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重生养夫郎(穿越重生)——岛里天下

时间:2024-10-26 07:58:29  作者:岛里天下
  祁北南道:“一页也才四十个字, 不多的。一天学上一些, 很快就能学完。”
  萧元宝眼睛滴溜望向桌子角:“哥哥真厉害,会识还会写这么多字~”
  祁北南瞧小家伙的模样就知道他打退堂鼓, 想当初他也有心教他识些字,也是这般没兴儿。
  唤他研磨铺纸,动作比谁都快,可拿着笔杆子就浑身刺挠,让他说便是去做一大桌子菜都比写三个字松快得多。
  当时祁北南的公务繁忙,且萧元宝的身子不好,他心中偏宠他,也不太想让他做不欢喜的事,只要他说上几句软话便由了他去。
  而今再看,还是要能识文断字才好,今时年少,多学点东西不是坏事儿。
  他哄道:“小宝是不是同哥哥说要学做菜成一个厉害的人?这话还作数吗?”
  萧元宝眼睛立马收回来,他急忙道:“作数的!小宝每天都记着呢!”
  祁北南点点头:“哥哥知道你不喜欢认字,可将来学做菜除却师傅教外,还要瞧菜谱的。若是小宝不识得字,怎么看菜谱学做菜呢?”
  “现在学认字不是单为了把那字识得,而是为了小宝做菜才学的。”
  萧元宝抿了抿嘴,仔细的想着其中的道理。
  “识字是为了做菜,小宝喜欢做菜,所以小宝喜欢识字。”
  祁北南重重点了下头:“嗯,对!就是这个理儿。”
  萧元宝虽然觉得哪里怪怪的,但是又觉得哥哥说的很有道理。
  为着做菜,还是老实坐在椅儿上,跟着祁北南学认起字来~
  下午些时候,雨水小了一点。
  祁北南放萧元宝去午睡会儿,天气不热,小家伙平素都不如何爱去午睡,今儿上午学了些时候的字反倒是觉着累了。
  爬到床上,帘儿一放,听着屋檐上的雨水滴进渠里,没一会儿子功夫就睡了去。
  祁北南刚给圈里的鸡鸭喂了点菜糠,就见着院外的小路上行来了道灰扑扑的身影。
  萧护下山来了!
  祁北南一喜,赶忙过去,帮着把萧护的背篓接了下来。
  还怪是沉甸。
  “小宝在屋里头,刚睡下。”
  萧护浑身都湿透了,头发也一股一股的打着结。
  山上的雨比山下大得多。
  祁北南瞧着他浑身湿捂着,定然不舒坦,与他道:“正好给小宝洗了脚,锅里还有热水。”
  萧护应了声,先进了屋去拿衣裳。
  祁北南趁此给他打了热水,又升了火,将留的半只烧鸡和羊杂碎给取来放进锅里热着。
  这两日雨水没断,气温不高,烧鸡和羊杂碎闻着都还是香喷喷的,不见坏了味道。
  萧护提了水去屋里,舒舒坦坦的冲洗了一番。
  擦着头发出来,这才去屋里瞧了瞧萧元宝。
  帘儿里头的孩子窝在被褥里睡得正熟,脸蛋儿红扑扑的。
  也不晓得梦见了什麽,嘴巴吧唧了两下。
  萧护心中发软,他没出声儿,轻手轻脚的退了出去。
  方才到堂屋上,就闻到了一股肉香味儿,他的胃像是被拧了一把。
  祁北南竟给他端出了两个热乎的肉菜来。
  熬过了寒冬,开了春儿,山里头的野物虽不比秋时,却也热闹了起来。
  他这几日碰见了不少好货,又忙着下陷阱,天方蒙蒙亮就出门去,得天暗了才回。
  一日大体力耗下来,便是他强健也回去倒头便睡。
  吃得别说简单,能按时凑合上两口已是不易。
  这朝瞧见肉,径直便去取了自己的酒来。
  “城里买的?”
  祁北南道:“是里正家的赵三郎送来的,这些日子我与他走动的多。”
  他没有与萧护细说赵光宗私塾的事情,只说两人都是读书人谈得来,还邀了他今朝过去吃晚食。
  萧护意外道:“他自小去了城里读书,少与村里同龄人来往,不想与你竟然这般好。”
  他其实没瞧见过赵光宗几回,但每次见着,赵三郎无一不是收拾得光鲜,且甚少言谈。
  村里的人都言他是个心气高的小子,久而久之,萧护自也这般觉着。
  如今这才几日的功夫,那孩子竟就这般好菜好肉的送上门来。
  萧护觉得祁北南实在是有些功夫。
  “你是个有分寸的,与谁交道自有数,更何况里正一家人不差,你与他们走动也好。”
  祁北南见萧护信重他,未有刨根问底一般追着问,心头微安,转又与他说了想给萧元宝寻做菜师傅的事情 。
  说起萧元宝,萧护一脸正色:“但凡是他欢喜,便是费再多银钱去求学都不要紧,我去问问村里的灶人看。”
  祁北南道:“得了萧叔的准话,我便可安了心的在这事儿上下功夫去。萧叔在山里头已是不易,这些细事我去慢慢办即可。”
  萧护想了想,觉得祁北南做事细心周到又靠谱,便道:“也好,你先打听看,若有不顺与我说。”
  —
  萧元宝睡醒的时候,揉着睡眼惺忪的眼睛出来,就见着家了来的萧护,欢喜的不行。
  他也不出声儿,突突就跑上前去牵住了萧护的手。
  萧护正在屋檐下清点带下山来的山物,手掌心乍的就是一软。
  低头瞅见像条小尾巴一样在他跟前眼儿弯弯的萧元宝,一时间心头甭提多慰贴。
  以前去了山里一趟回家来,孩子便怯怯的躲着他,得要在家里头待上好两日的功夫才肯到他身前来。
  哪里像如今这般自就亲近上来了的。
  萧护既惊又喜的,矮身把萧元宝抱了起来。
  祁北南见着趴在萧护肩头上开心得蹭来蹭去的萧元宝,一脸的撒娇样。
  他笑着问道:“你和爹爹这么好,那一会儿是和哥哥去赵三哥哥家里吃晚食,还是跟爹爹在家里呀?”
  萧元宝闻言,眼睛眨了眨。
  他抱住萧护的脖子。
  虽然他也很想和哥哥去赵三哥哥家里吃晚食,可他和哥哥去了就只有爹爹一个人在家了。
  仔细想了想,他道:“爹爹去山里好多天才回来,小宝跟爹爹在一块儿多待会儿。”
  祁北南伸手捏了捏他的脸蛋儿。
  小崽儿心疼爹,他很赞许。
  萧护得听他的话,也可见的高兴。
  “你去里正家里吃饭,提只山鸡去。”
  萧护与祁北南说道:“虽是喊你吃饭,拿点东西总比空手好。”
  这回萧护上山的时日短,带回来的山物却不少。
  两只花羽山鸡,三只鹌鹑,一对水鸟,黑兔儿一只……
  靠山过活,多也要凭运气,偶时一日能猎上好回猎物,偶时又几日都碰不见一只。
  萧护年前的陷阱全填了,这回进山才下的陷阱还没见效,光靠猎,几日功夫有这些已然收获不小了。
  祁北南应下来,赵家家里日子过得不错,寻常东西未必瞧得上眼,可山货送去,也定然看得上。
  晚些时候,祁北南便捆了只山鸡拿着把油纸伞去了赵家。
  不想此番前去,赵家里头还有客,竟正是他这些日子在打听的灶人之一的蒋夫郎。
 
 
第27章 
  “祁小郎恁客气, 喊你过来是随意吃点粗饭,竟还提恁大只山鸡来,可再不准许这般了。”
  山里头终日跑跳的鸡长得并不肥硕, 可十分精神, 肉质紧实,香得很。
  张氏接着祁北南拿的山鸡,嗔怪道:“山鸡不好得,你还巴巴儿的送过来。”
  “我本是要厚着面皮儿空手来, 只是我萧叔,恰下了山来。他听我要来里正家里吃饭,说在村子里头总受着里正照拂, 也没旁的谢的, 就唤我把山鸡拎一只来。”
  “这说的哪儿的话, 就该空手来才好。”
  赵里正面上肃着, 可心里头听上这些话却美得很。
  “萧大郎下山来了, 怎不喊他过来一块儿吃顿便饭, 整好我打了一角子小酒没吃。”
  说着, 赵里正便喊他的长工, 要去把萧护喊来。
  祁北南连阻了去:“外头雨兮兮的,萧叔才从山里回来且有得收拾, 要再带着小宝出门来也是不便。”
  先时赵家喊吃饭时萧护不在家,倒是也说了一声让全家都来。
  祁北南问了萧护来是不来, 他言要去庄子上,看那头的新庄头还要不要山货。
  赵里又说了几句, 也教祁北南给推了回去, 见此他也只好作罢,言下回定然要喊萧护一同来。
  “走, 去屋里吃茶。还在屋檐下站着作甚,风口上怪是冷。”
  赵光宗见着祁北南欢喜:“且还要一会子功夫才吃饭。”
  赵里正笑道:“是是,你俩小子最是要好,去说话儿吃茶去。”
  祁北南笑道:“好。”
  “这是村南头茶园子的新茶,前儿个那头的东家喊手底下人送来的,你尝尝看好不好吃。”
  赵光宗热络的给祁北南倒了茶汤:“你要吃得惯,包一斤回去吃,东家忒大方,总送上许多来。咱家一年都够吃了!”
  祁北南见茶汤纯净,毛尖儿发新,他端起盏子吃了一口:“竟是这般快就制成新茶了。”
  赵光宗道:“是咧,今年茶园子的茶长得早。”
  新茶味道回甘,鲜爽,倒是比他随意放在家里吃的粗茶要好。
  祁北南吃过的茶多,但不是挑剔之人,好的次的都能吃得下。
  他瞧赵家用的茶盏子是齐套的黑釉盏,虽盏子粗易了些,是民窑出的盏。
  可于农户人家来说,能拿齐套的盏子吃茶,足见也是爱吃茶讲究之人了。
  他赞了这新茶几句,吃了两盏去,就闻见灶屋那头传来的炒菜香味,快到饭点上很是惹人。
  赵光宗见祁北南望了灶房一眼,凑上前去道:“不是我吹嘘,你今儿个可是好口福。”
  祁北南看向赵光宗:“我来你家里吃饭,自是好口福。”
  “我不是说这个。”
  赵光宗扬起眉毛:“我爹今儿为着喊你吃饭,还特地去把我小表叔唤了来烧菜。他可是个灶郎,手艺好着咧,十里八乡的人家办席面儿都请他去掌勺。”
  祁北南进来院儿就瞥见灶里有个不识得的生人,没好多问,时下听赵光宗说,不由得问道:“你这小表叔姓甚?”
  “姓蒋,咱村里人都唤他蒋灶郎。”
  赵光宗道:“咋的了?”
  祁北南眉心一动,当真不想这般巧,蒋夫郎竟是赵家的亲戚。
  这些日子虽没少打听灶人的事儿,可还没得见过人。
  他拍了赵光宗的手一下,道:“我去见识一二你小表叔的手艺可行?”
  赵光宗好笑道:“这有甚不行的。”
  于是两人一兑儿钻进了灶屋去。
  平素里掌着自家大锅小灶的张氏这当儿也退居到了灶下,只有烧火的份儿。
  只见那蒋夫郎,生得一张长脸,眉骨高,怪是有些严肃的面向。
  他做烧菜掌勺这一行,不想身形竟是还瘦瘦高高的。
  这当头上蒋夫郎正在炒菜,锅里烧得辣,半勺子猪油膏下锅去化开。
  他掌心悬在油锅面上试了试温,旋即便将一把教人分辨不清的香料丢进了锅里,顿时灶屋里便喷出一股香味来。
  切花儿的猪肚进锅,软塌塌的猪肚条立便泡胀起来,锅铲在蒋夫郎手里耍得生风。
  “饿了吧,还有俩菜就好了。”
  张氏见在门口走不动道的两个孩子,道了一声。
  “嗅着香味儿实在是忍不得就来了,瞧瞧是哪个师傅手艺这般的好。”
  祁北南道:“本是不饿的,这般馋虫也都爬了出来。”
  张氏笑着同他介绍了蒋夫郎。
  几句话的功夫,蒋夫郎已经把菜起了锅,他瞅了祁北南一眼,并没有说话招呼,只是微不可察的点了下头,示意是瞧见人了。
  祁北南想,这蒋夫郎果真与秦娘子说的一般,是个不多热情的人。
  不过人各有性儿,有人热络,自有人冷淡。
  若人人都一般,那还有甚么意思。
  他就厚脸皮儿的守在灶屋上,听得哒哒哒的一串富有节律的切菜声音,见着蒋夫郎炒了菜,做了汤。
  这蒋夫郎做菜,不疾不徐但格外利索,干甚都井井有条,只他一人掌着灶,也不会东一趟西一趟的。
  据祁北南的经验,这是十分有信心,对一件事胸有成竹才会如此。
  且有一点不得不说的是,蒋夫郎还很爱洁净,做了好几个菜,那灶上也不见汤汤水水,盆叠散乱。
  他一头做菜,一头便将用的物拾简了回去,一张擦洗的布帕,时不时的过着灶台。
  夜里,满当一桌子的菜。
  炖得有干菇子乌骨鸡,炒得有蒜苗猪肚脍,蒸得有肉糜蛋羹,豆腐莼菜汤,烧得一尾浇着金汁的鱼。
  菜样比寻常人户过年吃得丰盛还好。
  祁北南挨着赵光宗坐,一头坐的是赵里正。
  “打头一回见你,我便觉着喜欢,不想竟是早就得了安排。光宗若不是得遇你,不知还得受那老东西磋磨多久。”
  赵里正拉着祁北南说道:“前些日子忙着那些个烦心的事儿,也不得空好生谢上一谢你,这朝才喊了我表兄弟过来帮忙做上两个菜喊你过来亲近亲近。”
  “里正说这些话叫我怎好意思,我乍来村里头,甭说谁人,路也不识得一条,亏得里正心善不嫌我麻烦,否则那日还得在村口上受冻。”
  祁北南道:“与光宗,也没帮上甚么忙,里正却还这般瞧得上我,请将蒋灶郎来做菜。”
  张氏与祁北南夹着菜:“你这孩子就是会说话,又客气。”
  “往后你就把此处当做你的家去,光宗便是你的笨兄弟。”
  祁北南笑:“里正与张娘子若不嫌我,我面皮厚,定是常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