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猫讲缘分什么的……也对,养小乐乐不也得讲缘分嘛。
想着这辈子两人的甜甜蜜蜜,姜易云就轻轻哼起歌来。
宁乐意也感觉这会儿的姜宏宇,跟他上辈子认识的姜宏宇,尤其是第一次见的时候差距极大。
也是,这次只是单纯招待儿子的朋友,姜宏宇的定位是长辈;不像上辈子一来年纪上来了,二来只是单纯的商务合作关系,双方都是礼貌客套的。
哪怕中间发生了一些意外……
他看向意外本外。
姜易云显然也想起来了上辈子的事情,露出一脸告饶的表情。
姜宏宇的眼神在两人之间转了一圈,重新落回到怀里的金灿灿的“小老虎”身上,无声叹了口气。
大黄呼噜噜地在他怀里翻了个身,露出颜色稍浅的肚皮,伸出爪子一下一下隔空踩奶,故意勾着姜宏宇的羊绒开衫,几下就勾出线头来。
宁乐意:行叭,上门没带礼物,还得先准备好赔老丈人一件羊绒开衫。
三个人聊了会儿天,中间姜易云去厨房炖羊肉,然后姜易云就拉着宁乐意去菜场买菜:“差不多了,我们去买点菜。”
姜宏宇非得跟着一起。
姜易云很不理解:“你在家等着吃就行了。”
姜宏宇也很不理解:“不然我去买,你在家里陪乐乐玩。”
这个年纪的小伙子,谁带着去菜市场买菜的?
“你又不会买菜。”姜易云和宁乐意都不觉得他们买菜有什么奇怪的。
上辈子两人在一起的时候,都已经到了完全不需要看别人脸色的地位。
过日子嘛,还是相当普通居家的。
这辈子也是一样。
“我怎么不会买菜了?!”身为一个传统的申城男人,哪个不是家里家外一把抓的?“以前家里都是我买菜做饭的,白养你了!”他老婆油盐酱醋都分不清的。
姜易云仰头想了想,依稀、仿佛是有这么一回事,但:“不是啊,以前不是奚阿姨做饭的吗?”他扭头跟宁乐意解释,“小时候我们一家住工厂里,奚阿姨是给工厂做饭的。那时候工厂很小,就十来个人。”等后面家里就请了家政阿姨做饭了。
宁乐意听他简单提过那时候的事情,“哦”了一声。
姜宏宇已经去拉小车车了,还试图把大黄放在里面:“我们住工厂的时候,你都五岁了。你五岁前不吃饭的啊?”
小车车就是宁乐意送床帘用的同款露营车,他们家里也有一辆,拉出去买菜很方便。
不过在宁家,菜基本是宁文山和简惠春下班直接买回来,小车车就是宁奶奶拉着家里的猫狗玩过家家用的。
这会儿大黄坐在里面十分熟练,直接就躺下了。
姜宏宇喜欢得不行,拉着猫一马当先往菜市场走,那熟门熟路的样子,显然是经常去的。
反倒是姜易云,也就是上辈子追宁乐意的时候立人设,才开始逛菜场,这会儿对自己家这边的菜场连门开在哪儿都不知道,还得跟着他爸。
宁乐意看得呲牙乐,被姜少爷逮着小拇指肚掐了一下又一下。
菜场里,拖着同款,或者更小一点款式的小推车的不少。
宁乐意看看姜易云,小声问:“你连小推车都做出来卖了?”
对卖小推车,他倒是不意外。
意外的是效率这么高。
姜易云“嗯”了一声:“给我小阿姨做了。”
姜易云的妈妈卓翠羽是独生女,姜宏宇可不是独生子。
姜宏宇兄弟姐妹五个,姜宏宇是老四,下面还有一个妹妹姜程慧。
家里老幺向来比较受宠。
姜程慧脑子也算是比较清醒,起码知道自己的斤两,也知道什么能装进自己碗里,什么放在眼前都只能看看。
姜宏宇和卓翠羽早年创业的时候困难,尤其是被烧了仓库之后,姜家只有姜程慧拿着小夫妻攒下的钱,还借了自己几个小姐妹的钱拿出来救急,更是拉了一群小姐妹过来帮忙干活赶工期。
现在姜易云有点小生意让自己小阿姨做,别人都说不出什么话来。
小推车的生意,以卓家和姜宏宇现在的财力看不上眼,也分不出精力去做。
宁乐意也知道他那个小阿姨:“你让小阿姨做洞洞板啊。”各种配件一做,利润真心不错。这东西也不难,主要是创意。
姜易云还真没想到洞洞板,他就没用过这玩意儿,听宁乐意一说,立刻眼前一亮:“我这就去……”
姜宏宇看两人在后头又头碰头开始嘀嘀咕咕,不耐烦:“快点,到菜场门口了还不进去,干嘛呢?”
姜易云跟上去:“说小阿姨的生意呢。”
姜宏宇提了一嘴:“你小阿姨的生意自己心里面有数,能帮忙的稍微帮着点,也不能一直扶着她走路。你自己才几岁?你小阿姨好歹比你大十几岁,用不着你操心。”
“知道的。”姜易云的注意力很快就被菜给吸引去了,“乐乐,想吃什么?”
宁乐意想说,只要是老婆做的他都吃,碍着人家爸爸在,不好口花花,就腼腆地笑笑:“你做什么我吃什么。”
姜易云就说:“那我多炒两个素菜。”
小乐乐这些天往返京城,没人管着,腰上都吃出来了一圈肉。
唉,年轻就是好。
不像宁总,外表光鲜,实际上胃病缠身,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想要长点肉千难万难。
“好。”
临近过年,菜价一天一个样。
但相对于二十年后,现在的菜价相当友善。
姜易云就是比较烦不能扫码付钱。
宁乐意就拿着钱包,负责拿钱。
姜宏宇不明白自己怎么又被抛在后面了,看着前面两个小伙子的背影,又叹了一口气,低头看看扒拉着小推车边边好奇张望四周的大黄,小声说道:“大黄啊,想吃什么,爷爷给你去买。”
大黄得到了爷爷买的大虾和小鱼。
回家之后,姜易云把虾肉和鱼肉打成泥,做成了小饼,蒸好晾凉。
大黄一口一个,一边吃一边“喵呜喵呜”叫。
虾肉一半切成颗粒,包裹着细腻的鱼肉和虾肉,又有虾肉的弹牙,又不为难老猫的牙口,还没放讨厌的胡萝卜。
猫猫很喜欢~
大黄吃完之后大概觉得不怕陌生环境了,开始放开了四处探索起来。
宁乐意看到,对自家老猫说了一声:“大黄别跑远,一会儿就回家了。”
大黄听到,很敷衍的“喵”了一声,也不知道听懂了没有。
姜宏宇挽留:“乐乐难得过来,别回去了,住这儿吧。晚上开车危险。”
人家爸爸都说晚上开车危险了,宁乐意总不能坚持让姜易云送回去。
姜易云不用问,和他爸一个意思:“嗯。出来前跟阿姨说过了,太晚就不回去了。”
宁乐意看看现在六点刚过,算是太晚吗?
“那我一会儿给家里打个电话。”
宁文山接的电话,一点都不意外。
倒是宁欣有点好奇:“哥那个朋友,怎么关系这么好?”
最近家里手头宽裕了很多,宁文山也开始经历起小年轻的某些阶段,就很能理解儿子:“估计是打游戏呢。”他自己悄咪咪买了个游戏机,有点不好意思拿出来。
哦,可能还会谈生意。
不过都过年了,工厂都放假了,应该没什么生意好谈的,所以还是在打游戏吧?
宁欣就看舅舅凑过来,小小声问:“欣欣,要不要打游戏?”
宁欣:“……什么游戏?”
她的生活基本就是读书和读书,游戏之类的事情好像跟她没什么关系。
甥舅两个向来很有共同话题,在客厅里聊着,别人也不去打扰,该干嘛干嘛。
结果就是一个错眼,甥舅俩摆弄起一台PS2,拿着游戏手柄,没一会儿就开始咋咋呼呼起来。
被认为在打游戏的宁乐意一脸麻:“我跟你睡一个房间?”
主副楼两栋四层楼的房子,就住着爷俩,告诉他没一间客房?
他肯定不是介意和老姜睡一个卧室,但这辈子第一次上门,就这么明目张胆把人家儿子睡了,会不会太嚣张了点?
姜易云理所当然:“那不然呢?”他伸手把宁乐意拉进自己房间,“过年家政都回家了,我也不知道家里新床单被子什么的收在什么地方。宁总你就将就一下?”
宁乐意听得都愣了:“你还会不知道东西放哪儿?”
他刻板印象,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姜易云都是家里家外一把抓。
“这边又不是我收拾的。”不管是他们现在外面租的房子,还是上辈子两人住的房子,面积都不算大。
宁乐意想想也是。
以前姜易云能够摸清楚的家里的地方,基本就是卧室和厨房,顶多加一个工具房。
说起工具房,宁乐意的视线自然上移:“看看你的儿童乐园?”
姜家的这四层楼里就住着爷俩,一楼算是公共区域,平时会客什么的;二楼是姜宏宇的生活区域;三楼是姜易云的;四楼就是姜易云的学习和游戏区。
姜家大少爷从小学了无数的兴趣爱好,最终定格在手工制作上。
“什么儿童乐园?”姜易云看着小乐乐亮晶晶的眼睛,还是带他上楼,“随便看一眼就下来,里面乱得很,我最近都没怎么收拾。”
姜易云的儿童乐园果然和普通小孩儿的儿童房不一样,里面更像是一个小型加工厂,甚至连数控机床都有。
姜易云在宁乐意的注视下,现场制作了一块洞洞板才算完。
两人下楼,听到楼梯上一阵咚咚咚的脚步声。
大黄猫愣是在木楼梯上踩出一支军队的效果,声音震颤:“猫嗷~嗷~嗷~”
紧接着是姜宏宇的声音从二楼的楼梯口传过来:“大黄不肯跟我一起睡。”
说话的时候,大黄已经纵身跳过弯腰准备抱它的宁乐意和姜易云,像个活过来的吐司面包一样直冲进敞开的房门。
宁乐意抱了个空,对楼下喊:“没事,我带着大黄。”
显然,白天待机的猫已经充电完成,夜猫子模式切换成功。
第19章 红烧羊肉
宁乐意这辈子头一回在老丈人家留宿,一觉睡到了中午。
不是他赖床,是他昨天晚上先是被猫闹腾,接着被老姜闹腾,感觉睡下去的时候都听见了鸟叫。
他迷瞪着眼睛靠坐在床头,心里面想着这样不好,无奈身体还懒着不想动。
姜易云拿了一套衣服过来,像摆弄洋娃娃一样给他穿衣服,时不时还要这里亲一下那里揉一下,觉得小乐乐娃娃真是可爱死了。
“我爸做了红烧羊肉,瞧着不错。”穿完衣服穿裤子,沨姜易云的手在被子下摸索,“早饭已经没吃了,中饭不能再不吃。吃完再继续睡?”
宁乐意把他手上的小布料拿过来自己穿上,脑袋一歪靠在他肩头,打哈欠:“你别太过分。”
又不是在他们俩自己的小家,两个人甚至都还没走明路,老姜真是太嚣张了。
宁乐意洗漱完,总算感觉人清醒了,看了看自己的一身打扮,戳了戳身边的姜易云:“你只给我买了裤子?”
没道理从内裤到外裤都是合身的,偏偏衣服穿的是姜易云的。
“嗯……买是都买了。”要不是家里有个老爸在,他还能让乐乐全穿他的衣服,包括内裤!
停!
不能再想下去!
宁乐意就看着姜易云两管鼻血流了下来,赶紧找了纸巾给他擦:“怎么流鼻血了?昨天羊肉太补了?”昨天晚上其实吃得还算清淡,就烤了羊排,量没多少。
姜易云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
宁乐意秒懂。
小娇妻真是……青春年少啊。
今天吃午饭的时间偏早,姜易云跟宁乐意说了少吃一点,吃完把另外留出来的一砂锅红烧羊肉放保温箱里,放进露营车里,拉着一起去了姜易云外公家。
两边走路只要十分钟。
刚好过年路上的行人不多。
宁乐意看着在光秃秃的梧桐树下拍照的人们,有些新奇:“现在就有拍照打卡的了啊?”
姜易云从小生活在这里,倒是见怪不怪:“嗯。”突然想起来一个事情,指了个方向,“你家老房子我让人去收了。之前里面住了34家,现在收了8家。暂时没动,两家帮我办事的住进去,留意还有没有卖的,另外六家暂时租出去了。”
现在房租没多少。这么做主要是造成买卖房屋的是很多家人的假象。
不然很快就会有人看出苗头,坐地起价,在老房子里当钉子户,想要全收下来就要付出比市场价高得多的代价。
更别说这种已经拆分的老洋房压根谈不上屋况,跟京城的大杂院一样,里面隔间、电线、水管弄得乌七八糟,想要恢复原来的面貌,不知道得花多少钱。
如果只是单纯的买方,其实很多这里的住户是愿意的。
毕竟老房子也就是占着个地段,其实内部居住环境相当恶劣。
想想原本只是住一家人的房子,硬是往里面塞了几十家人,加上水电网络的更新,往往一家人也就能分到个二三十平米,这已经算是面积大的。少一点的,一家人只有十平米。
宁乐意听到他说老房子,下意识想到家里老房子已经拆掉了,听他继续降下去,才知道是以前爷爷奶奶的房子。
“还得是你,我都忘了。”他听姜易云说起房子,提起京城的四合院,“我准备把二环那套收拾出来,以后我们在京城有个落脚点。”
姜家其实还好说,主要是卓家从事的行业,不管是生意还是各种交流,少不了跑京城。
谈生意嘛,讲究个面子。
13/174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