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草原生存记[穿越]——芃县令

时间:2024-11-22 08:16:00  作者:芃县令
  而已经买到券的人更是觉得贺兰家靠谱,自己手里的这份提货券买对了。
  “马老二家的,你买到了?”阿荻在人群里发现了熟人,忙挤上前去。
  “买到了!”马老二家的媳妇兴奋地挥挥手里的提货券,“就是买的不多,来晚了,只买到了五十件毛毡斗篷。”
  “那也不少了!”阿荻眼红,“毛毡斗篷多难买啊,都被刘记包圆了卖给贵人们了。”
  一想到五十件毛毡斗篷倒手一卖能赚多少,阿荻的心都在滴血。
  “给我看看那个提货券什么样子呗。”阿荻挤到马家媳妇跟前。
  “喏。”马家媳妇大方地将提货券递给阿荻。
  巴掌大小的纸片,颜色灰葛色,质地硬朗,表面摸着有些粗糙,中间的大字写着“素色毛毡斗篷五十件”,左下角则是一串看不懂的符号,右边则是红笔写的“贺兰”二字。
  “这个是阿拉伯数字,据说是从好远好远的地方传来的。”马家媳妇给阿荻解释提货券上的细节,“每张券上的数字都不一样,贺兰家有登记,数字对应到人,明年只有我拿着这种券,才能来提货。”
  “要是我不小心死了,就归我汉子或者孩子过来来。”马家媳妇并不避讳死亡之事,这年头,谁能拍着胸脯说能见着明天的太阳呢。
  “贺兰家倒是考虑周到。”阿荻感慨。
  说着,阿荻情不自禁摸了摸提货券上鲜红色的:贺兰二字。
  “咦?”阿荻察觉不对,又摸了摸,望向马家媳妇,“这个字怎么凸出来的?”把提货券翻到反面,一摸,字体还是凸出来的。
  马家媳妇得意道,“厉害吧。这样就仿冒不来了。”
  阿荻将提货券还给马家媳妇,心中愈发气闷:差一点儿,自己也能买到这个提货券啦!
  数九寒天里,阿荻却觉得自己脑门子在冒烟——生气气的。
  几家欢喜几家愁。买到贺兰提货券的人家觉得自己赚了,没买到的人家觉得亏大发了,并且暗暗发誓:等下回贺兰家再卖提货券,自己一定冲到第一个!
  而这边,贺兰定将前期的铺垫工作做完,终于可以开始着手准备迎接两千流民的到来了。
  贺兰定向自家阿翁申请,在怀朔镇北城墙外建一座收容营。
  收容营的东边是贺兰家的羊毛工坊,西边则是五金河。生活用水方便不说,羊毛工坊还能分派些手工活给流民们去做。
  “......”段长看着送到自己案前的申请书,陷入了沉默无语之中,良久才道,“他这是怎么想的?”通天下也没有谁家这么对待流民的,赡养家中祖父母也不过如此细心周到了吧。
  段宁顿了顿,缓缓道,“因为...他善?”
  段长:.......
  书房陷入窒息的沉默,段长着实不知该怎么接儿子的话。
  “算了,随他去吧。”段长将贺兰定的申请书丢到一边,淡淡道,“看他热火朝天的,你准备的那些粮食就不需要了吧。”
  段宁:.......
  “什么都不出,不太好吧。”最后段宁硬着头皮给贺兰定争取了一批粮食。
  担心夜长梦多,段宁从书房出来,点齐人马,立刻去给贺兰定送粮食。
  送粮对抵达城北郊外的时候,郊外一派热火朝天干建设的景象。贺兰定领着工匠琢磨着怎么又快又好地将收容营地建设好。
  北地要什么没什么,牧民们住的就是毡房,流民们过来也只能住毡房。
  “支架撑起来后,可以让羊儿们先进来住一住。”工匠提建议。
  “暖房?”贺兰定不解。听过新房子入住要暖房的,但是没听说让羊去暖房的啊。
  工匠细细解释,“毡房地上需要隔温层,直接铺毡毯花费太大。”让羊儿们进来住一段时日,羊粪球落地被羊圈踩扁,北风一吹,就板结成了羊粪板,天然的隔温材料。
  “果真是因地制宜的好办法!”贺兰定夸道。
  工匠汗颜:自己以前是给皇帝家建造宫殿楼阁的大工匠,如今流放到这鸟不拉屎的北地,竟开始琢磨着用粪便建房子了。
  这算创新进步了?
  压下心里的复杂情绪,工匠继续道,“倘若有条件,最好能将地基往下挖个半米,形成一个地窝子,更能够防风保暖。”
  “这恐怕有些难度。”贺兰定跺跺脚,感受了一下冻得坚硬的土地。要凭着简易又落后的工具在这样冻得硬邦邦的地上刨除一个半米的深坑来,实在是个大工程。
  “光是打洞就很难了。”贺兰定指向工地上正在刨洞打桩的族人,握着个镶着铁头的木棍吭哧吭哧地刨土,累得满头大汗。
  搭建毡房需要先搭建框架,然后在框架上覆盖上毛毡毯子就行了。因此,毡房建造最难的一步是在打洞埋桩。
  那种上宽下窄的喇叭状洞口是立不住木桩的,最好的是那种直上直下的深洞,埋下的桩子才能又稳有牢。
  但是想打出那种直上直下的深洞可不容易,需要用尖头铁锹先在地上掏出一个小坑,立住木桩后用斧子背面将木桩砸进去,一边砸还要往里头一边填土,确保木桩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
  “能研究出一种方便打桩的器具吗?”贺兰定问。
  工匠惶恐道,“这恐怕需要祖匠人出手了。”
  “哦。”贺兰定这才想起被自己遗忘许久的流放犯们。
  近百人的流放犯们被贺兰定分解安置到了部落生产的各个部分,如今小半年过去,自己该给他们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了!
  种田的认不认真,放羊的负不负责,做工的有没有服从安排,匠人们有没有什么发明创造。
  等考核过后,就要对这些人进行二次分配。首先剔除那些不服管教、偷奸耍滑的,对于表现良好的则可以提升待遇。
  倘若这其中有人觉得自己被屈才了,自己目前所做之事不是自己擅长的,则可以根据其考核结果,将其调动到自认可以更好发光发热的岗位。
  又是一项大工程!贺兰定从腰间挂袋里掏出随身笔记本,将流放犯们的考核事项提上日程安排。
  “你这一天天忙的。”段宁在一旁看着心疼,“谁家首领像你这样事事过问的,不得累死?!”连打木桩这点小事都要管,坏不得不长膘呢。
  “这不是能力不够么。”贺兰定挠头。他是真不知道要怎么管理、掌控一个族群,只能这样多问多管,自己肯定就累一些了。
  而且,自己想做的许多事情,根本是旁人无法理解的。便是找个厉害的大管事,也无法帮助自己多少。
  比如说眼下打桩的事情,自己见着了,会想着要改进工具,让打桩变得更加容易。而其他人见着了,只会觉得寻常,甚少会想着改良创新。
  “你就苦着你自己吧!”段宁白眼儿翻上天,丢了一本簿子给贺兰定,说起正事儿,“将军府划拨了一批粮食,用来安置流民,你清点接收一下。”
  “哎!”贺兰定喜笑颜开。虽然已经从刘记商行筹集到了足够的粮食,可是,谁会嫌粮食多呢!自然是多多益善。
  看着自家外甥笑得不值钱的模样,段宁摇摇头,将满脑子的不解都憋了回去——贺兰定他到底图什么呢?
  当真是个圣人、活佛转世不成?!
 
 
第九十章 
  贺兰定的流民收容营地终于建成的时候, 没有迎来传说中的两千流民,反倒抢先迎接了怀朔人民的“检阅”。
  “我天!”看着排排列列、高低一致、错落整齐的毛毡房,鲜于安嘴巴张大得能塞鸡蛋。
  “他这么干, 让我们怎么办!”鲜于安咬牙切齿, 冲一旁沉默不语的窦兴道, “难道咱们也要给流民们专门建个毡房?!”
  鲜于安和窦兴先前都从贺兰定这边要走了一百个流民, 用以充实部落劳动力。在他们原本的打算中, 流民么,随便给两口吃的不就成了。怎么还要操心起他们的吃穿用度了?!
  瞧瞧贺兰部落这安置营地建的,比不少小部落的营地还要稳妥气派。
  “这边是男人住的。”贺兰定给参观的众人介绍营地构成, “那边是女人住的。”男女分开, 省得闹事。
  “西头是专门用来安置身上有疾病的流民的。”贺兰定规划地很细致。这个安置营地不是一次性的, 而是要长久使用下去的。
  “那边两个小毡房是什么?”鲜于安指向不远处孤零零的两个小房子问。
  贺兰定:“茅房。”
  鲜于安:.......这....这可真是长见识了,拉屎还要个专门的屋子!
  “那边两排毡房呢?”鲜于安指向另一处长度稍微大一些的屋子。
  “水房和饭堂。”安置营地划分很明晰,睡觉、吃饭、上厕所全都有各自的区域。两千人要是不管理细致严厉一些,很容易出问题的。
  “咱们怎么办啊?”鲜于安和窦兴小声咬耳朵。原本他们的安置计划也没什么问题, 大家不都这么干的么。可在贺兰定的衬托之下,顿时显得鲜于和窦家寒酸了。
  “建这么好, 需要吗?”有人疑惑。
  贺兰定笑道, “来了咱们怀朔,就是咱们怀朔的人了。”建毡房并没有花费多少钱,且这些毡房建好之后就是固定资产了,以后都是能一直使用的。
  贺兰定愿意在能力范围之内力所能及,自己多付出一份, 这两千流民就多一分可能活过这个寒冷的冬季。待到来年开春, 天气和暖, 万物复苏, 这些流民便算是立住了。
  届时,他们可以去种田、可以去放牧、可以去做工,还可以成为守护贺兰的武装力量。如今的投入就能有回报了。
  “窦兴!窦兴!”鲜于安一个人唱独角戏似的嘀咕了许久,却得不到回应,连连催促两声,“咱们怎么说?”鲜于安自己拿不定主意,他向来跟着窦兴的步子来。
  “能怎么办。”窦兴沉声道,“回去修屋子吧。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
  走在前头的贺兰定听到窦兴的话,扭头问道,“是也建毡房吗?”
  “嗯。”窦兴点头。在这北地,建毡房最容易了。
  闻言,贺兰定眼睛一亮,冲窦兴道,“我有个好东西,用来建造毡房可以事半功倍!”
  贺兰定说得好东西就是螺旋打桩器。
  他不过随口和工匠提了一句,能不能弄一个方便挖洞打桩的器具来。话就传到了祖敬之的耳朵,隔天一张设计图就送到了自己的桌案上,正是螺旋打桩器。
  “莫不是我肚子里的蛔虫泄露了我的考核计划?”贺兰定惊奇于祖敬之这一回的高效率,要知道他来贺兰部落也小半年了,尚且没见他做出过什么工具改良的举措来。
  压下疑惑,贺兰定将图纸送去王家铁匠铺加工。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接收流民,其他的事情只能往后压一压了。
  如今听窦兴也打算建流民收容营地,贺兰定便顺嘴给王家铁匠铺打个广告,“那东西可好用了,省力气,打洞贼快。”
  “你去王家铁匠铺买,有现货。”
  见贺兰定热情推销的模样,鲜于安嘀咕道,“铁匠铺是不是给你分钱啦?”
  贺兰定:“分了。”
  鲜于安撇嘴,一副看穿一切的模样。
  “不过不是分给我。”之前贺兰定给王家铁匠铺的榨油机和火锅都是自己给的图纸,因此并没有要王家给的销售分成。但是这次的打桩机是祖敬之设计出来的,贺兰定觉得自己没有立场去拒绝这个分成。
  “是分给贺兰家的工匠。东西是他们想出来的。”贺兰定解释。
  鲜于安一副看二傻子的眼神望向贺兰定。
  窦兴也不解,工匠的一切不该都归属于部落么,人是部落的,收益自然也属于部落。
  贺兰定笑道,“有奖励才有动力。”祖敬之尝到了发明创造的甜头,还不得日夜挑灯苦干么。最后获益的还是部落。
  窦兴若有所思,鲜于安还是一脸懵懂,没能搞明白这其中放长线钓大鱼的道理。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两千流民抵达怀朔。
  终于在一场暴风雪中,一队人马抵达了怀朔镇城门外。让贺兰定“望穿秋水”的两千流民终于到了!
  只是.....
  前去接应的贺兰定数了又数、横看竖看,都不觉得眼前的流民有两三千的数目。
  “出发的时候是有的。”护送流民过来的士兵道,“一路走过来死了不少。”
  “死了多少?”贺兰定问。
  士兵翻了个白眼,不耐烦,刚要冲两句,可抬眼看见贺兰定的打扮装束,认出他是个贵族,硬生生将一股恶气给压下去了。脸上硬扯出个笑来,回到,“死了千把人吧。”
  千把人?一千人是千把人,一千九也是千把人。到底是多少呢?
  贺兰定心中不满,可看着小兵满面风霜还要堆笑的样子,声音也和缓下来,温声道,“一路辛苦了,咱们不进城,从城墙边绕过去,北墙根上就是安置营地了。”
  “营地的好酒好菜都备好了,弟兄们歇歇脚,暖和一下。”
  “多谢!”士兵们脸上的笑容终于真实起来。
  按理说,流民又不是流放犯,是用不着专门押送的。可是朔州等地的刺史们不放心,担心这些流民半路又折返跑回来——谁都知道怀朔不是个好地方。
  因此,便有了这一队专门押送流民北上的士兵。
  贺兰定令人给士兵们分了马匹,带着他们先行一步,早点去喝碗热茶。同时留下人手,组织流民们步行往安置地去。
  “都打起精神来!”负责安置地的大管事扯着嗓子道,“往前再走不到一个时辰,就能活!”
  风雪中的流民们看不清面目,又或者说,他们共用着一张面孔,干枯的脸皮上挖出了两个深深的洞,里头装着一对没了神采的黑丸子。
  刀子一般的肃冷北风刮到他们身上,他们连一个皱眉都没有——一路磋磨让他们面对任何折磨和痛苦都只剩下了麻木。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