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思想开明,没有被迂腐教条死锁了。
整个陇州城扒扒捡捡也找不出多少家,他们很幸运,叶如尘感到很欣慰。
再说初一,本来设的两个班,但拢共就三十人,最后又合成了一个班,而且没有姑娘哥儿。
所以五年级的这四位姑娘、四位哥儿,是多么宝贵啊。
叶如尘又挑了几个人排排位置,将个头矮的男生拉到前面。
“都看看你们左右两边的人,现在的位置记好了,以后上体育课不用等我去喊,直接来操场,上课铃响后就按这个队伍排好,记住了吗?”
“记住了。”
“嗯。”
“记住了,记住了...”
学生们一句接一句,声音不大。
叶如尘口哨一吹,伸手做了个暂停的姿势,“不要这样稀稀松松的回答,整体划一,一起大声再说一遍。”
同学们异口同声,“记住了!”
叶如尘满意的点了点头,“开始上课,首先正式介绍一下,我是你们的体育老师叶如尘,同时,课表上的探究课也是我带,学院内大家称呼我为老师就好。”
“咱们班长是有了,但是上体育课呢,还需要一位体育长,协助老师组织班级的体育活动,体育长不按成绩选,有没有自告奋勇的?”
同学们都闭了嘴,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听意思也能懂,应该和班长找不多,类似小队长一样的。
可大家都还搞不懂体育课到底是怎么上的,而且老师还是知州大人,嗯,就,不太好意思...
大家左看看右看看,刚才还是很活泼的,这一下就熄了火,有几名同学看起来明明是蠢蠢欲动的,但就是忍住不吭声。
叶如尘再次鼓励道:“大家都积极一点,有想法就大胆些,不用怕,要干一段时间不想干了也可以换人,或轮流当也行,尊重大家的意见,如何?”
还是没人说话,叶如尘视线挨个扫过去,大家不好意思的要么扭头,要么看天看地,都不敢与他对视。
“这么多小伙子一个敢的都没有吗?是不是男子汉,别让老师瞧不起你们啊。”
叶如尘说完,好几名小伙子都动了,相互间眼神交流了一番,也不知传达了什么讯息,犹犹豫豫地都没举手响应,不想做第一个出头鸟。
瞧不起就瞧不起吧,大家伙心里这样想着,一个个低着头不言语。
“如果不主动的话,那我可就要点名了啊?”
叶如尘说着,目光扫过人群,方才苏文浩身边很活泼的那位高个儿男生正好看过来,直直撞入他的视线。
男生愣了两秒,立刻错开眼神。
呵,到嘴的鸭子还能让你跑了?
“那个男生,你叫什么名字?”叶如尘直接点到。
众人的目光顺着望向男生的方向,男生顿感压力山大,有些拘谨,秒变结巴,“回大人,我,我叫史向明。”
“嗯?”
叶如尘尾音上扬发出疑问的声音,史向明顿时绷紧了身子。
只听叶如尘又缓缓道:“不是说了叫老师吗?”
“哦,哦。”史向明一愣,“老师,老师好。”
“史向明,要不要当体育长,我挺看好你的,试试?”
史向明本就有点小意愿,听到叶如尘的鼓励心中有了底,而且也不好意思拒绝,于是深吸一口气用力点了点头,“我愿意!”
再转向五一班这边,叶如尘问道:“五二班都定了,你们呢,可有毛遂自荐的?”
见没人站出来,五一班班长闻康缓缓举手,“老师,我愿意。”
叶如尘摇了下头,“不行,班长本来事情就多,换个人。”
“老师,我可以的。”闻康坚定的说。
叶如尘拒绝道:“体育长不由班长兼任,五一班是没人了吗?不会也要老师点名吧?”
这次有动静了,叶如尘眼尖的注意到人群中小动作不算,后排男生肩并肩站着,手底下相互推搡着。
他就静静等着,看这群少年能推到什么时候,结果竟是前排一个小哥儿先发声。
班里仅有的几个姑娘哥儿初时看起来都比较安静,这一路只说过几句话,并不像男生一样闹腾。
叶如尘眉头一挑,双手抱臂,瞧这小哥儿翻了个白眼,小声道:“行不行呀,要没人的话我就上了。”
声音不大,确实所有人都听见了,叶如尘噗嗤一声笑了,五二班的同学也跟着嘴角上扬。
五一班的男生顿时羞愧不已,后排一人刷的一下举起手,大声喊道:“我当!”
叶如尘再看向方才说话的小哥儿,“那你呢,你先开的口,若你愿意就让你当。”
小哥儿顿时虚,不好意思地连连摆手,“不不不,我不想当,还是让他当吧。”
“我当!我当!老师,让我来吧,才不要他管我们呢。”
前面的小哥儿闻言扭头怒瞪了那男生一眼,眼神犀利,男生不甘示弱抬了抬下巴。
瞧这场景,几天时间同学们就已经相处的很融洽了,果然这个年纪的孩子只要坐在一天,很快的功夫就能熟络起来。
“行,那就你吧,你叫什么名字?”叶如尘问。
男生挺直胸背,认真道:“我叫石茂学。”
第124章 棉花播种
“很好。”
叶如尘赞许地点了点头, “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五一班的体育长了。”
“好的,老师!”石茂学有点激动, 眼睛闪亮闪亮的。
“石茂学、史向明, 出列!”
叶如尘从袖子里掏出了一个纸卷, 手指一推, 展开是两张纸。
他将纸张分别递给两位体育长,“点一下名,被点着名字的同学大声答到,五一班先来。”
石茂学接过纸站在队伍前面, 挠了挠头,从第一个名字开始念, 同学们全神贯注,认真答到。
“王晓峰、刘文斌、李云治...”
“苏文淼。”
“到!”
苏文淼?叶如尘看向第一排额间一点朱红的小哥儿,再看五二班的苏文浩, 面容有五分相似,竟然是双生胎。
人全部清点完毕, 叶如尘先讲了讲上课须知。
随后,同学们茫然地按照叶如尘的指示行动,伸开双手散开队伍,左右两臂远,前后间距一米五。
“今天教大家一套五步拳,都认真些,这是各年级都必须学的,以后会给全院安排早操, 每天都要做。”
“我先带大家热热身,跟着我做...”
大家发的校服不同于其他书院的儒生服, 都是运动款。
先前众人一直纳闷为什么是这样的校服呢,现下终于明白了,便于动作。
一套基本的热身运动,很简单,同学们跟着做完后,乖乖地看叶如尘给他们完整做一遍五步拳的示范。
并步抱拳,双眸嗖得瞬间凝神,左弓步即出,同时掌风起。
动静不偏,出拳合宜,行云流水的动作看得同学们惊叹不已。
待收势后,想起方才叶如尘的话,一名同学弱弱地问道,“老师,学不会怎么办?”
“不可能学不会,不难,一招一式拆解开你们练起来就知道了。”
叶如尘看了他一眼,对众人道:“要真学不会,你们就等着早操时在一年级弟弟妹妹们面前丢脸吧。”
“那不行,我们能学会!”
“对呀对呀,我看着也不难。”
“吼,哈,来吧!”
五步拳招式简单,适合毫无基础的孩子们练习,熟练后打出来也是气势如虹,英姿飒爽,能瞬间捕获少年们的欢喜。
可等到大家开始动作后,马步扎不稳,踢腿左右晃,只觉得肢体不调,好生别扭。
五一、五二两个班主任躲在树后看着这一副怪异画面,两位老师在办公室越坐越浮躁,既好奇叶大人怎么上体育课,又担心同学们没大没小,冒犯了大人...
两个人嘀咕半天,最终拍案决定悄咪咪来瞅一眼。
树后的动静自然逃不过叶如尘的法眼,他背着手抬眸望去,两个偷偷摸摸的身影一僵,连忙背过脸做贼心虚的找地洞。
叶如尘喊道,“包老师、卜老师。”
同学们好奇地望去,见自家班主任讪讪朝这边走来。
两位老师向叶如尘问了好,走近距离看清了自家学生丑爆了的动作更是嘴角一抽。
“我二人路过...”包老师面不红心不跳的说道。
“院长在教大家习武吗?”
“强身健体罢了。”叶如尘笑了笑,也不拆穿。
“二位老师,要一起吗?”
啊?卜老师连忙举起双手抬至胸前,急忙表示拒绝。
顶着叶
如尘的微笑,和同学们火辣辣的神情,差点屈服的包老师也摆了摆手,温和儒雅道:“今日衣着不便,下次...”。
想了想,包老师将下次一定四个字咽了回去,对叶如尘拱了拱手,抓着卜老师麻溜的跑掉了,同学们顿时一哄而笑。
大半节课过去...
同学们拘束的四肢渐渐伸展开来,就是保持一个动作练习胳膊腿也太酸了。
“行了,今天就先学到这里。”算着时间,叶如尘勉强点了点头。
众人立刻泄了气,伸伸胳膊蹬蹬腿,甚至有几名男生好不顾忌的摔坐在地上。
“哇哦~太好了!”
“终于结束了。”
“啊~我废了~”
.......
叶如尘大发慈悲伸手一挥,“自由活动,散了吧。”
哎?同学们一时没反应过来,下课铃还未响,是自己理解的那个意思吗?
“还愣着干什么,玩儿去吧~”
众人欢呼着一哄而散,大半人撒开腿疯狂朝健身器材奔去,速度不亚于百米冲刺,眨眼间就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么多人可不够分,没抢到的同学满脸羡慕加愤懑...
叶如尘笑着摇了摇头,点了两个体育委员的名字,“石茂学、史向明。”
“在!”两人立刻站直身体,看向叶如尘。
“再来几个同学,和我去拿些器材过来。”
话语将落,蹭蹭钻出来好几位同学,跟着两位体育委员一起随叶如尘走向操场边的储物间。
史向明好奇地问道:“老师,拿什么器材?”
叶如尘掏出钥匙打开门锁,光线射入昏暗的储物间,蹴球、毽子、石锁、软垫、沙包、大小跳绳...
只见其间琳琅满目摆满了东西,数不胜数,令人眼花缭乱。
“哇~”
几位同学目瞪口呆,这也太全了吧,甚至还有很多不常见的东西。
“别哇了,这几样各拿一些装筐里抬出去。”
“好嘞,好嘞,嘿嘿!”石茂学精神抖擞的上来就抱了三个鞠球。
一旁的同学兴冲冲地把墙角的大筐拉了出来,其余人也开心地挑着东西。
叶如尘道:“石茂学、史向明,以后每节体育课,上课时你们两个负责带几个同学来领这些器材,下课前全体集合,再将这些东西原封不动的搬回来。”
“嗯嗯,知道了老师。”
三月春风拂柳...
第一批棉花籽已播种完毕,陇州日照充足,最适春播秋收。
棉花是一年生作物,分播种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五个生长阶段。
关乎陇州发展,乃至全国百姓生活变迁之大计,这一轮的棉花培育工作乃重中之重。
田间地头,顾父拍掉身上的土,掸掸衣衫问道:“如尘,这些棉花真能长成吗?”
“能不能的,半年后自见真章。”
谢长观喃喃道:“不知会是什么样...”
叶如尘眺目望去,脑海浮现出一幅棉花盛开的景象。
蓝天白云下是生命的海,棉桃绽裂,肉乎乎的棉花如织锦般铺向远方,狂放地叫嚣着。
纯洁无瑕的棉花朵,柔美雾光延绵不绝,是希望的颜色,终会温暖大燕每一位子民。
那必定是令人振奋不已,天底下最美的风景。
回到府衙,吕小胜送来了最新的陇州民报。
短短数月时间,陇州民报便已深入民心,就连各大小村庄也都能见得到。
这期间,城内几家书坊接连推出了数种报纸与杂志,好不热闹。
但作为陇州最权威严谨的综合性报纸,凭借高素质采编团队、令人发指的低价、和面对周边最新大事件及时有效的反应能力,陇州民报赢得一众百姓信赖与赞扬。
地位之坚,不可撼动。
不日前,顾青辰派了几人前往相邻府城,陇州民报售卖范围跨出了陇州地界。
一方面,在相邻府城售卖陇州民报,让人通过报纸了解陇州新风貌,能吸引一些人前来发展,加快陇州建设脚步。
另一方面,则是计划进一步推行报纸。
陇州民报在外地只是打个幌子,吸引下目光。
毕竟是陇州本地的报纸,内容局限,在其他府城不可能长久卖下去。
顾青辰的主要目的是“有间报社”。
报社想要做大做强,自然不可能就一份陇州民报死磕下去。
趁现在这一行还未兴起,他们要抓住时机成立分社,发行新报,打响名号。
“我们的目标是,大燕第一报社!”李福激昂澎湃。
顾青辰勾了勾唇,没有说话。
第125章 下班回家
最新一期陇州民报首版头条, 刊登着“同山铁厂”破土动工的消息。
86/114 首页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8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