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铮走过来,看着宁文洲说:“你刚才,很好。”
“那是,没两把刷子,我能来这里。”
三人一路往外走,一出考场大门,宁文洲瞅见等得焦急上火的纪夫子和云见山等人,辞别付铮和肖钰璟,一路朝纪夫子他们飞奔而去。
见宁文洲这样,大家就知道他肯定顺利通过了。
外面人多,大家也没有多寒暄,确定人没事就带着宁文洲回小院了。
马车上,听完宁文洲说了考试经过,大家纷纷同情宁文洲,这也太惨了,吵了三个小时。
云见山拿了点糕点给宁文洲说:“快别说了,快歇歇,吃点东西。”
宁文洲也饿了,接过糕点一顿狂吃,惹得大家更心疼了。
九月十二日,将举行算学和策论的初赛。
程忍冬报了算学,田修斐、苏信源和徐晨星报了策论。
策论算是最重要的比赛之一,初赛设在州学举行。
至于算学,则是在郊外的云滨书院。
大家只得兵分两路送考,云见山自然是去送了徐晨星、田修斐、苏信源,程忍冬由纪夫子宁大哥等人送去。
算学考得还算常规,程忍冬答完题就顺利出了考场。
程忍冬这边顺风顺水,徐晨星、田修斐、苏信源这边也是诸事顺利,考题中规中矩,题量不多不少,两人还算得心应手。
与此同时,经义和诗赋初赛成绩已出,宁文洲、田修斐、程忍冬顺利进入复赛。
等大家考完回来,纪夫子很是高兴,除了书画比赛,其他人都顺利考完了。
九月十三,为期五天的初赛赛程即将结束,云见山和苏信源终于迎来了他们的画艺考试。
书法在下午,设在州学,画艺在早上,设在远山书院。
云见山不紧张,其他人倒是一个个的,紧张兮兮的。
见状,云见山佯装不开心说:“我和信源实力超群,开心点。”
话是这么说,涉及到云见山,大家都有些紧张。
见安慰没用,云见山懒得多说了,紧张就紧张吧,反正是他去比试。
进了考场,题目是以滨州盛景为题,是云见山最为擅长的山水题材。附加题是人物小象,不限题材,云见山直接看也不看。
云见山信心十足,丝毫不惧复赛被安排强敌,拿出自己十成功力,画了一幅海景图。
辽阔的海天一色,远处群山相映,近处城郭人烟,金阳垂于海天之间,照出航行船队的影子。
一气呵成画好画,待墨迹颜料干透,云见山拿出寒柏的印章,直接按了下去。
是的,书画这些比赛是允许盖自己的印章的。
有学子想要靠书院大会扬名,书院大会自然也想让各方才子为书院大会增添名气。
为表公正,书院大会会张贴参赛学者的作品,任凭大家观看。
且考生考试所作,皆归书院大会举报方所有,若是有佳作现世,举办大会的书院也会受益。
故对于小书院的打压,仅在复赛,决赛是绝对公平公正的。
故画艺比赛的阅卷人看到云见山的作品后,直接感慨几个书院赚大了。
那可是最近声名鹊起的寒柏了,仅以几幅在文会上露面的画作,就获得所有文人一致赞赏的人物啊!
本次书院大会有了寒柏,便是其余魁首不出色,也足够了。
自古文人相轻,寒柏不曾露面仅靠作品就让诸多文人无可挑剔,别说是在当代,若是不出意外,注定是要留名千古的人物。
至于苏信源,这题也对他没有难度,他画的是滨州城最为繁华的夜市,万家灯火,一派繁华,盛是壮观。
最后,云见山和苏信源都是一脸淡定出考场的。
早上是徐晨星送云见山进考场,下午就是两人手拉手进考场了。
只可惜,两人考场位置安排得极远,一个在东北角,一个在西南角。
西南角的云见山连徐晨星的衣角都看不见。
书法比赛考题也简单,给了一首词——《蝶恋花》,发了一张纸,各位考生自行写下就好。
至于附加题,直接没出,书法这玩意,复赛要是一对一淘汰,反而惹人笑话,多是大家一道比拼的。
云见山看了薄薄的一张纸,撇撇嘴,真抠门,都不多给几张。
云见山先是默读蝶恋花这首词,根据纸张大小与词的字数,估计一会儿的排版与字体大小。
然后,云见山倒清水进砚台,缓缓磨墨。
墨磨好了,词也记得差不多了。
提笔,起笔,运笔,收笔,一气呵成,一纸狂草就好了。
拿起一旁的镇纸小心压好,云见山取出自己的印章,如之前一般盖上印。
徐晨星动作也很快,云见山盖下印章时,他也写好停笔。
瞅着徐晨星交卷了,云见山也把早已经准备好的卷子一交就走了。
最后,云见山和徐晨星是一道出的考场大门。
纪夫子等人早就在考场外面等着了,见两人神色轻松,就说:“看来很顺利啊!”
“这是自然。”云见山拉起徐晨星的手说。
至此,书院大会的初赛赛程结束,云雾书院参赛学子初赛都很顺利。
当晚,大家聚在一起小小庆祝一番。
只可惜,众人的心情都不好。
也是,书院有难,他们如今肩负重任,哪怕过了初赛也轻松不起来。
纪夫子和何夫子对视一眼,难得有些愧疚。
其实,他们早就收到宁山长的来信,从信里得知,宁山长打出了荒院泉水的名气,成功镇住了蠢蠢欲动之人。
成安侯府得知此事,虽不甘心,但世家不帮忙,只得无奈放弃。
不过,云鸿安父子还未离开芸州。
据查,成安侯府还是不愿意放过云家,图谋不了书院,就让云鸿安父子留在芸州对付云家。
云母已经收集了成安侯府谋害云家和作恶的诸多证据,只等时机到了,就报上去。
原本,看到这个好消息,何夫子就想要立马告诉云见山等人。
不料纪夫子拦下了他,纪夫子觉得暂时瞒住大家,让大家有点压力才能更好在书院大会发挥自己的潜能啊。
何夫子拗不过纪夫子,只得和纪夫子一道,违心瞒着云见山等人,心里别提多愧疚了。
纪夫子可不会愧疚,他看他这些学生啊,潜力无限,只要多逼一逼,那潜力不就发挥出来了嘛。
纪夫子不管大家的担忧与苦闷,不想庆祝就不庆祝,直接开饭。
云见山觉得不对,等宴席结束后对徐晨星说:“我怎么觉得纪夫子,是一点不急啊?”
徐晨星也觉得,不过他猜测:“可能书院之危,夫子早有应对之策,无论我们在书院大会成绩如何。”
想到纪夫子精彩的一生,云见山深觉有理,点点头赞同道:“晨星言之有理,不过,无论如何,我都会在书院大会全力以赴的。”
徐晨星看着云见山,对他一脸信赖:“见山的本事,怕是魁首如探囊取物般容易啊!”
云见山凑近徐晨星耳朵,逗他:“你更厉害,我这么厉害的男人都是你的。”
“你是我的?那你听我话吗?”徐晨星反问,想得一脸狡黠。
云见山一拍胸脯,信誓旦旦地保证:“云见山别的优点没有,但绝对听你的话。”
“是吗?那你今晚去书房睡。”
“不是,凭什么啊?我也没弄疼你啊!”
徐晨星不回他,只问:“你听不听话?”
得得得,看徐晨星这样来真的,云见山只能一脸委屈应下。
见云见山还委屈上了,徐晨星真是有苦说不出,这人睡觉跟个八爪鱼一样缠着自己,他连动一下都困难。
要不是第二天醒来还有气,估计都能僵尸了。
第135章
九月十四,经义复赛和诗赋复赛。
经义在早上,诗赋在下午,都在州学。
一大早,大家早早就出门了。
经义复试进入人数共一百二十人,最终取三十人进入决赛。
田修斐和程忍冬一进考场,便被人引到提前安排好的位置上。
位置都是两两相对,中间还有挡板,两人了然,估计相对的位置便是竞争者了。
两人在自己的位置坐好,等待比赛开始。
很快规定时间到,考官出来说了规矩。
本场考试分为两轮比拼,一百二十名考生两两相比,需淘汰另外一方,才能进入第二轮比拼。
两轮比拼规则一样,半个时辰内,考生在给出的经义范围内给出题,对手需在半个时辰内作答完毕。
出题方式为贴经,也就是类似于填空题,数目为二十,每题字数不得超五十,答案字数不得超十五。
考生答对一题积一分,答错不得分。
出题不规范、多出题、少出题,按一题扣两分算,同一题既不规范也属多余,累计扣分,扣四分。
最终考生双方中,得分低者淘汰。若双方得分一致,则加试。
第二轮比拼规则与第一轮一致,第一轮对手考生由赛方安排,第二轮则由考生现场抽取。
田修斐看也不看对手,直接开始出题。
考场给出的经义都是名家经典,如果不想给对手送分,那就要出偏难怪的题目。
田修斐和程忍冬都是熟读经义的,待清楚比赛规则,立马就在心里开始出着题了。
出题时间一定,大家都在绞尽脑汁出题。
这也算是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机会了,就看自己能不能把握得住了。
田修斐和程忍冬出了自认为偏难怪的题目,时间一到,两人把自己出的题递给对方,也拿到了对方给自己出的题。
拿到题目的一瞬间,大家都在检查对方的题目是否出得合规。
对手显然也不是吃素的,出的题也是偏难怪,两人拿到题,发现没问题后,就迅速作答。
先把自己会的写了,暂时想不起来的再慢慢记忆。
田修斐有一道题没有印象,两道题有些模糊,程忍冬则是有三道题比较模糊。
两人做完其他的题目,就开始死磕这几道题,在时间截止前写了出来。
之后,考生双方相互改卷,核算分数,一会儿会有考官来核对分数。
这个操作也是让人无语,考生自己出题自己答题还得自己改卷,就不怕两人打起来?
田修斐和对手交换了打卷,他的对手错了两题,而田修斐错了一题,对手苦笑,一脸失落。
程忍冬的对手答对了所有题目,而程忍冬写错了一个字,错了一题,但他的对手犯的错误比他大,其中一道题出得不规范,故程忍冬和田修斐一道进入第二轮比拼。
很快,第二轮的抽签就开始了,两人只希望,别抽到对方,要不然跟自相残杀有什么区别。
两人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旁边一对兄弟就被抽到了一起,两兄弟相对而视,眼里具是无奈和痛苦。
田修斐和程忍冬比较幸运,没能抽到一起。
考场换了出题的经义书籍,第二轮比拼正式开始。
还是一样的流程,不同的是,这一次,两人都答对了所有的题目,而他们的对手,均错了一题。
最后,田修斐和程忍冬两人成功进入决赛。
迈出考场大门的那一刻,看着等着他们的众人,两人十分高兴。
进入决赛,无论成绩如何,都能为书院争光了。
要知道,书院大会是会对所有参加的书院进行排名,在州学有一面墙,上面挂了所有参加书院大会的书院牌子。
每当书院的学子获得魁首或者二等三等成绩,就会相应地在书院牌子下面做标注。
也就是说,每个书院学子的表现,都将一览无余,这也是大书院在复赛搞事情的原因。
得知田修斐和程忍冬顺利进入决赛,云见山十分为他们高兴,其他人也纷纷恭喜田修斐和程忍冬。
田修斐摸摸宁文洲的头笑着说道:“文洲,你也要顺利啊!”
“唉,我努力!”宁文洲觉得,自己诗赋一道虽然有些灵气,但要通过复赛并不容易。
纪夫子笑着说:“文洲,不用给自己压力。”
诗赋既看天赋,也需要阅历,宁文洲阅历尚浅,故纪夫子不会在这方面对他严格要求。
早上的经义考了很久,故田修斐和程忍冬出来不久,宁文洲就得去考诗赋了。
按理说,比拼诗赋不用一对一,但考方为了一对一也是拼了。
本次诗赋比赛分为两轮,考生已经提前分配好对手。
第一轮,考生相互出题,要求对方作诗,规定主题和格律,然后相互作答,至于输赢则交由考官评判。
虽主题自定,但主题需符合清雅正的要求。
由于阅卷需要时间,第一轮不能立即出结果,因此所有人都需要参加第二轮的文赋写作。
也就是说虽然全部人都要写赋,但第一轮结果出了之后,第二轮学子所作文赋将有一半直接作废。
第二轮以“滨州风土”为题,做一篇赋,字数在两百到五百之间。
其中,出题两个刻钟,作诗半个时辰,作赋一个时辰。
伴随着考试开始的铜锣声,宁文洲就开始琢磨出题了。
清雅正的要求,倒不是限制,估计是防止考生搞骚操作的。
这事朗玉宣跟他们八卦过,说是某一届书院大会,也是这样的比赛。
一个考生给对方出题,要人家赞扬五谷轮回之物,拿到题的考生直接奔溃。
后来这件事闹开,惹得一片骂声,都言一个赢得卑鄙,一个输得憋屈。
自那以后,就出了这样的规定。
宁文洲想了想,确定了主题——苔花。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宁文洲的灵感正是来源于此,这个主题不常见,足够对方伤脑筋了。
随后,宁文洲又规定了韵脚、平仄对仗等。
很快,出题时间到,双方交换题目。
拿到对方题目,宁文洲额头一疼,对面估计看出他是个南方人了,主题是——大漠景色。
呵呵,他宁文洲这辈子就没见过沙漠。
96/105 首页 上一页 94 95 96 97 98 9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