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子,张爷更无怀疑,盯着那叠银票,衡量了半晌,方才道:“如此我便信你一次,若是你是诓骗于我,设圈套害我弟兄,便是天涯海角我也不会放过你。”
陶溪闻言哈哈一笑,“张爷说笑了,我要有此害人之心,岂会亲自上门游说?如果还担心,便是以我为质扣押在山上也是可以的。”
张爷自然不可能将人扣押在山上,既然接受了陶溪的提议,那他便会尽力而为之。
其实陶溪给出的报酬挺丰厚的,只需要护着商队走一趟,便能轻易得到不少银子,这在之前他们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张爷必须找自己信得过的弟兄,尽职尽责的完成任务。
张爷很快召集来人手,将事情说了一遍。众弟兄闻言都不敢置信,他们一向打家劫舍惯了的,谁人竟然敢请他们互送货物?怕不是开玩笑或者是另有什么陷阱吧?
可是在张爷拿出所谓的订金银票之时,所有人都不淡定了,说实话,他们还从未见过一次性这么多银票的。
绝大多数人都心动了,只需要走一趟,便能分不少银钱,这不比打家劫舍来得强?妈的!管他什么陷阱不陷阱的,有钱不赚那是傻子。
众人议论纷纷,都觉得此事可行。
张爷环视众人,对于大家的想法已经了然,
“好,既然你们愿意豁出去试试看这条路是否行得通,那就去!不过我话说在前头,既然答应走一趟为商队护卫,那就得有护卫的责任心。若是见财起意或者别有二心者,坏了咱们的信誉,就别怪我不讲情面!”
他自然是要将话说明白的,正如陶溪所说,这一次等于就是试金石,他们两边都在互相试探着走出第一步。
基于两方第一次合作,绝不能有任何差池,如若不然,以后他们这些人毫无信誉可言,谁还会相信他们?
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机会,可以让他们摆脱盗匪的身份,以后便能堂堂正正做人。若是有人只想着一己私利,毁了这次合作,以后便再无可能有这般的机会了。
“有张爷这句话,咱们定然会全力以赴,绝不会让张爷您为难。”这些人可以说都是信服于张爷的,自然不会有什么违逆的想法。
张爷见众人没有异议,很快便安排定了下来。
当沈沐知道这个结果时,先是吃了一惊,随即想想又觉得理所当然了。
他没想到陶溪会想出这样的办法来。
只是——
“那张爷竟然答应了派出人手护送我们商队回去?”沈沐奇怪张爷之前态度强硬,没想到现下竟然会答应陶溪的请求。
陶溪微微一笑,“许之以利,谁会不心动?不过在我看来,应该也是我们第一次前往游说起到了作用,他在心底也是想谋一个好的出路,这样未尝不是对我们的试探。”
“是啊,将来诸多商队往来频繁,他们能趁此机会转变,走正规路子,是最好不过的。只不过,请这些盗匪护送商队回去,真不会有问题吗?”沈沐有些不太确定。
陶溪却没有多担忧的样子,“张爷这个人,据我们的了解,人品还是不错的。他既然答应了,应该会有办法约束这些人,这点我倒是不担心。”
沈沐点点头,不由沉思起来。
万事开头难,榷场之事一开始动静不宜过大,他们人手有限,自然觉得处处掣肘,一时间千头万绪也不知道从何处开始着手。
陶溪提议先让商队将货物送回去,为的是先将各方的商队吸引前来,先将通商之路打通。
既然各方商贾聚集,那么所谓的榷场自然而然便能成型。到时候只需要人为稍微引导,水到渠成便指日可待。
至于扶洛国和鞑罕部族得知消息会有怎样的举动,现在还不得而知。不过在此之前,他们要做的是护好这棵幼苗,让它不至于还未长成便胎死腹中。
第88章
事情已经定下来,便无更改的余地。
沈沐会随着商队回京,处置带回京的货物,还要鼓动宣传让其他商人来北地,更要再次挑选下次来时交易的货物。
一桩桩一件件都需要他经手。
虽然沈父亲自挑选了几个出挑的族中子弟进京,打算替沈沐分担分担。但是这些事情毕竟是第一次,还需要沈沐分说教导一番才能上手去做。
而陶溪与周尹便留在这里,继续为榷场之事做准备。
至于曹平的御林军,则需要护卫周尹的安全,另外就是他们清剿匪患也需得这些人协助。
沈沐等人挑选的清剿目标,俱是作恶多端,毫无顾忌的匪徒。经过几番清剿行动,如今已经是人人自危。
或许很多人会有疑惑,北地盗匪这么多年,当地官兵又不是没有清剿行动过。为何以前作用不显,大多数时候都无功而返?
还是因为没能做到保密,这一次,周尹借来几千人马,却让曹平这些御林军监督,不让消息外露。所做出来的决策只有他们几人知道,甚至是临到头了,还改变方向策略的。
这也让底下的人摸不透状况,传出去的消息也是真真假假难以分辨,才会打一个措手不及,让人难以应对。
而也是这一波操作,让张爷意识到了盗匪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朝廷只要认真起来,自己这样的势力早晚会被土崩瓦解。
这也是张爷愿意答应陶溪的条件,试一试的原因。
不得不说,陶溪的这个办法的确是好的。有了张爷的保证,一路上很是顺利的出了北地,一路加快行程,很快便回了京城。
这些盗匪组建的护卫从未出过北地,又哪里见识过京城的繁华?几乎被迷花了眼,有了这般的见识,才明白了自己之前当真是坐井观天了。如果他们能摆脱盗匪的身份,是不是也能四处去见识大衍朝的繁华热闹景象。
沈沐不知道这些人的心境变化,先将这些人安置在了京郊的庄子上,便进了城。
首先便去了魏丞相的府上。
得知沈沐平安回来,魏丞相心中的大石总算放下来。
沈沐将在北地的情况都据实以报,魏丞相听了之后沉默良久,才悠悠叹道:“想不到,北地竟然到了如此境地。”
接着他又摇摇头道:“你说这次回来,竟然用盗匪护卫?陶溪的胆子也未免太大了啊?你怎么也由得他,要是万一盗匪逞凶,岂不是引火烧身?”
沈沐笑了笑,“一开始我也有此顾虑,不过事实证明,陶溪的决定还是没错的,至少我们还是安全回来了。”
其实一路上相处久了,也了解了这些人的习性,虽然他们身为盗匪,却也豪爽耿直,只要以真心相待,他们也可能会为你肝脑涂地。
魏丞相还是不赞同如此冒险行事,沈沐道:“其实这也是最为稳妥便捷的法子,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打破僵局,让榷场贸易之事快些达成。”
魏丞相也想清楚了他们的计划,如果要招抚这些人,就必须给予他们一条比现在更好的出路,让这些人受雇佣,不仅能有钱赚,还能有一份正经的差事。而且对于朝廷来说,也能减轻负担,是再好不过的了。
他到底还是老了啊,沈沐他们看似冲动,却是比他这个老头子想的更深远,有这股子闯劲,还愁边地之事不成么?
于是他便揭过此事,“如果这些人真能转变思路,不再为匪,朝廷也不是不能通融。现在你走了这一趟回来,对于北地变革一事,可有把握?”
“之前可能只有三成,可是现在,我倒觉得有五六分的把握。”沈沐说道。
魏丞相捋着胡须,思索着沈沐的话,“五六分啊?还是有些低了。没有七八分的把握,只怕此事举步维艰啊。”
“这五六分,是榷场一事,不出意外应该是能顺利完成。还有一两分得寄希望于秦大将军那边,如果秦大将军能掣肘鞑罕部族,那么便有七八分把握,余下的便是看天意了。”沈沐顿了顿,眼神却坚定道:“陶溪曾说过一句话,叫做‘人定胜天’,我相信此事朝廷没有变故,能一心变革,便一定能成。”
魏丞相明白他话中之意,笑道:“朝廷自然是下定决心,不会有任何的更改。只是你所说的一两分寄望于秦大将军又作何解?”
沈沐早就已经有了腹稿,听魏丞相这么问,便开口道:“鞑罕部族实为心腹大患,我们要设立榷场,对外经商贸易,还得有一个相对安宁平和的环境。如果边境不宁,鞑罕人频生事端,自然会对商贸之事有影响。所以我们还需要一场大胜,暂时压住他们的气焰。等到大衍真正与他们周边的国家部族结盟,形成共识,届时咱们便不会再惧于鞑罕部族,他们也恐怕再无暇他顾,更不会与我们为敌。到时候北地安稳下来,我们也能将北地发展起来了。”
沈沐的一番分析条理分明,正是魏丞相想要的结果。
“只是鞑罕人凶悍,作战勇猛,想要一场大胜,实在是难上加难啊。”
这些年来大衍与鞑罕的作战,俱是败多胜少,即便是胜也不过是惨胜而已。沈沐所说想要一场大胜,只怕得举倾国之力才行,只是这般,恐怕朝中多数人都不会同意。这些人安逸日子过惯了,不思进取,反对声音一多,便是皇帝也不能一意孤行。
沈沐也了解朝廷的难处,知道这点确实很难。至少上辈子他所知道的哪怕几年后两方一直僵持不下,后来秦老将军更是在一场大战中战死沙场。后继无人之下,朝廷最终不得不妥协,与鞑罕部族议和,甚至每年都要送出绢帛金银以保边地安宁。
沈沐轻叹一声,“此事也不急,我们还有准备的时间,就算此事难以达成,总能有其他办法的。”
魏丞相点头,“希望如此吧。这次回京,你之前信中提到所需要的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可谓是一切具备只欠东风,希望这一次能开一个好头吧。”
之前沈沐便写信告知了魏东篱交易货品顺利的消息,并且让在京中繁华地段准备一个铺子之事。
这事情魏东篱上报给皇帝,很顺利就办成了。
他之所以要魏东篱传话,却是因着这笔买卖并非他沈家一家的,而是那位九五至尊占了大头。
因着此事私密,不能宣扬太过,只能由魏东篱出面。
而沈沐也知京城水深,他一个小地方出来的人,想要在此立足,只怕一个不小心便被汹汹水流淹没。即便是有魏丞相这样的背景,也难以保证万一。
特别是他要做的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他国的货品一旦受人追捧,其利益能令所有人眼红。
要知道利益动人心,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他如果拉不到真正的靠山,等待他的只能等着被人生吞活剥的下场。
正是如此,他与陶溪商量之后,才决定拉那位下水。这天底下,恐怕也只有巴结上那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了。
也是现在国库空虚,听说那位甚至从私库中也贴补了不少,如果能有一个一本万利的买卖,充实私库,即使是皇帝也不能不动心。
经过魏丞相的从中转圜,很快此事便定下来了,七三分成,那位占七,沈沐占三。沈沐并不嫌少,因为如果这买卖做大了,便是一成也是让人可望不可即的了。
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他沈家有了那位做靠山,以后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什么好处,自然是少不了沈家的。事情一旦成功,沈家将会有一个质的改变。
也是因此,沈沐难以办到的事情,只要一句话,自然也就妥妥帖帖了,这就是有了靠山大腿的好处。
这些货品运回来,还要卖出去了才有利益生成。所以沈沐特意要这么一个铺子,专门买卖异域货品,他早已经想好了宣传策划一系列的事情,相信绝对能引起轰动。
魏丞相主动提起这茬,那就肯定没问题了,沈沐躬身谢道:“魏丞相您费心了。”
魏东篱呵呵笑道:“老夫也只不过就跑跑腿而已,哪里用得着费心?倒是你从北地带回来的异域特产什么的,倒是真让老夫好奇万分。”
沈沐微微一笑,“早就准备好了丞相大人这一份了。”
说完他招招手,就有人抬了一个木箱进来。打开来,里面狐皮貂裘,异域风格的地毯毛毡,还有各种香料药材都准备了一份。果然是未曾见过的品种。
沈沐又介绍了一番这些东西的作用用途,令魏东篱好奇越盛。
“你说这个香料叫胡椒?不仅仅是香料还能用来调味?”
“不错,此物口感辛辣,气味芳香,去腥除膻是极为好的。还有这檀香木,可以用来提取檀香油,制作檀香粉等等香料,还可以雕刻成木雕,它可以有着镇静安神之用……”
魏东篱听得连连点头,心中却是惊喜万分。沈沐第一次前往北地,就能带回来这么多好东西,看来真是不虚此行啊。
“丞相大人,这些东西要打出自己的名头来,还需要您日后多多帮衬才是呢。”沈沐笑道。
魏东篱哈哈一笑,“这些无需你多说,老夫自然知道该如何做。况且还不止老夫,那位恐怕比你我更想早些让这些东西打响名头吧。”
他话音刚落,门外就有一个声音响起,“大老远就听见你们在编排朕,说朕什么坏话了?”
第89章
沈沐闻言一惊,看向魏东篱,对方已经站起身来,似乎对来人丝毫没有奇怪之处。
话音一落,就有一人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个面白无须的富态公公。
来人丰神俊朗,勃然英姿,浑身上下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尽显帝王威仪。
沈沐也不敢怠慢,跟着魏丞相迎上前去。
“臣参见皇上!”
魏东篱便要拜倒,却被皇帝伸手阻止,“朕今日微服前来府上,丞相不用多礼。”
说完又对已经拜倒在地的沈沐说道:“你是叫做沈沐吧?起身说话。”
沈沐站起身来,“回禀皇上,草民正是沈沐。”
皇帝熟门熟路的径直走到主位上坐了下来,“朕听闻商队回来了,知道你在丞相府上,所以便直接过来了。情况如何了?”
皇帝也是心急啊,他的私库已经见底了,如果再没有补贴入账,他的那些嫔妃啊,公主皇子讨要赏赐,他从哪里拿出来?也是如此,他才会放手让沈沐施为。
沈沐再次将此行的情况说了一遍,又有魏东篱在一旁补充说明,皇帝听了后很是满意。
“刚刚我们正在说起从异域带回来的货品,毕竟都是新鲜的物事,这名头还需要传扬出去才行。”魏东篱道,也算是解释了刚刚提到了皇帝一事。
56/78 首页 上一页 54 55 56 57 58 5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