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重生养夫郎(穿越重生)——岛里天下

时间:2024-10-26 07:58:29  作者:岛里天下
  收拾好东西,天儿才微微亮,预备去把萧元宝接起来。
  昨儿夜里他装了两个炭盆儿的火放在了萧元宝屋里,屋子里的冷寒被驱散了不少,乡野上的土泥瓦房不说两个土炭盆儿就能暖和上,但也能教人好睡许多。
  就怕被窝里头太暖和了,孩儿好睡赖着床起不来。
  不想他刚把屋门拉开,就见着门口裹得圆滚滚得小崽子,正贴在门栏上望着脚尖儿,不知道在门口站了多时了。
  看见他出来,立马扬起了小脸儿,眼睛弯弯的看着他。
  “你怎起这么早?衣服都穿好啦。”
  祁北南蹲下身,见小家伙去城里的小帽都戴上了。
  萧元宝害羞得抿了下嘴,去牵祁北南的手。
  昨儿说了要去城里,他夜里睡觉都惦记着,高兴的睡不着,翻来覆去的好不易才睡着了。
  又怕自己睡过,祁北南不等他自走了,便早早的醒了来。
  夜里睡前跟哥哥还有爹爹把脚丫子泡得红红的,屋里又放了炭盆子,睁开眼睛的时候,被子里非常的暖和。
  但他都不敢赖着,一骨碌就掀开被子穿好衣服起来了。
  祁北南晓得他惦记着去城里,牵着他去洗手脸,又带着他漱了口。
  到县城时,早市才开不久,正是热闹。
  祁北南寻了间杂物铺,赁一张旧长桌子,三条素圆凳儿,早早的在闹市上占了个摊位。
  这才又去书行买了三沓质量不一样的红纸,又要了一沓信纸和信封;
  外在他瞧着书行里还有金墨卖,也要了半方。
  这金墨价格昂贵,与寻常黑墨不一般,抒写出来的颜色如黄金一般。
  年节上好喜庆富贵,有的商户会买金墨书写的对联儿和福字。
  准备就绪,祁北南铺开摊子。
  萧元宝没见过铺摊儿卖联儿,想帮忙也不知该做什麽,就老实的站在桌腿儿跟前瞧着。
  “小友年齿呀?”
  祁北南在桌上铺了两张粗纸,以防墨迹染在了赁来的桌上。
  方才用镇纸压上,便听见身侧传来声音。
  原旁侧也来了个摆摊儿卖联儿的先生,下巴续着一缕胡,头顶戴着读书人常有佩的儒巾。
  脸有褶,年岁当是四十有余,为显稳重,儒巾佩的也是墨色。
  祁北南从那老先生眼中瞧出一丝戏谑来,大抵是觉着他这般年纪出来卖联儿,有些笑话。
  瞧对方年纪大,他还是做了个读书人的礼,答:“年一十。”
  那老朽闻言眉一动,许是瞧出祁北南年纪不大,却是没想到比他想的还要小。
  他道:“十岁?夫子教了你几字,会写的有几个啦?”
  这话说得轻视。
  祁北南也不恼:“学生不才,夫子教的,学得都差不多了。”
  老朽一笑,好生狂得幼子。
  他道:“你可知这联儿不是照抄上两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即可卖的?人买,买的还是个字。”
  “不是学写了两个字就能拿出来成事儿的!没个十几年的功夫,谁有脸出来在闹市上现眼呐。”
  这朝在闹市边上闲耍的,早食摊儿上喝肉汤吃面条的闻见这边有热闹,陆续凑了人上来。
  那老朽只怕是诚心要以说教祁北南为噱头,引了人注意。
  到时笑罢了祁北南,再招呼了来看热闹的人顺便买上两副联儿。
  这城里人来人往的虽是人多,可铺面儿摊子也多,若没点子热闹,摊儿上多是无人问津。
  人都爱瞧热闹,一旦瞧着摊儿前围的人多了,也甭管是作甚的,自个儿是不是忙着,那也得凑进去瞧瞧。
  生意人喜闻乐见,老朽望着祁北南:“去唤你的夫子前来,许才有一二生意,小小幼子,何苦在此白受那大半日的冻。若是囊中羞涩,实在缺事做,老夫念你也是个读书人,倒可引你去书坊中抄抄书。”
  言罢,四看前来瞧热闹的,寻认同的说道:“不过这也得看你的字学写得如何了,大伙儿说是与不是?”
  那老朽许是在此处卖了许久的联儿了,有熟识之人,便可听附和声。
  “陈先生说得是。”
  萧元宝见此阵仗,有些害怕的往祁北南身后躲去。
  祁北南本是不想理会这倚老卖老之人,也没想打他的脸皮子,可他非得是以人为引生意,吓着孩子。
  他淡淡道了句:“多谢先生赐教了。”
  话毕,牵萧元宝在自身侧的凳儿上坐好,自也落座。
  周围瞧热闹的见祁北南研磨,估摸是要写字了,连忙都凑近了些,想瞧瞧人究竟有几分功夫。
  那老朽见此,还笑道:“哟,是要下功夫了。”
  毛笔染墨,祁北南细指灵活,落笔纸间,行云流水。
  不过须臾,一副“梅竹平安春意满,椿萱昌茂寿源长”便落成,又一点墨,横批万事顺遂。
  诸人一怔,不识字的囫囵瞧个稀奇,识字的叫出了声好来!
  那老朽闻声,也伸长了脖子。
  瞅见落在纸上的字已不是夸奖这般年纪孩儿的端正,竟可见劲挺的笔力,说句羞愧的话来,竟是不差他一个写了几十年字的老先生了。
  若非是家中渊源深厚,这点儿年纪,怎会有这般造诣。
  陈老儿瞧这两孩儿衣着简朴,一瞧便是清寒人家的孩子,哪里会想是福书村之后。
  本是想捡着耙柿子捏上一捏,不想捏到了块烫手的石头。
  “陈先生,这小友的字如何?是好还是不好啊?用不用寻人夫子来?”
  瞧得出门道的闲人戏谑起那老朽来。
  陈老儿极力想找补一二,可见祁北南用的笔是下等的猪毫笔,纸是那书坊中三十文一沓十张的寻常红纸,实在做不出是他笔好纸好才写出好字的文章来。
  到底是读书人,众目睽睽之下,脸皮还是有些臊得慌。
  于是也不应那看笑话之人的话头,轻哼了一声,把自个儿的东西收进书箱里头,一甩袖子去了。
  祁北南暗中摇了摇头,且不说他的字昔年在京都也是重金难求,今朝也都收敛着锋芒,尽可能的像个少年的字。
  这老儿年纪还不如他呢,竟还在他面前论起资历来。
  他谦和的笑对前来看热闹的诸人:“学生可写联儿代写书信,若有需要的官人夫郎,小姐公子,这边请。”
  “你这联儿多少钱一副,我要一副!”
  祁北南道:“下等红纸十文一副,中等十二文,上等十五文。”
  “那我也要一副!”
 
 
第16章 
  祁北南将联儿的价格喊得比别处摊儿上的价格高上两文,原本他问询了岭县这头的价格后,便要按市面儿上的价格来。
  不过那陈老儿既给他做足了噱头,他也不能白糟蹋了去。
  若是客嫌价高了,他在降做市面价便是,若是未嫌,那是再好不过。
  所幸是瞧了热闹,这头排等着要买联儿的都没嫌价高,许是觉得值。
  祁北南自便踏实收钱写联儿。
  萧元宝瞅见着恁多的人围在他们的摊儿前,虽是这些日子活泼了些,这见如此多的生人,恁多的目光落在身上,头次如此,还是怯得很。
  他本是乖乖坐在祁北南旁侧,缩着些身子想躲桌下减小自己的存在感,可那等着买联儿的夫郎见他白乎乎可爱,逗问他几岁。
  萧元宝被吓得攥住了祁北南的衣角,生怕人打听了他的年纪要将他拐了去。
  祁北南也是好笑:“他胆儿小,性子怯些,家里人都下了地去无人看顾,我便带出来见见外头。”
  “真是个惹人怜的孩儿。”
  夫郎更是起了慈心,欲开了挽着的篮子捻块糕给萧元宝,可见孩儿都扎在祁北南后背上,怯的脸蛋儿都不露出来,只好作了罢。
  本是只要一副联儿的,转要了两幅。
  祁北南忙活了好半晌,这才将前来瞧热闹的一批客给送走。
  终得了点空当,他甩了甩微微发酸的手,把萧元宝从身后牵出来:“人都走啦。他们都是来买咱们东西的人,不必害怕。这越多的人来呢,我们卖的东西就越多,那便有钱赚,有了银钱以后就可以买想买的东西啦。”
  萧元宝听着祁北南的话,想了想,随后轻轻点了点脑袋。
  祁北南笑着捏了捏他的脸蛋儿,万事有个过程,生下来胆儿就大的是少数,多也是后养的。
  小家伙先时被养得已经有些怯弱了,这朝要转变过来,一时半会儿的也不容易,得慢慢来。
  于是正预备让他尝点挣到钱实打实的好处,从而试着去克服怯人的性子,却先被一道脆生生的声音给打断了。
  “小哭包!”
  祁北南闻声儿抬起头来,竟瞧见摊儿边不知甚么时候来了个扎着小辫儿的姑娘,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看着萧元宝笑得正开心。
  他恍的想起,竟是宝医堂那个小药童。
  萧元宝也瞧见了小药童,见她笑话自己,小脸儿微红。
  抿着嘴巴看向旁处,小声辩解道:“我不是。”
  那小姑娘径直凑上来,偏过脑袋对着萧元宝:“那是谁看大夫红着眼睛的?”
  萧元宝躲着小药童的目光,心虚道:“我已经不怕了。”
  “那和我到边上的水渠去放炮,你敢不敢呀?”
  萧元宝眼睛微亮,他见过朝哥儿点炮顽,可想起朝哥儿顽炮他又有些害怕起来。
  “炮在脚边炸开,有些吓人的。”
  小药童眉头一隆,道:“坏孩子才把炮丢在人脚边上呢!我们把炮丢进水渠里,炸水花。”
  萧元宝听着,心里已然有些心动了。
  于是小心的看向了祁北南。
  祁北南温和一笑,到底还是同龄孩儿间更好说话儿。
  他从盒儿里取出了十个铜子儿来,蹲下身与萧元宝道:
  “我们没有炮,姐姐带小宝顽炮,小宝是不是也得谢请姐姐呀?”
  他指了指旁侧的早食摊儿,把铜子儿悉数放在萧元宝的手心:“你请姐姐吃一碗小馄饨,吃饱了就在边上的水渠放炮。”
  萧元宝拿着铜子儿有些怯,虽知道祁北南说的很对,可他哪里自己去买过吃食,哪怕摊儿就在旁边,不过两步路。
  他心里为难得很,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当儿一只跟他一样软乎乎的小手牵住了他。
  小姑娘开心的跳起来,大大方方的与祁北南说道:“谢谢哥哥!”
  话毕,她眼睛亮堂堂的跟萧元宝说:“这个小摊儿上的馄饨可香啦!爹爹说馅儿是每日天不亮才剁的鲜肉包的,肉馅儿紧实不散口。去晚了就没有啦!”
  萧元宝这才迈出步子,与小药童一同到边上的早食摊儿去。
  祁北南与那正在擦桌子的老板娘打了声招呼。
  两个小短腿儿一起爬到了长凳儿上并排坐好,老板娘显然是认识小药童,笑道:
  “桂姐儿,今儿是要吃点什麽?这是唤了谁家的哥儿与你一道顽呐?”
  白巧桂道:“这是那头联儿摊的哥儿,娘子,我要一碗小馄饨。”
  “你这小妮儿,半点是不惧生,新来的摊儿又教你混熟了去。”
  老板娘笑道:“今儿个也是一并挂账,待你爹爹或是杨大夫来结?”
  白巧桂摇摇脑袋,看向萧元宝。
  萧元宝见状心里发紧,有点磕巴的回妇人的话:“小……小宝请姐姐吃。”
  他声音细弱蚊虫,又低着脑袋,老板娘没听清,嗯?了一声。
  萧元宝长憋起口气,扬起脑袋:“小宝请姐姐吃!”
  这朝声音大了,老板娘总算听见了去:“那你可有铜子儿?”
  萧元宝松开了手,把手心里攥得紧紧的铜子放在了桌上,堆了一堆小山。
  白巧桂伸出食指头,一个一个的数了遍:“整好十文,我们俩都吃馄饨!”
  “好咧!”
  老板娘一把将铜子儿收了去:“稍等等啊。”
  萧元宝小小的胸膛松了口气下去,方才好生的紧张。
  不过他惊奇的发觉,说了这些一点事儿都没有,不会少一根手指头,娘子也不会生气骂他,好似与生人这般接触也什麽。
  白巧桂开心的翘着脚,看着还懵懵的萧元宝,问道:“你咋啦?”
  萧元宝摇了摇脑袋,他想起方才巧姐儿数铜子,道:“姐姐会数铜钱。”
  “嗯。”
  巧姐儿点点头:“我还能数到百数呢!”
  萧元宝一双眼睛里满是亮光:“姐姐好厉害。”
  白巧桂被夸,开心得露出了一对小虎牙。
  老板娘把两碗冒着白气儿的馄饨端上来,白巧桂立便用勺子舀了一个包得浑圆馅儿大馄饨起来,小嘴吹了吹,送到萧元宝嘴边:“小宝先吃。”
  萧元宝试探着咬上去,一股肉鲜味儿便流进了嘴里。
  好吃的他眯起了眼睛,忽的就想起来朝哥儿与他说在城里吃得馄饨,果真好香啊!
  他心中雀跃的翘起垂在长凳下的脚丫子,他也尝到了城里的鲜猪肉馄饨。
  祁北南见两个小崽子舀着馄饨我吹吹喂给你,你吹吹喂给我,就是不吃自己碗里的,不免有些好笑。
  见俩吃得开心,自眉间也起了笑,端了些身子,专心与一夫郎写起信来。
  先儿那波看热闹的客去了,摊儿这边恢复了冷清,有人便问着过来可否写家书。
  年底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可也有不少无奈留于异乡无法归家之人,每逢佳节倍思亲,年底上求写书信之人便多了许多。
  祁北南也深受过家人分散之苦,总格外怜悯这般离散之人,于是代写信件收得价儿底。
  一页信纸只要五文钱,只从中捡个把铜子儿作为幸苦费。
  得闻这头代写信钱价廉,一些衣着简素的都来求写信儿。
  “你这丫头,不在医馆里,害我好寻,便知你来这水渠边耍炮了。”
  祁北南写着信,一边还瞧着两个孩子,见来了个生人到孩子前,连忙放下了笔。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