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斜阳边鹤

时间:2024-11-28 18:13:06  作者:斜阳边鹤
  顾慎、顾恪离家,房里大丫头璎珞、琥珀便也归到顾母房里,这时一个烙起了鸡蛋韭菜饼,一个蒸起了红糖珍宝馒头。
  刨去这些,备菜的案板上,已经摆上了水晶土酥、高汤黄芽菜、桂花八宝粥……林林总总,好不丰盛。
  阵阵香气穿墙过牖,飘进顾悄鼻尖。
  他循着气味,摸到小厨房。
  云雾缭绕里,就见他娘撸高了袖子,脸上尤带着两道乌黑的草木灰印。
  身为武侯之后,顾母自小在边疆长大,原做不惯这些。成亲前别说洗手做羹汤,就连厨房都没进过。成亲后虽不再骑马上阵,可也从未务过“相夫教子”的正业。
  真正令她改变的,是顾悄的早产。
  大约娘胎里,顾悄就争不过顾情,是以这些年来,顾情活蹦乱跳顺利长大,可顾悄却养活得极其艰难。
  出于某种顾悄看不懂的歉疚,顾父顾母对他可谓是百依百顺,真真是含在嘴里怕化着,捧着手里怕摔着,要天上的月亮绝不给摘星星。
  感动之余,顾悄不由有些好笑,上前扯住苏青青袖子,垫高了脚替她拭去脏污,口中嗔怪道,“娘,你何必这样辛苦!”
  苏青青不以为意,只推着小儿子往花厅去,“快出去,这里烟火气大,小心呛着你!”
  遇到顾悄,不知缘何,她就有这操不完的心、省不下的疼惜。
  顾悄十分无奈。
  他本想“懂事”一番,亲自去厨房端个菜替母分忧,没想到就一个盘子,苏青青亦怕他烫着手。
  对上这般慈母,“败儿”除了缴械投降,别无它法。
  没救了,没救了。
  顾小公子板着脸晃着头,被琉璃牵着回到饭厅等着投喂。
  食不言寝不语这规矩,到顾悄这,也形同虚设。
  苏青青一边殷勤为儿子布菜,一边挑着些有的没的话题,逗着顾悄说话。
  那脸上欲言又止的表情,就差没摇着顾悄肩膀说,“儿啊,为娘有句话,想说但又不敢说。”
  顾悄喝了小半碗冬葵羹,擦了擦嘴,挫败道,“娘,你有话不妨直说。”
  苏青青为难地看了眼顾悄,小心翼翼试探,“儿啊,这几日学堂你还没厌烦呐?”
  顾悄夹鸡蛋饼的手一顿,他放下筷子,满脸认真地望着苏青青,“娘,孩儿说的念书,不是儿戏。”
  顾悄不是真的十六岁,社会上摸爬滚打不少年,察言观色的本事不在话下。
  他如何看不出来,苏青青眼中深沉的隐忧。
  “娘是担心儿的安危吗?”思来想去,也就他频频受伤这事,令苏青青担忧了。
  于是,他信誓旦旦指手向天,“娘,孩儿保证,再也不惹事、不捅篓子了,一定平平安安,再不受伤。”
  苏青青爱怜地摸了摸顾悄的头,打商量道,“你不是一惯说,书生无用,纸上谈兵?咱们像从前那样,快快乐乐在家,做些你喜欢的事情,不好吗?”
  苏青青并不希望顾悄入学。
  顾悄要还听不出来苏青青的话外音,可就白活三十岁了。
  他心中一动,穿越而来的诸多违和之处,或许可以借此探个究竟。
  于是,他假意耍起性子,重重放下筷子,垂头轻声质问,“可现在,我喜欢的是读书。娘亲难道不希望我像哥哥一样上进?”
  哭包也有哭包的好,酝酿小会,眼泪说来就来。
  顾悄抬起通红的眼,哭诉道,“娘亲忍心孩儿在外受千夫所指,处处遭人排挤?忍心孩儿成为一个人人厌弃的纨绔废柴?我也想……像哥哥们一样,给爹娘长脸,做顾家的骄傲啊。”
  苏青青愣住了。
  顾悄没有错过她眼中一闪而过的痛楚。
  但她还是挤出一个微笑,宽慰道,“世人皆醉,我儿何必在意他人眼光?你至纯至善,在娘亲眼里,已是最好的,比之两个哥哥,也分毫不差。”
  五十多岁的妇人,眉眼间带着诸多笑纹,她细细将筷子塞进顾悄手里,轻轻拭去他眼角的泪,“你毋须想那些有的没的,你是爹娘的心尖尖,不比这二寸脸皮重要?顾家也不需要那些浮名,出头的椽子先烂,爹娘这一辈子,见多了大风大浪,你以为的那些骄傲,哪一条不是悬在我和你爹的头上的利剑?”
  这会轮到顾悄愣了。
  千想万想,他没有想到,顾氏养废这幺子,原因竟是这个。
  见顾悄表情沉寂,苏青青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顾准卖了个彻底,“你爹当年致仕,想来你也听说了,明面上是相士批命,说你命轻压不住权势富贵,可真正的原因,却是他恩师密友纷纷罹难,你爹厌倦官场罢了。”
  “我们,是真心不希望你们中的任何一个,再遭遇那些了。”
  说着,她深深叹了口气,“原我不想说这些与你,可没成想我们琰之终是大了,会替爹娘着想了。可爹娘唯一夙愿,就是你们兄妹,平平安安,顺遂无尤。”
  “我知你秉性,若你真爱读书,便也没什么,却不需为了我们,学那蝇营狗苟,为难自己。”
  顾悄一时竟接不上话。
  原来是他想差了。
  小公子不堪境地,并非顾家刻意溺杀,原身也有察觉,只是他聪慧,不想在续命以外,再徒增爹娘烦恼,便顺着他们心意,甘愿困于内宅。
  可现代穿越而来的顾悄,又怎么做得到?
  这一刻,顾悄突然体会到了宋如松之于玄觉的无奈。
  他终是,做不到屈从。
  是以,静默半晌后,他还是倔强地低声重申了一遍,“娘,孩儿喜欢读书。”
  只是,我也会开始学着保护自己,他在心里默默补上一句。
  苍鹰总有一天会飞往长空。
  苏青青似是料到,终是没忍心再阻止。
  她心事重重,却仍扬起笑脸,放手道,“既然喜欢,便去做吧,娘会替你打点好一切。”
  这顿早饭,顾悄终是食不知味。
  上学去的小马车上,顾悄细细揣摩苏青青的话,又将穿越而来种种,并原身记忆筛了一遍,第六感告诉他,事情远非顾母说得那般云淡风轻。
  车厢里,他沉沉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读个书可真难。”
  马车外,知更“噗嗤”一声笑了,“爷你可真逗趣,难的话,只要你愿意,咱们大可以打道回府,您这是活脱脱的自寻烦恼、自找苦吃。”
  ……顾悄忖着下巴,点点头,“知更你说得很有道理,爷想想怎么赏你,就……这个月月钱减半吧。”
  小马夫扬鞭的手一个不稳,带着小母马一个趔趄。顾悄身形一晃,磕到了头,泪腺二次触发,他忍着汹涌的酸意,幽幽添了句,“车赶得也不错,就赏……剩下的半个月也减掉吧。”
  “我的三爷诶,您可别赏了,小的何德何能!”
  因这一小出插曲,顾悄揣着《英才教程》第二册到族学时,正红着眼眶,一副要哭不哭的模样。
  大约昨日街头立威有了些效果,各舍学子即便有什么想法,也不敢再高声议论,唯恐他的小鞋递到县府大人案头。
  顾悄可无暇顾及这些小崽子,他满心只有今日份的越级考试。
 
 
第024章 
  三日之约,顾冲老大人虽觉儿戏,但也一言九鼎,早早便候在花厅,等着顾悄上门。
  若说先时,执塾对顾准“人未到、招呼先到”的做派尚有不满,对顾悄这等纨绔更是瞧不上眼,那经过这三日种种,他亦有所改观。
  最明显的,表现在态度上。
  顾悄一如那日,老老实实于檐下驻足,俯首立在门外,恭敬执弟子礼,心中做好了被老大人晾一番的准备。
  谁知小老头突然不高冷了。
  他挥挥枯瘦的小手,眨眼就令小厮打了帘子,将顾悄迎了进去。这次非但没有为难,甚至内间还特意替他备了纸墨、炭盆,并一个小童侍候在侧。
  顾悄多少有些受宠若惊。
  只是一扫室内,才发现秦老夫子,并内舍顾悯顾小夫子赫然都聚在厅里。
  这三堂会审的架势,令顾悄心中打鼓。
  “听闻前日文庙赴会,你在途中伤了手,若书写不便,延后几日也没什么妨碍。”约莫是沾了宋如松的光,顾冲望过来的目光颇为慈爱。
  见他眼眶微红,还主动关心。
  顾悄压下心中疑惑,忙道:“劳执塾费心,弟子可左手书,只是笔力尚浅,春蚓秋蛇,还望执塾莫要见怪。”
  顾冲捻须的手顿了顿,似有所叹,“这倒是无碍。不过,方才我与秦老夫子商议,三百千千若要全篇通默,须得几日功夫,这般校验实属多余。是以,我们准备变一变考法。”
  说着,他示意顾悯,递过来一张素纸签子。
  顾悄一瞅,便头如斗大。
  只见那上头密密麻麻,以劲险瘦硬的蝇头小楷,写满某某书、几页至几页。
  到千家诗,则更为粗暴,直接点诗目八,十八,廿三,百五十……诸如此类,满满抽了五十篇,却一首不带诗名。
  “这些考校内容,乃琣之临时所出,时间仓促,未及核对,出题或有舛误,须你自行甄别,时间嘛,我们也不予你为难,早课两个时辰应绰绰有余,准备下,你便开始吧。”
  说好的默写,变成了抽查,看似减负,实则难度飚了好几个层级。
  原本顾悄只需记诵内容,现在却还要熟知排版和目录。最可怕的是,那些几页几页,尽是夫子信手拈的,有没有都做不得准!
  这就好比语文抽背,临堂老师突然不按套路来,合上课本星星眼,“同学,咱们拆个盲盒好了,就背……嗯,第二百八十五页吧。”
  至于二百八十五页在哪里、有什么,老师耸肩,不好意思,既然是盲盒,那自然他也不知道!
  出着最刁钻的题,顾冲面上却笑眯眯鼓舞着后生,“听秦夫子说,你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这考法想来也难不倒你。这番刚好叫老朽开开眼,出尽奇才的十二房,天资究竟如何过人!”
  顾悄磨了磨后槽牙:……这小鞋都换成三寸金莲了,还能说不为难?
  不给换舍,大可直说!何必如此婉折……
  毕竟谁闲着没事,正经内容读完,还顺带钻研页码和排序!
  然而,这些还不是最蛋疼的。
  真正令顾悄无语凝噎的,是这时代根本就没有统一的教材。
  大历兴文,书籍版本本就繁多,就算官刻本,也还另分南北监本、经厂本和府州本。
  到底亏在,他未在书院正经读过书,根本不知道顾小夫子出题用的是哪个刻本!
  这几页几页,刻本不同,内容亦不同,叫他何如下手!
  倒是顾悯看出顾悄为难,笑着放了回水,“你那房惯读悯山堂刻本,学里通行南监本,若以私刻本为蓝本,章句、页数对上也可。”
  顾悯乃顾冲独子,与顾冲生得有八分相似,同样身形清瘦,眸光矍铄。
  只是他最是温和,与端严持重的顾冲大为不同,眉目间总是带着和煦笑意,最是得学生喜欢。
  在休宁他亦是传奇。
  盛有才名,却甘为处士,甘心在顾氏族学执教,已二十余年。
  顾小夫子口中的南监本、悯山堂本,便是顾悄脑壳痛的“三百千千”不同刻本。
  旧时书籍,大体分为三个版本体系,官刻、私刻和坊刻。
  官刻本,是中央、地方各级官方机构刊印的书。
  自五代国子监统一刊刻以来,监本就成了官刻本中最有名的版本,也是历朝历代科举考试的标准用书。
  私刻本,是个人出资刊印的书。
  旧时不少书香世家,好读书、亦好藏书,得不少祖本、手抄本,便不吝斥巨资刻印以作私藏。
  最早的私刻本,同样出自五代。
  彼时,蜀相毋昭裔微末时,酷好书却无书,曾向人借《文选》《初学记》,其人面露难色,于是他发出宏愿,“他日少达,愿刻板印之,庶及天下学者。”
  后来他果然飞黄腾达,虽为乱世相,却铭记初心,倾其所能建学舍、立印舍、兴文教。
  他首刻的《文选》《初学记》,便是最早的私人刻书。
  而坊刻本,便是民间书坊所刻之书。
  书贾刻书,趋之以利,是以此本最多最滥,也最为良莠不齐。
  这些版本换算到现代,监本大约就是通行人教版,悯山堂刻本算贵族私藏版,而坊刻版,则堪比曾经盛极一时的盗版。
  江南刻书之风,自古尤甚。顾氏家学渊远,择善本精校以荫后辈,并不稀奇。
  是以,顾准教育子女,用的都是私刻本。而族学应试,用的自然是监本。
  虽然顾悯高抬贵手,版本不计,放了顾悄一马,但即便如此,顾悄对着案上白纸,面上还是一片难色。
  这个试考不考,是个问题。
  不考?
  执塾小鞋都赶得上三尺金莲了,这时退缩,过于窝囊。
  何况,昨日他才对朱庭樟放下狠话,如若这番自己打脸,那他在族学可就没法立足了。
  考?
  无疑锋芒毕露。早膳时,娘亲的那句“出头的椽子先烂”,言犹在耳。
  以他处境,高调行事,实在不是个明智选择。
  犹豫之间,他依稀听到花厅屏风后,有窸窣碎声,伴着一声轻嘲气音。
  那声音细且快,稍纵即逝,顾悄抬眼望去,只看到古朴大气的五福捧寿核桃木屏风,隔绝内外。
  但镂空雕花间隙中,仔细瞧去,还是能捕捉到模糊的几个儿郎身影。
  见顾悄察觉,他们干脆放开,不再回避遮掩。
  声讨声高阔,纷沓而来。
  “无规矩不成方圆,向来没有这样的先例,会几本蒙本,便可越级与我等同列!”
  “哼,小子无所畏,连五经都未读得,也敢入上舍!”
  “硕鼠有皮,人而无仪!上次执塾不过一时气话,他竟咬着不放,还以此要挟。”
  “论天资,他也不过尔尔,我们不过提议,考校加了些许条件,才这程度就被难住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