上,四个人围着桌子慢慢吃。
村里人给的零嘴品种还挺多,除了常见的南瓜子、花生、黄豆之外,还有芸豆,豌豆,赵梦成还发现了松子、板栗和杏仁。
后三样想弄一锅可不容易,费事费力的。
“爹,我给你剥松子。”赵茂见他连吃了两颗松子,立刻觉得他喜欢。
赵梦成乐呵呵的看着,等小孩儿剥了十几颗就抓起来,一把塞进口中,那香喷喷的滋味夹带着孩子的孝心,味道特别好。
赵椿不甘示弱:“爹,我给你剥瓜子。”
赵馨就说:“我给爹爹剥杏仁。”
小姑娘做的特别仔细,连杏仁外面的那层衣也剥的干干净净:“爹爹吃。”
赵椿赵茂一看,觉得自己都被比下去了,立刻干得更起劲。
赵梦成一开始还享受着孩子们的殷勤,但后头就吃不消了,连忙打住:“够了,再吃下去爹都要上火了,咱们歇一歇。”
“那爹啥时候想吃了,我还给你剥。”赵茂立刻说。
赵梦成伸手摸了摸他头发:“行,想吃了跟我儿子说。”
“爹,爹,还有我,我也能剥皮。”赵馨立刻跳下板凳,靠在赵梦成身上。
赵梦成哭笑不得:“这是啥好差使吗,你们还抢上了。”
三小只嘿嘿直笑,心想给爹爹帮忙咋能不算好事儿呢。
炒货吃多了就上火,尤其是这段日子他们不知吃炒货,还吃烤的,煎的,炸的。
大年初一早晨又吃了一堆,晌午三孩子嘴角就开始长燎泡,嗓子眼都觉得疼,人都耷拉下来了。
赵梦成哭笑不得,拍了下三颗脑袋:“等着。”
说着起身进了厨房,再出来端着四碗蜂蜜水:“慢慢喝,润润喉咙,后头两天别再吃炒货,都吃点青菜,过两天就能好。”
也是他的错,他自己也爱这么吃,没想过孩子的体质弱,扛不住一直这么吃。
“甜的?”赵馨喝了一口,惊讶的问。
赵茂喝完就说:“跟白糖水红糖水都不一样,比糖水还要好喝。”
赵椿直接问:“爹,这是什么?”
“蜂蜜水。”要不是上火这桩事儿,赵梦成都把这一小罐子的蜂蜜给忘了。
这还是赶年集的时候他顺手买了,价格比红糖贵多了。
赵馨滋溜溜的喝:“原来这就是蜂蜜,可真好喝。”
赵梦成也没亏待自己,孩子有的他也有,别说,这年头的蜂蜜特别醇厚,虽说价格贵了点,但胜在原汁原味,不用担心掺假。
一口蜂蜜水下肚,喉咙立刻就滋润了,上火的症状舒缓许多。
60/192 首页 上一页 58 59 60 61 62 6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