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如尘直接将人带去了施工现场,看看他们新修的条条大路。
虽然京城的路不比这水泥路差,但两人并没有因此轻视,尤其是听到修路的过程和速度后两人都吃了一惊,这样现场搅拌好直接浇筑简直太方便了,省时省力。
两人迫不及待想看水泥的生产,叶如尘又带他们来到城郊水泥厂,两人拿出纸笔将生产过程详细的记录了下来。
晚上两位大人被安排在衙门后宅,也就是叶如尘的知州私宅。
自叶如尘夫夫过来以后,宅子第一次有外人入住。
当两位大人得知这里只有叶如尘夫夫两个人时惊呆了,偌大的知州宅,没一个下人?!
甚至叶如尘身为知州连个长随都没有,这合理吗?!
叶如尘夫夫在厨房做饭,两位大人在客厅等饭,一人伸手为自己倒了杯茶,凉的
。
吃饭时两位大人想和叶如尘聊聊他来陇州的诸多感想和水泥问题,但叶如尘直言休息时间不谈公事。
看着小夫夫甜甜蜜蜜,不断相互夹菜,两位大人感觉很饱,不约而同的在想谢同知哪里有没有空房可以住?
饭后,一位大人掏出了一封信递给叶如尘,是徐时年等人写给他的。
第二日,叶如尘明显不太高兴,衙门众人不明所以,路过他时都专门放轻了脚步。
在堂内坐了片刻,处理完公事,叶如尘径直去了户房找到林东,“圣上拨款已入库,本官的两千银可以取出来了。”
第100章 写信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叶如尘略带惆怅,几个小伙伴混的都比他好,虽然他品级高, 但人家是京官, 福利待遇好, 罗之清差了点儿, 可自由清闲,正是叶如尘向往的。
突然之间就少了几分干劲儿,想辞官,想回家, 想躺平,还想儿子...
不行, 做事要有始有终,陇州建设才刚刚起步,先干完三年再说。
想了想, 叶如尘提笔写了封信,交给两名衙差, 派他们去武同府接自家老小,这个时间,约摸着正能赶上过年。
从京里来的两位大人身兼重任,抱着学习的态度,在水泥厂踏踏实实待了一段时间,将水泥生产的各个步骤摸清,又抄了叶如尘的设计图,然后又去施工地跟进了几天, 亲眼见到一段路从开始动工到建成,两人大为赞叹, 这水泥用着果真省事。
两位大人临走前,叶如尘给他们车上撂了十袋水泥,以便交差。
翌日休沐,叶如尘和顾青辰多睡了会儿,起床后不想做饭,便来到街上随便吃点儿。
“叶公子,顾公子,来了啊~”
顾青辰点头打招呼,叶如尘走进袁记小面,找了个位置坐下,“大江,两碗馄饨。”
“好,马上~”
这是他们刚陇州时吃的第一家店,因为事务繁忙,叶如尘只偶尔来过几次。
但这里外地人不多,老板倒对他印象深刻。
天寒地冻,两碗热气腾腾的馄饨端上桌,用来暖手极为合适。
顾青辰捧着碗,舀起一勺汤轻轻吹了吹喝下,暖烘烘的。
门口小树苗抖了抖枝干,落下两片黄叶,顾青辰说道:“后日便是小雪了,也不知会下吗?”
“我算了一卦,该是不会下。”
“你还会算命啊,准吗?”袁江惊奇的问道。
“希望准吧。”叶如尘微微笑了下,看向门外,神情有几分忧虑。
顾青辰问:“明园一期马上就要完工了吧?”
“嗯。”
叶如尘点头道:“若没有雨雪,半个月就差不多了。”
店里另一名客人问道:“你们说的是城西在建的明园里坊吗?知州大人起名的那个?”
“是呀,你也知道?”
“当然了,那么大动静全城谁人不知?”
袁江说道:“官府这次可真下血本了,招那么多人,工钱还不低,要不是我爹病了店里没人能干,我就也去了。都快建好了吗?居然这么快!”
顾青辰说:“人多力量大嘛。”
“也是。”另一位客人吃完面又要了碗面汤,继续和他们聊着。
“听说那路修的特别好,又平又结实,光溜溜连条缝都没有,房子也整齐划一建得漂亮,可惜那边围起来了,否则真想过去看看。”
叶如尘道:“过不了几日就能去看了,明园一期完工后会直接开售,有意愿的可以去官府登记买房。”
“能卖出去吗?除了新房新路,那边也没什么,几条老街跟这边比差远了。”那客人问道。
顾青辰说:“初时难卖很正常,往后定不会差,毕竟是城西新区,陇州城未来几年的建设重心。”
袁江也过来坐着,“说之前从城西搬出来的人,可以不要钱领一套新房,不知道真的假的。”
“真的,拆了人家的老房子,自然会安顿好后续之事,总不能让人无家可归。”
“叶公子,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不等叶如尘回答,袁江又突然道:“哦,我忘了,你衙门有人。”
叶如尘笑了笑,没有多解释。
袁江又问:“这都入冬了,你俩还不走吗?湘荆可不近,再有两个月多就过年了。”
叶如尘道:“今年过年不回去了,在这里过年。”
“这么辛苦?”
袁江感叹道:“也是,大老远的来回一趟不容易,费时又费钱,这年头,干啥都难呀。”
叶如尘深表赞同。
顾青辰嗤笑,拍拍叶如尘的肩膀,“好好干。”
另一位顾客指着门外路对面街墙上的红字,“诺,心中有梦不服输,勤劳肯干握机遇。”
“哈哈,我每日打开门就正对这句话,越发有干劲儿了。”
袁江说:“但客人就这么多,再干也干不出花儿来,我思来想去,知州大人号召建设咱陇州就是机遇,可想破脑袋也没想出机遇要怎么抓呢?”
叶如尘问:“你觉得自己擅长什么,能干什么?”
“做面食呀,别看我家店小,就我和我爹的手艺,吃过的都说好。除此之外就是年轻,能干力气活,我还认识几个字。”
“挺好的。”
叶如尘随口提议,“待城西新区建成,新街开放必定会引进大量商户,到时候你可以去那边也开家店。”
袁江摆摆手,“嗐,开店不得要钱吗?那地段估计不便宜。”
他看着屋内梁柱,“说不定要把这老店卖了才能去那边开新店,我要敢这么做,我爹肯定会打死我的。”
顾青辰笑了笑,“新区初开客源少,临街门店该也不好卖,价不会太高,或可先租几个月试试,老店自然还要留着,到时你和你爹能各顾一家店。”
“听着倒也行,但说这远了,且看吧。”
城西新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呢,袁江不甚在意,“等我爹回来,我想去城郊水泥厂试试,离家近还管饭,听说工钱也不错。”
水泥厂和施工队一直在持续不断的招人,不过现在条件卡得比较严。
“城西那边感觉不行,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不干了,而且等新区建完估计就散了,还是水泥厂好,不是说水泥用处很大嘛,可以往外卖,那这个厂便会一直存在,比较稳定。”
分析得头头是道,小伙子眼光不错。
出了袁记面馆,叶如尘夫夫俩漫无目的地走着。
“夫君,你说陆家书坊到底开在哪里了?这两条街最为热闹,怎么会没有呢。”
京里来信中,陆子昂竟真将昌宁那家准备关门的书坊搬到陇州来了,还厚着老脸问顾青辰要不要当二管事,求罩的小心思一览无余。
不过顾青辰挺感兴趣的,他在缘书阁待得时间挺长,对书坊经营也较为了解。来陇州后叶如尘整日忙得紧,他也早想找些自己的事情做做。
按时间估算,书坊搬来该有段日子了,只是没有上门打扰过他们。
可这左看右看,根本没瞧见陆家书坊的影子啊。
叶如尘道:“或是还没开,若真开了会去衙门登记,想知道的话我们回衙门找找看。”
“算了吧,说不定哪日便遇上了,不急在这时...”
顾青辰话说一半突然顿住,叶如尘顺着他的视线看,“嚯,家大业大。”
一家普通的商铺,门头上却带着熟悉的标识。
“余家商铺”,顾青辰也很意外。
余家商行在外名头虽大,在京里却被别家打压的厉害,只排得上第三,没想到陇州竟然也有。
第101章 夜学
这铺子看着普普通通, 估计没什么人将其放在眼里,但叶如尘自然知道余家商行的实力。
他如今看见什么都要和发展两个字联系在一起,地方经济的崛起离不开商业, 片刻间, 脑海中已经浮现了无数想法。
想法太多, 时机未到, 还是往旁边靠靠吧。
铺子中有卖布料和成衣的,天气转凉,也该多添置几件新衣了。
两人走进店铺,各买了两身衣裳, 又与掌柜闲聊了几句。
熟悉之后叶如尘开门见山的问了可是余家商行?
掌柜吃惊,“正是京中余家,
客官如何知道?”
叶如尘笑了笑,“门匾上不是刻着的吗?”
“也是,但我们这店开了一年多, 还没人识的呢,客官是第一人, 可是京中来的?”
“是也不是,打京里转了一圈罢,我从南边儿来,哪里也有余家的铺子。”
“怪不得,这地方外人很少来,即便来了也很少有认识我们商行标识的。”
顾青辰道:“余家商行名头也不小,只是大部分人买东西都不会注意店铺标志而已。”
叶如尘问:“这里生意好做吗?”
“好做呀,人少, 也不忙,比别处清闲多了。”
顾青辰忍俊不禁, “看来不算好,那你们为何要在这里开店,划得来吗?”
“这不是我操心的,上面要开,我们底下人拿钱照办就行。”
掌柜表现的一脸轻快随意,叶如尘自觉没这么简单。
随便动下脑筋便是信息网什么的,余家可一直朝着皇商目标奋斗呢,加之背后的安王,一堆弯弯绕绕。
不说正好,他也不想知道。
这场小雪果真没下成,他们运气不错,一连半月放晴,第一批房早早的建成了。
不单是明园里坊一处,他们率先施工就是分成了几个片区同时进行的,其他两处居住区虽未完全建成,但也建了小半。
除此之外,另有一个大型公园,是工人最喜欢的地方。
公园沿湍水河岸而建,面积甚广,移栽了无数花草树木,品类繁多,虽谈不上是多么精致的园林,也别有一番风味。
最主要的是,知州大人说这叫“公园”,是公共的园林,所有人都可以进来休憩娱乐,无需任何费用。
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这么好的地方,竟可以随意前来。
现在是冬天,看不出什么旖旎风景,但光是公园中修建的步道,铺设的各种石子路、木板路、荷花桥,还有上头支了花架的花境长廊,足以令人心神向往。
湍河中央分了支流环成一个小岛,以前就是一普通的树林,连正经名字都没有,叶如尘规划修整后给他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太极湾”。
现成的树林自然是要保留的,从中规划了小路,小路两侧有固定在地上的长凳,林中时不时出现一块大石,上面刻着些字词。
公园还有蹴鞠场和健身区,健身区圈了大块地方安装了许多健身器材,都是按叶如尘的要求弄的。
除了秋千大家最为熟悉之外,其他的都感觉放这里有些违和,像是将本该在武馆呆着的器具搬了出来,但并没什么杀伤力。
其实就是普通的公园娱乐器材,单双杠、天梯、漫步机,还有小孩子专属的跷跷板,滑滑梯。
叶如尘和大家介绍了用法之后,众人都兴奋起来,建公园的这支施工队时常要来玩耍体验一下。
直到一群莽汉玩坏了小孩子的滑滑梯后,林正黑着脸过来下了禁令。
公园正在维护中,部分地方还未建好,预计要到年底完工,叶如尘计划着年后再对外开放,工人们无比期待春天的到来。
公园不远处,还有一个地方建的差不多了,湍水学院,就在工人临时生活区隔壁。
学院建的比较简单,普普通通并不华丽,但地方挺大。
这里叶如尘未多做解释,大家也不懂为什么不叫书院,而称学院?并且官府明明就有州学了,何必要再建一个。
想不通就不想了,大人自有道理,照做就行,反正和他们无关。
虽然明园里坊已经完工,可以安排拆迁的人家搬回来了,但基建的脚步还在继续,下一个重点放在了新商业街上,所以施工队依然驻守在城西新区。
冬日里天短,早早就黑了夜。
如今不像初时那般赶工期,工人们也松快了许多,下工来到食堂吃上香喷喷的饭,然后回到宿舍美滋滋的躺下。
夜太长,翻来覆去睡不着,家近的便摸黑回家,家远的只能三四五堆儿凑一去唠嗑消遣。
这日工房典吏刘祖业带着人向寻常一样过来视察,中午没有回衙门反而和工人一起去了食堂吃饭。
饭后,刘祖业擦了擦嘴,笑眯眯丢出一个重磅消息。
“大人专门为你们开办了夜学,真是好福气啊。”
众人一头雾水,可听到福气二字都难耐激动。
知州大人已经为他们考虑良多,工钱丰厚,且包吃包住,食堂的饭比自家的还好,要知道他们很多人在家吃不了饱饭,这待遇简直不要太好。
如今又来了什么好事?众人兴致勃勃。
“刘大人,什么是夜学啊?”
72/114 首页 上一页 70 71 72 73 74 7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