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沉默了,忽然觉得崔家这行事当真是疯魔了。梧州就那么大的地盘,之前崔冲拉出十几万兵马,现在又征召了这么多青壮出来,偏偏还不惜人命,这是要把梧州的青壮全都祸害完啊。要是这次这些人再带不回去怎么办?梧州的田地要靠妇人老弱耕种吗?
至于崔氏大获全胜,占领新地盘补充血液什么的,黄三觉得压根没可能。也不看看对方那稀烂的将军,稀烂的军队,跟谁打不是一脸血啊?
可崔氏败了就败了,眼前的同乡要是跟着白白送命,他又如何忍心?
黄三眼中闪过些犹豫,又看了看左右发现没人,这才小声对少年道:“崔氏靠不住,他们将军不行,还不惜人命。二狗你找到机会就跑吧,留在这里就是个死。”
少年脸上顿时露出了似哭似笑的表情:“哥,我跑不了了。军营里天天都有逃兵,看守很严,逃跑被抓就拉到人前直接砍了。昨天刚砍了三十个,我一个人怎么跑啊。”
杀逃兵不是什么稀罕事,尤其盟军营地连绵几十里,想跑出这个范围都需要不少时间,确实不容易。可看着人送死也实在不忍心,黄三最后想了想,一咬牙道:“趁现在没人,干脆把这栅栏破开,你钻出来跟我走,我带你藏起来。”
少年闻言,眼中顿时燃起了希望,很想不管不顾立刻照做。可他到底还是担忧,畏惧崔氏的势力:“这,万一被抓到,会连累你的吧?”
黄三没理会他,当场从腰间掏出个东西,也不知怎么拼拼凑凑就成了一把小锯子。“呲呲嚓嚓”没一会儿功夫,就锯下一块栅栏来,直把少年看得傻眼。
取下那块栅栏,一个不大不小的洞就漏了出来,黄三比划了一下对少年道:“快,试试看能不能钻出来。”
当然是能的,少年人本身就纤瘦,崔军的伙食又很一般,他瘦得就快成皮包骨了。只是锯了一块栅栏而已,少年就从那个不大的洞钻了出来,然后站在黄三面前茫然不知所措。
也不知黄三从哪儿弄出一件披风,往少年身上一披,拉着他就进了……隔壁的营地?!
少年二狗惊呆了,还没来得及问黄三怎么混进穆家军的,迎面就撞见个同样穿黑甲的士兵。他顿时吓得手足无措,对面那人也确实认出了他是个外来者,兵器立刻就架他脖子上了。
然而少年没想到的是,黄三直接上前解释,说的还全是实话。说完对方居然就把兵器收了,回头一问,原来这也是个同乡。后来他才知道,这军营里穿黑甲的,全是他梧州同乡。然后同乡们知道了他的遭遇,不仅决定收留他,还打算把隔壁受苦受难的同乡全都解救出来……
一刻钟后,他见到了传说中的楚氏后人,流着皇家血脉的玄甲军主公楚询。
第92章 夜半
“家主, 家主,不好了……”
崔旻好不容易过了一天安生日子,正和手下谋士商量之后的对策, 手下一个部将就急匆匆跑进了主帐里。不仅打断了众人的话题, 还一开口就是不好, 听得崔旻额头青筋直跳。
“砰”的一声, 崔旻一巴 掌重重拍在案上, 怒道:“我与先生们正在议事, 谁许你贸然闯入的?!”斥完又道:“还有什么不好, 今日都没开战,难不成是曹军闲不住主动打过来了?”
曹军当然没打过来, 否则他们坐在营地里也不可能一点动静也没听到。
部将立刻意识到自己撞枪口了,也知道崔旻并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发怒时那真是谁都可杀。他脸上顿时流下豆大的汗珠,双腿一弯就跪倒在地, 口中更是请罪不止。至于之前想禀报的事, 这时候当然一个字也不敢说,否则岂非火上浇油?
崔旻确实很生气, 若是从前,这部将不死也得脱层皮。奈何现在正是战时, 崔氏手下的将领又实在短缺,无缘无故折损个部将实在不划算。所以在部将请罪之后, 他还是努力按捺下了脾气,接着一挥手就要遣退对方。
好在这时,有谋士及时开口:“家主且慢, 且听他所为何来。”
崔氏崇文,崔家的儿郎个个饱读诗书, 因此对文人的态度向来比对武人好许多。而且文人需要招揽,武人都是他自家训练出来的,打杀起来自然也不心疼。
这时听到谋士开口劝阻,崔旻也没生气,顺着他的话便道:“那就说说吧。”
那部将却是冷汗直流,反而不敢像一开始那样咋咋呼呼了,磕磕绊绊开口道:“家,家主,营中有兵丁逃匿……”
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同样在场的崔七郎闻言,便接话道:“营中哪日没有逃兵了?”
然而接话的却只有他一个,正是因为逃兵的事屡见不鲜,这部将匆忙来报才显得不同寻常。谋士们相互对视着,像是在传递什么消息,就连崔旻也不自觉身体前倾:“逃了多少?”
部将将头埋得更低了:“两,两千。”
此言一出,帐中顿时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甚至还有一声座椅倒地的“砰”声。却是崔七郎被惊得站了起来,不可置信道:“多少?两千?!你们是做了什么,惹得这些人不怕死也要逃?还有咱们的大营难道是虚设的吗,两千人跑出去,你居然都不知道!”
部将跪伏了下去,不敢回答这个问题。说来逃兵为什么要逃,还不是因为跟着崔家打仗死的人太多了,让他们觉得朝不保夕。而且崔氏对这些士兵的待遇也算不上太好,虽然勉勉强强能填饱肚子,但隔壁就是三不五时宰羊吃的穆家军,崔氏宴客还无比奢靡,又让那些士兵如何不心生不平?
心中的不平积累得多了,自然便想要反抗。恰巧这些兵马全是梧州招募而来,七弯八拐很容易攀亲带故,再不济也是同乡,凑一起胆子也就大了。
只是从前崔氏逃兵的规模,最多也就一二百人,这次一口气跑了两千,简直史无前例。
崔旻这时也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一张脸阴沉得可怕,死死盯着下方的部将:“跑了这么多人,你来这里做什么?还不去把人都抓回来!”
那部将连忙应是,起身起到一半,又小心看向崔旻:“家主,人抓回来了怎么处置?”
两千人啊,可不是之前那点逃兵,说杀就杀了。
崔旻就算再嗜杀,也知道这么多人杀不得,更何况他也不是只知道杀戮的疯子。于是咬牙切齿的下令:“领头的当众吊死,挂在营门口示众三天。跟着逃跑的编入敢死队,今后冲锋登城都让他们先去,直到这群人死干净为止。”
部将闻言还是下意识松了口气,他都不敢想,这战事不利的情况下一口气杀两千人会是什么后果?震慑当然是有的,但更有可能的是发生营啸,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所有人都觉得,家主这是手下留情了,那些逃兵应该感恩戴德。
直到半日过后,带兵去追的部将空手而归,一个逃兵也没找到,众人这才意识到不对。
*********************************************************
穆家军的营地是紧挨着崔氏营地的,一开始就是崔氏为她们所留。地盘不算大,五千人驻扎其中勉勉强强,但那是在军士们正常活动的情况下,若是再藏两千人在营帐里不露面,勉勉强强倒也挤得下。更重要的是楚询有粮,不用担心养不起。
至于大庭广众之下把隔壁的逃兵带回来,其实也很简单,只要勤于操练的穆家军照常从崔氏营地旁路过,早就拆掉一片栅栏的逃兵就直接混进了队伍。然后把玄甲军的黑衣往身上一披,挤在队伍里很容易就能混过去,直达隔壁军营。
毕竟在崔氏发现士兵大批逃亡前,谁也不会盯着穆家军进进出出。
就这样,人被藏进了穆家军的营地不止,楚询还派玄甲军中善于隐藏行迹的老兵出去制造了大量假行迹。崔氏的人追着假踪迹去了,非但没抓到人,也根本没怀疑隔壁邻居。
楚询对这结果很是满意,私下与穆靖安笑言:“崔旻不得人心,这次虽然只跑了两千人,但军心必定动摇……”说到一半,她忽然顿住,喃喃道:“好像有点不对啊,咱们现在是讨曹的盟军,崔氏现在就垮了是不是也等于削弱了盟军的势力啊?”
穆靖安好笑的看着她,反问道:“你才想到吗?”
楚询挠了挠头,不好意思道:“啊这,我不是被二狗说的惨况打动,只觉得不忍心了吗?崔家那几个根本不懂打仗,那么多人命白白填进去,他们家中父母妻儿又该怎么办?”
穆靖安和楚询相处这么久,也早看穿了她——楚询并不蠢笨,许多时候表现得都很聪明。可她有个毛病,那就是心软,太过看重人命。这对于一个将军来说,大抵是不合格的,因为慈不掌兵。但对一个上位者来说,尤其是对一个掌管国家的帝王而言,却不算什么坏事。
所以穆靖安早想到了后果,却没有阻拦楚询的行动。这时见她不好意思,甚至顺手在她脑袋上揉了一把:“行了,不算什么大事,你也说崔氏不顶事了。”
楚询听她这么说,就知道小将军对于之后的战事是有把握的,顿时放心的笑了起来。然后又与穆靖安说起之后对那些逃兵的打算:“没事就好。不过这些人咱们也不好一直留在营中,我打算一人给件衣裳,换下崔氏军服后,就让他们跟着操练的军队混出营地,然后自己设法回乡去。”
崔军一下子跑了这么多人,让人看尽了笑话不提,自身肯定也提高了防范。为了防备营中剩下的士兵不逃跑,他们必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营中,对外的搜索就会放松。
而且这年头又没有证件照,衣裳一换,谁认识谁啊,又如何证明逃兵就是逃兵呢?
穆靖安也不觉得这安排有什么问题,只提醒了两句:“暂时别让他们动,就让他们在营帐里多躲几天。还有,两千人的衣裳说给就给,你也太财大气粗了吧?”
这倒也不是楚询穷大方,实在是淘宝上的衣裳真就很便宜。这时节才入秋不久,天气也不凉,淘宝上T恤9.9一件,10块钱以下的裤子也有得卖,质量还不差。拿来送这些逃兵,救人一命不说,等这些人回到梧州,她的好名声和崔氏的坏名声,恐怕就要传遍了。
楚询这时也不怕崔氏报复,毕竟看过崔氏的军事实力后,她是真不担心和对方硬碰硬了……说句不客气的,照目前这架势,崔曹这两个冤家说不定就在楚京城外同归于尽了!
……
崔旻可没有和曹氏同归于尽的想法,他也不觉得自己会失败。
自从两千逃兵的事发生之后,崔旻便责罚了许多人,之后便是下令营地戒严。士兵们别说靠近营门或者栅栏了,就连离开自己的营帐都要被管束。于是休整的几天里,他们吃喝拉撒都得在营帐中解决,再加上天气还算炎热,营帐中的压抑和气味儿可想而知。
这样的环境,和坐牢也没什么区别了。再加上之前原本积压的情绪,军营里的气氛可谓紧绷到了极点。但崔旻不知道,崔昂不知道,崔七郎也不知道。
崔氏的主人们丝毫没有察觉底层的暗流涌动,他们依旧高高在上,做着自己的事。
崔旻又开始设宴款待盟友。虽然之前半个月他手下的军队损失惨重,但经过半个月的优胜劣汰,剩下的军队依旧是盟军中首屈一指的。因此众人私下虽然看够了崔氏的笑话,明面上却并不愿意得罪崔旻,更不想和他撕破脸。
崔氏的宴饮便又开始了,美酒佳肴,众人追捧,一切如常。
楚询和穆靖安也去过一回,但见着众人越发浮夸的作风,实在没兴趣久留,于是吃完饭就早早告辞回去了。剩下的人则是通宵达旦,热闹的动静甚至传到了军营里。
当然,一同传到军营里的,还有肉食的香气,勾得饭食减半的士兵们越发饥肠辘辘……
半夜里,楚询正做梦梦到崔曹两家两败俱伤,自己激动得抱着小将军转圈。忽然听到耳边传来一道尖锐的长啸,惊得她一下子坐了起来,睁着朦胧睡眼茫然四顾。
第93章 营啸
楚询半夜被惊醒, 茫然只持续了一瞬,很快便清醒了过来。
她记起了自己身在何处,也想起了半夜军营里忽然发出的怪叫意味着什么, 当下一身冷汗就流了下来。她甚至没来得及收拾穿戴, 提起床边的剑就冲了出去。
夜风呼啸, 月色沉沉, 初秋的夜里已经带上了几分凉意……楚询站在安静的军营里, 被“营啸”这个词炸开的脑子缓缓冷却下来。然后她忽然就意识到, 最近大军休养生息, 自己手下又都是百战精兵,似乎没有营啸的理由?
可这念头刚生起, 接连不断的怪叫便在夜黑里响了起来。听动静虽然有点远,但确实非同寻常,直叫得人心头发慌,也引得楚询下意识往那怪叫声传来的方向看去。
忽的, 她肩头微沉, 被夜风吹得微凉的身体也感觉到了一股暖意。
楚询回头看去,不出所料瞧见了穆靖安, 她衣衫也有些凌乱,看得出是刚被惊醒就跑出来的。不过小将军显然比她沉稳, 顺手还拿了件披风,这时正好给她披上了。
“别慌, 不是咱们军营出事。”穆靖安一边说,一边帮她把披风拉好,遮住了她匆忙间的狼狈。
楚询见她沉稳模样, 也就不慌了,跟着点点头, 旋即道:“我看那怪叫传来的方向,好像是崔家那边,也不知现在到底怎么样了。咱们要不要过去瞧瞧?”
这时正是夜色最深的时候,军营里的人早就休息了,整个军营除了少数火盆火把燃烧照明之外,基本上是一片黑暗。可就是这样的夜色下,怪叫声才传得更远,不仅将楚穆二人惊醒,事实上这会儿穆家军大半个军营也都被惊醒了。
只是正如楚询所想,她手下的都是百战老兵。别的不说,他们经历的事多,心态也很稳,半夜惊醒后甚至比楚询更加镇定。这时候许多人也只是挤在营帐门口探头往外望,好奇归好奇,但没有命令根本连营帐也不出,但也没有直接回去倒头就睡的。
穆靖安也知道营啸的厉害,即便发生在隔壁军营,也不敢等闲视之。因此她点点头同意下来,又下令让将士们继续待在营帐里,只调遣了亲卫队前来护卫。
两人便在亲卫的护送下,往崔氏营地的方向走去。
她们没有插手的打算,事态不明更不敢往崔氏大营而去,因此只是在军营里行走。然后很快,她们就发现隔壁的动静越来越大了,后来咋咋呼呼,响起了喊杀声。
楚询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眉头皱得死紧,甚至下意识抓住了穆靖安的手臂:“隔壁这是真发生营啸了吗?那可怎么办?咱们是不是也该做些什么?”
53/86 首页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5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