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一丁先和他打了招呼:“回来了。”众人方才反应过来,又有几名演员笑着和他问好:“祝导。”祝君安点了点头,大家又回到自己的工作中。
“孟导您刚才说?”
“哦对,第三个八拍你要抢一点音乐......”祝君安能觉察到还是有几道目光追随着他,他假作不觉,挺直了背,走台舞台上检查定点的位置,又检查了一下道具和灯光。
灯光亮、音乐响,无论谁是男主角,演出还要照旧进行。
祝君安没有留在侧台,那里有舞台监督云姐坐镇,没什么好担心的。他默默地离开,到观众席的后排的包厢里找了一个角落的空位,静静地看完了自己的作品。
谢幕时,掌声依旧,他旁边的观众都站起来鼓掌,演员们向观众致意,中间站着的是小孟,他正在向观众们鞠躬,还把自己的花束扔向了激动的观众席。
祝君安起身离开,把热闹留在身后。
*李存信
上世纪传奇芭蕾舞者。1961年出生于青岛农村,11岁由于偶然的机会被选入北京舞蹈学校学习芭蕾。18岁时他作为公派艺术留学生前往美国深造,一年学习结束后却选择留在美国。此“叛逃”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惊动了两国的高层。后来李存信在舞蹈上颇有建树,演艺生涯十分辉煌,和一名澳大利亚的女舞者建立了幸福的家庭,也和祖国缓和了关系。
第42章
祝君安比大部分观众先一步退场,剧院的前厅里还空空荡荡的。他路过《凤仙花》的海报时短暂停下了脚步,海报上大大的Leon Wong字样,王首席雄姿英发,姿态飞扬,那是他的男主角,他的缪斯,他的爱人。
祝君安和大巴司机打了个招呼,自行离去了,他没有回酒店,而是去了莱恩的公寓,那个他原以为接下来一年共同生活的住址。只是他还没有钥匙。
他给莱恩打了几个电话,依旧是打不通的状态,Hazel也一直是忙线,他给两人都发了短信,“我在家里等你。”
他顺着门滑了下去,坐在地毯上,靠着冰冷的金属门,开始等待。
其实祝君安知道他应该回到酒店去,而不是在门口傻坐着,他明天还有采访,采访后......行李还没有收拾。
可是人一定要一直做对的事吗?理智总是占上风的话,情感该置于何地呢?
在对自己的质问中,祝君安渐渐睡着了。
莱恩回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情景--祝君安窝在家门口的一亩三分地,委委屈屈地睡着,眉头紧皱着,想必睡得并不安稳。
他没有第一时间叫醒他,还是缓缓蹲下身去,和他同一个高度,然后他就这么静静地端详着他。
不知道又过了多久,祝君安睁开眼,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双深沉的眼睛。他伸出手去摸了摸莱恩的脸,不是梦,然后他扑上去抱住他,莱恩往前跪在地上迎住了他,两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移民局为什么找你?”
“他们怀疑我帮别人非法获得美国身份。没事了,律师都解决了,只是我最近都不能离开纽约了,他们随时都可能再找我,抱歉,我下礼拜不能陪你回国内了。”
祝君安摇了摇头,“没关系,我明天先回去,下礼拜......估计我就回来了。”
“明天?”莱恩有些诧异,“为什么这么急,不是下礼拜演出完和大部队一起回去吗?”
祝君安笑了,“我回去先办外派的手续呀?这样也能更快地回来。你在家收拾收拾屋子,买个猫砂盆,我会把拿铁一起打包带过来的。”他的眼睛亮亮的,语气很愉快,莱恩愣住了,很快也回以一个笑容,“好,不着急,多久我都等你。”
那天晚上两个人相拥而眠,他们本都以为自己会彻夜难眠,可是因为太累了,都睡得很沉,一晚上姿势都没有换。
第二天两人起床后时间有些晚了,要赶回酒店的话就顾不上早餐了,祝君安却说:“没事,简单吃点吧,我们一会直接骑车去剧院。”还有什么好隐瞒的呢?
莱恩张了张嘴,什么也没说,转身从冰箱里拿出了鸡蛋。
这样一来两个人比大部队还要更早到达剧院,硕大的舞台上便只有他们两个人,莱恩在热身,祝君安在看录像,两个人各居一隅,像大海上两座相望的灯塔。
“莱恩!祝导!你们到的好早呀?”先进来的演员和他们问好。
“你好你好,睡得还好吗?”
莱恩的搭档郝佳关切地问:“莱恩,你昨天生病了吗?还好吧?”
“没有,不好意思昨天临时有一些私事,让你担心了。”
“你俩不是一起来的吧?”有人忍不住好奇问。其他人有的惊讶于提问者的大胆,却也都热忱地望向莱恩,等待着他的回答。
莱恩笑了笑,“楼下碰上了。”
没有人买他的账。
“好了好了,大姑娘小伙子们,省点力气吧,赶快热身!本来路上就堵车了,今天还有两场呢?大伙别松劲。”云姐风风火火的从人群中穿过,戴上了她的小蜜蜂,今天是她带早课。
于是大伙收起好奇,拿出专业,投入了演出日的繁忙工作当中--热身、基训课、排练、走台、讲评......一晃眼,下午的演出就要开始了。观众陆续进场,今天的演出多了不少记者,比首演那天还要多,他们有的正在门口随机采访观众。
演出进行到一半,祝君安便被叫走化妆了,等他回来的时候表演接近结束。他和演员们一起谢了幕,幕布落下,祝君安正了正衣襟,接下来的记者采访,今天的重头戏也即将开场。
他在后台又看到了莱恩的朋友,那个金发女人,她身边一个八九岁的男孩,一头褐色的头发,非常的漂亮,他亲昵地抱着莱恩,崇拜地看着他,莱恩摸摸他的头,有多名摄影师给他们拍摄合影。
“Elio,亲爱的,我们一会见。”莱恩地下身亲吻了男孩的面颊,接着他犹豫了一下,也吻了三下金发女子的面颊。闪光灯“咔咔”得闪个不停,不遗余力地记录下了每个瞬间。
莱恩没有发现祝君安,他匆忙离开,去为采访做准备。倒是那个金发女子注意到了他,她走过来主动同他打了招呼,“你好,我是尤利娅·谢列达,我是莱恩的朋友。”
祝君安同她握手,“你好。”
“你的剧真的非常棒,你很有才华。”
“谢谢,很高兴你喜欢。”祝君安微笑着回答,他感到有些尴尬,这时候有一个摄影师兴奋地叫尤利娅的名字,而她似乎也和他认识,尤利娅对祝君安说了一句“抱歉”,祝君安摇摇头,为摄影师腾出位子,两个人很快便热络地交谈起来。
祝君安先来到了采访的房间,是一间休息室。工作人员问他有没有什么想喝的,祝君安要了一瓶水,坐在沙发上等采访的另一个主角。
“待会儿记者是一起进来吗?还是一个一个的。”
“一个一个的来,”工作人员翻了一下手中的工作记录,“会有六名记者,按顺序是时代周刊、纽约新闻、华人之、今日快讯、大众传媒和中文日报,四家美国,两家中国的媒体。”祝君安点了点头,他知道程团和《中文晚报》的主编是老熟识。
很快莱恩也来了,身后跟着他的经纪人。他换下了演出的衣服,穿着白衬衫和黑西裤,舞台妆也卸了,他重新做了发型,清清爽爽,十分英俊。祝君安今天也没有穿团里准备的那身西装,他穿的是之前参加莱恩朋友婚礼前两人去商场买的那套。
两个人看着正式打扮的彼此,相视一笑。
先进来的是时代周刊的记者,采访的重点在于两人的合作经历,“祝先生,我知道这是你第一部大型舞剧,你的男主角刻画得很深刻,芭蕾里男主角往往是陪衬,但是在你的这部舞剧里我们却看到了一个非常立体的人物,请问你是怎样塑造得人物呢?”
“首先这个人物是取材于历史,历史上的蔡锷就是一位铁骨铮铮、机智杰出的英雄将领。中国的很多艺术作品也都刻画过他。”
“你认为莱恩贴合这个人物吗?”
“是的,可以说创作时他的形象给了我不少灵感。”
记者笑了笑,“看来二位合作很愉快。莱恩,你是怎么评价祝先生这位年轻的中国编导呢?”
莱恩思索了一番,回答道:“祝是非常优秀的编舞家,这一点毋庸置疑,看过他作品的人都知道。我非常欣赏他,在我看来他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人,这样的艺术家让人信服。如果他认为我可以做某些事,某些动作,我往往会违背自己的逻辑去信任他。”
“哇,真是非常高的评价,可以说你是祝的信徒吗?”
莱恩笑了笑,“完全可以这么说。”祝君安只感觉脸都发烫了,他希望粉底够厚可以盖住。
记者一位一位地进来,采访持续了将近一个半小时,《大众传媒》的记者先是围绕舞剧问了一些问题,接着他语锋一转,问道:“王先生,今天看到你的前妻尤利娅·谢列达也带着儿子艾利略·谢列达-王来看你的演出,看来你们虽然离婚了,但还是很好的朋友。公众之前并不知道你还有过一段婚姻,你可以大概跟我们讲讲吗?”
莱恩皱了皱眉,没有想到记者会这么直截了当,他看向身旁的祝君安,对方却没有看他。
“这位先生,请不要问这么私人的问题。”Hazel说,“可是我相信这也是读者们好奇的,尤利娅·谢列达是加拿大芭蕾舞团的教员,Elio又是百老汇出名的小演员,可是我们竟然不知道这三位还有这样一层关系,这......”
“Hazel,没关系的,我可以回答,”莱恩对着经纪人点了点头,“我们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却是草率地进入了婚姻,但是时间很短,在Elio一岁时便结束了,之后他便跟着他妈妈到了加拿大生活,每年暑假他会来美国一段时间,我和Yulia还是非常好的朋友,她是一位很出色的女性和母亲......”
后面记者又问了莱恩一些问题,他离开的时候祝君安还像石像一样呆坐在那里。
祝君安猛得起身,他跑到洗手间,莱恩焦急地在外面拍门,祝君安跪在马桶边,他想吐,但是中午没吃什么东西,只吐出几口酸水,莱恩在门外说着什么,他却什么都听不见了。
他想到自己本来今天要对记者说的话,一天都在打腹稿,他原本打定主意要做第一个体制内出柜的舞蹈从业者,但是现在,他只觉得自己像个笑话。
他漱了漱口,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笑了笑,非常苦涩的笑容。他深吸一口气,打卡开了门。
门外莱恩已经急坏了,“Elio他不是我的孩子,我们结婚是因为......”
祝君安径直打开了门,莱恩便把后面的话咽了下去。
“最后一位记者,”祝君安侧身,“请进。”
第43章
“莱恩,祝君安,你好,我是《中文日报》的记者。”进来的是一位中年女性,穿着职业套装。
她先恭贺了演出的成功,说了一些溢美之辞,然后她就表演和创作问了一系列问题。祝君安一一作答,他的答案让记者很满意,可是后来他在看采访,他根本不记得自己说了什么。
“最近也有一些流言蜚语,昨天还冲上了热搜,有几张二位的照片,看上去颇为亲密,方便问一下你们二位......”
“我也看到了,”祝君安笑了笑,“可能照片角度的关系,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看上去那么‘基情满满’。”记者也跟着笑了,祝君安随之正色道:“这些照片太有迷惑性了,给了大家不切实的想象空间,但是我们真的只是很好的朋友。”
应记者们的要求,莱恩和祝君安又去剧院的前厅拍了几张照片,尤其是莱恩,记者和摄影师借此机会请他摆各种舞蹈动作,奔着要拍一套舞蹈写真的架势。莱恩在Hazel的示意下配合,好不容易拍完照,又涌上来一众苦苦等待的粉丝,渴望和他拍照,要他的签名。
等莱恩脱身的时候,祝君安已经不在了。
“Hazel,Hazel,祝君安呢?”
Hazel从笔记比电脑上抬起眼,“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走的,是不是回酒店了。”
剧场里演员们都已经回去了,只剩装卸背景的工作人员。“我刚才好像看见他跟着大巴回去了。”
可是等莱恩赶回酒店的时候,祝君安并不在房间里,而且他的东西,都不见了。
莱恩往电梯跑,撞见了小孟。“君哥?刚才我看他拎着行李,跟前台叫了车去机场了。”
酒店的门口,莱恩奋力地挥手,但是没有一辆出租车为他停留。祝君安的电话又一直在忙线,“Come on. Come on. 求求你快接电话,他妈的真该死,来辆空车!”
电话终于通了,“莱恩,我......”突然,一个戴着头盔的人从他前面呼啸而过,一把抢走了他的手机。
“嘿!”莱恩奋起直追,可是那个飞车党开得飞快,在一个拐角处不见了身影。莱恩猛得踹了一脚街边的路灯,发出了一声嘶吼。
这时他看见了有人拦下了一辆出租车,他什么都顾不上了,“对不起对不起,我真的有急事。”或许是他看着实在疯狂又人高马大,那人虽然不满还是把车让给了他,“去机场!”
印度裔的出租车司机问:“哪个机场?”
是呀纽约有三个机场,要去哪个机场呢?
莱恩说尽了好话,司机才把手机借给了他,同时也锁住了车门。莱恩查到国航今天的航班,纽约到北京,有一班在大概一个半小时后在肯尼迪机场起飞。
“JFK.”
司机放着鬼畜的印度音乐,莱恩更加地焦躁,他一直在看手表,司机在他的催促和恳求下,把车开得飞快,终于在五十分钟抵达了机场。车还没停稳,莱恩就跳了下来。他飞奔向国航的值机柜台,但是也没有找到祝君安,值机柜台的工作人员拒绝告诉他旅客信息。没有办法,他又急急忙忙 地购买了一张到同一个航站楼的机票,都没有看清目的地是哪里。
终于,他在58登机口找到了祝君安,他正拖着箱子排队登机。
29/31 首页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