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在求生综艺被植入大佬人设(玄幻灵异)——予观之

时间:2024-11-20 12:27:00  作者:予观之
  但,这个视频发布出去,在这个平平无奇的中午,一下爆火出圈了。
  本来暂时没有直播看的网友们就无所事事地在翻热搜、刷短视频,回顾“做人”的经典片段,和网友们玩梗。
  毕竟,“做人”俨然是现象级综艺。
  现象级综艺的一大标志就是你走到路上街上,都能听到许多人哪怕没看过这综艺都能随口说上几句里面传出来的流行热梗。
  更别说网络重灾地了。
  所以,第二条视频的横空出世,瞬间抓住了广大网友的心。
  我艹,不是吧?
  本来大家只是在玩梗,虽然因为对沈大佬的信任,确实相信了那么五六成。
  但是,这被证实的速度未免有点太快了!
  对应的现实坐标这么快就出来了?
  而且考古队的教授们、研究院速度这么快,昨天的直播,今天就已经到现场了?!
  @群山不知野花香的两条视频两石激起千层浪,被广泛传播到各个社交平台,引起了无所事事午休刷手机的网友们的热切讨论。
  【好家伙,我直呼一个好家伙,这不是我家吗!这对比视频一放,我才反应过来,靠,真的一模一样!】
  【考古队今天早上去的?有专业设备的话,挖墓应该很快吧?是不是今天就能出一个结果?】
  【不会真的有几千年前的老祖宗的墓吧!沈大佬在直播里说的可是汉代以前!我们现在出土的汉代以前的文物还是太少了,如果是真的,说不定对弥补历史空缺又是一个有利的证据!】
  【我能说吗,坐标京大,我室友是考古系的学生,昨天半夜急急忙忙被导师叫走,今天我给他发消息也没回,不会就是去这里了吧?】
  【我能说吗,坐标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我今天来上班,确实有好几个大佬都不在!】
  【手动艾特@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京大考古研究院,你们真的去了沈大佬说的地方吗?挖出什么来了吗?】
  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许久没动的官博居然诈尸了。
  在网友沸沸扬扬地讨论了个把小时,热搜高高挂在首位的时候。
  官博居然回复了。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我所考古专家已于今日到达建南省安心市铜雀镇,在当地海岛树林发现一处古墓,初步预估至少是两千年前的墓穴。】
  【更多信息敬请后续关注。】
  网友们惊掉了下巴。
  【不是,你来真的?】
 
 
第046章 
  建南省安心市铜雀镇, 海岛树林,古墓现场。
  星夜兼程、风尘仆仆赶来的考古学家们还有其他的工作人员们围成一圈,他们面前是肉眼可见已有十几米深的一处深坑。
  但很明显, 现在还看不清底下形状,通道还未彻底打开。
  在他们旁边, 考古大棚已经拔地而起,装载了激光雷达测绘系统的无人机在半空轰隆作响。
  大棚内已经简易安装了部分机器, 开始运作、分析。
  隶属于国家的考古队挖墓一向有一个好听的称呼, 叫保护性发掘。
  不同于盗墓者的见钱眼开, 只为窃取值钱器物、文物而不管不顾地破坏性盗墓。
  考古工作者基本都会通过专业性手段挖掘古墓, 目的是为了通过古墓探寻历史留存、发掘历史信息,探索缺失的历史,还原种花家几千年前的社会风貌、证实曾经存在过的时间和岁月。
  这是寻根溯源、建立民族自信的一个重要来源。
  但,说得好听吧。
  很多有原则性的考古工作者都声称他们是被动挖墓,都是为了抢救被盗墓者破坏的或者因现代施工需要移除的文物。
  但考古工作者的存在意义就是考古,没有“古”,何处“考”。
  因此, 原则性底线是,在技术手段允许、不破坏文物遗址的前提下,那当然是能挖掘多少挖多少。
  而,眼前的这处古墓,着实有些让人惊喜了。
  “老谷,咱们这次运气好啊, 这处墓居然还没被盗墓者光顾过。”一名留着络腮胡、其貌不扬约有五十多岁的男子哈哈大笑,心情激动。
  他姓何, 名叫何才英。
  被称为老谷似乎是这次行动带头人的老者点了点头。
  他身材干瘦,眼里精光四射:“幸亏咱们来得早, 昨天接到消息就和这边警局打了招呼,警察已经抓到两波老鼠了。”
  “我的天哪?这群盗墓贼比狗鼻子还灵啊。”一边的学生忍不住感叹。
  实在是做他们这行的,他跟着教授也挖了几次墓。
  至今为止,还没挖到过没被盗墓贼光顾过的墓……
  铜雀镇的这个居然是第一个!
  学生也两眼放光,仿佛重拾第一次将要挖墓的期待感。
  “沈大佬真牛啊,谁敢信他就看了看这树林的风水就能发现端倪,他不说这块有墓,我这个专业学这个的都没发现。”
  他是家学渊源,本身家里长辈以前就是研究相关方面的专家。
  毕竟,考古本身算是冷门学科,要想学得转远远不是大学本科四年能有所成就的。
  因此,耳濡目染之下,关于墓穴知识、历史文化、乃至风水等旁门左道他不说精通,但也至少能读懂一些。
  却没想到,沈靳风比他这个半专业的还要厉害!
  “沈大佬是谁?”何才英疑惑地问。
  他年纪大了,专业考古,每日与文物古籍相伴,几乎不上网。
  “老谷,这墓不是你发现的?”
  老谷摇了摇头,示意一旁的学生解释。
  学生收到指示,介绍自己的偶像简直眉飞色舞。
  “这事说来话长啊,何教授,我得先跟您科普一下咱们近几年有一档风靡全国的综艺,您应该也听说过,叫《你是个怎样的人》,这个节目的创办宗旨和形式内容主要是……”
  他首先介绍了一下“做人”的节目形式,毕竟设置虚拟世界作为综艺世界也是前所未有的第一次。
  “这节目今年办了第三季,主题是荒野求生,节目组是根据现实取景设置数据,很巧,铜雀镇靠海,因此,咱们现在所处的这片树林就是节目组取景的一部分。”
  “沈大佬原名沈靳风,因为他实在太厉害了,所以我喊他大佬,嘿嘿。”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现在预探测机器人还在坑下检测土质拍摄影像,无人机数据还没搜集完毕、搜集完还要3D建模。
  之前来这儿的考古学家们还仅是凭自己的经验和专业做了初步判断,但要不要开墓、要不要下去、具体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还需要等待进一步的反馈再做分析和决定。
  因此,众人现在心情还算放松。
  听到学生这么说,何英才来了兴致。
  “哈哈哈,我懂了,他是你偶像?给我说说,怎么个厉害法?”
  学生奉旨宣传,而且正主的厉害实在有目共睹、铁板钉钉,他介绍起来简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他将沈靳风的光辉事迹都宣传了一遍之后,才来到最重要的主题。
  “咱们现在这个位置就是节目里沈大佬发现的,他当时走到这个树林,队友掉进了沼泽地,他临危不乱地和另一个队友配合把掉进去的队友救出来后,把人送回去又折回来。因为,他一眼看出了这个树林不对劲!”
  “他原话说的是:藏风聚气,草木生发,峦体层叠,湿气开基,这里是绝佳的墓地风水。”学生在原地环绕了一圈,给几人介绍。
  何英才眼睛一亮。
  他对风水是下过苦工夫研究的,一进这个树林就感觉不对了。
  但也没这几句话总结得透彻。
  他好像一下子被点拨了一般,彻底明白了自己进这个树林有些古怪的直觉是源于什么了。
  “这个沈大佬对风水研究很深啊!”他感叹道。
  而且是对墓地风水有研究。
  学生点头:“是的,沈大佬根据风水判断出这里有墓,并且一找就找准了墓穴的位置,刚刚您和谷教授也证实了这里是最适合挖坑下墓的方位。”
  他指了指前方的大坑。
  谷教授点了点头,认可:“我看了小白给我的原视频,那个小年轻确实有两把刷子。”
  学生眼里好像闪着星星,可以看出是从心而出的崇拜:“是的,然后沈大佬判断出来后他就挖了几米深的洞,就是我们现在挖的这个位置,他挖出青膏泥还有那个蓝色不明物质之后就直接判断出这个墓是汉代以前的了。”
  要知道,他才只挖了两米多。
  一般来说,他们考古,看土质确实有参考作用,但也要挖到很深。
  最好是看到墓穴本身的土质和建筑材料,如果有经验和相关知识,才能够判断出大概的年份甚至墓主的身份。
  现在年份和墓主身份也有待核验,但是根据目前搜集到的信息,沈靳风很有可能猜测的是对的。
  何英才听得惊讶:“哟,听你这么说,那这孩子还真是一个考古的好苗子啊!”
  听到偶像被夸赞,学生与有荣焉地骄傲点了点头:“是的!沈大佬超厉害!”
  不仅是考古,方方面面都超厉害!
  就像一座宝山,挖了一层又一层,一看,下面还有千百层。
  正巧这时,预探测机器人带着坑底的湿度、土壤密度、气体分析数据回来了,还带了一小撮坑底的土壤和拍摄的影像。
  一群专家连忙一拥而上,检查数据。
  “根据预探测机器人下去后反馈上来的信息,十八米下的深层土壤密度、湿度都符合开采标准,气体无毒,没有积水,墓里的密封性应该尚且完好。”
  有人看着数据开始分析。
  “看下面的地形图,墓道是井字形状,四方各有拐弯,主墓室的方向不好判定,但看这个呈列,汉代以后确实没发现类似的,倒是前年发现的一处殷商贵族墓有些类似。甚至是更早的夏也说不定。”
  谷教授声音都高兴地微微发颤不稳。
  “可能不止是两千年前,三千年前都说不准。”
  何英才在一边也握紧了拳头。
  “再等无人机的数据建模后,我们分析一下,先把准备工作做好。”
  因为是临时过来,他们设备、人手都没有准备齐全。
  有时候,一个大墓开采,考古团队驻扎个一年半载都有可能。
  通常都需要在一边建立好应急分析实验室、文保工作室甚至化学相关的分析实验室。
  毕竟,他们的目的是抢救性发掘,而非盗墓贼不顾后果的破坏式发掘。
  以什么方法发掘、运用什么高科技手段、提前做好哪些文物出土后防止毁坏的预防性保护措施都很重要。
  其次,也不能小瞧老祖宗的智慧。
  古代丧葬文化盛行,比如王公贵族的墓在建造时大都集齐了当世的能工巧匠,机关、毒气之类的防盗方式也是数不胜数。
  如果不做好准备,是有可能折人在里面的。
  因此,一个宝藏在面前,有时候却不能立即动手。
  就好像一个美人戴着面纱站在你面前,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美人,你心知肚明她美到了你的心巴上。
  但那层面纱就是无法摘下,无法窥见真容。
  但好歹,人就在那儿了。
  真实存在,没法跑。
  现在就是做些准备工作,去摘美人面纱的时候了!
  一群考古工作人员紧急而充满斗志地开展工作。
  何英才捻着机器人带上来的土,发现到了底层,深度愈深。
  土间偶尔混杂的不知名蓝色晶体矿物质愈发纯粹、晶亮,在阳光照射下透出炫目的光泽。
  怪好看的。
  “要不是节目里那小年轻给我示范了,直接用手去拿,我还不敢直接碰。”何英才笑着说。
  学生听他这么说,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沈靳风在节目里和秦晔说的,让他出来后帮忙找材料系的教授验下特性。
  沈大佬对盗墓有所了解,甭管是不是看盗墓小说学的。
  当然,看盗墓小说学的,这种鬼话也就哄哄网友了,他这种懂行的自然不会信以为真。
  但正是因为从事相关行业,从小到大遇见的奇人异士、听说的高人奇遇数不胜数。
  他知道,不该好奇的没必要去好奇、去深究。
  所以,沈大佬对古代墓穴知识这么懂,会不知道未知物质不要随便碰的道理?
  他还特意要求了核验这个蓝色晶体矿物质……不会是知道什么吧?
  虽然当时沈大佬特意说得云淡风轻,但是现在想想!
  学生的心怦怦跳,恍惚以为自己接触到了什么不得了的真相。
  他正想开口说些什么,谷教授居然先出了声。
  “诶,老何你把你手上这团土包了给我。”
  他想起自己出发前,校长特意叮嘱了他一句,说要把什么蓝色晶体形状的矿物质带回去给材料系的教授检验一下。
  “怎么了?”何英才不明所以,但也没拒绝。
  他接过旁边助手递过来的塑料袋,铲了一抔土进去。
  谷教授虽然做了,但也没将校长的话放在心上,便随口回道:“我找人帮忙验一验。”
  “说不定这土也是个宝贝呢。”他开玩笑般说道。
  学生见谷教授已经做了,便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其他人哈哈大笑。
  纷纷在说:“老谷你真是考古考疯魔了。墓里的文物还一个没出来,你现在看到土都恨不得也是个宝贝了,难不成这宝贝土还是几千年前留到现在的同一批啊?”
  何英才也在笑,但话题还是自己挑起来的。
  他将土直接递给了谷教授手下的学生,感叹:“说起来,刚刚小白说的那个什么沈大佬,那个小年轻我看了下视频,长得白白净净的,年轻、懂得多,有灵性,真是个考古的好料子。”
  “老谷,你说我把人挖过来加入我团队怎么样?”
  谷教授皱眉沉思了一下:“可行性不太高。”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