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反派他爹佛系种田(穿越重生)——人生若初

时间:2024-09-27 08:05:07  作者:人生若初
  皇帝却不给他说完的机会,一把扫落面前美酒佳肴:“好好好,你们偏要挑千秋宴来触朕眉头,可见居心叵测。”
  “自朕继位以来勤政爱民,天下百姓无不敬仰,你们为了自己名声一味颠倒是非,其心可诛。”
  跪下的勇士猛地抬头:“陛下,大周百姓苦庸政久矣,太祖开国,吏治清明,而如今各地官员一味逢迎,卖官鬻爵已成惯例,冤假错案比比皆是。”
  “更有赋税年年增加,百姓苦不堪言,前年西北大旱,去岁江南洪涝,今年更有地动千里,陛下,此乃上天警示,请陛下迷途知返,不可一错再错。”
  太傅双腿发软,他不知这学生怎么会如此大胆,竟敢在千秋宴上直接捅了出来。
  这跟直接捅破马蜂窝有什么不同。
  大殿之内,依稀能听见皇帝愤怒粗重的呼吸声,连一贯爱撒娇的舒妃都不敢吱声。
  唯有那勇士继续喊道:“请陛下诛杀奸佞,重复光明。”
  皇帝压低身体,忽然笑了起来:“你说你要死谏?”
  “臣万死不辞。”勇士还以为看到了希望。
  皇帝下一刻却说:“朕知道你,你与太子素来热络,想必是太子知道即将被废,狗急跳墙,便让你来污蔑朕的名称。”
  “来人,将他拖下去斩首示众,朕今日便要废除太子与皇后。”
  太傅心头一跳:“陛下,废太子乃是不祥之兆,万万不可啊。”
  哪知皇帝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太子确实不祥才引来如此大灾,让庶民梁勋下罪己诏,立刻发往各个州府。”
  太傅浑身一震,没想到皇帝宠爱皇后与太子多年,如今却丝毫不留余地,竟是要赶尽杀绝。
  但很快,太傅就没法再为皇后与太子操心。
  “昏君,你这个昏君!”勇士不敢相信皇帝竟然昏庸残暴至此。
  他竟是站起身来,大声怒斥:“大周国祚止于今日也。”
  说完一头撞死在大殿柱子上,正是那根长出祥瑞灵芝的柱子,灵芝颤抖了两下掉落下来,正盖住了鲜血四溅的头颅。
  皇帝冷冷开口:“此子可恨,诛杀十族,皆不可免。”
  太傅整个人瘫软下来,户部尚书于心不忍,鼓起勇气开口劝道:“陛下,太傅一直以来兢兢业业,忠君爱国,定是此人自作主张。”
  皇帝冰冷的目光落到他身上:“朕已有主张,谁敢求情,一罪并论。”
  御林军下场将牵涉其中的官员拖了出去,大殿内只有求饶之声。
  留下的官员们无一不是战战兢兢,没有人再敢为太傅求情,心底却不免生出几分同命相怜的惧怕。
  他们早就看过皇帝的冰冷无情,可一直到这一日,朝臣们才见识了皇帝的冷血。
  那是教导他长大成人,一路辅佐他登基为帝的太傅。
  至此,再无人敢在皇帝面前说真话。
  皇帝却显然不在意这些,他往后一躺,直接躺在了舒妃怀中:“爱妃,你抖什么?”
  舒妃笑容僵硬,却很快伸手抚摸着皇帝的脸颊:“臣妾见陛下威武不凡,心中爱慕不已,生怕有朝一日被陛下厌弃,若有那一日,臣妾宁愿死了。”
  皇帝哈哈一笑:“你啊,就是爱胡思乱想,你是朕的爱妃,朕怎么会如此对你。”
  舒妃笑容自然起来,心底却想起宫中的皇后。
  那是皇帝力排众议扶持上位的中宫之主,宠冠后宫数十年,一度压得李贵妃喘不过气来,可皇帝也是说废就废了。
  她心底越是害怕,笑得越是娇媚:“有陛下这句话,臣妾立刻死了也算值得。”
  另一头的李贵妃也好不容易喘过气来,她僵硬的转过身,挥手道:“接着奏乐接着舞。”
  音乐声再一次响起,贺寿的环节也继续,大殿内的尸首已经被拖出去,血腥味却挥之不去。
  勤政殿内,依旧是一番歌舞升平。
  被圈禁东宫的太子接到圣旨,只是凄然一笑。
  他早已对皇帝失望透顶,更知道废太子是早晚的事情。
  “公公,请告诉父皇,梁勋知罪。”
  太子利落的写下罪己诏,似乎这些罪名都在他脑中徘徊千百次。
  眼泪落到纸上,晕染了那个罪字。
  前来颁旨的太监都心生不忍:“圣人正在气头上,殿下暂且隐忍,后头的日子还长着,您还有机会的。”
  废太子只是一晒:“母后只是一介妇孺,影响不了国之大事,还请父皇高抬贵手,饶她一命。”
  他送出亲手写的罪己诏。
  太监哀叹一声,到底是领了圣旨离开。
  送走太监,废太子回到方中便悬梁自尽,废后万氏得知儿子已死,当下便疯疯癫癫起来。
  皇帝听闻,竟只说了句:“他已被贬为庶人,不可葬入皇陵。”
  第二天,废太子自戕的消息便传遍朝野,京城无比的寂静,无人敢议论此事。
  京城风云变幻,上河镇却慢慢安稳下来。
  地震造成的破坏慢慢修复,百姓们的生命力是顽强的,只要给他们一个喘息的空间,他们自己便能慢慢恢复。
  青山村是其中恢复的最快的,倒塌的房屋被彻底推倒重建,掩埋的粮食都被挖掘出来。
  在赵梦成的建议下,老村长组织人手帮忙,在入冬之前将简单的房屋搭建好,足够那几家人过冬。
  相比起来,其余村庄的损失更大一些,但幸好人员伤亡不算严重,家家户户搭把手,日子就还能过。
  上河中河泥能保平安的说法,如今甚嚣尘上。
  赵梦成带着孩子采棉花的时候,时不时就能看到外村人来挖河泥,他们也不管上河水位已经上涨,竟是冒着风险也要挖走河泥。
  刘炳坤见他皱眉,解释道:“哥,他们挖河泥不一定是自家用,有些是拿去卖的。”
  “河泥也能卖?”赵梦成惊讶起来。
  刘炳坤却说:“都说河泥能保平安,一些富贵人家,亦或者离得远的村庄来回不方便,便愿意花钱买。”
  “卖不出好价格,但一天也能有个几文钱,也能救救急。”
  赵梦成听懂了:“没想到这倒是成了一桩生意。”
  “可不是,有些来咱们村贩卖豆腐的小贩,如今一边卖豆腐,一边卖河泥,听说生意还挺好。”
  这也间接解决了一部分人的生存问题,倒算是意外之喜。
  赵梦成也就放下此事,继续采摘棉花:“卖河泥不是长久之道,倒是这棉花若能普及,到时候肯定能派上大用场。”
  刘炳坤也这么想:“是啊,多好的东西,可惜太少了。”
  今年他们种地之余把能栽种的棉花都种上了,收获实在是不少。
  赵梦成却说:“已经不少了,撇开咱们自家用的,到时候能分出一部分来卖。”
  “卖出去?”刘炳坤愣住了。
  赵梦成点头:“此事我跟黄大人商量过,棉花是御寒的好物,不愁卖,他希望村里能优先卖给他,再由他来主持。”
  刘炳坤嘿了一声:“哥你做主就是,总归不会亏待我们。”
  “县衙如今也缺银子,但可以用盐、糖等稀缺物资来换。”至于这些东西从何而来,黄县令自然有自己的办法。
  一听是要用盐和糖来换,刘炳坤更是高兴,恨不得跳起来:“我得告诉爹去,他知道肯定高兴的很。”
  “昨天他还在发愁今年糟了地动,各地运输困难,操心盐要涨价呢。”
  糖就算了,盐巴可是人人每天都要吃的,他们庄稼人还得干活,不吃盐几天身体就不成了。
  赵梦成正是因为这个,所以才提出以棉花换盐的主意。
  刘炳坤连忙往家里跑,想着赶紧把这事儿告诉亲爹。
  赵梦成继续采摘棉花,因为地震影响他们采摘的时间已经偏晚,再不动手棉花都要拦在地里头了。
  四小只都在旁边帮忙,以他们的身高干起这活儿来更方便。
  赵茂见他需要弯着腰,就过来把棉花倒进竹筐里:“爹,你把棉花运回去吧,这边我们来采就行了。”
  赵梦成微微挑眉,知道他这是心疼自己。
  赵椿也说:“就这么点,我们自己干一会儿就完了。”
  赵馨唐糖也点着小脑袋,表示自己可能干活了。
  赵梦成领了孩子们的孝顺,背起箩筐往家走。
  哪知道刚回家就瞧见赵满仓正蹲在他家门口,好心情顿时没了一半。
  赵老大夫妻俩的丧事办完后,赵满仓就没再去镇上。
  镇上那时候乱糟糟的,赵椿赵茂也都停了课,赵满仓不去也不奇怪。
  但村里头忙着救灾,造房子,采棉花,赵满仓却一直窝在家里头不帮忙,村里人是有怨言的。
  可只要有人劝他干活,赵满仓就拉着人哭自己早死的爹娘,弄得村里人也没办法。
  赵梦成向来是不管赵老大家的事情,连灵堂都没露面,更不会去管这个便宜侄子。
  “二叔!”
  眼看赵梦成避开自己要进门,赵满仓连忙喊道,“你真的要这么绝情吗?”
  赵梦成扫了他一眼:“你今年都十八了,不是八岁,比我当年被赶出家门还大了三岁。”
  他早就看透赵满仓的阴险狡诈,对自己的亲生父母都冷漠无情,自然不可能将这个麻烦领回家。
  赵满仓脸色微变:“当年是我爹做得不对,可他都不在了,二叔何必耿耿于怀。”
  赵梦成不耐烦跟他掰扯,只说:“我就是这么小肚鸡肠,你这套对我没用,就算你死在我家门口,我也不会给你买草席。”
  说完这话,赵梦成直接越过他进门,给他吃了个闭门羹。
  赵满仓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没想到赵梦成如此不要面子,竟是一点余地都不留。
  看来是真的没办法赖上赵梦成。
  赵满仓心底咒骂不停,却也拿赵梦成没办法,在村里说赵梦成坏话也没有人信,满村子的人就跟中邪似得说他好。
  他们难道看不见赵梦成对他们家的绝情,亲大哥死了都不露面,对唯一的侄子不闻不问,简直是个冷血的白眼狼。
  威逼没用,利诱也没用,打也打不过,骂也骂不赢,赵梦成软硬不吃,赵满仓这才慌了神。
  他原本就是趴在父母身上吸血的蚂蟥,如今父母一死,他彻底没了生活来源。
  蓦的,赵满仓想起那被卖到万家的妹妹。
  他一颗心猛地跳动起来,娘说过,妹妹自愿被卖是为了博一个好前程,以前他不信妹妹有这个能耐,可万一她做到了呢?
  也许他该去找小花,只要小花攀上了哪个贵人,即使是一时的,他也能借着贵人的势找到出路。
  赵梦成是三天之后才知道赵满仓离开了青山村。
  他把赵老大夫妻俩留下来的东西全卖了,那是刚从破屋子底下挖出来的,还是村里人给帮的忙。
  卖光了家底换了钱,赵满仓谁都没说,直接背着个小包袱就离开了青山村。
  还是来村里买豆腐的人瞧见了说起,青山村人才知道赵满仓居然去了丰州府。
  “只知道人是去了丰州府,但去了哪里,去干什么,谁也不知道。”老村长琢磨着到底是一家人,还是来告诉了赵梦成。
  赵梦成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一点儿也没往心里头去。
  “他是大人了,非亲非故我也管不了。”
  老村长知道了他的态度,只叹了口气没有多说。
  赵满仓这样凉薄的性子,又是这么大年纪,即使两家关系好也不好管。
  两人正说着话,外头一阵喧哗。
  “爹,你快出来。”
 
 
第69章 意外之喜
  “爹, 曹三叔叔回来了。”赵茂跑进来报信。
  赵梦成连忙起身走出去,正瞧见曹三跟赵椿过招。
  曹三一开始还带着几分玩笑,慢慢认真起来, 最后收手就夸:“好小子,这才多久没见, 你这身手都要赶上我了。”
  赵椿嘿嘿傻笑:“都是三叔让着我, 我还差得远,叔,等啥时候我能打赢我爹了,我才算出师。”
  曹三心里赵梦成是个有本事的,但却是个文人, 只当这是小孩子话没往心里头去。
  他转身招呼:“赵兄,好久不见。”
  赵梦成心底记挂着事情,客套两声便问:“是不是有消息了?”
  “今年实在是多事之秋, 我们商队也差点回不来, 幸好不负所托。”曹三从身后的马车上拎下两个袋子。
  原来自打赵梦成认识了曹家人, 打听到曹家兄弟多在镖局干活便动了心思。
  曹家四个兄弟走南闯北,去的地方多,消息也灵通。
  这一次曹三护送商队走镖, 赵梦成便把记忆中的番薯、玉米、辣椒等画成一个册子, 托付曹三若是看到, 就帮他带一些回来。
  如今见到曹三, 赵梦成也难忍心中激动。
  “找到了哪一样?”赵梦成伸手就要打开袋子。
  曹三哈哈一笑:“可惜只找到一样, 当地采买倒也便宜,只是味道冲的很, 我是吃不惯的。”
  赵梦成已经打开了袋子,原本他还寄希望是番薯玉米, 这两样可是产粮大户,若能种植就不用担心再闹饥荒。
  可惜刚打开袋子,他就闻到了浓郁而呛鼻的味道。
  果然,袋子里装的是红彤彤的辣椒,一个个晒成干还算完整。
  曹三居然给他带来两大袋子,估计一家五口能吃上一年不带停。
  失望过后,赵梦成又高兴起来,上辈子他可是无辣不欢,如今只能靠茱萸提味,总觉得少了什么。
  “曹三兄弟,多谢,这辣椒来的正好。”
  赵梦成邀请道:“不如留下来吃顿饭,我用新来的材料给你做。”
  曹三连连摇头:“我可吃不惯这味道,呛人的很。”
  说完就要告辞:“家里老娘还等着呢,我大半年没在家她念叨的很,不回去不行,走了,阿椿,回头咱再练练。”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