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这里以后会很安全是吧?”
[是的,相对其他地方来说,柳城安全系数比较高呢。]
林涯悄无声息的远离围墙边,走到外面的街道上,看着来往的行人,问过粮铺位置之后隔了老远就看到排队的长龙。
前面十几人买完之后,粮铺就关门了,看来是每日售卖粮食的量有所规定。
第18章 古代干旱灾荒(十八)
林涯远远的看了一眼,随后放弃了买粮,就他手上带的一两银子加上许父给的五两,只怕还不够买一小袋的。
[宿主还记得那位姓李的粮商吗?过些时日他会带着一大批粮食来投奔男主哦……]
“那很不错。”林涯转身往回走,沿着街道准备出城,今天也不算白来,好歹知道了这里是个合适的落脚地。
说实话,就算是他,这几个月的奔波也是够累的了。
出城后,林涯避开门口的看守回了农庄,顺便从系统空间拿了点粮食出来,和许父说了城里的情况后,他并没有说其他的,只是说再多等几日再走。
许瑾他们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要等几日,却也听从他的话,不再急着离开。
农庄距离城门并不算远,两天后的夜里仅仅只是略微有些动静,还是林涯耳朵好使才听见了。
再过两日,城门大开,农庄门口的守卫自从两天前就不见了踪影,许多被困在农庄的人乘机跑了出去。
林涯出门看到门口升起一阵烟雾,门口的难民排着长队的盛况,转身让其他人可以收拾东西了。
“城门口处好像有人施粥,咱们过去看看情况吧。”
许瑾和许玥顿时收起其他的东西,任朝和任琳在一旁帮忙,许父和张氏相互扶着走出门,看到远处的场景叹了一声,“这还是这么多日以来,头一次看到城外有施粥的……”
林涯背着包袱,让他们牵着两个孩子,几人一同朝着城门走去。
“我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浓稠的粥……”捧着破碗的老人流下浑浊的泪水,看着碗里几乎能立得起筷子的米粥泣不成声。若是……若是他的孙子能再多等一日,就不会被饿死了。
“呜呜……”
“我的儿啊……你怎么就不能多等两日啊!有粮吃了啊!你看见了吗?啊?”望着浓稠的粥碗,大部分人第一反应是欣喜若狂,但是随后想到自己饿死的血肉至亲,又忍不住鼻子一酸,心间同时浮出一阵阵钻心的痛意。
“哪怕、哪怕再多等上几个时辰!也不会死啊……”
“呜、呜呜呜……”
林涯路过人群,听着一阵阵哀戚的哭嚎,心头莫名沉重。
人是会共情的,尤其是善良的人一般都具有强烈同理心。
身后的许家人回顾起一路上的辛酸,也已经忍不住一个个泪如雨下,两个孩子也已经开始抽噎个不停。
排队领了粥,几人捧着碗吃了个精光,虽说一路上每日都有吃喝,但是顾忌着粮食不够以及其他,除了偶尔避开其他人的那几日,其他时间几乎都是只吃半饱。
其他人吃完甚至难得的打了个饱嗝。
吃饱后,许瑾还颇有些恋恋不舍。
“城外是每日都会施粥吗?”
“据说这几日是,之后不太清楚。”林涯将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他们,“那些差役说,城中的粮铺价格同以往一样,每人每三日限购一次,一次不能超过五两。而且城中租赁房屋也不贵,找专门的牙人看好后去县衙定好契书就行。”
许父欣喜的点了点头,和张氏对视一眼从怀里掏出所有积蓄,一共差不多将近二十两银子,他把银子递给林涯,“这些是我们所有的银两,在城里买房可能不够,但是租房子还是足够的,子修,房子的事还是要你多操心了。”
林涯点点头,伸手接过。
这次进城不但不需要入城费,城内还有不少领路的半大少年。
“小子,带他们去牙行。”带他们进来的差役随手指了一个少年,那少年连忙小跑着过来他们面前。
“好嘞!差爷!”
“跟我来,走这边……”
那少年带他们七绕八拐,走到一处宅子敲了敲门,直到里面有人应声,门开了,那少年摆了摆手一溜烟跑了。
“来找房子的吧?”门内走出来一个穿着厚厚长袍的中年胡子男人,他手上拿着一大串钥匙,上下打量了他们一阵,“想要找什么样的?”
“可有价格之分?”林涯等人随着他进了屋内,“买与租赁又有何价?”
“鄙人姓阮,叫我阮牙人就行。这房子自然有好有坏,你们这一家子,若是手头紧,那自然是租赁好些,普通的二进院子挤一挤也能住下。”说完,他晃了晃手里的钥匙,“这种的一般租一年头也就一两银子。”
“可否前去看看?”
“自然是可以。”阮牙人脸上带着笑,起身带他们前往。
他们连续看了好几家,最后选中了一家年租二两银子的院子。那院子进门有一颗光秃秃的桃树,旁边有一处水井,往里走东西各有两间屋子,最左边是灶房,旁边还有一处小小的柴房。
比之前看的几家虽然贵些,但是好歹不用挤在一块睡觉,毕竟又不是在逃难的特殊情况,这时候还是要讲究男女大防的。
“爹爹,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吗?”任朝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极为兴奋。
“嗯,不用再赶路了。”
“噢噢噢!太好了!!”
签完契书,阮牙人就给了他们钥匙,当日就能直接住进去,但是看着里面除了床和柜子以及几个破烂的桌椅板凳,其他什么都没有。
让许玥他们在家打扫一下沉积已久的灰尘后,林涯和许瑾带着购粮凭书和银子出了门,准备去添置一些东西。
来到大街上后,林涯发现这里似乎比几天前来的时候要热闹的多,看来男主他们抢占地盘对其他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毕竟前面那位是个刮墙皮的贪官。
“姐夫,这城里还挺热闹的,看来这里的县官治理得还不错,只是为何之前……”许瑾的话还没说完,旁边的茶楼里就传来义愤填膺的声音。
“你是什么意思?!难道你想说处置贪官还是错的?!”
“处置贪官是没错,可是他们没有朝廷下令,私自处决官员,还和城外那些土匪联合起来……那是反贼才会干的事!”
“反贼又如何,只要他们让我们吃饱饭!不再随意欺辱我们,便是反了又如何?”
“这几日城中粮铺的米粮全都是你口中的反贼带来的,有本事你莫再吃了,要不然也变成反贼,变成同党了!”
“好!说的没错!”茶楼里忽然响起了众多附和的声响,足以见得这里之前的县官是多么不得人心。
“姐、姐夫……你、你听见了吗?”许瑾吞了口口水,结结巴巴的问着,面色刷的一下变得苍白。
林涯没什么反应,依旧淡定,只是点点头:“听见了。”
“他说的没错不是吗?”
第19章 古代干旱灾荒(完)
屋外小雨淅淅沥沥的落下,泥土与草木混杂着芬芳馥郁气味。随着雷声轰隆作响,原本小雨滋润的桃花苞被瞬间变粗的雨柱打落在地,很快枝头上便只剩下零星几朵。
二月底开始,柳城的雨水似乎格外多了起来。
“若是这雨继续下下去,只怕田地被淹没,届时连稻谷都种不了了。”许父坐在窗边,收起手边的笔墨与纸张,说的话连一旁的张氏都听不太清。
这雨声着实大了些。
许玥和张氏坐在一旁缝补衣裳,骤然乌云齐聚,屋内一片昏暗,衣服都看不清了。于是她放下手中的针线,点着油灯,直到昏黄的火光燃起,才继续拿起手边的衣服。
“娘,琳儿的身量大了些,这袖子该放长一些了。”看着张氏手里的衣裙,许玥想到这一年来任琳似乎长大了不少,连忙和张氏说着。
任琳如今也快八岁了,身高比六岁的任朝几乎高了一个头还多。
“知道了。”张氏一边应着,一边从衣框里拿出一块新布料,“这块料子还不错,等缝完这件,给你姐夫做身外衫,刚好回来就能穿。”
“阿兄和姐夫他们应该也快回来了吧……”许玥想到出门在外的两人,不禁有些担心。
如今外面世道混乱,兵马遍地,灾祸横行,出外跑商最是不易,不过为了养家糊口,也没办法。
“信上说差不多要中旬才到,还有几日呢。”
……
“阿嚏!”被人念叨的许瑾打了个喷嚏,整个人清醒了不少。他看了眼破庙另一头的几人,推了推旁边的人。
“姐夫,醒了吗?”
林涯睁开眼无奈的看了他一眼,“……醒了。”
“又是这么大的雨,今天又走不了了。”许瑾唉声叹气的从包袱里掏出两块硬邦邦巴掌大的饼,递了一块给林涯。
“也不知道咱们离家的这些天爹娘他们怎么样,我本来还给琳儿和朝儿带了点心,可惜被雨淋坏了。”他气得用力咬一口饼子,噎得翻白眼,接过林涯递过来的竹筒喝了一大口才缓下去。
“这要是一直下雨,我们该怎么赶回去啊。”
林涯慢条斯理的咬了一小口干涩的麦饼,慢慢咀嚼没说话,但是心里却明白,又一场天灾即将降临。
不过柳城地势颇高,寻常洪涝大概也蔓延不过来,而且123也说过,柳城是目前危险系数较小的,也是最安全的地方。
该担心的不是他,还是交给男主他们操心吧,毕竟南边几乎已经快被他们占领完了。
这样想着,他抬起眼眸不经意略过对面那几人,在对方发现前收回目光,暗叹一声真是狗屎一般的缘分。
不过楚赢他们怎么会在这里?
也是要回柳城吗?还是从柳城北上?
不过对方没认出他也好,省的麻烦。
到了午后,大雨逐渐转小,慢慢的停了下来。
等隔壁那群人齐刷刷的上了马走了之后,林涯也和许瑾重新套上了马车。
为了谋生,他拿出了穿越必备的肥皂和许瑾做起了生意,偶尔会接到隔壁城镇的大单,所以有时候会送货上门。
虽然这个世道穷人的钱不好挣,但是富贵人家却是有大把的银钱,只要有新奇的物件,也不愁卖不出去。
他甚至还把配方卖给了其他游商,多赚了些银两。
反正只要价格合适,来买配方的人他是来者不拒,毕竟他也不想被人盯上。
到现在为止,差不多他们已经攒了二百多两了。
林涯这一年来也在地窖里存了不少粮食,所以就算之后发生洪涝,买不了粮食,他们一家人也能吃很久。
回了柳城后,林涯和许瑾接下来几个月都没出去,而是买了个小铺子开了店杂货店,主要卖肥皂,蜡烛,火柴之类的东西,不说日进金斗,基本的开销还是够的。
到了五月下旬,不知道其他城镇如何,反正柳城基本上日日都在下雨,还好地势高,虽然有些积水,但是也不至于淹没。
倒是许多农人哭天抢地,眼看着稻谷快长成能收割了,却下了大雨,导致收割不及时,许多稻谷都发了霉。
因此柳城的粮价也不得不涨了。
“还好子修提前买好了粮,若是现在才去买,只怕排队都要等几日。”张氏想到今天排队排到杂货铺门口的队伍,忍不住唏嘘。
“不说粮食,便是火柴和蜡烛,近些日子也卖得比先前多了一倍多。”许瑾端起蜡烛放到桌上照明。
明明正值午时,屋内却是黑漆漆的,窗外倒是像日落之后的幕色。
任琳如今也有林涯腰身那么高了,这日子都是她和许玥做饭,任朝负责放碗筷。
吃过饭后,许玥和张氏端着碗筷回了厨房。
“爹爹,这是我今日学的字,外祖父都夸我写得好呢,您看!”任琳羞涩的把藏在身后的纸张递给他,
林涯看后夸奖了几句,摸了摸她的脑袋。
他之前一直不知道自己让她去女学是对还是错。
读书明事理,但是太过清明却也痛苦,这个时代限制了太多女子,若是心有抱负却一直困于后宅,对女子来说实在是遗憾。
也许做个大字不识,不懂道理的人,浑浑噩噩的过一辈子也不错。
所以,林涯把选择权交给她自己。
不管最后后不后悔。
……
等到了粮铺关门的时日,杂货铺也关上了门不再营业。
外面的纷纷扰扰都和他们没了太大关系。
等到了7月,终于出了两个月以来的第一个太阳。
天气也逐渐转热。
趁着大太阳,家家户户也把快发霉或者已经发霉的衣物和其他的东西拿出来晾晒。
许父正在晾他从老家唯一带出来的几本书,许玥和张氏也在晒潮湿的被褥和重新洗了一遍的衣服。
林涯和许瑾负责把其他的木头制成的柜子和床榻抬出来晾晒。
任琳和任朝则负责做饭。
接连忙活了几日,出门时却意外听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南阳府管辖下似乎有一座城发现了得了疫病死掉的人……
而那座城在青州府和南阳府交界的方位,平日里来来往往的游商走镖什么的都特别多。
才松快了没几日,柳城又开始戒严了,城门也不允许进出。
然而似乎没什么用,柳城也开始有人得了疫病,在发现的时候,染上病的人已经不止一两个人了。
好在林涯早就让任琳不去女学了,而是和任朝一起在家待着,偶尔许父身体好些的时候会教教他们三千百,没精力的时候就让他们自己用沾水的毛笔在木板上练字。
就这样,他们在家一待就是几个月,其中谁也没见,到了柳城疫病已经被控制住的时候,时间一转也已经入秋了。
12/48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