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易云“嗯”了一声,表示赞同这样的安排。
这次宁翠芬也跟着一起去。
她本来是准备要去京城的,但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她正好跟着老太太和兄嫂一起四处转转。
反正女儿谈恋爱了,用不着她。
当天晚上他们的飞机到的时候已经不早了,一家人直接去酒店休息了一晚,周六一早再起床坐上田曼蔓提前租好的车,前往之前的灾区。
宁乐意看着沿途一路的风景:“现在已经差不多都重建完了。”
沿途街道干净漂亮,是个非常宁静美丽的小城。
倒是开车的温伟有些意外:“乐享书屋的位置怎么那么偏?”
书店不应该开在更加繁华的地段吗?
安蔡镇上的乐享书屋,周围住的人很多的。
宁乐意解释:“现在的位置是我精心选的,周围教育资源不足。多个书店可以稍稍弥补一下。”
他还准备联系一些有余力的优秀的退休教师,在乐享书屋开设一些短期公益课程,只不过还在设想阶段,具体怎么做还得先讨论再试点。
温伟明白了。
乐享书屋不是拿来赚钱的,是用来散财的。
温伟也算是给宁乐意当过一段时间专职司机,但每次都震惊于宁乐意散财的大手笔。
说话间已经到了地方。
姜易云下车,拉着坐久了有点脚酸的宁乐意活动活动:“这里跟我们上次过来的时候,真的是大变样了。”
这个季节的小城还很冷。
宁乐意从暖气充足的车里出来,人都被冻得一个激灵,眼睛都像是被冰敷了一下:“嗯,上次周围全是工地。”
现在城里人流并没有那么熙熙攘攘,工地还能看到一些,但已经像是一个普通的小城清晨一样。
看到几辆车停在了书店的停车场,书店里立刻有人急匆匆跑了出来。
宁乐意还有些惊讶:“程砀、魏芸芸,你们这么早就到了?”
程砀是这边乐享书屋的负责人。
魏芸芸则是这边乐小窝的负责人。之前在地震和后续救灾中,她帮助了很多人。
今年她会到总部来学习,之后不出意外会升职到西南这边的分公司,往区域经理的方向培养和发展。
魏芸芸笑得爽朗:“不早。我们就住这附近,过来几步路的事情。宁总和姜总今天挺早起的吧?吃过早饭没?”
程砀明沨显没有魏芸芸那么放得开,但还是热情招呼:“附近有一家特别好吃的耙蹄花……”
他话还没说完,就听到不远处有人叫:“乐乐,易云,来。我们早饭吃这个耙蹄花!”
这是天生装有美食雷达的简惠春。
他们坐的是唐鸿开的车。
只能说,小唐不愧是职业赛车手出身,开车又稳又快,比他们早到了好几分钟。
他们出门早,酒店的早饭还没开始。
一行人就说说笑笑去吃当地特色的耙蹄花,再来上两个桑叶包着的豆浆馍馍。
“这是桑叶嘛。”
“现在哪儿有什么桑叶?肯定不是桑叶,只是长得和桑叶像。”
“应该是桑叶,闻着也是桑叶味道。”
别的野菜什么的,姜易云可能不知道,但桑叶他可太知道了,自家院子里就有桑树:“瞧着是桑叶。”
“你还把芦苇叶放冷冻呢,怎么就不许人家存桑叶?”
简惠春突然一拍大腿:“我还冷冻了好多芦粟在冰柜里,准备过年时候吃的,完全忘记了。”
宁乐意听得满头黑线:“冻那么久,还能吃吗?妈,你怎么想着大冬天吃冰芦粟?”
“这有什么不能吃的?前几天我给欣欣做的雪糕,你不也吃得挺好?”
“那能一样嘛。”宁乐意已经开始想中午的菜单了,“要不我们中午吃冰淇淋火锅?”
全家没一个人搭理他。
姜易云看向宁乐意的眼刀子快实质化了:“少作,就你还冰淇淋火锅,想点别的。”
甜食+冰饮,还想当一顿饭吃,想什么呢?
宁乐意发现自己得意忘形了,果然这种好东西就该一个人吃独食。
偶尔吃一次又没什么关系,啧。
姜易云觉得乐乐的小眼神很可爱,但……坚守住管家婆的原则。
程砀和魏芸芸看得目瞪口呆。
万万没想到,宁总的家庭弟位竟然……咳,赚钱多少果然和家庭地位没有直接关系。
等他们吃完早饭,上次接待宁乐意他们的郭叔也到了。
宁乐意很意外:“郭叔?”
上次头发花白的中年人,这次已经把头发重新染黑,显得精神焕发:“怎么了?书店开张不叫我?”
“没啊。这不是听说你去别的地方了嘛。”这位当初本来就是空降过来指挥的,现在更是升职去了更高的地方,怎么会特意为了他一个小小的书店开张过来?
没想到人家还真的过来了。
这就显得他很失礼。
还好实干派从来不是在意虚礼的人,对宁奶奶他们夸了又夸:“奶奶,你有个好孙子啊。”又看看姜易云,更正,“两个好孙子。您真是有福气!”
老太太今天为了出席人生中的第一次剪彩仪式,特意精心打扮了一番。
因为是具有公益性质的书店,她打扮得没有那么华贵,浑身散发着温和慈祥的气质。
宁乐意看看和郭叔打完招呼就去补妆的奶奶,再看看一脸人畜无害模样的姜易云,觉得身边各个都是影帝,往书店靠窗的座椅一坐,就准备开始进入摸鱼流程。
温伟在他身边坐下:“乐乐,你这样每年得填进去多少钱?”
这可不是一次性捐款,是持续性投入。
宁乐意大致算了算:“还好吧,不算多。应该还能再赚点。”
温伟不信。
宁乐意反正闲着没事,就掰着手指头给他算:“真没多少。算账不能光看每年我投进去多少钱。你看啊,这几年咱们国家的经济……这么说吧,你每年的工资是不是在涨?”
温伟点头:“对。”
“物价也在涨对不对?”
“对。”
宁乐意看到郭叔他们过来,说了一句:“你们转完了?”
郭叔听到他们刚才的话,笑着说道:“转完了。你们在算什么呢?”
“喏,教温伟算账呢。”宁乐意刚吃饱喝足,书店内的暖气已经开了起来,热乎乎的让他有些犯困,说话的语速不快,“我记得我高中毕业那年,肉包子五毛一个,现在都涨到两块一个了。爸,你那时候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多少钱?”
“两百多?”宁文山看向简惠春。
简惠春点点头:“对,你那时候一个月两百七。”
宁乐意又看向在自己身边坐下的姜易云:“老姜刚毕业进公司的时候,一个月是一千五吧?”
“嗯。”他看向其他人诧异的目光,“真的。我正常应聘进的。我外公让我进公司锻炼,没人知道我身份。”
郭叔刚开始对宁乐意都不算熟悉,只知道他带着几十个明显坐办公室的,大部分还是张口说话还嗲里嗲气的姑娘,当时心想这群人哪里像救灾的?
结果人家一出手,不到三天时间,就把整个混乱的救灾行动全都统筹规划安排清楚。
第四天开始,各种后勤保障已经得到了明显提升。
还是在救援中间,他才知道这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是乐小窝的老板。
乐小窝在家居日用零售方面名气很大,他家也有乐小窝的东西,倒是没想到乐小窝的老板这么年轻。
他更看不懂的是,乐小窝的老板带领的这个团队,竟然不是同一个公司的,而是来自好几个大型私企的人事、行政、后勤等部门。
同一个公司的人,还经常勾心斗角呢。
不同公司的人,怎么能够拧成一股绳的?
等救援告一段落,他有了点空闲之后,才对宁乐意做了一番了解。
随后,他也知道了宁乐意的伴侣姜易云。
纸面上看到的资料其实也就这样,只有当他们站在面前的时候,才显得鲜活。
这是两个和大多数年轻人没什么两样的年轻人,热血有冲劲,积极有干劲;但看着又格外不同。
宁乐意不知道郭叔心里面想什么,继续问姜易云:“那你现在的招一个差不多岗位的应届毕业生,工资多少?”
“看个人能力,三千起。”
宁乐意看向满脸疑惑的温伟:“喏,我们的个人收入在增加,物价也在增加,你看房价也在增加,所有的一切都在上升。我们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整体都在向好,证明我们的国家整体在发展。你觉得我们会短时间内回到我们小时候的那样吗?”
温伟回答地很果断:“不会。”
这几十年,国家发展的速度是普通人都能够感知到的。
宁乐意继续说道:“就像家里爸爸妈妈赚到钱了,爷爷奶奶儿子女儿的生活肯定都会有所改善。”
温伟还是不太明白:“可是这和你造的这些书店有什么关系?你还是在花钱啊。怎么赚钱呢?”
“当然有关系。”宁乐意用手指在阅览室的书桌上轻轻敲了敲,“我们就说这个书店。刚才我说了,国家整体向好,周围的一切都在涨价,那我这个书店的地皮也在涨价。这个书店的地,是白P……白来的。涨得越多,我就赚的越多。”
郭叔在边上的眼神变得一言难尽。
还白来的。
砸了几十个亿,给了几块偏到没人要的破地,还觉得自己赚到了,不知道账是怎么算的。
不过这个话,温伟是能听明白的:“对。”
温伟还是觉得脑子晕乎乎的,感觉再听下去,脑子就不够用了:“我还是出去再检查一下这里的安保设施。”
他还是干专业的事情得了。
赚钱什么的,他也就只会赚点死工资存起来,连一个月自己的开销记账都记不明白,也就是听了宁乐意的话,按揭买了一套房子。
嗯。
国家整体经济向好,房子涨价。
他的个人财富也向好。
等温伟走了,郭叔问宁乐意:“继续说。”
宁乐意疑惑:“说什么?”
“说怎么算账。”
宁乐意看了看他,无奈:“郭叔,宏观经济的事情我不行。”他连管理自己的企业的能力都还在锻炼,嗯,哪怕锻炼得不是很积极吧,至少也是在锻炼。
“我只知道,一个家里,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我比其他兄弟姐妹先赚到了钱,那就拿出一部分来帮助需要帮助的兄弟姐妹。等兄弟姐妹日子也过好了,那我们一大家子不都好起来了嘛。”
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五根手指各有长短,但组合在一起,才能做事情,缺了谁都不行。
他一个人的能力还是有限的,但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郭叔听得有些动容,尤其是看到宁乐意的感情很真挚,并没有觉得自己做了那么多好事,是在所谓的积攒功德什么的,而是他真心觉得自己的付出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真心觉得这样的帮助对社会整体是有益的。
他缓了缓,对姜易云很认真地说道:“你下次去京城开会,带上小宁一起。”
姜易云明白他的意思:“不是我不想带,是他自己不愿意。”
宁乐意也摆摆手:“别了别了,我们家有个代表去就行了。有这时间,我还不如睡个懒觉。”
他这话一出,简惠春的巴掌就落到他背上:“一天天的睡到日上三竿,还得大黄叫你,你才起床,说得好像自己有多忙一样。”
“妈!”能不能给他留点面子?
简惠春看着他。
宁乐意瞬间怂了:“我真的……”不想再卷了,“我真不懂,去了也就是打酱油。那不然去看看欣欣。”欣欣有男朋友了,也不用他看。
姜易云拉了拉他:“你就当陪我出差。”
“哦。这个可以。”宁乐意顿时语气轻快了。
嗨呀,小娇妻就是黏人。
陪着小娇妻干什么事情都开心~
接下来,他们没再聊这么严肃的话题,转为聊一些更为轻松有趣的。
有员工过来上班,布置剪彩仪式。
整个剪彩仪式并不复杂,就是到了点在门口摆上一溜花篮,站上一溜比花篮还多的人,然后拿着剪子剪断绑成了大红花的红布,再放上几串鞭炮。
宁乐意对剪彩没兴趣,站在姜易云身边,跟他嘀咕:“我想要最中间的那朵大红花。”
姜易云看了看:“要那个干嘛?”
“拿回去逗猫。”宁乐意觉得大黄一定喜欢。
姜易云看着能有半个大黄大小的大红花:“这个太大了吧?给二黄玩还差不多。哎,我跟你说,二黄会踢足球了。”
“真的假的?谁教它的?”宁乐意还真不知道。
“隔壁家的一个小孩儿,好像在外地读大学?”姜易云不太确定。
宁乐意听得也一脸迷茫:“我们家隔壁住着谁?你认识?”
他们小区总共就二十几户,一家一家还隔得很远,平时出门连个人都碰不到。
宁乐意除了周自珍一家之外,也就认识先前越狱的那条边牧。
“不是,我说的我们村里。”
“哦~”姜家村啊,那宁乐意确实不太认识。
两辈子他都不熟悉。
村里人热情,但也更容易没有边界感。
有些人但凡稍微搭上一两句话,就能管到别人家里。
169/174 首页 上一页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