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陵招进来江无眠,其余几个尚书也不约而同找来了相关之人,显然是要趁着用饭时私下好好谈论通气一番。
第一个叫的是江无眠,显然是知道背后给建元帝出主意的是他。
一进去,食案已然摆上了,江无眠脚步未停,径自去了兵部侍郎身后的位置,其余尚书唤来的人随之入内,待迎了诸位大人,阁内便散开饭菜香味,伍陵只道一句“暂先用饭,事留后再议。”
饭毕,伍陵没就驿馆一事问他,反而问起岭南码头当年是如何找来商队有了现下繁荣情况的。
“……本身地理位置重要,可谓是我大周南部国门所在,对外是海上诸多国家,是众多商队补给所在。内部而言,本身有发展价值,香料、米粮、甜柘、蔬果等物,皆有所供,唯独交通运输有难,故而下官当年上任后,首要关键是修筑路途,后才有岭南发展。”
余尚书曾研究过江无眠是如何振兴岭南的,一路走来,他因地制宜,利用岭南当地事物发展,主意颇多,又舍得投钱,自然是能起来。
对比江南道,岭南道还在蓬勃发展期间,而江南则是稳定被皇商为首的势力分割,有什么东西全用来中饱私囊,无法反哺江南,自然发展成当前模样。
眼下这等方式用到北真腊,不由让人心中泛起嘀咕,岭南都能起来,北真腊这等小国何尝不能成为下一个岭南道?
江无眠摇头,正色道:“绝无可能。北真腊与岭南相似,皆是盛产粮食香料蔬果,看似路修好后就能发展起来,实则不然。本身地理位置决定当地运输成本。诸位大人请看岭南,此地因是临海,海上运输起来后才带动整个岭南道蓬勃发展,而北真腊地处内陆,无海路可走。再看陆路,北临大周,南是南真腊,左右邻居虎视眈眈,何等艰难,若是不想被人挟持,依附大周发展才是上上之计。”
何况北真腊那地方的地势不好修路,多山路林地,车马不好通行,所以商队养大象运输,方便往来。可大象吃喝比马还多,成本岂不是高多了!
对比而言,岭南的船修修补补能用十年之久的,目前还有意和东海诸多卫所联合开船坞建船,未来船只价格难保不会降下来。算下来,船只比大象还合算些。
总之,当地没有岭南的先天优势,北真腊的发展实则有限。
江无眠又思忖两息,道:“听闻西南半岛上出产铁木,当地林木颇多,价格称不上昂贵,即便是加钱运来岭南,也比本地铁木便宜一二成。未来大周水师必然少不得铁木制成的船只,能省一二成银钱,积少成多,也是好事。”
大周有环保相关律法,规定多少年以上的树木才能砍伐,未来木船一多,需要的木材跟不上啊,还是得考虑进口。
这话倒是让余尚书连连点头,铁木本身就贵,海商盛行之后,船只生意兴隆,铁木身价更是水涨船高,简直是一木难求。
奈何水师少不得战船,这钱是一定要出的。每到各地官办船坞上报工部,工部报给户部预算时,余尚书这儿都要狠狠拨算盘核对。
江无眠一说其中差别,众人心中便是有数了,能发展但是发展有限,不必担心养大一匹白眼狼,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现在只差给北真腊使者回复即可。
午后大朝会又进行了一系列的争论,次日一早朝会就宣北真腊使者觐见!
第188章 春耕
北真腊使者团在京停留数日,除却年关宫宴和正月十五的花灯时露过两面,一盖不曾外出。
驿馆乐得对方不动作,还能少两个监视奔走的人。
关起门来,使者团焦急无比,同团之中有人想在京中走走门路,奈何北真腊和大周京中相距甚远,无从谈起交情,只有江无眠还算熟悉。
大周陆上商队南下时,会与旧真腊换取象牙香料粮米等物,数十年来,商队面容一换再换,后方才定下来固定来往商队。
商队之中有旧真腊稀罕之物,精致布匹、精美陶瓷、别出心裁食物酱料与饮子,甚得旧真腊宫内青睐。
借此也知晓了此事与新来的江大人有关,设有瓷窑,当地又有诸多不传的食谱,只要用本地不值钱的一些货物就能换回部分,这等地方简直是遍地金银,实在让人惦念不已。
及至真腊分裂,两方想称正统,北真腊心情尤为焦急,他虽然是被前日真腊之主定下的继承人,可传位诏书正在南真腊手中。
是真是假,找来几位朝臣鉴定笔记即可。奈何南真腊放言道:“担忧北真腊之主出尔反尔,撕毁诏书,故仅让几人简短观赏过后收入怀中。”
北真腊不好用强,南北双方交战,只会让附近小国得了便宜,因而只好找上大周哭诉,妄图让人出兵南真腊,拿下另外部分国土。
若能有旧日真腊强盛时的土地,边关送给大周的几座城池就是值得的。
奈何大周皇帝一直未有时间见他等使者,上次见面说的还是给他国使者送行,但是有关北真腊一事,就是不给准信。
那晚宫宴问及江大人,也是想借此攀上交情,当然,如果能只和北真腊合作,抛却南真腊就更好了。
然过了年也没动静,听闻大周最为重视除夕元日与上元三日,便按耐性子等了,时至今日,总算是过了日子,但是,仍旧未得准信!
随行副使已是按耐不住,就要问起使者:“周人狡诈,一拖再拖,莫不是戏耍我等!”
使者瞪圆一双虎目呵斥道:“慎言!”
大周的地盘上,上下左右都是周人,如此大声背后戳人脊梁,找死不成!
何况,没消息也是消息,起码不是拒绝。
若是拒了,早该召人入宫,选好回礼送人启程回国。时至今日还未有人传来风声,显然是大周皇帝在考量。
副使不忿,仍要多言,这等不闻不问算得了好?!
大周自诩有礼之人,竟是如此待他等远道而来的使者,欺人太甚!
使者深红色面庞上透出果断,以手压肩,双目审视副使道:“记住,周人皇帝同意出兵,协助我等拿下南真腊,才是我等此行最为重要之事!”
待国主一统真腊,这些时日的等待算得了什么?莫要为一时意气坏了大计!
说的在理,然副使仍是紧皱眉头,直在使者威严审视之中低下头去,咬牙道:“巴图木知晓。”
使者达志林得此承诺,不觉松口气,又是多番警告随行之人,不得妄动,方才回房思索,要如何劝说周人皇帝出兵南真腊。
国主来前反复叮嘱,不得惹怒周主,不得对人不敬,凡事再多思量几分,对附属国而言,大周待遇的确不错。
每逢朝拜纳贡后,回礼颇多,虽未有工匠等人,可织锦布匹颇多,金银珠宝等物也是毫不手软,近来又多了很多新物,由商队带来,在真腊颇受欢迎。
换作北真腊也是一样,周人纺织品一向紧销,每逢买卖,必然是各家座上宾,若是什么奇异珍品,连国主都要召见赏赐。
依他们所想,周朝应是强盛务必,等周主出兵支撑,一统南北真腊不过是时日问题!
此次求援,送上的城池皆是大城,产出颇多。若周主仍不动心,他最多增加三个,再多已是有心无力。
使者达志林思虑一夜,迷迷糊糊睡下,还未天亮就被驿馆翻译喊醒,“陛下有言,召真腊使者达志林等人觐见!”
达志林当即喜出望外,一连再拜,送走翻译,喊上巴图木等人,换好衣物就随人去了宫外等候。
人到时,江无眠还在悄摸摸从袖中摸出一块薄荷糖提神,一连几日早早上朝,和在岭南时的时间相冲,他有些撑不住。
还好熬煮了些薄荷糖,一入嘴冰凉味道直冲天灵盖,生生打了个哆嗦。
薄荷放的太多,硬生生压下了糖味,好似冬日吃了一口冰,冻得人肠胃直坠,脑子发凉。
兵部尚书嗅觉灵敏,鼻翼翕张两下,怀疑的目光就落在江无眠身上:吃啥呢,隔几个就是御史!当着御史的面塞东西,小心上朝时参一本!
江无眠扫了一眼,快速分给石遥一个小皮袋,他来前装的薄荷糖,未防糖化了,还特意装了一皮带的碎冰,套住装有薄荷糖的皮袋。
因此这糖是入口冰凉,再尝一口更是从内到外冰凉透心。
石遥疑惑捏着皮袋,里面定然不是银子,一捏形状就不对,打开后只见大半袋子的冰凌,厘米还有个小袋子。
借着庞侍郎的掩护,两人学着江无眠塞了一嘴薄荷糖。
两人:“!!!”
冰!!!
大冬天下着雪的日子里吃冰?!不要命啊!?
待一阵冰凉气过去,薄荷味上头,两人才尝出薄荷味来。
石遥被冻了这么一下,顿时精神了,低声问道:“你这何物?我观普通薄荷也只能提神一二,还受不得那刺鼻味道?此物却好,提神醒脑,清心宁神,最适合夏日苦读时含上一口,京中哪家铺子上新了?”
药铺?近来药铺都忙着防疫,薄荷却也买了诸多,用以预防虫蚁,然他从未见过此物,也未曾听闻。
思及江无眠的手段,不待人回答,石遥自个儿就道:“莫不是你亲自做的?听闻岭南多有奇物,大多出自你手,这薄荷应也是其一?”
江无眠低声道:“做的薄荷糖,中和过薄荷味道,增一分甜味。有提神醒脑之用,从内而外清凉。”
你就说吃完脑子和胃请不清凉吧!
效果堪比大冬天吃冰,清凉到头了!
庞侍郎捏着下巴,若有所思问道:“这是南下进密林所用之物?”
他还没忘江无眠久居岭南,对南方了如指掌,甚至对那真腊的了解都比鸿胪寺要多。
好歹做了这么多年生意,知晓一些东西也是应有之义。
江无眠摇头,“此物效果有限。”不过这倒是提醒了江无眠,可以先弄个风油精出来驱蚊。
小部分虫蚁也会避着这东西走,科举时还能提神,风寒时还能内服,一举多得。
暗中记下此事,时间已到,宫门大开,众人提步而入。
朝上,最先商议的便是北真腊一事,当使者与副使二人立于殿上听闻建元帝出此策时,傻愣当场。
这和请求出兵的不一样啊!
现在出兵就能摁死南真腊,北真腊一统,恢复旧日真腊大名,日后继续与大周交好,朝拜纳贡便是,换了现在的互市。
名义上说的是两国交好,帮扶北真腊站起来,实际上大周不出兵,坐山观虎斗,谁赢了都不吃亏。
北真腊赢下,继续和大周做邻居,互市仍旧要开。南真腊赢了,在大周面前,他敢舞什么?他也不敢动啊!
黑心一点,大周还能趁两国相斗时,坐享渔翁之利,趁两国元气大伤时一举踏破国都,将真腊收入囊中!
达志林脑筋急转,还要按住巴图木不能暴起,免得在周人面前落下口实。对大周皇帝不敬,当文武百官和一众侍卫是死的吗?
纵然有使者之名,他们二人都保不住性命,还会连累国内承担大周怒火!
见他迟迟不应,户部余尚书出列道:“进献五大城池,对真腊而言,不说伤筋动骨,但元气大伤,需用些时日恢复。不若以五城为互市所在,我大周出钱赁下百年,当以大周驻外所在,容许大周军队驻扎于这五城,监督管理互市所行所为。既能为北真腊带来货物,满足战时需求,也能以买卖所得金银练兵强国,一举多得。”
接连多日讨论,众人也是知晓这五个城池情形,的确是真腊能拿出手的较好城池。
说不想要是假的,可要了之后不能不出兵,大周当前西、北两地正在增兵,南方有贼寇犯边,也是放松不得,兵力一紧张,哪儿能顾得上其他国的事儿。
但肉都递到嘴边了,不咬一口又对不起送上门的机会,江无眠所设想的正好,徐徐图之。
待到边关危机一解,岭南所练的兵能入密林,这事儿就有的谈了。
建元帝的主意与北真腊所求不说大相径庭,也是多有出入,使者达志林当庭不能做决定,必须与使团人员商议并修国书一封即刻送往北真腊,望国主拿定主意。
因走的八百里加急路子,不出两月,北真腊便回复同意此事,并言感念大周如此帮扶,另有孔雀、白象、犀牛、万斤香料等物进献周主。
饶是再不忿,北真腊使者团也需入宫拜谢建元帝。
谢过之后,就是要走实际流程,五城如何定互市、驻外驿馆又是何物、市中监管是何人出面、遵守的哪家律义,皆要书于纸上。
然此事不急,大周这便还在商议细则,北真腊派过来的专业人员且在路上,两方都没准备好,且要有的谈。
于是乎,北真腊使者团便在驿馆住下,等之后来人交接任务,期间还要担负起打探大周情报的重担。
而大周有何情报呢?
自然是迫在眉睫的春耕!
第189章 盘算
耕种一事,历来是重中之重,自岭南的耕种农具和肥田之法传开,北地春礼已是用上了最新的农具。
今年融雪时分比往年晚些时日,地里太冷,种子下地时分也晚几日。
此等大事当前,北真腊之事暂且搁置——
谈判人员还在路上,事情急不来。
江无眠等人趁此时机修整兵器盔甲,庞侍郎带人亲至军械库,里面有工部最新送来的东西。
庞侍郎呼出一口白气,同江无眠一块对了腰牌才进去,他介绍道:“军械库看守严格,谨防小人蒙混了去,需三核三对。”
说完又核对过来人身份、尚书手喻、此行目的,又对过两次腰牌,才到库中。
陪同的小吏引领两人进去,这一库是刀枪剑戟单人武器,后院里放着的才是攻城用的云梯、投石车等物。
庞侍郎引人去看最新送来的轰天雷与地雷,两者待遇好似米粮,小吏进出时小心无比,生怕自己身上带了潮气,以至轰天雷入了水汽不能使用。
“此物是工部回来之人做的。”说到这里,庞侍郎只觉有意思。
工部派遣的这群人背后有诸多世家大族推动,当年前往岭南时踌躇满志,势必要将技术学了来给背后家族添砖加瓦,奈何一去不复返啊!
江无眠硬生生把人留在岭南学习如何打下手、打造农具、控制火候、辨认原矿、练习锤炼等等。
基础打牢了,才能去干活,这还有考核一说,不合格的还要打回去重新学!
比之工部还要繁琐严苛,简直不像是一个岭南道折腾出的东西。
还有人妄图拿建元帝的建议压人,奈何江无眠完全不接招,还让人亲眼目睹不好好打基础的下场。
130/179 首页 上一页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