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五年基建,三年种田(穿越重生)——不问客

时间:2024-10-22 08:32:49  作者:不问客
  就说建元帝的随行人员,虽然说要臣子一块,但实际上的巡视,还得带上后宫。
  带皇后,后宫交给谁掌管?带贵妃,让皇后如何自处?带妃嫔,好啊,你看皇后与贵妃背后的闹不闹腾?
  当然,这算是皇帝家事,他下定决心带谁,朝臣虽有劝谏义务,但也不能太过。
  这都小事,问题在于朝中留谁,跟随建元帝的臣子又是谁?
  此番南巡虽有巡视大周国土之意,但主要目的之一还是要去岭南南康府见江无眠,一探火药究竟。
  那是要带与江无眠有仇的还是没仇的?全都要加入南巡,韩党、伍党、清流又要按什么比例?
  朝中留太子建国,内阁辅政也要留人,是留个亲近太子的还是中立保皇的?
  一来二去,这场南巡牵扯的内情颇多,少不得一番角力,故而在建元帝扔下这番言语后,殿内鸦雀无声。
  倒是太子出言劝导,先过年关,再做商议,“……依江大人公文所言,此物研制需得朝中助力,正巧各衙门也递上了预算,连带江大人预算一块算进去便是。”
  陶杨脸色称不上好,那要的是预算吗?要的是他工部的命!
  真要把江无眠的预算批了,那是落工部脸面,完了还要眼巴巴凑上去让人分口汤喝。
  堂堂六部之一,给他一地方按察副使让路,这像话吗?!
  再听听那江无眠要的钱,张口就是六十多万两银子,一个地方要六十多万两?
  往年里,工部顶了天了也只敢要上百万两,这还是船坞、兵器、城墙修缮等司加起来算的。
  一个小小行省就敢开口要六十万!他江无眠一顿吃几个熊心豹子胆?
  哦,这个还真不全是为火药研制,得结合谢砚行公文一起看。
  岭南南康府能有今日,多是仰赖因交通便利,在验证过这种建造模式可行的情况下,他想试试在南康府附近的府城推行。
  多个码头是不太可能,如今有南康府码头在,其余诸地要等上一等,故而计划要向北铺路,另外是在南康府附近铺设铁路试验路上运输。
  照着现在的物价与生产水平,节省一点的算,一百里地要十几万白银。江无眠有意让商队出钱投资,算官民合营,所以朝廷要出十万两白银左右,加上后续养护,有过路费在,倒是收支相抵了。
  但无论是修路还是火药,这要的钱确实也多。
  建元帝也有点欣慰不出来,东西好是好,花的钱也着实多。
  忍痛批了银钱,殿内继续下一个议题。
  散朝后,户部余尚书与伍陵一道商论此事,“伍辅政,不知你对蜂窝煤一物,是否有些印象?”
  早朝时被火药一事轰得思绪翻滚,他险些忘了今年伍德信南下采买,借户部路子拉回几船蜂窝煤一事,如今见着伍陵,少不得得问问情况。
  得知蜂窝煤大多出现在西区,他特意遣人买来火炉、蜂窝煤回家一试。管家去的晚,只拿到了条子,还不见实物,但就他听闻的功能,这的确是过冬御寒利器。
  造价低廉,卖价不高,保暖耐烧,除却烟雾大了些,烧起来门窗需保持通风外,没有其他缺点。
  明面上看,蜂窝煤与火药不相干,但余尚书直觉两起事情背后都牵扯到了江无眠。
  但他着实猜不透,这俩物件为何会在此时显露?
  伍陵邀人一同上轿,余尚书刚踏上去,撩开帘子便见那形状古怪又熟悉的火炉放置其中,上面竟还放置一锅子,隐约的咕噜声传来,香味凝聚成白气直往人鼻腔里钻。
  余尚书瞠目结舌,一时之间竟是愣在那里。
  堂堂辅政,竟在轿中煮菜用饭?!
  这、这……这成何体统?!
  伍陵见状,哈哈一笑,颇为得意道:“小儿在那南康府的醉流霞见过一回,便心心念念记挂,老夫也是头回见此物能这般使用,深觉有趣,便借来一用。”
  他毫不客气地掀开锅灶,随口对余尚书道:“你且来看,此物使用的确方便。就地不必埋锅造饭,只需带上火炉与蜂窝煤,便可实现急行军的需求。”
  埋锅造饭、急行军、火药、战争……
  余尚书脑中灵光一闪,原地顿悟,这两者看似不相干,实则是为行军打仗准备!
  江无眠还真是个好“监军”啊!
 
 
第129章 出手
  这倒是思虑多了,江无眠本意是解决冬日取暖问题,眼下被两人误认为是为军中考虑。
  思虑重些,便要分析这是否得了某些人授意,意在直指戍边军。
  两人合计许久,品出来个一二三,伍陵拍板定案,即使江无眠无意于此,但从实际来看,是有利的。
  单看火药的研制与公文提到的铁路二事,足以看出江无眠的野心。
  与之有所合作的、保持中立的大多乐得看此发展,并试图从中谋利。
  ——拿到银钱,肯定是要采买东西的,盘算手底下有什么相关的商队,略提一提价,转手倒卖就是一笔大钱。
  与之相对的,恨不得对方原地暴毙腾出空子的,则是一边想赚钱,一边想掏出江无眠的法子。
  但现在谁也不敢轻举妄动,那火药说得邪乎,自己制作都能炸了,这江无眠找的哪儿的人才?
  又过几日,以韩昭鸿为首的一群人再度聚集,这回是工部尚书陶杨做东,在府中宴请韩昭鸿、顾念瑾以及礼部尚书赵腾等人小聚,即为火药一事上的失利也为明年建元帝南巡安插自己人手。
  酒过三巡,歌舞不停,陶杨向韩昭鸿哭诉自己经营工部的多年辛苦,不想一朝叫那江无眠蹬鼻子上脸,夺了工部,在建元帝面前仅剩无能的印象。
  顾念瑾冷笑一声,工部落不到好,顾家也即将要指望火药过日子,有的是腆着脸上门的时候。
  倒是可以让江无眠公开火药方子自行配置,只要他敢给,自己就敢找人配!
  问题是,建元帝会开口要吗?江无眠会给吗?
  最大可能,建元帝感念江无眠功绩,提拔人去工部当差,好吃好喝地做他的研究!
  “陛下近来对江无眠是越发信任。这新火药成与不成,铁路铺与不铺,还没个数,仅是见了公文便眼也不眨直接批了银子。”
  几人对顾念瑾所言也是心中有数,近来朝中大的变动很少,多是与岭南相干,背后全然是江无眠的手笔。
  奈何江无眠做事儿太快,岭南又太远,他们这头刚出了主意,那边已经是新点子了!
  不过倒是能借火药一事做做文章,韩昭鸿道:“若是能借此时机将人调任至工部,倒也是件美事。江无眠此等功臣,立下汗马功劳,返京任侍郎也是不在话下。”
  到了京中,又是工部手下,任他们拿捏岂不是易事?
  陶杨哭诉动作一顿,可建元帝那态度摆明是让江无眠任职岭南研制火药,他再上书调任人来工部,岂不是火上浇油?
  斟酌一番,他犹疑道:“此法是否不妥?竖子得建元帝看重,又是调任京中,距离一近,岂不是更好上书?”
  打压一事在江无眠这儿好似行不通,人都到了岭南还能作妖出头,可见此人的确邪性。
  陶杨虽厌恶他的不识趣,但江无眠这人就是个无理也要强说理的屠夫啊!
  瞧瞧一上任杀穿了韶远,查案给自己查出个钦差位置,血洗南康府断韩党一臂,桩桩件件哪儿不是说明这人就是个疯子!
  但这疯子能走出一条路来,可见人有脑子。一件两件也就算了,事情多了自然能看出实力来,他是不想对上这种人的。
  打压谢砚行一门、分裂对方势力叫人送死的是韩昭鸿,如今人起来了,就叫他出头再继续对上江无眠?
  想得挺美,老家伙怎么不自己上?
  韩昭鸿笑道:“明目张胆打压不好说,那便逼他放弃此事。人在眼下才好操作,放在那岭南,说一不二,有事儿也传不到京中来,我等如何知道真相?”
  当前岭南离得太远,朝中掌控力弱,若是江无眠有心做个天高地远的皇帝,一时半会儿他的确拿捏不得,因而眼下最重要的是分割江无眠与岭南,再派人慢慢侵蚀。
  今岁有几个科举的好学子,明年殿试上好好筛选一二,观政一年后正好下放岭南,从内部化解江无眠势力。
  论奇淫技巧,他是比不得江无眠,但说阴谋诡计,在摸爬滚打了半辈子朝堂的韩昭鸿面前,谁都是小辈!
  陶杨似是被他说动,神色挣扎犹疑。礼部尚书赵腾见状,哈哈一笑,“陶兄若是不想做,不若召人来礼部。正好明年陛下南巡,礼部这儿有的是重要但空闲的职位,也好寻他错处,但凡错漏一点,就是失了天子颜面。得建元帝的赏识又如何?此番下来,就算是建元帝保他,也要看群臣与大义答不答应。”
  陶杨眼前一亮,拱手道:“赵兄言之有理。不若这样,你我分别上书陛下,有两处选择,想来陛下应不会全否决,在你我之中择一安置,不管哪个,都有法子了结了他!”
  “哈哈哈哈,好说好说。”
  就在众人商定该要如何处置江无眠时,京中另一场暗潮也在涌动。
  自打蜂窝煤一物在京中流行起来,北方卖煤炭的商家便受了不少影响。
  关中平凉府的宋家便是其一,他家占了煤炭市场的两成,谈不上垄断,但也是不容忽视的大商队,专是卖煤,不曾发展过其他行业的买卖。
  其实是发展了,但没发展起来,被其他行业的商队联手驱了出来,损失了一大笔银钱,于是此事作罢,守着家中煤矿度日。
  这一进冬月里,银钱如流水地灌入家中,看看这赚钱速度,再看看亏损,得了,一辈子扎根煤矿里了。
  今年冬月一看就长,宋家坐镇京中的掌柜一看这情形,迫不及待提了煤炭价格。同样的钱,昨日一看能买十斤,今儿只有八斤,明儿啊就剩五斤煤灰爱要不要。
  再加上他们早前收拢了大部分煤炭,囤积了不少货,照着当前价格下去,一冬天能赚三年的钱。
  但是最近苗头有些不对,按往年这时候,库里应剩下一成的底,然他今日去查货时,竟还有三成没卖出去!
  事情报到东家那儿,他这个掌柜没脸还要吃挂落,连忙找人打听了情况,一听竟是有种“蜂窝煤”在京中四处流传!
  这蜂窝煤比煤炭耐烧,还有配套的煤炭火炉,人提着就能走。
  这火炉还有样式可自行挑选,安置家中不再挪动的,可以选择砌出个烟囱,到时不用顾忌关门关窗。
  最重要的是,这蜂窝煤便宜。
  一文钱可买两个,一人一天最多用一个,三个人挤一挤也能用一个,就是苦寒时最好烧两个保持一晚的温度。
  但总的来说,这比煤炭木炭便宜多了!
  等打听到谁家在卖,寻到地方去了,一问才知,人商队卖完了送完货了,关门回家过年去了!
  根本找不到罪魁祸首,剩下的煤炭只能在仓库放着。
  但是他们后头还定下了不少货,甚至押金给了出去,若是不按时收货,岂不是坏了商队名号?
  掌柜的立刻给东家报信,宋家将人劈头盖脸一顿骂,末了告知掌柜先撑几日,总不能所有人都有这劳什子的“蜂窝煤”,少一些客人他们认栽,但不能丢了商队信誉!
  一咬牙,掌柜的对卸货的伙计道:“打明儿起,煤炭降价!降上三成!”
  东家的钱大部分用来买冬日的煤炭,就为在这会儿卖出去换一笔大钱。现在卖不出去,钱收不回来,宋家商队可就完了!
  伙计听完心里惴惴不安,这降三成,做亏本买卖啊!
  掌柜的也知道这价格降得格外让人闹心,但这会儿说是亏本也不尽然,最多是收支持平,没多大赚头,但这会儿要是不降价,日后就是血本无归了!
  得了准信,伙计蔫巴得吆喝去了。
  “回来!”掌柜虎着脸道,“你去找人打听打听,那家商队什么来头,打哪儿来的,什么蜂窝煤?找人买两个回来。”
  他骂骂咧咧地拿出一角银子,“行了,去干活。”
  “得嘞,掌柜的!”
  无独有偶,京中不少卖煤炭的商家正在气急败坏,发誓要找出蜂窝煤的来历,策划了这一起事件的江无眠则是毫不关心。
  有林师爷随着进京掌控事情发展进度,他完全不需要惦记,如今他更看重手头诸多事情的发展,小心翼翼计算收支情况,生怕哪日一个不妙,资金断裂,全盘皆崩。
  玻璃研制已经得了阶段性成果——叶大匠带人成功消除绿色玻璃,得到无色玻璃。
  坏消息是,这种无色玻璃易碎,别说打磨成镜片了,移动时当场就碎成几瓣,完全无法投入使用。
  江无眠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让人注意安全,然后去了现场看碎裂的玻璃。
  的确是无色,气泡也基本消失,但它太脆,不能实装。
  在场工匠也是垂头丧气,希望就在眼前,然而他们之间横亘着一道天堑,无法越过。
  如何能得到坚硬如铁又清澈如水的玻璃?
  江无眠也在想,钢化玻璃到底是哪一种?
  研制材料与过程应该没错,得到的是正常玻璃,也就是说,其中应当是缺少了某个环节,某种反应。
  他突然开口道:“加盐一试,注意温度与时长。”
  直接让人取来粗盐,任由玻璃研制的人取用。
  现在的南康府,粗盐可不是什么奢侈品,对于江无眠来说,这点用度他还是有权利调动的。
  叶大匠也赞同一试,按照往常经验,他们也是尝试在玻璃液中添加其他材料进行反应置换。
  既然大人开口说要盐,那就从盐开始!
  最开始还把握不好温度,做的次数一多,钢化玻璃的研制也逐渐步入正轨。
  有了方向,研制速度加快。不出一月,江无便得到钢化玻璃出世的消息。
  江无眠:!
  开春后立刻准备上相关作坊与玻璃产品的制作,别的不说,今年元宵灯节先点一盏明灯做展示!
 
 
第130章 预备
  玻璃用处繁多,刚出来产量少会先应用在罐头出产、千里镜方面,等产量跟上,自然能用以其他方面。
  最为简单广泛的应用是玻璃窗。
  如今的窗户多是利用各种叶子稻杆编织的,冬日便换了木板封窗。富余人家会用纸窗、纱窗,冬日里还会有帘子遮挡。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