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七郎站在众人之前, 自觉早就与穆家军有了结盟的默契,因此也第一个迎了上去。他径自走向穆靖安和楚询, 略抱了抱拳:“恭喜盟主,恭喜穆小将军, 全歼曹军凯旋。”
这一下像是打开了什么开关,让恍恍惚惚的众首领彻底回神, 于是一个两个都跑了上来道喜。还有心思活络的,一面等着试探虚实,一面早就让人准备好了庆功的酒席, 这时便开口相邀。一个个热情得不行,根本想不到半刻钟前, 他们还想着怎么乘人之危除掉穆家军。
楚询和穆靖安也不是蠢人,早料到如今烈火烹油的局面。她们当然也不会去赴什么庆功宴,别人的地盘难说会发生什么,一包毒药解决了她俩也不是不可能。
再者说,楚询也不缺庆功宴的那一点酒肉,真要办也该在自家地盘。
两人正准备反邀众人回自家营地庆功,崔七郎又冒了出来:“庆功宴当然是来我崔氏,我崔氏的庖厨手艺可是最好的,诸位凭良心说是不是?”
啊这,虽然他们没有良心,但也得承认确实如此。
楚询和穆靖安的话也被噎了回去,两人面面相觑一阵,都不知崔七郎这些天莫名的热情从何而来?不过或许这也是个机会,可以趁机问个清楚?
【宿主放心,淘宝上很多高度酒,一喝一个晕乎,喝醉了就什么都问出来了。】
楚询眼眸微亮,当即点头同意了崔七郎的提议,她打算到时候让系统监视崔氏的庖厨做菜。然后又说道:“菜肴就拜托七郎了,但酒水我来准备,我有好酒。”
崔七郎倒不在乎这个,当即爽朗一笑:“好好好,咱们不醉不归。”
*****************************************************
和曹军开战是在晌午,庆功宴则是下午举行。
有当初崔冲的前车之鉴,部将和士兵只是肉食管够,真正有酒上桌的唯有各家首领。而楚询也如约带来了她的酒——和一群心怀鬼胎的家伙喝酒,楚询显然不舍得花大价钱买茅台之类的高价酒,干脆就带了十几瓶老白干过来,省下的钱可以给将士们买肉吃!
当然,除了穆靖安,没有人知道楚询的抠搜小心思。毕竟撕下贴纸,那酒瓶可是玻璃的,晶莹剔透,在这时代看来就是很值钱的琉璃瓶,光瓶子就价值不菲,酒自然也显得贵重。
一个个势力首领拿到楚询带来的老白干,就像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一样,对着酒瓶赞赏不已,也对里面的酒水万分期待。
崔七郎率先开了瓶,将老白干倒进酒碗中,刚端起来就被高度白酒的气息冲得皱眉。但他觉得楚询好歹是楚氏后裔,信誓旦旦拿来的好酒总不会差,而且不是好酒也不配这样好的琉璃瓶。于是他照常举起酒碗,冲众人说道:“庆穆家军凯旋,愿大家将来都能旗开得胜。”
这话多少有点假,毕竟将来大家争天下的对手可都是彼此。但没人会在这时候说煞风景的话,于是纷纷举起了酒碗,然后如往常一般豪放得一饮而尽。
楚询和穆靖安也不例外,只是楚询知道高度酒的厉害,早给瓶子里换了白水。
其他人喝的却是实实在在76度的老白干,一口酒下肚,顿时感觉一股火从喉咙一直烧到了胃里。不能说酒不好,但这样烈的酒显然也和他们平常喝的不同,不少人猝不及防就上头了。但也有酒量好且喜爱烈酒的,喝完爽快的喊了声“好”。
酒宴开场,之后就不是自己不想喝就能不喝的了。推杯换盏间,很快就有人倒在了酒桌上,连一开始想要旁敲侧击问问今日战况的事,也给忘到了脑后。
而楚询的目标崔七郎倒是例外,他一开始被酒气冲鼻,但后来喝了之后倒是挺爱这烈酒的。于是有人敬酒他喝,没人敬酒他一边吃一边喝,偶尔和楚询穆靖安客客气气搭几句话,不知不觉就把一整瓶老白干喝完了。
楚询一直在观察他醉了几分,好适时套话,看到这一幕也不得不感慨崔七郎海量。然后她默不作声又送了一瓶老白干过去,崔七郎高高兴兴冲她道谢。
酒过三巡,楚询和穆靖安也早填饱了肚子,两人对视一眼,觉得差不多该向崔七郎套话了。
然而三人话还没说两句,崔七郎也不知脑补了什么暗示,忽然起身对众人说道:“诸位,咱等在此结盟,原本的目的便是讨曹。今日穆家军大胜,全歼曹军四万主力,如今楚京里的曹氏已经不成气候了。今后过后,盟军当一举攻城,拿下曹新!”
众人本来喝得晕晕乎乎,甚至有酒量浅的已经趴倒在桌子上了。可听了崔七郎这话,仅剩的理智也让他们牢牢的闭上了嘴,没有出声附和。
毕竟楚京打下来,归谁?曹氏战败了,好处又归谁?
这些盟军首领都不是傻子,知道自己在之前的战事里没怎么出力,也谈不上什么功劳。再加上穆家军实力强悍,他们也不敢正面冲突,抢夺利益。可来都来了,难道带着这么多兵马白跑一趟,白白消耗钱粮,还眼睁睁看着一个强敌崛起?
谁都觉得这不行,可谁都不愿意做这个出头鸟,去和大胜而归的穆家军硬碰硬。于是崔七郎的话没人应和落在了地上,场面也陷入了尴尬的寂静中。
崔七郎还年轻,最是好面子的年纪,他又觉得自己的话也没错,见众人这般反应顿时就恼了。再加上到底喝了那么多酒,热血也有些上头,跟着就转身对楚询躬身一礼:“楚盟主,此番结盟的目的眼看就要达成,大家来结盟一趟都不容易,不如咱们定个盟约吧。”
楚询这时候基本放弃套话了,听到崔七郎这样说也有些好奇,便问道:“什么盟约?”
崔七郎重新站直身子,抬手往楚京方向一指:“曹新弑君大逆不道,曹氏占据楚京倒行逆施。不如咱们定个约定,先破城擒下曹新者,当为王!”
啊这……
说实话这真不是什么好提议,眼看着他们一群虾兵蟹将,和能打的穆家军相比哪里有胜算?而就算是站在楚穆二人的立场,这提议同样也不那么合适。毕竟楚询可是楚氏后人,她要真攻破楚京拿下曹新,直接称帝就是了,还封什么王啊?
众人恍恍惚惚的想着,忽然意识到这事的重点——是啊,楚询是楚氏后人,眼下也是赢面最大的。要是真让穆家军先进城,她直接称帝就是名正言顺占据正统了!
相反如果他们能抢先一步入城,就算事后楚询同样称帝,因着盟约一个异姓王总是要给的。至于之后是老老实实俯首称臣,还是借着这个异性王的名头继续跑出来发展势力,那都是后话了。到时走一步看一步,总归多个选择和保底不是吗?
刚还觉得崔七郎喝酒喝傻了的众人,忽然意识到这小子才是真精明。
论起正经攻城,他们谁都比不过穆家军的战力,可歪门邪道的手段也不是不能用。而崔氏底蕴深厚,谁都不怀疑如今的楚京中还有崔氏势力藏在暗处,届时寻个崔氏攻城的时机打开城门,可不比正经攻城容易多了?他这是提的盟约吗,他这是在给自己找好处啊!
首领们脸色变来变去,想不答应,但不答应好像也不妨碍楚询跟着穆家军攻占楚京占据正统。答应的话,好歹还能各使手段,说不定自己就赢了呢?
心思百转千回之后,终于有人第一个开口应和了,紧接着陆陆续续有人附和。
崔七郎原本沉下的脸,这才重新扬起了笑意,紧接着就让人准备歃血为盟……楚询和穆靖安恍恍惚惚,就发现事情到了如今地步。二人不由面面相觑,只觉得最近诸事皆顺。
盟军一举攻占楚京?楚京里的曹新又不是傻子,会坐以待毙。如今曹军主力被灭,城中定是风声鹤唳,什么细作之类的,根本别想接近城门。所以要下攻下楚京,小心思是没用的,还得靠实力。而拥有炸药的玄甲军,无疑是最强底牌,所以她们的胜算其实是最高的。
至于盟约最大的好处?正统归正统,多给这些诸侯添把盟约的枷锁,难道不好吗?
虽然事情的发展一直出乎意料,但目前来说一切向好,因此楚询爽快的与众人歃血为盟,约定了一起攻打楚京的时间。
及至散宴,众人晕晕乎乎的离开,楚询和穆靖安走在最后。走出一段距离后,两人回头看了眼出来送行的崔七郎,却见他身边多了一道纤细身影,隐约有些熟悉……
第99章 惊为天人
曹军主力几乎被楚询和穆靖安全歼, 因此等曹新得到消息时,盟军大营的庆功宴都已经进行到一半了。他脸色大变,不可置信, 无能狂怒, 然后派出人手搜索残兵。
残兵当然也是有的, 说是全歼, 但穆家军只有五千人, 四万多的曹军里逃个几十上百人, 他们既不知道也没办法耗费精力去追。因此曹新派出人马去找之后, 到底还是找回了一些战场的亲历者,也从他们口中得知了这一场伏击的具体情况。
尤其好运的是, 其中有一个行军时恰好走在靠前的位置,因此几乎经历了所有。从地面忽然炸开引发混乱,到从天而降的奇怪包裹爆炸,再到埋伏的穆家军从后杀出。
曹新细细听完这人的讲述, 最后从中抓住了两个重点。
其一是未知的爆炸, 这玩意儿肯定是人为的,穆家军显然已经掌握了这种杀伤力极大的武器。其二是穆家军内部似乎分属成了两个部分, 穿银甲的和穿玄甲的,双方作战方式完全不同。不过就算如此, 双方配合也相当默契,杀起曹军来一点都不手软。
曹新猜测, 那穿玄甲的少数军队,可能是归属楚询的亲卫军。这对他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他可没忘记自己下令屠戮了楚氏全族, 若楚询真能掌权,他曹氏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他正心乱如麻间, 族人和属下也陆陆续续收到消息赶了过来。
众人都听说了出城军队大败的消息,再一看曹新那脸色,心里都是咯噔一下。
有消息灵通的,已经听说了出城军队被全歼的消息,此行只是为了确认而来,一见曹新脸色顿时意识到那消息可能是真的,于是立刻生出了许多心思。
也有消息不那么灵通的,还不知道具体情况,这时候就纷纷开口,询问家主情况。
四万多主力折损不是小事,至少瞒不下去,因此曹新最后还是说了实话:“今早出城的军队,已经被穆家军全歼了,我派人出去,也只找到百十个残兵。”
他嗓音干涩,即便强撑着气势,也能听出几分颓然。
可其他人听了这话,却都不可置信:“不可能!穆家军再是善战,这次也只来了五千人,她们凭什么全歼四万大军?还是说消息走漏,盟军那边一起过来埋伏了?”
消息走漏是必然的,否则穆家军不可能精准的伏击到大军。只是之前曹新也被这噩耗震撼,一时间没想到这一茬,此刻被人一提醒,他看向眼前众人的目光都多了几分怀疑和审视——军事行动都是机密,曹新想不到会有只间谍麻雀躲在外面偷听,自然怀疑眼前这些心腹。
众人被怀疑也顾不上愤怒,而是左右看看身边同僚,然后悄悄离旁人远些。
曹新一眼就看到这气氛变化,当即意识到不好,军队本就大败,若自己再多加怀疑,人心不齐内部也要分裂了。因此他很快收回怀疑的目光,又对众人说道:“诸位要么是我族人,要么是追随我多年的,当初楚氏族灭,诸位也都脱不开干系。大家一根绳上的蚂蚱,也就别互相怀疑了。”
但凡城外换个人,除了曹新之外的其他人都还有“弃暗投明”的机会。可城外的是楚询啊,被他们灭了全族的楚氏遗孤,说一句仇深似海也不为过。别说曹新这个主谋落在对方手里少不得千刀万剐,其他沾边的人也绝对讨不到好处,所以常理来说根本不会有人背叛。
至于违背常理?众人觉得不会,也下意识忽略这个选项。
终于,曹氏众人又同心协力坐在了议事堂里。只是和之前的稳坐钓鱼台不同,这次所有人脸上都少不了愁云惨淡,因为他们必须开始考虑战败的后果了。
第一个人站出来说要死守:“楚京城高墙固,咱们据城死守,盟军想要攻进来也不容易。正好,正好少了四万张嘴吃饭,城中的存粮也能坚持更久。现在天下纷争不断,我就不信这些势力能一直留在枣丘和咱们干耗着,哪天被人偷了家都不知道。”
这话有些道理,会盟前来的都是各方势力首领,他们带了兵马出来,但绝对留了更多人守在老家。一时半会儿没什么问题,可要是楚京能坚守个一年半载的,首领长期在外,谁家后院都得失火。
盟军的人拖不起,不论钱粮还是人心,只要曹军能守住楚京就是稳的。
可还有个问题,思虑更周全的人不得不提出来:“坚守拖延固然是良策,可问题这里是楚京。楚氏经营了数百年的都城,人心向背……你就说,咱们兵力不够征用民夫的话,会不会有人趁机就开了城门迎敌?不用民夫的话,剩下的军队又够不够守城?”
更别说就算一般人碰不到城墙摸不上战场,在城里闹点事总是行的。到时候他们就是焦头烂额,哪里还能全力守城?所以归根结底,想法是好的,做起来却太难。
之后又有人陆陆续续提出些建议,却都有各自的不足之处,总寻不到万全之策。
终于,有个最是惜命的曹家子,等众人各抒己见被否后怯怯开口:“要是实在打不过也降不了,不如,不如就找个机会跑吧……”
*******************************************************
曹军主力被全歼,系统完成窃听任务就回来了,因此并不知道曹氏已经生出弃城而逃的想法了。
楚询和穆靖安吃完庆功宴回到营地时,天都已经黑了,但全歼曹军的喜悦依旧没有散去。之前面对盟军众人,年少的楚询不能表现轻浮因此一直忍着保持稳重,直到回到了自家地盘,她终于忍不住内心澎湃,走着走着几乎蹦起来。
她和曹氏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一直以来也不是不想报。只是她之前做不到,因此一直将这仇藏在心里。可现在不同了,曹军主力被全歼,拿下曹氏报仇也就是早晚的事而已。
楚询想到报仇在即,心中喜悦不已,她根本没考虑过曹氏固守城池的事。毕竟她都有炸药在手了,虽然目前威力不够炸塌楚京厚实的城墙,但往城上扔几个炸药包,然后再攻城,效果绝对显著。至少曹军肯定经不住这样的兵力损耗,短时间内攻破城池不是难事。
她想着想着,就想和穆靖安说说之后的攻城打算,一回头才发现对方明显在走神。
楚询便暂时将报仇的事放在一边,脚步轻快的走到穆靖安身旁,问道:“小将军,你在想什么?”
穆靖安眨眨眼回神,想了想还是和楚询说了:“咱们走时崔七郎出来送行,我看到他身边多了个人,看着有点眼熟……”
57/86 首页 上一页 55 56 57 58 59 6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