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那两人性情虽是各异,却都不是蠢人,回去军营之后也是安安分分,半点动静也没闹出来。穆靖安等了半日也就没继续等了,吩咐其他人继续盯着桐城军后,便带着亲卫回府去了。
回将军府的路上,她忽然侧头看向楚询,问道:“你可有什么想要问我的?”
楚询闻言愣了一下,完全没反应过来穆靖安这话什么意思。她歪了歪头,清澈的眸子里满是茫然,过了好一会儿才问了句:“这次打仗,我要跟去吗?”
穆靖安忽然轻笑出声,抬手在她脑袋上揉了一把:“你还小……”说到一半顿了顿,许是意识到自己不该擅自决断,转而又正色问她:“那你想去吗?”
楚询听这话就知道,穆靖安是准备亲自率兵前往的。
她思考片刻摇了摇头:“还是不了,我没正经学过骑马,更没有试过长途行军。如果要跟去的话,要么掉队,要么拖后腿,很没有必要。”
穆靖安听她有这般自知之明,也是莞尔,不知怎么想的就许诺道:“那等回头找匹好马,我来教你。”顿了顿又道:“你若是缺钱,也可在府中支取,不必在乎那点军饷。你的药救了我爹的命,穆家自当厚报,不论钱财还是其他,只要是能力之内,你都能来找我解决。”
知恩图报的人总是让人喜欢的,尤其是在彼此地位并不平等的前提下,穆靖安的许诺更显诚心。楚询觉得,她许诺自己钱财随意取用时,夕阳打在她身上,简直衬得她整个人都在放光!
【宿主,回神了,你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楚询猛然回神,在心里狠狠地“呸”了一声。今时不同往日,她如今也不是那么缺钱的好吗?只是这金大腿的样子,真的好耀眼啊!
……
此后一日,穆家军收服桐城援军,获得对方军备。
又一日,整齐军资,穆靖安拜别父亲,亲自率领兵马前往桐城。
第22章 桐城
桐城距离安阳不算太远,急行军三日便能抵达。
穆靖安这一趟去得很急,所谓兵贵神速,她也怕夜长梦多。
临近桐城时,她止住了兵马行进,再一次将张李两校尉叫了过来,问道:“一会儿若遇见人问郭易去了何处,你们可想好该如何回答了?”
两人都不必对视,便道:“知道。就说安阳有变,将军留在那边辅佐穆小姐了。”
穆靖安点头,又问:“那要问你们为何带了这么多兵马回来,又要如何说?”
两人便又道:“瓜田李下,将军既是留下帮忙,自然不好留太多自己人。”
这样的说辞糊弄不了太久,至少对于知晓内情的郭家人来说,很容易便会生出疑虑。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能够糊弄一时,骗得对方开了城门,也就足够了。
穆靖安于是也没有再叮嘱更多,便放二人带着五千改换过装束的士卒前往桐城叫门了。至于担心二人临时反戈?开玩笑,这两人都惜命,没开城门之前反戈那就是找死。开了城门之后再反戈,那也没有意义了。
此番穆靖安带来的兵马也不太多,只有一万人而已,五千人装作桐城军去诈城门了,剩余五千人则被她亲自率领,等在后方压阵。
而事情的发展也并没有出乎穆靖安的预料,张李二人前往桐城之后不久,城门就被骗开。五千人趁着浩浩荡荡入城之际,彻底掌控了城门。而后就是穆靖安见机率军赶去,穆家军的大旗一打出来,顿时将桐城内的守军吓了一跳,同时也莫名其妙。
好好的派人去安阳帮忙,怎么安阳的军队就反而打过来了呢?
桐城守军还没从这惊变中回神,更没来得及组织起什么有效的反抗,就被穆家军收缴了武器,押在墙角做了俘虏。
当然也有见机不妙跑脱的,第一时间赶去了城中的将军府,郭家人这才知道大事不妙。这些人也机警,听说穆家军已经进城之后,也料到定是郭易那边事情败露了。如此也就没什么情分好讲,郭家人二话不说,夺过马匹转头就逃了。
等穆靖安率军包围桐城将军府时,府中不说人去楼空,至少知道些内情的人已经都跑了。被抛下的,也就是些一无所知的妇孺稚子。
常四的脸色不太好看,进府去看了一圈后,回来禀报道:“小姐,人都跑了。郭易的三个儿子一个都不在,就剩了些什么都不知道的女人孩子。”
随着他话音落下,将军府里的人也都被士卒押了出来。有衣着富贵的妇人,有满脸惶恐的少女,还有被母亲护在怀中的稚子……说实话,单看这些人此刻惶恐不安的模样,多少让人心软。可只要想想郭家对穆家的算计,穆靖安的心肠也就软不下去了。
常四看看这些人,又看看穆靖安,问道:“小姐,这些人怎么处置?”
穆靖安还没回答,就有暴脾气的副将接话道:“都是郭易那贼子的妻儿,难道还要养着他们不成?干脆杀了,一了百了。”
这话一出,郭家那些家眷可是吓坏了,纷纷下跪求饶。
穆靖安倒没那么狠心,毕竟能在这种时候被抛下的,多半也是不知内情的。她刚想说话,目光一扫,却发现一群跪着的人中,独有一少女还站着,正直勾勾望着她。
两人目光相接,那少女便上前一步,说道:“穆家向来以忠直闻名,如今我父率兵去安阳救援,穆家军却反来攻打桐城,想必是我父亲做了些什么。我不求你好心,放过我们,但我知道些事情,想用消息换我家人一命,不知可否?”
穆靖安觉得这女孩的话挺有意思,穆家军来攻打桐城,她不觉得是穆家恩将仇报小人行径,反而一口断定是她父亲做得不对。要么就是她看穿了自己父亲为人,要么就是懂得审时度势,明白此刻自己该说些什么。
不论是哪一种,这都是个聪明人,所以穆靖安也愿意听她一句话。
穆靖安下巴微抬,轻轻颔首:“你说。”
少女便知她是答应了,众目睽睽之下也不怕对方反悔。她当即说道:“我父亲为人莽撞,志大才疏,之所以这些年能占据桐城并向外收拢势力,全因背后有人支持。他自己必是不敢在这时对穆家军做些什么的,所以这事背后,必然是有人指使。”
这和穆将军的猜测不谋而合,穆靖安微微点头,表示认同,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少女顿了顿,这才鼓起勇气说道:“父亲不看重女儿,所以也未和我说过这些。不过我偶然撞见过一些事,因此有些猜测,若没什么意外的话,郭家背后应当是梧州崔氏。”
崔氏是个大家族,在些年在朝中的势力,几乎能和如今权倾朝野的曹氏抗衡。只不过崔氏不愿意背上那弑君的骂名,所以见事不好就将家族势力都收拢回了老家梧州,同时暗自扶植势力。直至如今,曹氏的名声早就臭不可闻了,崔氏却还是清清白白。
穆靖安早听说过崔氏的名号,但她想了又想,也没想到穆家和崔氏有什么龃龉。那既然往日无仇近日无怨,唯一能解释对方所作所为的,就只能是穆家挡了对方的路。
说来也是,穆家忠君的名号太过响亮,想必现在不少人都已经拿她们当了眼中钉肉中刺!
穆靖安心头有些发沉,表面上还是一派镇定:“此事,我会去查证的。我也信守承诺,若此事真如你所言,那我便放了郭家家眷。不过现在不行,现在你们还得跟我回安阳去。”
这也是意料中的事,毕竟郭家在桐城经营多年,势力也不仅仅驻守在桐城一地。这时候若是放了郭家人出去,说不定又会生出许多不必要的事端,自然得暂时控制起来——至于跑掉的那几个郭家儿子,穆靖安也早派人去追了。
少女长长松了口气,这才对着穆靖安盈盈一拜:“将军守诺,小女与家人感激不尽。”
这还是穆靖安头一次被人叫将军,有些新奇。但无论是她自己还是跟随她的那些人,也都不觉得这称呼有什么问题——从穆靖安决定攻打桐城的那一刻起,她就从父亲手中接过了这支军队,如今被人叫一声将军也没什么差错。
穆靖安点点头,吩咐左右看好穆家人之后,很快就离开了。
她此来桐城,除了报仇和斩草除根外,更重要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桐城的粮仓。如今事态尽在掌控,她自然得去看看这桐城的粮仓,是否能支撑两城兵马。
常四等人也惦记此事,都跟着去了,可到了地方打开粮仓一看……哦豁,空仓啊!
第23章 师徒之谊
桐城的粮仓一共有三个,倒也不是全空的,但唯一装了的粮仓里粮食有限,就连养活桐城驻军都十分困难,就更别提调走粮草接济安阳了。
常四愁得不行,一路都在念叨:“怎么会这样?粮仓里怎么可能没有粮食?这秋收才几个月啊,至少也该剩两仓粮的,怎么可能连一仓都没有?就这点粮食,他们桐城的军队自己都不够吃,咱们要是调走,恐怕立刻就要哗变了。”
桐城打下来得容易,一来是因为桐城驻军没有防备,二来也是因为穆家军战力更强。但这不能说明桐城的兵马就不多了,郭家毕竟也是在崔氏扶持下大力发展过几年的,军队的数量更是一直在扩充,不知不觉间也有了三四万兵马,数量比得上穆家军了。
现在这些军队是被穆家军的威名镇着,再加上郭家人出事之后扭头就跑了,群龙无首才会这么老实。可要是让他们看到穆家军搬走了军粮,事情就完全不同。
穆靖安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因此并不敢轻动这些粮食。
被常四念叨得烦了,她终于开口不耐道:“行了,别念叨了,有这时间你不如先去查查这粮仓是怎么回事?去岁还算风调雨顺,也没人来侵扰桐城,他们该是丰收的。”
常四被斥了一句,终于闭嘴了,老老实实应承下来,立刻调查去了。
等身边没了旁人,穆靖安的表情这才垮了下来,露出一张苦脸——她原打算靠桐城存粮救急的,现下可好,粮食没到手,手里倒先多了桐城几万兵马。这些人放也不敢放,留下的话又担心桐城的粮食不够吃,到时候说不定还的靠她再补贴。
可这兵荒马乱的,她要去哪儿找粮食?难不成学着那些人去攻城略地,去抢去掠?可万一又抢出个桐城这种情况的,就更是入不敷出了。
……
常四的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很快就查到了桐城粮仓亏空的原因。
其实原因很简单,郭家是崔氏扶植培养的势力,可崔氏又不是做慈善的。这两年外面兵荒马乱,桐城倒还安稳,所以在桐城丰收之后,崔氏便派人来调走了过半存粮。剩下的粮食几万兵马再吃上几个月,能剩这么多,已经是郭家克扣之后的结果了。
说来郭家那姑娘能知道崔氏的事,也是因为这次调粮,恰好被她碰见了崔氏的人。而桐城军队没有为了郭家拼命,也和平日里的克扣脱不开干系。
万事皆有因果,而现在这份因果就落在穆靖安手里了。
等听完常四的禀报,穆靖安只觉得头疼极了——郭家因克扣士卒而失去军心,她当然不能藏道峰主,正确的做法其实是立刻厚待这些兵马,以此快速收拢人心,也是增加自己的势力。可现在她手里没粮,总不能拿桐城的粮仓敞开了用吧,那之后几个月又要怎么过?
常四跟在穆靖安身边多年,一见她表情,也猜到了七八分。他想了想,犹豫的上前:“其实我有个法子,或许可解一时燃眉之急。”
穆靖安一听,立刻说道:“说来听听。”
常四似乎觉得自己的法子不太光明,声音不由压低几分:“桐城里富户不少,咱们只需要找个由头,比如他们和郭家勾结暗害咱们将军,就能名正言顺把人拿下。”
至于人拿下了,是敲诈勒索,还是直接抄家,那都是他们自己说了算。毕竟这年头,拳头大才是硬道理,谁手里有兵有粮谁才是大爷。唯一的问题,大概就是穆家军的军风也跟穆将军的为人一样,太过忠直,做不出那等强取豪夺的事。
说完这番话,常四头都低下了,似乎觉得自己提出这样的建议简直就是个奸佞。
穆靖安却没露出什么难以接受的愤怒表情。她没说话,垂着眸沉思了一会儿,这才开口吩咐道:“先查一查,看哪家与郭家走得近,名声又不好的,就拿来开刀吧。”
常四倏然抬头,猛地撞进穆靖安眸子里,看到了不同常日的锋锐。
***************************************************
穆靖安带兵一走就是小半个月,楚询被留在将军府中,可谓无所事事。
她每日依旧去校场锻炼,许是多日的积累终于引起了质变,她也终于能提得起校场上五十斤重的大石锁了。她用的弓也换了把大的,能射更远,力量也更强。最重要的是她射箭似乎真有几分天赋,从前十箭里有四五箭能中靶心,如今至少可中七八箭了。
当然,这小半个月里,也发生了一些别的事。比如还在卧床修养的穆将军,居然把她这个小人物叫去见了一回,言道是感谢她良药救命。
楚询为此还有点小感动,她说是宗室出身,但其实根本没见过什么大人物。穆将军从前官居三品,如今手中又有精兵,却对她平等相待诚恳道谢,完全没有传说中大人物的高高在上。由此可见,他人品也如传说中一般可靠,自己来安阳果然是最正确的选择。
这事过去还没完。又过几日,卧床多时的穆将军可以起身了,便让人做了把轮椅在府中推着他透气。第一处去的就是演武场,结果正好就撞见了楚询在射箭。
楚询如今年纪也还小,无论身量还是面容都透着稚嫩,箭射得却不错。
穆将军见了,一下子起了爱才之心,便出言指点了她几句。而从那之后,穆将军几乎每天都会出门透气,也每天都会在演武场看到楚询练箭。他时不时出言提醒,也亲眼看着楚询在他的提点下,箭射得越来越好。
自己的教导有了成效,总是令人开心的。再加上楚询身份特殊,穆将军看她也越来越顺眼,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每天按时按点的过去,多少有了些师徒之谊。
两人关系渐渐熟稔融洽起来,楚询不仅接受穆将军指点,偶尔也会接手轮椅,推着他在将军府中四处走走看看。私底下又在淘宝买了些上好的伤药,都送给了穆将军,也算是回报他这些日子的指点照顾了。
穆将军指点她本也是为了报恩,见她如此,也更喜爱几分。
也就在这时,穆靖安终于带着兵马回来了。楚询得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去了穆将军那儿,不出意料瞧见他已经收拾好,准备亲自出去迎接穆靖安归来了。
11/86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