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第三池主要是起储存作用,等水从第三池流出来,就可以直接浇地或排放到沟渠,并不会造成污染。
叶如尘说道:“如果设计合理,别说几年,就是十几年不清理都没事。”
顾父快速的记笔记,顾母在一旁感慨着:“太神奇了,如尘你怎么想到的?”
叶如尘:“不是我想的,在一本书上看到过。”
顾父追问,“什么书?”
叶如尘摇了摇头,“一本没有名字的奇书,已经找不到了。”
顾父仔细想了想,这个方法听起来确实不错,他要再研究观察一段时间,如果能推行开来...
不亏是岳父,叶如尘又给他竖了个大拇指。
“盖房的时候我就与村里的人解释过,大家虽然都听懂了,却不感兴趣,因为这粪便在农家是极好的肥料,地多的庄户甚至还需要从别处买呢。”
“虽然三段化粪池最后的水也能施肥,但大家一来心有存疑,二来嫌弃太慢太少。”
“你们在京城时,可是每日都有人上门收金汁?”
顾母点了点头。
叶如尘继续道:“爹娘可能不知,这听起来污秽,却是一门暴利行业,要是改成三段式的,说不定还会动了某势力的利益。”
说的很有道理,顾父很难不赞同,“但这是便民之举,不说乡下,它绝对是利于城市发展的,岂能因为某些人的私利而白白舍弃呢!”
但三段式排出的水可掺假,不好作为肥料买卖,所以粪便的生意也不能断了。
顾父灵机一动,“可以在三个池子上面各开一个小口,平时密封,想要清理时再打开。
“是个好主意。”
叶如尘挑了挑眉,现代的化粪池好像的确有开口的,不等分解完直接抽出来,他倒是忽略了。
燕京府是在北方没错吧,多北叶如尘就不清楚了,提醒道:“北方的话要做到冻土层下面,太冷被冻上就麻烦了。”
顾父点了点头,心情不错,将小本本揣好,“等我研究一番,再去封信到京里。”
叶如尘嗤笑一声,顾青辰无奈的冲他摇了摇头。
回去之后顾父又问起:“如尘,你最近书读的怎么样了?”
之前不确定四书五经的内容和自己所学是否完全一样,最近通读了一遍,叶如尘表示倒背如流。
顾父前段时间天天坐在煤堆里,现在终于想起来关注一下叶如尘的学业了。
听他说可以倒背如流,顾父随意点了一句,“博厚,所以载物也。”
叶如尘脱口而出:“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顾父:“是故君子有大道。”
叶如尘:“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嗯”
顾父点了点头,他对叶如尘颇有信心,也没有考问他句子意思。
“童生试没什么难度,你自己看着学吧,等考上秀才就入县学读书。”
叶如尘心道,[以榜眼的身份说这话,根本没有可信度好吗?]
要叫那些五六十还没考上童生的人听见估计要气坏,但对于叶如尘来说,确实如此...
县试考试前一个月,考生需要到各县礼房报名,还要让五名村里人和一名禀生作保。
禀生早就找好了村长大哥杨书,村里人也很好找,叶如尘有几个相熟的,村里多了个读书人自然是好事,村长一说,好几个人挣着要作保。
元宵节一过,叶如尘就去了县里报名,回来后开始闭门不出,认真复习了,离考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再自信也不能大意。
顾青辰怕打扰到他,提出要分床睡,果断被驳回。
美其名曰,劳逸结合,房事真一点儿没耽搁...
距离考试还有三天,顾青辰就陪着叶如尘提前赶到了县城,连续问了几家客栈后终于住了下来。
顾青辰舒了口气,庆幸的说道:“幸好不算晚,没想到一个小县城也有这么多考生,要是再迟一两天,怕是要全城客满。”
“可不是嘛,每年就这个时候最热闹,你们真是赶巧了。”小二说道,“昨日我们店就已经满了,但你们进来前刚有位要出城的客人退了房。”
“要是再晚一两天呀,城里是绝对没位置了,不过周边村里也能租住。”
叶如尘温和的笑了笑,“还是夫郎有先见之明。”
叶如尘将驴车交给小二拉去后院,又要了饭菜和热水,吃完午饭,两人稍作歇息就出了门。
熟悉考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虽然不让进,但也要
先摸摸路。
县试由县令主持,一般考三场,分别为八股文、帖经、墨义,有时会加试一场。
八股文,是从四书五经中选一命题做文章,文章形式要求很严格,分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且句子的长短、声调高低、字数都有限制。
要求贼多,叶如尘十分怀念在现代读书写作文的日子。
帖经,又称“填帖”,就是填空题,将一段话用纸条盖住其中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默写出来。
墨义,选取经文句子做题,翻译默写出来,只要熟读经文和注疏就行。
帖经和墨义,说白了就是考死记硬背,过目不忘的叶如尘最为拿手。
第20章 县试
考试这天,叶如尘和顾青辰早早的就起床了,顾青辰将前一晚准备好的包袱放到篮子里给叶如尘带上,一路上不断的叮嘱着。
叶如尘按住他,失笑道:“都说了好几遍了,你怎么比我还要紧张。”
钟鸣声响起,伴着一声吆喝,考生开始入院,人群迅速如潮水般向门口汇去,眨眼之间就排起了长队。
顾青辰赶紧催促他过去,叶如尘不慌不忙点了点下巴,问道:“没有告别吻吗?”
顾青辰又气又急,看了看四周,飞快地掂起脚尖在叶如尘脸颊轻啄一下。
好在天刚破晓,他们站在角落里,大家又忙着排队进门,没人注意这边。
叶如尘不满,拉着顾青辰厮磨了好一会儿,才在夫郎的怒视下,提着考篮,悠哉悠哉排到了最后一位。
考试搜查比较严格,除了检查专门用来盛放考具和食物的考篮之外,还要让考生脱掉外衣搜身,所以排了很长时间才进入院内。
等所有考生都检查完毕后大家再一起前往考场。
叶如尘注意到考生其实并不算多,看来城内客满有一半的功劳都要归与随行人员。
考试的地方是在一个极大的空场上搭建了四座考棚。
每座考棚有左右两排,一排约几十个位置,位置中间设有隔断,分成一个个三面环绕的半封闭小室。
开放的那一面即为门口,正对着过道,有一个高度至胯的可开关挡板,即禁足考生,又方便监考人员在外面查看考生考试情况。
县官按考号依次点名,被点到名字的人带着自己的东西找到座位。
叶如尘虽然进来的晚,但考号靠前,第六十六位,可能是因为报名比较早吧。
找到位置后,并不能直接进去,要先在自己门口站着,依旧是等所有考生进场完毕。
然后十几名小吏同时开始发卷,将卷袋放置在小室内的案桌上。
再由县官宣读考试纪律,最后众考生拜过知县大人,三声锣响,开始考试。
叶如尘是卯时赶到的,这一套繁琐的流程下来,落座已经巳时了。
童生试都是一天一场,不需要过夜,所以这样的流程还要再走两天。
不过叶如尘宁愿多走几遍,也不想在考场过夜。
八股文作为第一场无疑是最重要的,一般来说,这一场成绩基本就可以决定县试能否考过,而后两场算是锦上添花,让名次更漂亮一点。
叶如尘先拿出笔墨纸砚摆好,这才小心打开卷袋。
题目:【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拿到题目后第一步先作破题,顾名思义要点破题目要旨,阐明论点,叶如想了想,落笔写下破题:
【为人诺者,循道而约之】
从题目各个角度分析,随便就能找出大把论点,且没有绝对的对错,所以“破”很容易,但“破好”却不简单。
重点在于要抓住题眼,且立意必须包含在四书五经之中,确保后续能自圆其说。
最难的地方是后四部分: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每部分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共八股,叶如尘斟酌片刻,先写在草稿纸上,待检查无误后,誊抄至考卷上面。
写完后,他把试卷放置在一旁晾着,将笔墨收起,防止不小心污了卷面。
微风轻拂带着丝丝凉意,外面阳光正灿,约摸着正直晌午,距离结束还有很长时间。
叶如尘随意吃了点东西,小抿了几口水,不敢喝太多。
县试是可以上厕所的,只需要向监考人员报告,拿着出恭的牌子由专人领着前去便可。
但会被登记在册,除非忍不住,否则没人愿意这么丢脸。
经过了漫长的等待,考试终于结束了,叶如尘活动了下关节,快步向外走去。
果然,夫郎就站在早上的位置等他,视线穿过人群.交汇在半空,两人同时抬脚向对方走去。
顾青辰顺势接过叶如尘手中的考篮,笑盈盈的问:“夫君累吗?”
叶如尘难得露出几分颓气,伸出一条胳膊搭到了顾青辰肩上,叹了口气,“累,坐的好难受。”
考场小室的位置不大,两边隔断又没有封顶,所以不允许考生随意站起来走动,要不是考官一直转来转去,叶如尘早就想躺下了。
顾青辰有些心疼,没有在意周围书生们投来的异样眼光,任由他不雅的倚着自己。
上了的驴车,叶如尘立刻甩掉最后一丝形象,整个人瘫到了顾青辰身上。
美滋滋喝着递到嘴边的温茶,眯着眼享受夫郎葱白玉指在肩头轻巧的揉捏。
顾青辰给他按了一会儿,忽然瞄到他隐藏在阴影下上扬的唇角,知道自己被戏耍了,在他背上怒拍了两掌,洋装凶狠,“起来!”
这手劲儿跟挠痒痒似的,叶如尘将人拽进怀里,亲了亲他泛红的掌心,笑着问:“疼不疼?”
“坐好,我要去驾车了。”顾青辰抽出手,推了推他。
“我来,哪有让夫郎赶车的?”
叶如尘松开他,起身坐到了外面,挥了挥鞭子,握起缰绳控制着毛驴前进。
顾青辰掀开帘子,“你不是累吗?休息一会儿吧。”
“正好活动活动,进去坐好,很快就到了。”
后面两天考试时间都挺短的,轻松了很多。
发榜需要再等三天,第三场墨义考完,叶如尘就直接带着夫郎回村了。
家门口,刘婶儿和几个妇人老哥儿来找顾母,几人坐在菜园边上聊天,顾父突兀的凑在一旁听,时不时点点头。
几人脚边还放着竹筐和农具,想必是从地里干完活顺道过来的。
“婶子阿么,挺热闹呀,在聊什么呢?”叶如尘从车上跳下来问道。
顾青辰也掀开帘子出来,向大家点了点头,“几位婶婶、么么们好。”
叶如尘伸手扶着他,将人从车上揽腰抱了下来,两人立刻被一圈火热目光包围。
“哟,瞧瞧这小两口,好的就跟那啥,蜜什么油啥的。”,一位阿么打趣道。
刘婶儿笑着补充,“蜜里调油,亲的分不开呢。”
“这俩人每次见都在一起,那手呀,就没撒开过,我都不敢多看。”另一位大娘也说起,还冲他们牵着的手挑了挑眉示意。
顾青辰耳尖泛红,不太好意思的抽出手背到身后。
“你俩在外面也不知道注意点。”
顾母假模假样的教训一下,心里却是美滋滋的,嘴上解释着,“这俩孩子新婚燕尔,小年轻的没个分寸。”
“也对,才两个多月吧,正是你侬我侬的时候。”
“各位婶子、阿么,快放过我二人吧,我家阿辰都害羞了。”叶如尘上前一步将顾青辰半挡在身后。
不说还好,一说大家都把视线汇到后者身上,顾青辰顿时涨红了脸,只想赶紧找个洞钻进去。
“哈哈”,刘婶儿大笑,适时的转移话题,“叶小子这是考完县试回来了?”
“嗯”,叶如尘点了点头,“三日后才发榜,我们就先回来了。”
忙有人好奇地打听:“感觉怎么样?题难吗?能考过吗?”
叶如尘委婉的回答,“还行,等发榜就知道了。”
“如尘一定能过,名次估计也不会差。”好不容易有插话的机会,顾父一点儿也不低调。
众人一阵夸赞,好听话一箩筐一箩筐的往外倒。
一位穿着花布衣裳的大娘突然说道:“辰哥儿可真有福气,刚来几天就嫁了个这么好的,我家柔妹以后也要找叶小子这样的才行。”
“早干什么去了,晚喽~”
“看,我们之
前还说可惜了叶小子只会打猎,谁想他转身就变成了读书人!”
“哈哈,叶小子又俊又有本事,打着灯笼都不好找,小心你闺女嫁不出去。”
大家纷纷调侃着,顾母意味深长的看了花衣大娘一眼,暗暗将人记下。
那大娘反驳道:“辰哥儿不也十八才嫁的,我家柔妹年轻又漂亮,才不愁嫁。”
刘婶儿见的人多了,听出这话酸溜溜的,心里翻了个白眼,“说起来,叶小子和辰哥儿那是天作之合,般配的不得了。”
“你们不知道,当初我想着给叶小子说门亲吧,这十里八村介绍了个遍,嘴皮子都给我磨破了,人就是没那份心思。”
“哎,好不容易开窍了,巧嘞,月如妹子一家搬来了。”
刘婶儿两手一拍,“我第一眼见到辰哥儿就觉得,这孩子,无论是容貌还是气质,都和叶小子太配了!”
14/114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