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回到90我给渣爹当爹(穿越重生)——江湖太妖生

时间:2024-10-14 20:53:49  作者:江湖太妖生
  楚飞扬看的也十分兴奋,但是他害怕这玩意,不敢放。别看他是个厨子,玩刀的好手,用火也相当厉害。可是就怕鞭炮,还怕气球。
  以前在外面看见卖气球的都躲着走,生怕气球炸了。
  放完了烟花,大家就都散了。回去煮上一锅饺子,这是新年第一顿饺子,哪怕吃饱了也得吃一个。
  吃完饺子,就各回各屋各找各妈休息去了,明天大年初一,一大早还得起来去上坟呢。
  二大爷也没回家,他跟楚家老三老四和宁贺云都睡主屋西屋,几个孩子挤在东屋,主要是想第二天起来就能看电视。
  初一一大早,大哥二哥就都起来了。他们哥俩得整理烧纸,一会儿带去祖坟那边。
  没一会儿楚妈楚大红也都轻手轻脚的起了床,楚妈拿着盆去装上坟的贡品。猪头肉昨天没吃,就是留着今天上坟用的。还有饺子,切好的香肠,几条炸的小鱼。又拿了个兜子装了几个苹果几个八里香,都打包好了放进三轮车后斗里面。
  这边没有不让女的上坟一说,但小孩子不让去。怕小孩子眼睛太干净,容易冲撞着。
  俩姑姑就负责在家里看孩子,顺便烧了热水,等大人们回来做饭。
  宁贺云都跟着去了,他非说自己也是家里一份子,怎么也得给爷爷奶奶们烧个纸。
  这把楚大红笑得不行,连连点头应了下来。
  出了门,楚家其他几个大爷家都来了人,因为有了三轮车,上坟的东西也就不用手拎着了,直接放三轮车里。大家轮流骑车,其他人就跟在后面走。
  这边没山,各家的祖坟都是埋在一大片荒地里的。这一大片基本上都被划出来埋葬各家的祖宗,相当于村里集中的丧葬地方。
  天微微亮,阴沉的很厉害。刚走到坟地那边就开始下雪了。
  楚家找到自家的祖坟,先给最大的那个坟头烧纸,这里面埋的是曾祖辈儿的,墓碑上密密麻麻写了不少晚辈的名字。一路的往后面烧,又给祖宗们磕了头。
  楚家爷们抄起带来的铁锹挨个坟头培土,女人们则把坟上面的枯草都拔了,收拾立整。
  培完土,在二大爷的带领下又集体给祖宗们磕了头,这才收拾东西往回走。
  那些吃的贡品也不会带回去,回头也就被野地里小动物拿去吃了,或者被村里条件差的人家偷摸带回去吃了。
  这边人觉得自家带的贡品如果都被拿走是一件好事,证明家里兴旺,贡品上档次。
  而且大过年的也让周围都吃点儿好的,就是积德积福了。
  宁贺云回去的路上挺兴奋的,他都已经跟楚家祖宗们说了,以后如果楚飞扬同意跟他好,他一定全心全意的对楚飞扬好,把人捧在心尖上好。
  楚家祖宗没有用烟火扑他脸,估计也是对他挺满意的。
  回了家煮了饺子吃,楚家老两口和二大爷就在屋里休息了,等着晚辈们过来拜年。
  楚家大哥二哥带头,领着弟弟们要四处拜年去了。楚飞扬不想去,但没办法不去,也只能硬着头皮跟在后面。
  这个活儿宁贺云就去不了了,不过他在家也挺好,陪着三个老人聊天,看电视,嗑瓜子。家里几个小辈还给他磕头,光红包都散出去好几十。
  每个人都包了五块钱,这可是真的实在。
  不过这也只是自家孩子,旁的亲戚孩子来了他就不给红包了,就楚家三个老人给,一人包了五毛钱红包,也是相当不错的了。
  孩子们拿了红包,新衣服兜里揣满了花生瓜子和糖,一窝蜂的跑出去玩。
  楚招招跟楚拴住还拿了一挂小鞭,拆散了给小伙伴们分。谁有小鞭谁就是老大,特别受欢迎。
  还有人去坟地或者别人放鞭的地方捡没有炸开的鞭,拆开了点里面的火药,看呲呲拉拉的也特别高兴。
  在村里转了一大圈,给楚飞扬累的够呛。幸亏这种活动一年就一次,否则他真的要跑了。
  主要是应付起来太费劲了,进门没说两句都是问包子铺收益的,问赚了多少钱的。甚至还有人给他介绍姑娘的,直接把大姑娘往他眼前推,就差说可以直接带走了。
  踏进自家门口的那一刻,楚飞扬总算是松了口气。
  他决定一直到初六都不想出门了,等初七赶紧收拾东西回镇上。
  村里人太热情,他受不了啊。
 
 
第040章 不消停
  初二, 俩嫂子大包小包拎着东西,大哥二哥骑着自行车,带媳妇孩子回娘家了。
  这时候的自行车可真的能带人啊, 前横杠坐一个, 后座一个, 侧边铁筐里还能塞个小的。媳妇儿就跟后座抱着背着一大堆东西, 车子歪歪扭扭的上了路, 很快就骑顺了。
  等下午, 俩嫂子满面红光的回来, 还大包小包带了回礼。
  可见这次回娘家十分顺利,应该还被夸了,礼物都比往年厚了不少。
  俩哥哥也十分开心,往年陪媳妇回去都不太好意思抬头, 只能争着抢着帮岳家干活,好挣回一点点的面子。但这次不用啊, 带回去有大块的肉, 一大包白面馒头和豆包, 一盆子炸肉丸子和老三做的炸藕盒。
  再加上给大小舅子家几个孩子红包也厚了,那腰杆子挺的老直了。
  结了婚的男人就得这样,得给媳妇挣面子, 回娘家也风风光光的!
  初二不怎么忙, 毕竟自家俩闺女还都小,没出嫁。
  等到初三,一大早楚大红就起来, 张罗着拿东西给俩姐姐送去。
  这俩姐姐是楚家外嫁的两个姑奶奶, 因为上面长辈们都没了,姑奶奶自己也有孙辈, 初二基本上就不回来了。
  不过怎么说也是楚家嫁出去的姑娘,村里楚家人每到这天都得派人去给姑奶奶送年货,这叫撑腰,让那家子知道姑奶奶娘家还有人,别欺负我家嫁出去的姑娘。
  所以说老时候或者农村为什么都愿意生儿子?这就是作为娘家的保障。
  不过后世就用不上了,村里年轻人大部分都出去打工,女孩子读了书也都外嫁,思想和金钱能独立,自己都能给自己撑腰。
  这种事楚飞扬向来是不愿意参与的。还好倔老头子也是这么个不爱凑热闹的脾气,楚大红压根就没张罗他的事儿。
  仍旧是大哥二哥出面,还有村里其他楚家派出来的儿子闺女,还把家里三轮车也借上了,一群人天还没大亮就要去给姑奶奶送礼了。
  大年初一的时候下了雪,但是不算大。不过初三天气仍旧有些阴沉,楚妈不放心,让他们到了之后尽量早回来,别等下雪了往家里赶,也不安全。
  等大哥二哥走了,楚飞扬还睡了个回笼觉。
  感觉一年到头都没怎么好好休息,初三这一觉愣是睡到了十一点才起床。
  嫂子们都开始准备午餐了,其实也没啥好准备的,之前做了那么多年菜,现在每天都吃剩的。
  大白菜烩丸子,土豆炖肉,干豆角焖排骨,上面还熘了馒头。
  楚飞扬吃肉吃的有些腻了,不过这话不能说。好日子才没过几天,大家肚子里都缺油水呢。哪怕连着吃了三四天的肉,孩子们仍旧兴头很高。
  他也没扫兴,就是去厨房拿了几个土豆切丝,用水焯了。拿辣椒葱花洋葱头炸了个油,加了花生碎凉拌了一下。
  没想到这个菜竟然很受欢迎,可见虽然大家很喜欢吃肉,但仍旧也得弄点儿爽口菜清清口的。
  楚飞扬想要弄个饭店的地盘还没找到合适的。
  宁贺云的意思是打算跟批发市场旁边弄块地,但楚飞扬嫌弃那边过于杂乱,弄个饭店菜也上不了档次。如果做快餐的,那就跟别的小铺子抢生意了,没意思。
  他寻思弄个三层的饭店,一楼散台,二楼大厅能举办婚礼,三楼弄个几包间,可以点私房菜之类的。
  要么得靠近市里,要么就靠近镇子,不前不后的位置他不会考虑的。
  实体生意想要做得好,最重要的就是选址,第二重要的还是选址。
  只要你位置选的好,哪怕菜品差点儿都能赚钱。位置选不好,可别提什么酒香不怕巷子深了,哪怕你菜做出花来,仍旧怕巷子深。
  除非以后自己有本事了,专门弄个私家菜小馆子,一天就四五桌,只接受预定的那种。这种馆子越避世就越受欢迎,可以满足某些有钱老饕们猎奇的心理。
  饭店这种,就得大门前面敞亮,门一开迎八方客,憋憋屈屈的像什么样子?
  “你也别着急,如果没合适的我也不乐意应付。找个合适的地方才是最重要的。等明年我打算带着我哥我嫂子弄个快餐店,如果你有勤快干净踏实愿意学厨子的小弟可以介绍给我。三年学徒包吃住没工资,学成了愿意跟着我干的就跟着我,不愿意的可以自立门户。”
  楚飞扬心里早就有了盘算,这年头想要找几个靠谱的厨子不是找不到,但大多数都在机关食堂里干活呢。虽然经济开放,但并不会有多少人愿意放弃铁饭碗的。
  而且想要找理念相同的厨子很难,不如自己培养。
  三年功夫,不说培养出个靠谱的厨子,但最起码白案和墩工是没问题的。
  到时候饭店差不多也成型了,直接进驻开业,手里还能留点儿资金。
  至于包子铺这种累人的生意,直接交出去就成。
  到时候让楚妈老两口挑合适的人接手,他要带着哥哥嫂子们多赚点儿钱去。
  至于快餐店就放在批发市场那边,那边还有三个门脸没开呢,回头打通了,又是小生意,也不会抢周围资源,还能让学徒们每天多练手。
  中午吃过午饭的时候果然下雪了,楚妈一直很担心,时不时去门口往大路那边张望。
  孩子们都被拘在家里午睡,醒来要写作业。虽然都想出去玩雪,但下雪的时候在外面玩很容易受风寒,大人们是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让小孩子们出门的。
  不过小孩子不出门,大人们却无聊的待不住了。
  很快就有人来串门子,是个中年妇女,手里还拿着个簸箩,里面放着毛线球跟织了一半的毛衣。
  “他杨婶儿,你咋过来了?”楚妈把人迎进西屋,东屋里孩子们刚起床,被老三盯着要写寒假作业,晚上才给看电视。
  “嗨,这不是在家里待不住吗?我刚去了趟你三大爷那边,一群人打麻将又抽烟,呛的我坐不住。寻思你这边清净就过来了。”
  三大爷住在村子另一头,跟楚大红不是一个爹妈,算是堂兄。二大爷跟楚大红才是亲兄弟。
  三大爷家孩子更多,大过年的聚在一起闲得无聊,不是打麻将就是打扑克。一群老爷们跟烟囱似的净抽烟了,屋里熏的都进不去人。
  楚大红跟二大爷也过去玩了,不过俩人都不会玩牌,就凑热闹拉哈去了。
  “我也是懒得扎堆,寻思好好休息几天,初七就得回去准备开店了。”楚妈说起自家包子铺,脸上都是笑。
  “你这日子过得多有盼头,儿子有能耐,儿媳妇也谦和。不跟我家似的,成天上蹿下跳,因为过年吃个鸡腿还能打一架。”
  杨婶儿提到自己家,就摇头叹气。
  这个村风气虽然还算不错,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杨婶是续弦,她家老爷们之前有个媳妇儿,生了一儿一女,因为生孩子落了病,那年没挺过去就走了。
  杨婶儿那时候才二十,因为娘家亲爹走了守孝,结果被退了婚。后来经人介绍嫁到这边,一进门就当了现成的娘。
  后来又生了三儿三女,算是杨家最能生的一个,都说她是大功臣。
  但女人哪次生孩子不是拼了命?但不管怎么说,孩子们也算养下来了。
  只不过前面的孩子跟后面的孩子两个姥姥,前姥姥又是个碎嘴子,没少说杨婶儿坏话。导致辛辛苦苦养出来的大儿子大闺女都跟自己不太亲。
  这过年的聚在一起,炖了两只鸡,统共就四条鸡大腿。
  因为这四条腿怎么分配,两拨人又吵了起来。
  后来杨婶急眼了,干脆把四条腿上的肉都拆了,拌成了一盘子,这才消停下来。
  大儿子初一上完坟就带着媳妇孩子走了,他跟亲姥姥那边亲,被撺掇的早就忘了自己从小是被杨婶子拉吧起来的,亲姥姥压根没给几口饭吃。
  背地里,杨婶子就说大儿子大闺女是养不熟的白眼狼,以后他们有啥事儿自己也不伸手,过得好是本事,过的差了找他姥姥去。
  女人在一起就喜欢聊八卦,说着说着不知道怎么就说道马寡妇身上了。
  “你可不知道,那个马寡妇不是个消停的。前杨村有个老光棍,之前也不知道捣鼓啥赚了笔钱,要找媳妇儿。但谁家好闺女愿意嫁过去?马寡妇就闻着味儿去了。要说那马寡妇虽然长得不咋地,但人家身段好,嘴甜会说话。老光棍那副德行,张嘴一口大黄牙,咱看了都觉得恶心,人家就不,人家能豁得出去。”
  楚妈听到马寡妇这三个字都心烦,差一点儿老大家好好的就被她搅合散了。
  “她嫁过去咱们村就消停了,否则有这么块烂肉也闹心。”
  “谁说不是呢?那裤腰带松的啊,就知道盘算男人的钱。问题她嫁过去了,把儿子扔下了。她儿子现在就住老房子,年前村里还帮着修整了一下,屋里什么值钱的玩意都被拿走了。那孩子连一身暖和衣裳都没有,还是村里你一件我一件凑出来的。马寡妇说了,能供他上完初中就拉倒,也算是对得起前面那个爷们。可问题孩子吃饭咋整?”
  杨婶儿提起那个孩子,也忍不住心酸。
  好好的一个男娃,算是糟蹋了。如果养不好,那就是个祸害啊!
  “村里怎么也得管吧?”楚妈也有点儿心酸。当了母亲的人看见小孩子没人管,总归是心里不落忍的。
  “能不管吗?几个村干部每天轮流让那个孩子过去吃饭。这缝缝补补的都是村干部家女人给弄的。你看人家马寡妇生了个孩子自己不管,反而扔给别人管了,她也不操心。”
  杨婶子真的是看不起那个马寡妇。
  裤腰带松也就罢了,你好歹赚了钱养自己孩子啊。现在跟男人跑了,孩子也不养,这心可真的狠。
  有着杨婶儿分散注意力,楚妈好歹不盯着大门口看了。
  不过还好,天色还没全黑,出去的男人们就呼啦啦回来了。
  杨婶子告了别回自己家,楚妈拿着扫帚挨个给老大老二扫身上的雪,“怎么过这么久才回来?”
  楚老二脸色有点儿不太好,抱怨道:“二姑非得拉着我俩不让走,别人也不好走。让我俩给她那边几个孩子找工作什么的。说我眼里只有媳妇,没有她那个当姑姑的。”
  二姑奶奶是嫁到了隔壁镇上,过得也算不错。但人有点儿撑不起来,被小姑子拿捏的不行。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