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老板初听时不觉得有什么厉害的,把各种食材全都下到滚水里,那有什么特别吗?仔细一听,原来不是滚水,而是有不同的汤底,清汤,菌菇汤,香辣汤,还有番茄汤。
番茄到底是什么东西,暂且不可知,赵师傅的意思是,那是一种酸酸香香又有点甜味的蔬菜类水果,吃起来特别提鲜开胃。
“嗯……”乔老板思忖片刻,“除了番茄锅,有些难以想象,可能也不太符合这边贵客们的口味,其他锅倒是可以试一试。”
“不是没有材料吗?”周元瑢意外。
“没有你说的材料,不代表做不出那样的味道,就比如说这辛香味吧,我们就可以用椒、桂、姜、葱、蓼、芥等来配。”乔老板十分专业地说道,“还有,现在没有新鲜的菌子和笋,可以用磨成粉的菌子和笋啊,再不济,还有烧锅熬制的老卤,能保存十几年呢。”
周元瑢作为一个不善烹饪的人,被乔老板说得一愣一愣。
也是,人家毕竟是专业搞高端酒店经营的。
“那就差油醋汁和香菜了。”周元瑢道。
“香菜是什么?”乔老板又道,“赵师傅,你虽然没吃过多少好东西,可是知道怪名词不少呢。”
“这个嘛,都是我从一个外来的胡商那里听到的。”周元瑢瞎掰了一个来历。
周元瑢给乔老板形容了一番香菜的味道,乔老板恍然,叫人把一种叫“芫荽”的调味菜拿上来给周元瑢看,周元瑢一看,喝,这不就是香菜。
“就是它了。”周元瑢喜道,“看来,今年冬天是能吃上热乎火锅了,乔老板,这项东西发明出来,绝对会在京城引起轰动。”
乔老板大喜,他等的就是这个。
“不过,这项发明,主要走的是促进金满堂营收的路线,单卖火锅器具,卖不了多少钱。所以,我想和乔老板重新拟定一个契书,我要二成营收。”
“这……”乔老板面露难色,光卖器具,他给周元瑢抽二成,没问题,如果是关乎金满堂经营收益的分成,他需要做账,就必须得请示上级了。
“没关系,反正我们的合作,大殿下也知道,你先请示一下大殿下吧。我要二成营收,我觉得并不过分,这只是个开头,往后还会有更多促进营收的新品推出。”周元瑢开始给乔老板画饼。
乔老板此刻被拿捏得死死的,称霸京城餐饮业的美好前景已经在他面前铺开:“好,我去说!”
“还有一个条件,如果我带人来吃火锅,要全部免费。”周元瑢笑道。
“这容易。”乔老板笑道。
谈完了条件,周元瑢便回去等消息了,反正在契书没签订前,他是不会开始干活的。
不过,一想到在这寒冷的京城冬天,就快要能吃上一口热乎的火锅,他就感到人生都有了希望。
*
和乔老板交接完之后,周元瑢结束了一天的双面人生,安生地躺在床上,进入游戏世界。
小皇子还是那副可可爱爱的样子,坐在井台上等他。
“仙人,今天去少府寺了吗?”魏玄极拉住周元瑢的手,仰着脑袋跟他说话。
“嗯,一切都很顺利,将作监的董大人是个公正的好人。”周元瑢笑道,“我还认识了几个同年,人都不错,想必以后一起做事,会很愉快。你呢?你今天怎么样?”
魏玄极思索了一下,道:“今天我答上来了夫子的问题,把大皇子吓了一跳。”
“那不错啊,你真是进步很快。”周元瑢揉了揉小皇子的脑袋,在他身边坐下来。
“不过,还有另外七八个问题,我都没答上来……唉。”魏玄极又蔫了下去。
周元瑢知道一直被大皇子压着打,确实很挫伤小孩的积极性,魏玄极已经很勤奋了,但是,要在短短一个月内赶上人家从小开始的精英教育,也是不可能的。
“对了,我今天还经历了一件事,挺有趣的,你想听吗?”周元瑢道,“还是和建筑有关的。”
“想!”魏玄极眼睛亮亮地看向他的仙人。
“今天,将作监考试中排名第二的同年,叫做董方规的,来找我了,他不明白,为什么他从小就学习建筑方面的知识,他爹又是将作监的大监事,从来没有放松过对他的教育,可是,他却没有拿到第一名。他不相信会是这个结果,所以问我,我的题到底是怎么答的。”周元瑢笑道。
“因为他是人啊,仙人是仙人,当然拿第一。”魏玄极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
“……”你这个马屁倒是拍的有理有据,周元瑢想,不过,他要表达的并不是这个。
“题目中有一道,是针对京城现在的情况,提出一个改进方案。董方规从小生活在这里,又因为董大人的资源,所以熟谙京城地图,他便凭着对京城的了解,重新设计的集市和民居的位置,画出了一张相对完备的设计图。”周元瑢顿了顿,“我不是从小在这里长大,也不知道这里的地图长什么样,从知识储备来说呢,是远远不如董方规的。”
说到这里,魏玄极好像明白了,周元瑢为什么要跟他讲这件事。
在这个故事里,董方规就是那个从小受到精英教育的人,就是大皇子,周元瑢则是半路出家的人,对应的位置就是魏玄极。
那么,周元瑢到底是怎么胜过董方规的呢?
“董方规虽然对京城的地图了如指掌,可是,他却没有真正到普通百姓居住的地方去生活过,他不知道普通人家的水井是什么样的,不知道公共的涌泉里涌出来的水有多脏,更加不知道,一到下雨,有哪些街巷会被污水淹没,所以,他提出的方案,并不能解决最紧要的问题。”
魏玄极渐渐挺直了后背,聚精会神地望着周元瑢,他不再把这当成一个简单的日间趣事。
“建筑归根结底是为人服务,不管里面住的是平民百姓,还是皇亲国戚,建成什么样,都是由里面的住户需求来决定的。”周元瑢道,“当然,也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成本,比如政策……从理想层面来说,是以人为本的没错。”
魏玄极若有所悟:“仙人的意思是,我虽然没有大皇子那么多的学识,但是假如我能体察民情,解决实际问题,也未必就会输给他。”
“不错。”周元瑢欣慰地点点头,他崽就是聪明,举一反三。
“我明白了……”魏玄极恍然,心理上的压力一下子释放开来。
他自从参加了五经博士的经筵,就陷入到一个角力的怪圈里,总是想在背书上胜过大皇子,至少不要输给他,渐渐地,他就忘记了自己当初学经的初心。
他不是想考五经博士啊,他只是想通过经书,掌握基本的文化常识,汲取古人总结的经验教训罢了。
“解决实际问题是很有趣的,如果有机会的,你可以向杨太师或是其他官员请教,问问他们最近朝堂上有些什么富有争议的折子,争议双方都是怎么样的想法,你再自己想一想,你更倾向于与哪一边,等皇上批示下来,政令发出来,你再拿来和自己的想法比对比对。”周元瑢教给魏玄极一种快速学习实际问题的方法。
魏玄极现在的身份,肯定是不能离开皇宫的,那就只有通过奏折来学习实际问题了。
“好!我试试!”魏玄极感觉眼前的迷雾拨开,他的道路又变得清晰可见了。
仙人真是好。魏玄极情不自禁偎在周元瑢身上。
周元瑢低头看见魏玄极一脸困意,知道他白天晚上没命地学,还是负担过重。
他便取消了今天和明天晚上的课程,让小孩睡个完整觉。
*
翌日,周元瑢跟董大人、董方规在朱雀街前碰头。
三人一起实地考察了附近集市、大街和民居上的排水槽状况,董方规在一边给周元瑢介绍排水槽的尺寸、里面垫砖的材质。
转到差不多的时候,周元瑢提出想看看京城地下排水管道的设置。
董大人迟疑了一下。
“周常侍,实不相瞒,这地下排水管道的设置,属于保密案卷,不能随意调用。”董方规解释道。
地下排水管道四通八达,连通着京城的每个隐秘的位置,排水管道图被定位保密案卷,也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排水系统最重要的就是排水管道,如果没有案卷可以看,我们如何进行规划呢?”周元瑢有些无奈。
董大人凝神思索了片刻:“我们现在并不需要立刻能够执行的设计方案,只需要一个可以附在折子上的方案就可以了。”
“我明白,就是概念方案。”周元瑢道,“能够体现出设计理念的方案。”
“没错,”董大人点点头,“如果这个折子递上去,得到了皇上的批准,那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调用排水管道的布局图,到时候再做执行方案,就没什么问题了。”
周元瑢表示理解,以前他也做过这样的概念方案。
“如果要做概念方案的话,最好是选定一块具有突出特征的区域,针对这段区域的排水难点,逐个击破。”周元瑢道,“这样更能体现出我们方案的效果,在成本计算上,也会简单一些。”
董大人十分欣赏地看着周元瑢:“我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今天才会带你们转了几个重点地方。”
周元瑢笑道:“原来董大人早就构思好了。”
“不,我还没有想好,到底是从哪一块区域入手。”董大人看向两个年轻人,“你们怎么看?”
“我看,就从朱雀大街入手。”董方规提议道,“朱雀大街是京城里的主干街道,来往人流最大,一旦遇到下雨天,排水不畅造成的影响也最大,如果能出一个方案,把朱雀大街上的积水问题解决了,一定能给皇上留下深刻印象。”
董大人看向周元瑢:“周常侍,你觉得呢?”
周元瑢回视来路,目光越过重重房檐,看向夕阳余晖映照下的佛塔。
“大相国寺,”周元瑢说道,“大相国寺前每到初一十五都有集市,平时人流量却不多,如果我猜的没错,大相国寺外面那条大街是没有排水管道的,只有地面的排水槽,先代规划的人,根本不会想到,后世这座清净的寺庙,竟然会变成人头攒动的集市。”
董大人眼里的欣赏之意都快满溢出来了。
“你看出来了,就像你猜的那样,大相国寺前面的净琉璃街上,并没有铺设地下排水管道。”董大人道,“所以每到初一十五,寺前街都会成为一个灾难,如果我们能设计一套完备的地下排水管道,解决净琉璃街的排水问题,一向敬佛礼佛的皇上,多半会批准我们将作监的折子。”
毕竟是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很多地方都要用钱,尤其是前线打仗。
将作监已经很久没有被皇帝批复准奏的折子了,只有一些边边角角,修补宫室的常规工程,一年年地在做。
如果能有这样一项大工程被通过,那么,将作监一整年都能扬眉吐气,至少,不会被少府寺其他七个部门视为空占着八部之首的位置,却做不出八部之首的成绩。
“我明白了,这个方案,我会好好考虑,”周元瑢顿了顿,“也希望董录事能帮助我,毕竟我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
“这没问题,董录事就先指派给你,听你调遣。”董大人大手一挥,把儿子打包送出。
董方规倒是很高兴,一点没有被同年压一头的意思,自从知道了周元瑢的本事,他一门心思只想着跟周元瑢一起把事做好。
“嗯……接下来,就是等一个下雨天了。”周元瑢摸了摸下巴。
第51章 一更
十月份,本不是下雨的季节,却在二十八这一天,下了一场泼天盖地的大雨。
第二天,雨势依然没有见小;第三天,净琉璃街上已经没法走人了。
就在大家怀疑,初一的集市是否还能如期举办时。
净琉璃街上,出现两个慢悠悠溜达的人。與。夕。糰。懟。
这两人各撑一把十八骨大伞,在净琉璃街边走走停停,时不时站住脚,看一看街道边的暗沟。
“这下面的排水槽通向哪里?”周元瑢问道。
董方规抹了一把脸上的水:“净琉璃街下面接着玄武街,这排水槽应该是接着玄武街的主排水沟。”
“玄武街的排水沟是直接通到护城河的吗?”周元瑢又问。
“什么?”董方规大声问,“雨声太大,我听不清。”
周元瑢走近他,在他耳边大声重复了一遍。
“对啊!”董方规道,“玄武街接着北门,北门外就是护城河嘛。”
周元瑢歪着头琢磨了一阵:“走,我们去看看玄武街上的主排水沟。”
“还要去玄武街上吗?”董方规打了个喷嚏,但是,他还是按照周元瑢的要求,往北边去了。
实地考察是很辛苦的,董方规心中早有准备。
这和坐在书斋里翻案卷不同,需要顶着各种天气,把有必要看的角落统统摸一遍。
只是,董方规没想到,周元瑢竟然比他还能跑。
周元瑢看起来就是个坐书斋的斯文样子,说话声音也不大,没想到真跑起现场来,一跑就是三天,每天顶着大雨,随身带着矩尺,各种尺寸反复测量,认真记录,一点没有偷懒抱怨。
董方规心想,他家里的条件比周元瑢好多了,只要他想,每天都能吃上肉,在体力方面,他肯定比周元瑢强,那么,他就不能比周元瑢先喊累。
“你想休息一下吗?”周元瑢见董方规打喷嚏,问道。
“不用,我一点都不累。”董方规坚决拒绝。
“嗯……确实进度有点赶了,不过,这么大的雨非常少见,根据雨水的流向,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地势的高低,排水系统是怎么运作的,这么好的机会,我不想错过。”周元瑢笑道。
39/143 首页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